原帖由 颖颍 于 2012-11-30 01:27 发表
难道说康雍乾定下的胤、弘、永,只对康熙自己的孩子们有效?诸如豪格系的不必(甚至不许)按照这些字来排辈分?
别说豪格系了,就是康熙的嫡亲兄弟,都不按这些字排辈。
清世祖第五子常寧被封親王,封號恭。
1671年—1703年:恭親王常寧
1703年—1712年:已革貝勒海善 常穎三子,降爵為貝勒,1712年革爵
1712年—1731年:奉恩鎮國公滿都護 常寧二子,初封貝勒,1726年降貝子,同年降奉恩鎮國公
1731年—1762年:貝勒斐蘇 海善孫,祿穆布一子
1763年—1787年:貝子明韶 斐蘇二子,降爵為貝子
1788年—1803年、1817年—1828年:奉恩輔國公晉昌 明韶一子,降爵為奉恩鎮國公,1803年革爵,1817年復襲奉恩輔國公
1803年—1817年:已革奉恩輔國公晉隆 明韶二子,降爵為奉恩輔國公,1817年革爵
1828年—1834年:不入八分鎮國公祥林 晉昌二子,降爵為不入八分鎮國公,1834年告退
1834年—1891年:不入八分鎮國公承熙 祥林一子
1892年—1894年:不入八分鎮國公崇略 承熙一子
1894年—1895年:不入八分鎮國公德蔭 崇略一子
1895年—?:不入八分鎮國公德茂 崇略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