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楼桑野夫 于 2007-11-12 00:48 发表
姜文似乎是可以无视商业成败的,这样的神通确实有利于在才气了得的基础上不断试验一些先锋少众风格的片子,来提高技艺。
不过看这部片子即使不能领会清楚他那些含蓄纷繁的政治寓意,仅就声色音画,还有情节 ...
嗯,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但冠子不赞成“不领会那些含蓄纷繁的政治寓意”说。一部电影,艺术手法还是表象,更宝贵的是它要表达的内涵,一种符号;就像票房也只是表象,真正得以流传的影片,并非全是票房大亨一样。网上有一种论调就是,特别是70、80后,反正都看不懂,不如就把它看成一部历史纪实片,记录那个疯狂的年代。我觉得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撇开了深层次的政治隐喻,这个片子就变成了胡编乱造的拼凑,牛头不对马嘴,如同含糊不清的梦呓。不能说为了表现一个疯狂的年代,就可以把电影拍成疯狂混乱的胡说八道。只有注意到了当中的政治符号,才能把电影的脉络梳理清楚。能不能理解,能理解多少都是其次,只有努力的去主动理解它,才真正叫做“欣赏”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