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7-9-12 09:23 发表
六脉剑是威力极大的十个杀伤性武器(也许陛下脚指头能发气?那就是二十个)。
凌波步是可以避开一切武术的步法。
北溟功只要接触就可以卸除对方内力。
但你是否看出:上述三种武艺均可以破?
只要能避实击虚,就可破六脉剑。
完全不按照武术规则打,就可破凌波步。
本来就无内力,自然北溟功无用。
再看令狐掌门的剑。
独孤剑专找漏洞,符合避实击虚的原则。
令狐掌门完全无内力,单靠剑术本身变化以利剑胜人,北溟功也无用。
唯一的就是令狐掌门武艺精湛,恐怕还是要有意无意地带上武术规则。
但是,独孤剑的开放性思维,应该逐渐克服这一点。
至于段陛下,他的武功确实好,可惜武艺不行。
武功是杀伤和防御的能力,武艺是对武功方法的运用能力。
一些基础的武学道理,他根本不懂。
本来武侠小说里面武功熟强熟弱,是一个很YY并且很主观的东西,但是金老比较严谨,这多少给了我们这些“分析”的人一点理论基础。
让我们先让段誉的三种武功分别对决独孤九剑。
首先讲tiger兄这里的一个bug~~六脉神剑只有手上六指能够施放,其他四指并不能发出六脉神剑。六脉神剑,说白了是一种剑气。什么是剑气?大家一定知道什么是内力(真气),这是人体内经脉循环的“气”发之体外的表现。一般武功高手将气蕴于拳掌之中,就是我么说的内力。“剑气”,就是把体内的真气以剑作为媒介发射出来。但是剑有它自己的特性,寻常高手无法发出剑气,一是因为他们的气不够强;二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驾驭剑,强行蕴气于剑,会导致剑气反噬而走火入魔。说了这么多无关的,我们现在看一看《六脉神剑》,这本书简直就是逆天,它记载了一种撇开“剑”直接施放“剑气”的武功。平时人要蕴气于剑,没有几十年气与剑的修为是不成的。所以说《六脉神剑》就是练成“剑气”的终南捷径。有北溟神功得天独厚的段誉,即使没学过剑,放起剑气来也似模似样。但是《独孤九剑》里一招“破剑式”,等于就阉割了六脉神剑,只要它是“剑”,不管你有没有实体的剑,一样破掉。
不过曾看到有人对六脉神剑持另一种解释,有人认为六脉神剑并不是“剑气”,主要论据是因为它没有剑。从而认为六脉神剑其实是某种模拟剑气的形式发射真气的法门,就像火焰刀法,就更明显不适刀法了。这样一来,六脉神剑除了名字,就完全与剑脱钩。尽管独孤九剑中“破气式”破天下所有气功,但是因为《笑傲江湖》全书都没有出现过,所以冠子对其功效持以怀疑,毕竟要是能破天下气功,令狐冲也没理由破不了“瑶琴无形剑”这样明显纯内力催动的武功。
北溟神功是内功,说白的是一种吸内功的法门。这个功很玄乎,只要有任何形式通过任何媒介的接触,内力就会被吸走。这跟独孤九剑基本没有可比性。独孤九剑强在寻敌破绽,料敌机先。如果你单纯想着吸对方的内力,一招一式应当会被独孤九剑破去。
冠子同意凌波微步是大难题。它是天下第一轻功,但是独孤九剑这样一套“啥都能破”的武功,竟然没有标明“破轻功式”,显然是破不了。轻功的核心在内力。内力强,自然跑得快,轻功也好,这就是各门派的“基本轻功”。继续进阶,就需要一定步法,诸如凌波微步、神形百变和梯云纵,这就是高级轻功。独孤九剑主要传达的是剑意,连像样的招都没有,别说轻功步法。所以纯独孤九剑面对凌波微步应该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三种武功的组合,独孤九剑是断然破不去的。即使提出段誉“没有武学经验”的不稳定因素,令狐冲也应当讨不了好去。事实证明段誉也不按武学常规出牌,事实上根据人的直觉行动发招才是最有效的,令狐冲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这一点。但是令狐冲一定会赢的,因为他有虽然不是逆天但胜天的《易筋经》。说易筋经是天下最强的内功也不为过,这同专吸内功的北溟神功产生了矛盾理论。最强最淳厚的内功应该很稳定,但是北溟神功又能够吸一切内功,我们只好打个哈哈,双方平手了事。前面说过轻功的实质是内功。所以天下第一的内功必定产生天下第一的轻功,尽管令狐冲并没有学过进阶内功步法,但是强大的内力作后盾使他的轻功必将登峰造极。就像丐帮的基本武功太祖长拳在萧峰手上一样天下无敌。因此易筋经和凌波微步比应当略胜一筹,正是朴拙胜巧妙的典范。
综上,令狐冲应当获胜。
关于铁盾怎么胜段誉,冠子觉得不太现实。首先游氏兄弟的修为差得太远,真的对打,很可能他俩式还没摆好,一道六脉神剑就过来了。但是这让我想到如果少林芳樟或者武当掌门来玩这个铁盾是否胜得了段誉。这个很难比。铁盾是一种兵器,那它来和段誉这个人,或者他的一门武功相比,无异于关公战秦琼。铁盾在对六脉神剑时有自身的优势,但是用者的修为更重要。套用风清扬的话说就是“兵器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段誉不按武学常识出牌,配上他那些本来奇巧逆天的武学,占了很大便宜。如果碰到具有丰富武学知识的操纵“朴拙重大”的铁盾的人的话,很难说不是段誉落下风。毕竟段誉于武学是完全的门外汉,他只是歪打正着的以本能直觉占了独辟蹊径的便宜,他并不是像令狐冲一样掌握了武学新思维。就像我们考试时做选择题,如果完全看不懂四个选项,和看得懂四个选项但不知道答案,猜出来的正确率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