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直接间接路线的说法是否科学,最好还是先了解它的涵义。我一般会避免评价某些成名已久的学者,尤其是在没有看过他的著作前。
============================================
老兄说话很委婉那
感谢
但是
作为我的思想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所以请老兄不要觉得不耐烦,不要当成是对我一个人上课.就当成是发扬光大您的思想的一个磨刀石,或者是一个靶子,为您蹭出几点火星或者校正一下武器的精度也算是我的荣幸.
(老实说,觉得从头到尾没有超出孙子兵法的范畴,对东方人而言没有多少新意~~ )
我也有一些同感
1.我觉得您所说的间接路线好像更多的偏重于态势的营造
也就是说先营造一种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甚至于使敌人就好像站在悬崖边上一样,只要我方使一点较小的力量就可以使敌人自己就垮下来.
与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好像有点不谋而合
2.李德尔哈特比克劳塞维茨高明一些的地方应该在于老克一直认为消灭敌人的主力是达成战争胜利的唯一途径,老李则认为除了消灭敌人的主力,只要能营造出一种我必胜敌必败的态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文化等多方面)就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这是军事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螺旋发展的历史的一种辩证,老克属于历史的局限性
但是老实说,这些东西在孙子兵法里面应该说已经很完善了
像什么伐谋伐交
不战而屈人之兵
途有所不由
军有所不击
君令有所不受
我真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很了不起,他不说别人就不知道的东西.
直接路线和间接路线不等于中国兵法的奇正。
====================================
确实不等于
我只是觉得奇正变化包含的范围比直接间接要更广一些
军事为正,政治可以为奇
战争为正.外交可以为奇
正面战场为正,敌后可以为奇
打击敌人为正,断敌经济破坏其战争潜力可以为奇
打击南联盟军事装备为正,打击其经济目标倒反而成了迫使其投降的奇兵
正与奇是相互转换的,以上这些转换过来照样可以说得过去.
比死板的直接路线间接路线应该说更具有概括力.
不论李德哈特还是我都没有想过要把间接路线神化,不过我也想不出历史上有哪些真正辉煌的胜利是在完全没有做出任何削弱对方的努力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强攻取得的。
============================================
能取得胜利的都不是傻瓜,当然都会想一些办法增加自己胜利的可能性
要找一个符合你的标准的战役确实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战那些没有胜利的战役中.
拉拉杂杂写了一堆,大有班门弄斧之嫌,希望能从您的大作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