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政府没有尝试过调解洋教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性别:男-离线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发表于 2014-9-27 08: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实话,洋人不远万里来到天朝,其目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条,一是物质性的经商挣钱,一是精神性的传教布道。经商就不用细说了,公平竞争,各显神通呗,即便是布道,传不传在教士,信不信在个人,和大清来说,本没什么关系

可若是站在衙门的立场,那是十分不爽。因为任何朝廷都不希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有一股不受自己控制的体制外力量存在。因为朝廷要让自己的子民生下来就有当奴才的觉悟,现在倒好,有了租界,教堂,吃惯了大葱蘸酱,猛一见黄油面包,这不等于让那些奴才们有了开眼的机会,长此以往,要是草民们慢慢知道了世上还有别的活法,生活能有新的选择,那朝廷的铁桶江山不就悬了。所以大清要反制,要把危险压制在萌芽状态。

当然,直接出面和洋人硬碰硬,朝廷没那个实力,可是鼓动民粹,曲线反制的本事,衙门还是有的。理论层面,让御用笔杆子,炮制文宣,说洋人盗拐婴儿,挖眼炼银之类等等,目的无非是妖魔化教会,引导不明真相的愚民仇恨洋人,操作层面,唆使一批觊觎教堂财物的土棍地痞,让这些大师兄站到一线,带领群氓去冲击教堂,给教会点颜色看看。

这些都是朝廷常规技术套路,结果不过两种,控制的好,分寸拿捏到位,例如天津那些教案,朝廷借民粹主义,让愚民自发运动先给洋人好看,返回头来自己再出面收拾,赔偿一些经济上的好处给洋人,看起来好像出了血,可朝廷实际上不在乎钱,要的是政治效果,隔绝洋人与百姓之间正常沟通交流的渠道,造成排外思潮,这个目的达到,江山就稳了。当然也有过了火候,引火烧身的时候,例如义和拳变,把洋人给惹毛了,朝廷自己差点完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0 18: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