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皇位之争,天下归属-----论“巫蛊之祸”, 详细介绍此政治惨剧,并提出不同观点
性别:男-离线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发表于 2006-12-14 11: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LZ好文,先赞一个。

但是关于LZ认为武帝父子矛盾激化猜疑渐起的说法,在下以为言重了。
事实上武帝父子无论在军国大事还是个人小节上都只能算是理念的不同,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存在代沟。武帝对卫青所说的话中还有:“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在下以为此语虽有笼络卫氏家族的意思,但也不失为肺腑之言。
而且武帝父子虽有小隙,但是却无猜疑。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武帝出巡的时候,国家大事交付太子,宫内事物交付卫皇后,等武帝回京,将处理的大事禀报给武帝,武帝也没有异意。武帝法度严峻,多用酷吏,太子宽厚,多次改变武帝的既定方针;卫皇后担心触怒武帝,常对太子有所规劝,不愿他立即改变武帝的既定方针。但武帝知道后,反而说皇后错,太子做得对。帝坚持以武力征伐四夷,太子则主张用怀柔之策缓和彼此的关系。武帝已意识到太子政策与自己的分歧。但他反宽慰太子说:“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同时从一些小事上也可以看出武帝父子之间的还是很有感情的,《资治通鉴》卷二二记载:上与诸子疏,皇后希得见。太子尝谒皇后,移日乃出。黄门苏文告上曰:"太子与宫人戏。"上益太子宫人满二百人。太子后知之,心衔文。(苏)文与小黄门常融、王弼等常微伺太子过,辄增加白之。皇后切齿,使太子白诛文等。太子曰:"第勿为过,何畏文等!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上尝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处,而佯语笑,上怪之;更微问,知其情,乃诛融。皇后亦善自防闲,避嫌疑,虽久无宠,尚被礼遇。”
到后来巫蛊案起,太子亲手斩江充,烧死了胡巫,出武库兵,发长安宫卫卒。长安扰乱,言太子反,苏文逃亡到甘泉宫向武帝报告,武帝仍不相信太子谋反,反而为太子申辩说:“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

最后挑LZ一个错,太子与江充结下了梁子不是因为太子曾在御道行驶,而是太子的家使乘车马行驶道中。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8 23: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