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千军万马避白袍”----从南北史料析陈庆之北伐
性别:男-离线 无弦琴
(什么好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1
帖子 1379
编号 66861
注册 2006-4-23


发表于 2006-11-22 03: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很顶楼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众所知不多的名将
比如我最喜欢的守城将领:死守疏勒的耿恭,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耿恭的文,但写得很烂,完全没有楼主这篇这么丰富详实。
陈庆芝也是我很喜欢的名将。
关于陈庆之这种孤军讨敌获得辉煌胜果的现象历史上还是有不少的。这种情况类似体育比赛中的弱队对强队,对方常有点轻视,我方本来就没抱太大希望。这样就出现了可能的胜机。
一、我方:
1、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我方主将有非常出色的战术意识,并且指挥出色(深得军心且士兵战斗力强)。所谓“兵贵精而不贵多”。就能把小部队调动灵活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2、这种情况下将领经常能得到绝对的自主权。反例是方志敏和寻淮州在五次反围剿时期的北上,本来是利用机动灵活的战术打得不错,结果中央一干涉去打福州就完了。ps:寻淮州也是一位早逝的优秀将领,可比起方志敏,名气太小了。
3、由于是小部队,给养等问题也相对好解决。
4、由于部队人数少又是向敌人进攻,虽然有部队因害怕而溃散的危险,但反之“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兵也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焕发更高的战斗力。
二、敌方
1、对手常常重视程度不够,一般不会一上来就派大部队围剿,而是派一支人数稍多一些的部队迎击,失利了再派一路。这样我方有时间和空间取得一个个胜利。可以想象如果一上来就重兵围剿,胜机也会很小。
2、出现这种孤军出击的情况,除了出击方自杀性送死以外,通常都是敌方形势有了一定变化,在战略上有出击的有利局面才会出动。比如陈庆之是有对方逃回的君主的支持,祖荻北伐时北方形势复杂且东晋有一定的正统名义,林凤祥李开芳士气正旺且民心所向。

像这种孤军讨敌的结果最终只能是失败,只有在前期才有一定的暂时性获胜的机会。一旦敌方重视,自己方又没有提供有效支援,结果只有全军覆没。所有的胜利都不过是镜花水月,除了在战史上留下一段佳话。而且经常是由弱势一方发起,好的可以起到牵制作用,却无法改变结局。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孤军守城的将领,因为他们经常面临的是敌军大举来攻,攻击方主动者必然是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守城方也通常是孤军御寇,没有后援。而且这种守城战既使最后失败了,也能起到为后方的反攻提供时间的作用,常常会在战略上有重大的意义。并有机会从根本上扭转战局。

历史上北伐好像很难成功,蒋的成功有水分,张作霖只是被打回东北,事实证明后来易帜的张学良也有很大独立性。不过至少是打倒了原先北方的两大军阀。
蔡锷云南起兵更像是成功,因为他的目标其实就是推翻袁世凯,不过护国运动也没有成功。
朱元璋从南京出兵,可以算是彻底成功的一次北伐。

[ 本帖最后由 无弦琴 于 2006-11-22 03:27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弦琴
(什么好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1
帖子 1379
编号 66861
注册 2006-4-23


发表于 2006-11-22 03: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坚硬的稀粥 于 2006-8-17 12:50 发表
不好意思,顶老贴了。

子云确是几百年难见的将才。
只是性格上有很大弱点。

左看右看,实在和杨威利太像了。
不知田中大神创作杨威利时有没有把子云作为原型。

呵呵,这位是银英的fans吗?非常喜欢银英,似乎论坛少见银英粉啊,只“看见”过一个id叫奇迹魔术师杨的,而且好像在别的银英论坛也见过这位达人,不知是不是同一个 。
记得还在别处见过一个叫“杨威利的红茶”达人。名字取得真叫俺羡慕不已。
不过应该是想多了,田中应该不知道子云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弦琴
(什么好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1
帖子 1379
编号 66861
注册 2006-4-23


发表于 2006-11-22 20: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youyuwuyu 于 2006-11-22 11:56 发表



田中芳树的中篇小说《奔流》就是讲的陈庆之的传奇,里面的陈庆之带有很深的杨威利的烙印

孤陋寡闻了,承教,多谢,去找来看看。

项羽那个主要大方向还是向咸阳向西,“先入关中者为王”。而且前期他不是主将,接近巨鹿杀了宋义才成为老大。
而且事实证明向西的刘邦捡了大便宜。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弦琴
(什么好呢?)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1
帖子 1379
编号 66861
注册 2006-4-23


发表于 2006-11-23 1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水英才姜维 于 2006-11-23 08:23 发表


刘邦向西成功后得了多少人马,项羽向东向北再向西力量又壮大了多少?即使刘邦先入关,最后还是被项羽逼退,只不过项羽太任着性子导致的失败而已。

说得对,项羽还获得了更高的声望。

不过不得不说,以刘邦当时的实力与能力,也只能走这么个捷径。
我说刘邦捡便宜不是褒义的啊,我是更喜欢项羽的。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17: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2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