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客观公允,《三国》智谋排行榜(加评点), 总体排行,称号完成,诸葛亮评点开始
性别:男-离线 十三金
(欧阳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66556
注册 2006-4-19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4-30 13:5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司马仪不算个很有谋略的军事家,虽然不至于排在最后,但的确不应该排前面

魏: 贾诩,郭嘉,荀域,荀攸,司马懿,程昱

蜀: 诸葛亮,徐庶,法正,庞统(政治家)

吴:周瑜,陆迅,吕蒙,鲁肃(政治家)

其他:李儒,田丰,沮授,许攸,

谋圣 诸葛亮

谋鬼 贾诩

谋皇 郭嘉

传说:
诸葛亮\贾诩\郭嘉\徐庶
四个人下四国大战
周瑜只能在旁边评评棋
庞统作为特邀嘉宾做做棋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十三金
(欧阳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66556
注册 2006-4-19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4-30 16: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九千岁 于 2006-4-30 15:49 发表
许攸?也算好谋士吗?官度之战他也就是个送情报的,送情报谁不会呀?
还不如审配呢,曹操对审配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一句“审配”多谋,足矣~~
魏怎能没有刘晔?

许攸不止是送了个情报吧
他把情报仔细分析给曹操,定下了烧粮计策
而在袁绍那,他本来就是个地位较高的谋士
只是作风有问题,所以被参
他献给袁绍的计谋不可谓不高
未被采用后又看出袁绍必败
投靠了老相识曹操
显出长远的眼光
这样一个聪明的人不能算好谋士????

刘晔发明了投石车
但很少出谋划策
不能算个好谋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十三金
(欧阳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66556
注册 2006-4-19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5-4 21: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再次说说司马懿的能力不高
人说他斗诸葛,不处于下风
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诸葛亮的名气太大了
和他斗的谋士不下百人
但基本都是失败
不过他们却留下了榜样供司马仪参考
如果司马仪早出来10年以上
可能会输的一败涂地
诸葛亮不是神
肯定会有弱点
前面那么多人帮司马仪试过诸葛亮的死穴在哪
总会看出些端倪
况且那些谋士又不算低手
诸葛亮也只是险胜而已
落下些可能失败的痕迹很正常
司马仪就是吃准了诸葛亮一生谨慎
所以才敢打对攻
还不是吃了空城计
说明他聪明部到哪去


还有一点
司马仪能个诸葛亮纠缠那么久
而其它谋士却不能
不是光靠他一个人
他之所以能经常使计让诸葛亮奉旨退兵
还亏在蜀国那时已经没什么聪明能干的人了
而当年周喻等人和诸葛亮交手时哪有这种运气?
司马仪可以说是古代版的深蓝,诸葛亮就是喀斯特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十三金
(欧阳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66556
注册 2006-4-19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5-5 00: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三金: 司马懿一生有三大亮点,
1. 刘备称汉中王, 关中震动, 曹操部下全都束手无策(这里肯定也包括首席谋士 - 贾诩). 这时候司马懿站出来, 提出连吴抗蜀的计划. 虽然关羽初期的奋勇险些让此计破产, 但最终它还是达到了削弱蜀汉的目的了. 可以说, 蜀汉毁就毁在这段魏吴联盟上, 连诸葛亮都未能阻止司马懿的企图.

2. 用计算计诸葛亮的在全部演义中只有三人: 刘琦, 姜维和司马懿. 前面两个显然都是在诸葛亮没准备的情况下, 暂时让诸葛上了当(例如, 上楼抽梯, 攻其不备). 但惟有司马懿是在诸葛亮明知道他很牛的时候, 还能在北原渭桥之战大败之, 杀死蜀将吴班, 并歼蜀军一万多人. 这是诸葛亮直接调兵吃过最大的苦头, 算是让司马撞上了.

3. 除了诸葛亮之外, 司马从来没有其它败绩.


一.当时曹操手下谋士在赤壁领教了诸葛亮的厉害(不包括贾诩),个个都噤若寒蝉,而贾诩个人又是个老狐狸,

最了解曹操是个爱武将忌谋士的人(郭家除外),很懂得保护自己,不愿意大出风头,而司马仪是个野心很大的人,赤壁战后,虽然曹操仍然势力最大,但锐气已堕,他非常怕曹操会被灭了,达不到自己称霸的目的,而这时周喻已死在诸葛亮手里,虽然两家已和好,但矛盾早已产生,刘备又赖着荆州不还,联吴灭刘是非常可行的,相信曹操很多谋士早已看出,只是不愿意明说,因为曹操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招贤纳士的曹操了,只有司马仪不得不说.诸葛亮是根本没办法阻止的,因为矛盾就是他不让刘备还荆州和弄死周喻的.

二.算计诸葛亮的漏了名气最大的周喻,其实打仗时,无论曹操还是后来的孙权,他们所有的谋士都在算计诸葛亮,怎么能以几个名气大的人来算呢?而因为诸葛亮太厉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前辈们早已得出结论:要避开诸葛亮,只有他不在,才能打胜,有陆逊的话可以证明:若孔明在,吾计必被识破,天幸此人不在(大意).作为当时曹操阵营中的小弟弟,每次军事会议,都是他吸取对付诸葛亮的经验的时机,而当时曹操主要是与刘备打,所以不会去议论如何对付其它势力的人物(除孙权没其他什么大势力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
一门心思对付一个人要好好容易了,不象前期曹操的谋士还要考虑对付其他势力的人,而诸葛亮又要分心属国的一切大小事务.最后司马仪也是必开正面与诸葛亮交锋,才小胜一场.

三.当时司马仪主要也只有诸葛亮一个人要对付了,当然对其他人没什么败绩啦,换了他当时如果立即去对付陆逊,由于没什么经验和研究,必然死的很难看.

所以我对司马仪很不以为然,比他聪明的多了去了
不过当时差不多都老死了,运气真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十三金
(欧阳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66556
注册 2006-4-19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5-5 14: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赤壁之战,曹操除了贾诩没带,几乎所有的智囊都去了
程玉向曹操说明东吴可能用火攻,其实他是代表当时在场的所有谋士的发言
曹操回答早已知道,只是认为冬天不可能有东南风
曹操一代枭雄,他的才能绝不低于他手下的谋士
区别只在于他着眼并统筹大局的胜利,而谋士所做的是让主公获得各个局部胜利
由各个局部胜利来保证大局的胜利.
曹操应该已看出司马仪的野心
但他在弄死荀欲并且间接弄死荀攸后
程玉也差不多时间死了
人才已经严重青黄不接
不得已用司马仪,也只是小用而已
而且认为在有生之年可以控制住司马仪
没想到自己那么快就死了
而他死后贾诩也差不多隐退了
看看剩下还有些什么鸟人能制住司马仪
谋士们的确是用惨败来实践对付诸葛亮的方法
所以司马仪可以避免不用失败的前车之鉴
少了很多需要实践的谋略

之前诸葛亮随刘备打仗对付其他谋士
都是在刘备没有什么固定的根据地
并不用考虑怎么发展\壮大\处理各种领地的琐碎事情
一门心思可以打击对手
而后期与司马仪交手时
他还要想到蜀国的各种问题
根本不可能一心一意对付司马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十三金
(欧阳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66556
注册 2006-4-19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5-11 13: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简单来说

使用<三十六计>的就是谋士
使用<孙子兵法>的就是统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十三金
(欧阳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66556
注册 2006-4-19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6-5-11 19: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5-11 17:48 发表


一流谋士, 有不精通<孙子兵法>?
一流统帅, 有不精通<三十六计>?

这就好比说, 搞投行的必须学过<微观经济学>, 搞调控的必须学过<宏观经济学>的意思差不多. 真做到那份的人, 谁不早 ...

问题要看哪个用的多了
好比你是语文老师,但你必须是本科毕业,这样你之前就当然数学\英语也要好才能拿到大学通知书
但你毕业后选择了做语文老师,那么你使用语文的就比较多,时间长了,语文越来越精熟\而其它几门就开始生疏了
所以才有谋士和统帅之分,
两者都能经常使用的就少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6 22: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5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