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新史学理论的初步研究
性别:未知-离线 书生意气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65776
注册 2006-4-3


发表于 2006-4-3 11: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新史学理论的初步研究

关于新史学理论的初步研究
     新史学是相对传统史学而言的,它是传统史学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创新和范围扩大者。章学城说六经皆史,是指传统史学研究的范围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即知古性;西方史学理论说现代亦是史,是指史学研究的范围关于人类社会的现在,即治今性;新史学应该包括上面两方面,还应该可以研究人类社会的未来,即预测性。因此新史学包括的范围是知古、治今、预测。传统预测已经建立了知古的理论体系和系列研究方法,那么为了治今和预测,就需要重新勾建新的理论体系和系列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是研究过去人类社会的事情,而新史学研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学问,是传统史学的扩大者。事实上,过去、现在、未来是连贯一体的,也就是说知古、治今、预测具有相同的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如果把过去、现在、未来放在一平面坐标系中,以现在为原点,以过去为负坐标,以未来为正坐标,正好构成一平面坐标。但这个平面坐标的原点是变动的,它随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新史学是多维的。如果把新史学坐标原点的轨迹图标出来,它实际上充满了整个人类社会。因此,广义上的新史学应该是人类文明中最广博的人文学科。因此,新史学的三大任务是知古、治今、预测。知古是为了鉴今;治今是为了把史学拿来就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预测是为未来的良好规划,少走弯路,更快更好的发展。
当前史学的研究和出版是虚假繁荣的。现在的史学家(21世记)一方面忙与古籍的整理研究出版,另一方面是介于历史和文学之间的戏说趣说历史普及作品的创作,缺乏史学大家新理论体系的创造和新观点的系统构造。中国有一代文学之美称,而传统史学也是有一代史学之美称,如:汉之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魏晋之玄学,隋唐诸学一统,宋代理学,明之王阳明之心学。明末之经世致用之学之理论,清之乾嘉考据学,清末经世致用之学之实践,五四运动前后的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民族独立之史学理论。那么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千年时代,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的提出新史学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为新时期的道德观、价值观、社会风气作出理论贡献。
新史学它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        时代性:要围绕时代的经济发展、增强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倡社会主义新风气、培养大众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多方面反映时代气息。
2、        创新性:不能只是围绕前人的作品在作文章,搞理论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总结、归纳前人观点的低水平史学建设上。在西方的激进历史学者眼中,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就没有变过,在深厚的历史书中只有人名和地名的更换而已。所以我们要用新的理论体系来推翻这些观点,用新史学的理论来印证、创新。事实上古代很多的事情是以新的面目、方式、状态出现的,有些是改进了,有些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创新。比如在封建社会的土地高度集中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那么在当今社会是以什么形式出现呢,是财富,在古代土地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这说明了财富的高度集中就没有变过。再如在古代是冷兵器,现代战争是热兵器,这是武器装备的升级;在古代的机动力量是骑兵,现在则是坦克装甲机动部队;在古代有步兵、骑兵、车兵的多兵种配合作战,现在有海陆空一体化战略,这些是由于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新面目,但它们也是有继承性的。
3、        真实性:敢于说出事实真相,大胆怀凝。不能畏惧新闻出版的限制,不能成为统治的御用理论。它应该独立的,不受其他学科、权利的干涉。比如现在的一些无耻文人在谈中日问题说当年侵华是的只是一些军国分子,大多数日本人是友好的。这些汉奸理论忘记了一个国家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的时候,前方的军队没有后方的武器、粮食、人员支持,是不可能进行长达八年的战争。事实就是如此,当年的整个日本民族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都参加侵略战争,在南京被屠杀的中国人身上都留下了所有日本人的恨毒。因此在国家主权的战争中,是不存在有对方战营中有好人的”汉奸卖国”理论。今天的一些日本人谈中日友好是为了来中国拿走更多的真金白银,将中国变为日本的经济殖民地,用和平手段来达到当年战争手段达不到的目的。至于一些中国人谈中日友好是因为他们继承了他们父辈们的“有钱就是娘”奴才汉奸心理,只要他们个人利益没有损害,他们就可以昧着良知放弃人格去做日本人的哈巴狗。
评价真史学和假史学的标准在于是否重视现实。凡一切漠视现实,不关注国家统一、民族强大、人民富裕的历史学皆是伪史学。一个缺乏良知勇气、缺乏道德、缺乏创新学术能力的历史学家皆是伪学家。
4、        兼容性:吸收中外合理理论,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和提出新史学的任务、目标。史学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现有的史学对资本主义的历史理论和台湾地区的历史观点吸收教少。
5、        可操作行:史学是为现实实际服务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来源。史学不应该总停在理论层次上,要实实在在的为现实生活服务,具有拿来就用或改造即用的可操作性
6、        一体化的多学科性:六经皆史,当代也是史。文学、教育、政治、经济、哲学、科技、文化、军事、地理等皆是历史的一个方面。因此新史学理论的总结、探讨要包含其他学科,同时知古鉴今、经世致用、分析预测也是一体化的,不可分割的。要用宽广、博深的视野来综合分析。
那么新史学的方法有如下一些:
1、        重内核、轻字词:也就是重视文章的思想本质,轻视一字一词之含义。现在提倡国学我是赞同的,但是过多的强调平仄和押韵这种文字游戏是不可取的。要普及传统文化,就要使他简单易用。从电脑软件的霸主微软所生产的软件从来就不是最强大的,他击败他所有的对手的唯一理论就是简单易用。
2、        多经世致用,少空谈、繁琐:文章就因该为时而作。
3、        多种手段的分析问题:
可以中外多比较;
可以相同、相似性质或相反性质的进行类比;
运用现代数学的图表来进行数字分析;
4、        多角度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如历史继承性;当时实际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民族关系等当时的情况;考虑当时史学家的实际情况,他当时是执政派还是在野派,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是改革者还是保守派等等,他的作品是否独立完成,有因素干涉乎?其人品如何?其言行一致乎?发泄私愤乎?拍合阿谀乎?
    这里由于水平和认识的有限,关于新史学就先抛砖引玉一下,期待大家群策群力来共同创造新史学的理论体系,为当今社会的实践做出努力,史学者决不时代的旁观者,应该是时代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8 11:3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1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