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白手起家,谈何容易, 刘备“为贼所破”析论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12-2 23: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12-2 21:36 发表
从白手起家到东郡太守再到兗州牧这两步飞跃这就是能力了。

不可否认曹操这两步飞跃除了本身之外还有袁绍背景的帮助,横向比较,有公孙瓒背景的刘备当上平原相完成第一步飞跃时曹操早就是兖州牧,刘备要完成第二步飞跃则必须“去楷(公孙瓒)归谦”。站队也是一门艺术,刘备眼光还是差点。

早在刘备出仕前,我们曹公就是济南相东郡太守了,结果初平三年才到兗州牧;而刘备貌似初平四年刚干上两千石,兴平元年就领徐州了。这个飞跃的能力孰强孰弱,还真是一目了然。

说到站队,其实不是刘备不会站,而是袁术犯傻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瓚,瓚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本来刘备算是属于袁术公孙陶谦阵营里的,和袁绍曹操小圈子(貌似还有景升)对抗,可惜袁术把刘备推向了袁绍曹操,结果就是袁绍很高兴的说了句:“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然后曹操顺利在兖州翻身,刘备和袁术开打。
不然按兴平元年那个形势,远在荆州的老刘靠不上,曹操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袁老大就要独自面对幽徐扬三大势力,如果再算上吕某,这日子还真...
    总之,不是公路脑子进水,那我们曹公就是大队伍站错了,而刘备一直在往好的方向站。
公孙(两千石)=》陶(一州大权)=》袁术(称霸天下,可惜对方不要)=》袁绍曹操(第二选择,站在胜利者一方)
不禁让人感慨一声,玄德公当真是站队的模范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12-2 23: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2-2 15:41 发表
老兄还是偏帮曹操。

是这批百万黄巾在高唐破了刘备(尉官刘备数千人怎敌百万),高唐在南岸,备敢背水战,已是了得。

备败后,并未受时人鄙视,立刻又被公孙推荐去了平原。平原正和高唐隔河对望。这次面河 ...

刘备当平原相不是才有千馀人吗,高唐令时应该还不到这个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12-3 11: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12-3 02:36 发表

济南相东郡太守就别算了,当时地方官还没有条件弄个军府。军府这东西是董卓搞了个废立弄到关东皆反才逐渐成型的。之所以说飞跃实际上是割据军阀通过将军+州牧的方式左手控制军队右手控制地方财政大权,解决了 ...

呵呵,要是之前不是千石以上名臣的话,东郡兖州那帮人会认他迎他?我们根正苗红的玄德公靠熟人当上平原府君之后还要惊讶一句:“孔北海宁知世间有刘备邪。“何况某位赘阉遗丑,僄狡锋侠。

徐州内部矛盾爆发,还不是袁术的功劳,不然他们哪来的机会?事实上,从把刘备推到袁绍曹操一方起,袁术就没停过对徐州的颠覆,即使是吕布时期。然而一直无法弥补之前的错误,扶植起一个更亲自己点的政权。
甭管三大势力水平如何,按当时的情况,不管是袁绍单挑三个,还是他们群殴袁绍一个,反正输家肯定是住冀州的这位朋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12-3 13: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袁曹自小在一起混,后来还同为蹇公公领导的西园八XX之一,怎么到了河内才套的交情,总不成刘备是高唐失利后才和公孙白马同窗的吧。

      负责迎曹操的是鲍信,此人一直和曹操穿一条裤子,而且当时正处于危急时刻,需要的是更有才能的强权人物,结果陈宫一搭线老鲍自然就忙不迭的跑去迎曹了。
至于那位张府君,此刻早已被我们袁大盟主下了通缉令了,还支持个啥?

      此时的刘备已是一方诸侯,左将军,更是袁大儿子的老师,起码的礼数自然是该有的。

      换祖宗,您指的是夏侯操吧。怀疑大约该国史家为了给太祖遮丑,又无法自圆,结果只好把太祖的对手也弄的支属不明的。刘备出身皇家,即是根正,师事海内大儒,就是苗红。

      再看看陶谦,上面一段是老裴用来质疑赵昱以忠直见疏的
      至于张昭,
      吴书曰:谦死时,年六十三,张昭等为之哀辞曰:“猗欤使君,君侯将军,膺秉懿德,允武允文,体足刚直,守以温仁。令舒及卢,遗爱于民;牧幽暨徐,甘棠是均。憬憬夷、貊,赖侯以清;蠢蠢妖寇,匪侯不宁。唯帝念绩,爵命以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降年不永,奄忽殂薨,丧覆失恃,民知困穷。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呜呼哀哉!”     不应看来也就是客观原因。总的来说,因为太皇帝大人死在陶大叔手上,三国志里的他和吴书里完全就是两个人的形象。
      刘备跟陶谦也是老战友了,陶本人的个人意愿在入徐事件里还是有决定作用的。另一方面刘备更不是韩馥那样好欺的老实先生,他要是不想掌管徐州而力主袁术,也就不配得到陈登的敬佩了。而同时袁术显然更希望由自己直接统领徐州,而不是在通过别人,所以才造成刘备和徐州方面的顾虑。也就是说徐州变色错误还是在袁术,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12-3 13:3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8: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