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闲品三国》之:各具特色的三个“千里走单骑”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9-4 22: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关羽之归先主,贵在三点:
其一,关羽心恋旧恩,富贵而不忘本
去曹就刘,好比是放弃百万年薪而跑到一个濒临破产兼被人控制的小单位里拿每月几千工资一样,常人可能做到?

其二,不负曹操之恩
二哥曾对张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受恩必报,义薄云天。

其三,关羽光明磊落,来得明白,去得更要明白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这是何等的清楚,何等的明白!
      关羽事先并不会知道曹操一定肯好好的放他走,他难道不能用鸡鸣狗盗之术逃出来?男儿立于天地之间,仰不愧天,俯不怍地,说起来容易,但真正遇到困难时,只怕大部分人都会选取更为“巧妙”的方法,又有几人能像关羽一样呢?

      至于关羽的归途,LZ将其形容为愉快的短途旅行,非常安全的回到刘备身边,中途没有遇到丝毫的困难。可别忘了刘备在给谁干活,关羽做了颜良,只怕在那边不见得就很安全吧,何况过关之说虽属虚构,却非不合情理
      LZ还认为罗贯中有意的删除掉了体现出曹操大度的史实。此言更是不知从何说起,不禁让人想问一句,LZ看过三国演义吗?MS老罗非但没有去掉这些,反而添出了赠袍遣使解围等等等等
      为了给那俩次走人造势,LZ不惜狂贬关羽归先主,将其意义最小化,并把重点转移到对小说虚构部分的批驳上,无限突出曹操大度的作用,实在是用心良苦,只是未免有点对不起二哥英灵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9-4 2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斩杀大将 于 2006-9-4 22:32 发表

这位有没有想过,关在其位,曹操以之重用,重赏,起码曹操是欣赏他的,大有英雄惜英雄之意,而且老二之前是在道上混的,当然行事以义气为重,而廖化在东吴时是作为俘虏,他若是和孙权说:"我要回刘备那里."孙权 ...

拜托,关羽难道不是俘虏?
至于重不重用,往不好的方向推测,倒是可以说廖化在孙吴待遇不好,结果思归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9-5 19: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斩杀大将 于 2006-9-5 07:05 发表

关羽属于特别待遇的降将,与俘虏还是有区别的.
作为俘虏,待遇能好到哪里去?

陈寿很明确的说曹公禽羽以归,不是俘虏是什么
至于廖化,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就是说在孙吴任职了,又不是关在集中营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9-6 21: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斩杀大将 于 2006-9-6 17:15 发表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那还叫什么俘虏

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至于你对他逃出奔刘 ...

俘虏是什么意思,建议兄弟去查一下字典
关羽跟廖化处境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被逮之后又给别人干活
曹操待关羽厚,所以曹操将会同意两者好聚好散?

廖化昼夜西行,不知在这里提及是何用意?鸡鸣狗盗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至于廖的动机,没有任何见解,只是肯定不如关羽伟大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9-6 21: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山小草
(望高楼)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1
帖子 1098
编号 65736
注册 2006-4-2
来自 朱雀航


发表于 2006-9-8 2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斩杀大将 于 2006-9-8 10:21 发表

就因为对方是曹操,才会好聚好散
廖化的昼夜西行为何不能理解为思刘心切?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抉择面前,廖化选择了孝,但并不忘忠,与关老二的大义来讲,廖化的忠孝两全还是值得肯定的,我就是搞不懂为什么 ...

1你是事后才知道曹操的决断的,而关羽显然不知道。根据当时的常理(从所谓的左右的反应可以看出来),关羽的行为是不容于曹氏集团的,故而关羽的行为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2原文为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因顺接诈死,如何能看出思刘心切?
3褒瘦西湖而贬西湖貌似楼主所为,在下不敢掠人之美。廖化之心或许不逊于关二哥,但比较行为或者是行为中所包含的深意,则两者高下立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6: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