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李卫公问对”的若干问题, 初唐史的若干问题考证(21)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5-19 09: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5-19, 8:52:10发表
    
  对此评论我是不以为然的。李靖、李世民二人所言不同主要是由于二人身份不同,所处的角度不同,从而见解也就不尽相同。李靖所说,是针对打一场仗而言,那当然是统帅的人谋为第一等重要,天时地利次之,而装备(包括“软件”——手下人才和“硬件”——武器装备)居末。以古代的冷兵器战争来看,这种划分相当准确。李靖所说,因是借用孙子的“五事”作比,所以不免有些含混晦涩,但决非牵强附会、范围不清。这反映了李靖作为臣子—元帅的地位特点,即他是作为军事家来谈这一问题的。
  
  李世民所说,却是对于战争这一抽象概念发表议论。他是站在一国之君的角度,将战争置于政治之中来统观全局的。对于军事家来说,一场仗就是一场仗,打胜了就是打胜了。但对于统治者(政治家)来说,战争(军事)是政治的外延,政治上的胜利才是真正(最终)的胜利,战争的胜利有时未必意味着政治的胜利。正因如此,李世民才说,最上等的兵法(广义的兵法,不仅指军事,而是包含军事在内的政治)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百战百胜要退居其后。
  
  也就是说,不必出动军队,以潜在的军事实力就能使敌人俯首,这是最好的胜利。这显然是政治(配合以外交)手段来实现军事手段要实现的目的。因为一旦开战,军费庞大,消耗极巨。而政治手段的使用,最多不过是支出一些外交使节往来说辞的费用,而且不伤人命、不耗国家元气,自然是上上之选。
  
  

这段说的好.  
  军事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作为一个高级军事统帅, 不理解政治意图, 胸中只有胜败是不够的. 也许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不需要了解. 但作为军事统帅, 却是必须明了的事情.
   孙子很早就把军事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09: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