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此文若不是转贴,则在下实在不敢苟同了..
且不说"个人意识强、私人恩怨观念重、又甘当顺民"这几条算不算"恶习"大大值得商榷.首先武松打虎,起因是顾及“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武松闯荡江湖,若没有这一点忌讳,他早就被包了人肉包子(可参见十字坡的情节,可见在当时黑店、打劫等情况相当普遍),而不回头是怕"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作为练武的总有点虚荣心,恰如我辈酸丁,被人骂作无知总无非拍案而起或回去悬梁刺股,因人而异耳.楼主因此指责其动机不纯,不是抱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去恶斗老虎,是不是有点求全责备?
再谈打虎后被封为都头,一个因误伤人命被通缉多年的逃犯,突然得了个公务员的职位,怎么就不能感激惊喜了?这时候一个老粗突然摆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谱儿,才是脑袋进水了呢.文学是人心的真实,楼主抱着阶级斗争那一套谈文学,实在未敢苟同.
后文的观点也大抵如此,便不一一列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