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最佳外语片巡礼, 最近更新:《上帝之城》(巴西)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最佳外语片巡礼

最近忙于工作。但虽然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投入了几乎所有时间,但仍然见缝插针地看了好几部前些时候下载到电脑里的“最佳外语片”,以作调剂。虽然因为时间繁忙而没有写什么评论,但每看罢一部佳片,总是在脑海中想了又想。这样积累下来,仍然是“积习”难除,终于忍不住觉得非要把感想记下来不可。

下面的评论有长有短,是按观片的顺序来排列的。但因为打算以后另开新贴专门谈黑泽明的片子,所以没有把他的作品放进来。

[ 本帖最后由 东方无翼 于 2006-10-26 18:05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1、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西班牙)

这个片子其实很早以前已经听说过。应该是某个母亲节的晚上吧,看到TVB的英文台明珠台预告要播这片子,但当时没有看。第二天上网,却在一个电视论坛里看到有贴子说看了这片子很感动;后面有人跟贴说他看了个开头,觉得没什么,就没有看下去,看了楼主的话才知道“走宝”了。于是就把这片子的名字记住了(按:香港的翻译很粗俗,叫“论尽我老母”)。

前些时间以“最佳外语片”为关键词在BT下载的网站中检索了一批最佳外语片,下到电脑里,首先想看的就是这部“闻名久矣”的西班牙片。

看的时候,首先喜欢上的是它的音乐,尤其是那母亲从马德里到巴塞罗拿路上那一段歌曲,手风琴的配乐,悠扬开阔,令我为之心醉神迷。后来在网上查找,才知道这片子的OST确实是相当有名的,竟然也给我在网上找到这首歌曲(名为“tajabone”)的下载,只是演绎与片子中的不同,电影中有些手风琴演奏的段落,网上下载的版本中没有手风琴参与演奏;男声合唱换成了女声独唱。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我还是觉得电影的演绎较优,恰恰是那手风琴演奏的段落,当真是百听不厌。

看这片子之前,大概是因为我看的所谓先锋电影大多限于中国(包括香港)出品,这种类型的片子给我的感觉是灰暗压抑,专于描写人性的阴暗面,为此往往把人类感情中不正常的部分夸张放大。然而,这段时间看了好些最佳外语片之后,我觉得以前这种关于先锋电影的观感很可能是一种被误导而成的偏见。(也可能我关于“先锋电影”的范畴并不正确,我看的这些最佳外语片并不是先锋电影?)这些电影虽然以在常人看来是不正常的人为叙述对象(如这部西班牙片中,描写的是同性恋者、变性人,后面还要谈到另一部瑞典电影《两个14岁少女的爱》描写的也是同性恋少女),但它们所表达的却是最普遍永恒、因而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人类感情。于不正常的人身上见正常的感情,恰恰把这些感情衬托得格外的真挚可贵。大概就如空气之于人类虽然不可或缺,但在平常的境况下人们不容易体会它的弥足珍贵,只有在不寻常的“极限情境”中才能有“切肤之痛”。

对了,是“极限情境”。我们大部分人不是同性恋者,不是变性人。但我们看了这些影片,仍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深为动容,那正是因为这些不正常只是构成了一种把正常人视作等闲的感情的价值凸现出来的“极限情境”。我们不必认同这些不正常的性趣取向,才能对这些感情的表达感同身受。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不同于一般以性趣奇特为招徕的庸俗影片,既不会让观众感到恶心,也不在于引起低级趣味的猎奇心态。看这些佳作,感觉是“好看,舒服,自然,感动”。是的,这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共同特征。即使刚开始接触这些最佳外语片、因而还不是很熟悉如何剖析它们的时候,只是抱着欣赏而非评判的心态来观看,把一向以来评论作品的“人物”、“情节”、“结构”、“主题”……置之脑后,只是把心灵沉浸在影片之中,凭着直觉去感受而非用理性去分析,但我仍能迅速地判断出这是真正的佳作,还只是虚有其名。那标准就是前述的感觉——好看,舒服,自然,感动。而虚有其名的所谓先锋作品(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出品差不多都是这类膺品,而这段时间看的这批“最佳外语片”也有个别是这种作品),给予我的是截然不同的感觉——造作,矫情,隔阂。

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泛泛而论最近看过的“最佳外语片”,而不是具体地谈这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这片子的题目很容易让人误会是一部关于母爱的片子,看完之后才知道并非如此。它的主题是先锋性的,毋宁说是关于女性。或者说,“母亲”在这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代表女性的宽大与包容。在网上找到两篇关于这片子的评论,都把该片的主题写到点子上了,我没有必要重复。

我想说的仍是前面谈到过的,尽管这片中的主要角色在正常人看来都是如此的不正常,但他(她)们的感情是正常人都有的,甚至比正常人更纯粹。片中三个主要的角色玛维拉、阿悦、露莎可以说是代表了“真、善、美”的三种极至的境界。

玛维拉是“善”。她因丈夫罗拉变性而被抛弃,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到18岁生日那一天,这个她生命中唯一的依靠却因车祸而被早早地夺去生命。当她回到巴塞罗那与旧友阿悦重逢,与义工露莎相遇,听到的只是她的丈夫“劣性不改”,陷阿悦于贫困,又使露莎重蹈自己的覆辙。然而,当她真的再次见到濒死的丈夫时她还是原谅了他;甚至在露莎的母亲骂他“就是那个人妖害死了我女儿!”,她还为之辩解“事情不像你所想的那样。”但她并不像一般庸俗的爱情故事中描写的那样,是毫无原则的犬儒,也并非神化的美德,而是真正基于理解与同情的宽恕。那话剧演员嫣迷对她的儿子无意的漠视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她也没有怨恨,只是反复地看她的表演来作为哀悼,甚至后来帮了嫣迷的大忙。本来是她求助于露莎帮她找一份工作,最后却是她像姐姐一样照顾露莎生孩子,还把露莎的婴儿当自己的亲生子一样抚养——反而露莎的母亲却顾忌那婴儿带有爱滋病毒而处处防范。

阿悦是“真”——尽管她(还是他?)的女性外貌是通过变性而取得的,但其性别之“假”与其性格之“真”相映成趣,构成此片最大的一个“吊诡”。她是那样的率真,也因而妙趣横生,这一点在她为话剧团临时取消节目而表演脱口秀(即席单口相声)来顶场那一幕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然而,如果说玛维拉让我感动的是她大海般宽大与包容的心胸与善良,那么阿悦让我感动并喜爱的是这“真”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对于人生与生活那不屈不挠的热爱。她身兼着变性人与妓女两种身份,她的人生充满着混乱,她的生活充满着苦痛,但她永远是那样笑口常开,她那句口头禅“我叫阿悦,是因为我以愉悦大众为己任。”从一个角度看是讽刺的反话(妓女以性悦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也是大实话。她以欢快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苦难,一切沉重的不幸于她都有如鸿毛,轻轻地从肩头拂落。这不是因为她玩世不恭,而恰恰是因为她真挚而热切地爱着自己这一场不同寻常的人生。她有趣,是因为她认为人生有趣,抛却一切世俗偏见的束缚去感受、袒露人生的好玩可笑之处。某种意义上,她是那副对联中的“弥勒佛”,“大口能笑,笑尽天下可笑之事。”

露莎是“美”。在我看来,她是全剧中样貌最美丽的女子。她的美是天真烂漫,是质朴天然。怀了罗拉的孩子,为此感染了爱滋病,最后难产而亡,但她仍不认为罗拉是什么“坏人”。她坐着的士去医院生产的路上遇见自己那患了老年痴呆症、因而不认得她是自己女儿的老父,顺着父亲来进行陌生人一样“初次见面”的交谈。她有神奇的预感知道自己将死,看着父亲的背影远去,想到这是永别的最后一面,禁不住热泪盈眶,低声说:“再见了,爸爸。”那一刻的露莎,最美丽,美丽得让人心酸落泪。

人生尽管充满苦难与不幸,尤其是这些生活在社会与道德的边缘的不正常的人们;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她们有着与正常人一样对人生、对别人怀着真挚深沉的感情——男女之爱、父女之情、朋友之谊,她们一样不缺,甚至可能是因为难得而显得更为纯真。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我决意收藏这音乐与影片都打动我心灵深处的作品。

最后说一句其实与片子关系不大的话。看这片子里的地名,熟悉西甲联赛的朋友也许会觉得特别亲切,因为经常可以在里面遇到自己熟悉的球队名字(马德里、拉科鲁尼亚、巴赛罗那)。这些神往已久的豪门球队,原来它们所在的地方是这个样子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2、两个14岁少女的爱(瑞典)

最初从网上下载这部电影,看介绍说是讲女同性恋的,于是忽然想结合一些比较著名的同性恋片子来看。以前看过《蓝宇》(网络小说《北京故事》的电影版),于是又下了一部《春光乍泄》。想看这片子的时候,却发现电脑里的播放软件realone不支持有关的格式,只好先放下,把《春光乍泄》先看了。

《蓝宇》与《春光乍泄》都是中国比较有名的同性恋电影,前者是国内的作品,后者是香港的作品。然而,这两部作品我都觉得不怎么样。尽管很多没看过原著而直接看《蓝宇》的人认为这片子改变了他们对同性恋的负面看法,但很多看过原著的人都认为电影不如原著。而我是认为原著都并不见得有多好的(我赞成网上一个评论说,如果这故事改成是发生在异性之间,则不过是一个很庸俗的爱情故事,因此这小说骨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同性恋的“外壳”给了它一个新鲜的“包装”而已),至于电影,说不上不好,但也谈不上很特别,演员的演技是不错,但片子的内容本身其实一般般。即使以同性恋故事的感人程度而言,我觉得还不如被徐克得其皮相而拍成了同性恋故事的《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与令狐冲之间的情感段落。

《春光乍泄》呢,确实如一些评论所说的那样,同性恋故事是个外壳而已,因此严格而言它并不是同性恋电影。而我对王家卫的作品一以贯之的评价是“伪先锋,真小资”,这部作品虽然算是“病情”较轻(与《东邪西毒》一类明目张胆的作品比),但造作矫情、意象生硬的缺点还是一脉相承。与《蓝宇》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演员的演技都不错,但《蓝宇》是“专心讲同性恋故事”,《春光乍泄》则以“先锋主义”自命不凡,以我一向崇尚自然流畅的偏好而言,反而是对后者更加感到不耐烦。

这样过了好长时间,才在某一天在办公室的电脑上用realplayer的播放软件看了《两个14岁少女的爱》。看完后想到的只是:“什么是好的同性恋电影,这才是真正世界级的佳作。”在网上找到的唯一一篇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简而言之以一个词概括“纯洁”。是的,正如前面谈《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时说到的那样,尽管片子描写的东西远离我们的生活经验,但好的作品仍然会让你有“好看,舒服,自然,感动”的感觉。具体到这部片子,观众自始至终感受到的只是“纯洁”,很舒服,很自然。

在某种意义上,其实这片子中的同性恋故事也只是一个外壳,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同《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那片子一样,是为情节的铺展、人性的表现而设定一个“极限情境”。此片的主题其实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青春期的苦闷,这是任何敏感的人都会在少年时代曾经有过的青涩体验,此片细腻真实的感情描写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主要就在这一方面,片子只不过是借了“同性恋”为载体来表现而已。片中有见性恋倾向的少女是从外地转学到小镇上的中学,虽然已经来了2年,还是无法融入当地的社会。她爱上班里的“班花”(那对姐妹中的妹妹),其实可以理解为那“班花”性格开朗,很受欢迎,但与其它也很有“人气”的女同学相比又善良直率得多,她爱上她折射出的是她渴望融入当地社会、渴望获得同龄人的友谊的心态。

她与家中父母的关系的描写也很真实。其实她父母虽然对自己的女儿是同性恋的真相照例是大感震惊,但看得出他们还是挺开明的。我特别喜欢她与父亲的一番对话。她父亲看到她为自己受到孤立、没有朋友而闷闷不乐,就开解她说,我少年时也有类似的烦恼,但你看我现在多成功,当年那些班花却都不知道消失到什么地方去了。女儿一句话顶回去:“我宁愿要现在的快乐,也不要20年后的成功。”这话实在让我感慨良多。

此片的主题之二,是“小镇”的意象。其实“小镇”在很多先锋电影中都作为观念保守、气氛压抑的代表而出现,此片是如此,后面谈到的《其实在天堂》中这一意象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像中国的先锋电影,早期的《芙蓉镇》,最近的《孔雀》,都含有这一意象。此片就曾透过班花之口提示了这一点,她对那个有同性恋倾向的少女说,如果你是在斯德哥尔摩那样的大城市,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此片中的小镇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对同性恋的态度很保守,另一方面又对两性关系的态度非常随便。班花两姐妹都不并不真正十分爱她们各自的恋人,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是个有吸引力(姐姐)或正常(妹妹)的女人而非得找个男朋友在一起。片子最后的时候,两个少女躲在厕所里说话,被同学误以为是那个妹妹在与男人做爱,围得水泄不通,要那妹妹开门让大家看。最后二人携手出来,妹妹大方自豪地介绍“这是我的新女朋友”,让大家目瞪口呆,一方面让观众痛快大笑,另一方面也引人深思:为什么只要是异性恋,哪怕其中并无多少真情深爱,人们都能认同;而有真情深爱的同性恋却不见容于世?爱情的本质不是爱与情本身吗?为什么人们反而囿于表相的形式呢?

要特别强调一点,我在这里并不是要为同性恋作什么辩护,只是就此片设置的情景来分析,这里“小镇”的意象并不是简单的“保守”。它在性方面一点都不保守,甚至放纵到了有性无爱的地步,但另一方面又对同性恋的态度显得很保守,这本身就构成了此片最大的一个“吊诡”,是深化理解此片主题的关键。这说明“小镇”的保守其实是一种拘泥于形式的观念,这与后面要谈到的另一部瑞典电影《其实在天堂》中也有的“小镇”的意象中对性的保守不是同一回事。

《两个14岁少女的爱》,也收藏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3、《其实在天堂》(瑞典)

那天在办公室等候某些事情,结果是一拖再拖,其他同事等得大不耐烦,我就一部接一部地看下载了的“最佳外语片”,先看的是前述的《两个14岁少女的爱》,接着又看了这部《其实在天堂》。接连看的都是瑞典片,纯粹偶然;但连接两部片子都是一等一的佳作,确实难得。因为并不懂瑞典语,所以开始时并不知道又是一部瑞典片,直至看到片中人又提及斯德哥尔摩,才知道竟又看了一部瑞典佳作。接连两部瑞典片看下来,对于瑞典电影的好感大增。

虽然这里谈及的电影,大凡是看完决定收藏的,我都认为是一流之作,但这部片子我特别喜爱。不过,这里又要重提评论《大长今》时说过的“主观的爱”与“客观的好”。说这片子我最喜爱,并不等于说这片子的艺术价值最高,当然它的艺术价值也很高,但我说的是“高手过招”,与这里一大批侪身佳作的优秀电影相比。我最喜爱这片子,是因为我认为它最完美地结合了“商业元素”与“艺术元素”,或者通俗来说就是“雅俗共赏”。很多纯以艺术价值评判作品的评论家可能对此并不能接受,认为“商业元素”成分就是媚俗,“商业元素”与“艺术元素”的结合恰恰是降低而非提升了艺术价值(其实我认为重要的是如何的“结合”,而不能一概而论)。这样的争论在文艺批评中似乎无日无之,也永远达不成什么共识,所以我索性把我这种喜爱归入“主观的爱”中,避免这种无谓的争论了。

《其实在天堂》讲述的是一个著名的指挥家在罹患了心脏病、时日无多之际回到故乡,指点小镇上的唱诗班排练演唱,既揭开了小镇平静安宁的表象之下掩盖着的很多人际矛盾与人性的阴暗面,却也实现了他要创作出能开启人们心灵的音乐的理想。找到了真爱。类似这样的题材很容易拍成好莱坞的作品,事实上我记得曾看过这种电影(而且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网上也看到一个评论拿它跟《修女也疯狂》比。主要是其中那些感情与理想的描写带有浓厚的“商业元素”的色彩,很容易就会简单地往煽情的方向上一直走下去,变成一部攒人热泪、热闹好看,但缺乏深度的通俗、大众之作。但这片子妙就妙在它在“商业元素”上的尺度把握得很好,与其“艺术元素”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喧宾夺主。

片中很多情节,如果放在一部纯粹的好莱坞商业电影中,会有光明、喜乐得多的发展,但这样的安排只能让观众一时痛快高兴,而不是直面现实,所以它们确实是媚俗的。此片的安排则比较恪守现实的边界,让作品没有滑向纯粹讨好观众上去。例如,此片也像《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那样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是一个女声独唱(有其他人作背景唱和)。那段歌曲的来历是唱诗班中一个女子,总是受丈夫的虐待,指挥家为了鼓励她争取过自立自强的生活而专门作了这首歌给她。她一开始恐惧丈夫会因为她如此抛头露面、广受注目而不敢接受,但最终还是在表演中唱了此曲,里面的歌词也恰似一篇个人的“独立宣言”。如果这是一部纯粹媚俗的好莱坞影片,我能想象导演会把这个女子拍成最后与指挥家相爱的那个女主角,但此片没有。在这女子成功演出后的聚餐上,一个男子忽然站起来,结结巴巴地吐露原来他从读书起就暗恋着她,但一直不敢说。如果是好莱坞的影片,我也可以想象这女子的结局要么是感化了她的丈夫,要么是与这长久暗恋着她的男子结合。但这片子也没有安排这样的团圆结局,音乐并不能改变所有人,她的丈夫依旧暴虐,那男子的表白也只是让这女子深感尴尬,她最后只是就像她终于鼓起勇气站到台上领衔独唱一样,终于鼓起勇气选择带着孩子离开丈夫。

又如全剧的结局,如果是好莱坞的作品,即使会拍到那指挥家病发死亡,但至少也会安排他所训练出来的唱诗班在维也纳的歌唱比赛中胜出。但这片子并不着重于这种满足大众愿望的结局,指挥家未来得及赶到赛场指挥唱诗班就已经病发,倒卧在洗手间里。唱诗班的人们在久等他不至时,其中一个弱智的成员在紧张惶恐中本能地低声吟唱起来(音乐的本质不正是如此吗?慰藉人们紧张惶恐的心灵。在正常人都忘却了这一点的时候,恰恰是这个弱智成员的本能唤回音乐的本质。这一情节设计既在逻辑上合理,也带有象征意味),于是带动整个唱诗班和应,甚至在场的所有其他人(评委、听众)的和应(这里我倒是觉得理想化得过火了,有点落入不现实的俗套。只是安排唱诗班的成员唱和,其他人肃穆静听就足够了)。唱和的声音通过播音系统传到洗手间中奄奄一息的指挥家耳中,片子就在他听着这唱和之声含笑而逝中落幕。唱诗班有没有获奖,片子没有提及,因为这些虽然对于满足大众的愿望是重要的是,但对于表达影片的主题却是不重要的。

但此片的艺术价值当然主要是体现在它的“艺术元素”上。前面评论《两个14岁少女的爱》时已经提到过“小镇”的意象,此片的艺术价值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小镇”意象的处理上。《两个14岁少女的爱》一片中的“小镇”意象有其独特之处,前面已经评论了;此片中的“小镇”意象也有其独特之处,表现在其内涵的丰富性。前面说过,很多先锋电影中“小镇”是观念保守、气氛压抑的象征,此片中的“小镇”也有这一象征,但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有这一点。不妨把通常用于分析“人物”的“高大全”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划分套到这里来,一般的先锋电影中的“小镇”意象是纯粹的阴暗,即“高大全”的反面;但这片子中的“小镇”涵盖了更多、更复杂的东西,更像“圆形人物”。

片子一开始是指挥家还在童年时的情景:大片金黄翻滚如大海的芦苇丛,悠扬的小提琴声,这是美好的表面;但当镜头深入芦苇丛中,找到琴声的源头,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是几个大男孩在欺负拉琴的小孩(那个指挥家),一拳拳的打下去,这是阴暗的里面。然后简略快速地叙述中间过渡的事情:指挥家的母亲带他离开故乡,母亲车祸而死、指挥家成名到第一次心脏病发,医生告诫他必须离开易于激动心情的指挥台,否则第二次心脏病发就是他的死期,于是指挥家再次回到童年时代的故乡。

最初的时候,故乡的景象也如片子开始时那样有着美好的表面:白雪皑皑覆盖着屋顶与大地,一切是那么宁静安祥。然而,当他在小镇上开始其定居生活时,小镇安宁的表象下掩盖的东西也开始一点点地展露出来。他去小店买食物,看到收银员的女子在偷偷哭泣,但有人来买东西的时候就马上抹干眼泪,强颜欢笑,扮作与顾客有说有笑。他还看到前面提到的那个后来在唱诗班中独唱的女子被丈夫殴打。然而,这时他对小镇的生活介入得不深,看到的还只是掀起的一小角。后来小镇教堂的神父力劝他帮忙指点一下唱诗班,他既不愿意再做出会损害其心脏的事,而唱诗班原来的指挥(一个年约30多岁仍然未婚的女子)也表现得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其威胁,于是他只是敷衍一下,随口赞扬几句就离去。直到那小店收银员的女子塞给他一盒录音带,要他听一下给予指点,他再三推搪不过,随便放了一听,却惊奇地发现这女子很有音乐潜质,于是决意真的指导唱诗班表演。

开始指导唱诗班时,他使用专业的音乐术语,听得这些毫无专业知识的乡下业余歌唱者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他迅速地改变了教导的方法,引导他们开心见诚,寻找适合自己的声音。就在这一过程中,他进入到小镇上的人们的内心深处,隐藏在平静安宁的表象之下的种种暗涌也一一展露于观众面前。

最典型的要数那神父。本来是他想指挥家来指导唱诗班的,后来却是他在背后搞鬼,使教会以其有不适当行为的莫须有罪名开除了指挥家,甚至最后陷于疯狂崩溃的边缘,想杀死指挥家。他的“堕落”源于他内心的两种阴暗品性。其一,是指挥家来这里之前,他是小镇上的权威,人人都尊敬他、崇拜他。然而,指挥家来了之后,他不拘一格的教导方法,引导唱诗班的成员敞开心怀,追求真诚与热爱,使唱诗班的成员(大部分是女性)都喜爱上他。如果说人们以前尊敬神父是源于他的职业所具有的宗教背景,那份心情更多是因为无知、恐惧而来的敬畏;那么人们喜爱指挥家,却是因为他实实在在地开启了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释放天性的快乐,那份心情更多是因为了解、快乐而来的敬爱。因此神父对指挥家十分嫉妒,感到自己在小镇上的权威地位深受威胁。

其二,是他一方面作为一个成年男性有着正常人的性爱欲望,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神职人员又必须以此为耻。因此他实际上处于双重精神的境况之中。他的妻子对此十分了解,知道他一方面在布道时力斥性欲的不道德,另一方面又在与她做爱之前先去看收藏在书柜背后的性爱杂志以增进激情。但作为神父的妻子,她一直跟着他一起忍耐着。直到指挥家的到来,引导她也是成员之一的唱诗班敞开心胸才能寻找到真正的音乐。在音乐的激发之下,神父的妻子感受到天性无拘无束地张扬的巨大快乐,在教堂里跳起被认为是不够庄重、亵渎宗教的舞蹈。当神父斥责她时,她把隐藏心底的话都爆了出来,包括她其实是知道丈夫在偷看性爱杂志,让一直以为自己把所谓不道德的人性的一面掩饰得很好的神父惊怒交集、羞愧难当。虽然我不是信教的人,对瑞典这类宗教传统根深蒂固、对人们的言行思想影响至深的西方社会中宗教的重要性只有理性的认知,但当我听到那神父的妻子反驳神父说她犯了罪时说出:“根本就没有什么罪,全都是你们这些神父编造出来的!”时,还是能感受到这番“大逆不道”之言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如果说神父还是一个比较纯粹地阴暗的形象,那么小镇上其他人则有模糊含混得多、从而也是更为真实可信、发人深思的形象。如唱诗班的成员大体上说虽然都是良善之辈,但他们身上也不乏负面(虽然不至于要用阴暗来形容)的品性。如那受丈夫虐待的女子,大家都知道她吃的苦,也表现得对她很同情,但没有一个人切实地为她摆脱这样痛苦的夫妻关系而做点什么。她的丈夫固然野蛮凶暴,但当他痛恨指挥家而想杀他时,他既没有得手,也因蓄意杀人而入狱。如果大家一开始就共同对付他,诉之于法,要帮助那女子摆脱出来并不真的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不帮忙呢?是熟视无睹后的良知麻木与冷漠,还是典型的明哲保身、坐等别人出头的庸人心态?片子没有很明确地给出理由,但肯定地暗示出这些“良民”们身上有着负面的品性,对那受丈夫虐待之苦的女子来说,这不谛于残忍与冷酷。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那收银员女子的故事。最初的时候,观众通过小镇上的人的评论觉得她是个风骚放荡的女子,换男朋友快似换衣服。但慢慢看下去,却觉得她活泼开朗、善良率真,即使对大家都嘲笑的那个弱智儿,她对他却是真正地温柔关怀,不嫌脏臭地帮他替换惊慌时失禁弄污的裤子。弱智儿本能地爱她,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弱智儿往往有着能直接地发现事物本质的本能,他对她的依恋是对她的善良美好的本性的最佳证明。但为什么小镇上的人会把她形容得如此不堪?

原来是唱诗班的指挥的那个女子首先发难,攻击她放荡,难以容忍与这样的人一起和谐地合唱。唱诗班的其他人在取笑之际无意道出了真相:原指挥的女子不过是嫉妒那小店收银员的女子美丽,受男性欢迎而已。

看到这里,观众以为那只是这个原指挥的女子本身年纪大了也嫁不出去而心生妒忌而已,是她个人的特例。然而再看下去,原来这小店收银员的女子以前爱过一个有妇之夫,然而她并不知道真相,指挥家刚回到故乡时看到她偷偷垂泪,就是为此事而起。当神父以指挥家有不适当行为作借口将之驱逐的时候,唱诗班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莫须有的罪名,这女子却因为有过上当受骗的惨痛经验而信以为真,追问他是否与唱诗班中某个女性上床。在震惊悲痛中,她向其他唱诗班的人痛斥当初那有妇之夫欺骗她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真相,却都不吭声,任由她蒙在鼓里;这次是不是又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只是瞒着她一人。这揭露出她那所谓“放荡”形象的来由,不过是因为人们把她在不知情中追求有妇之夫“流传”成勾引别人丈夫。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错在那有妇之夫,也知道她的无辜,但他们先是对那女子知情不报,后是污蔑那女子的形象。

为什么要这样?可能同样是因为冷漠、明哲保身,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其实也像那原指挥的女子一样,嫉妒这小店收银员女子的美丽与才华(指挥家就是听了她唱歌的录音带,惊奇于她的天赋而愿意指导唱诗班的)。在这样的小镇上,人们大多平庸,也就无法容忍有特别天赋而光芒四射的人(这又与片子一开始时有音乐天赋的指挥家在童年时备受欺负而不得不离开有暗合之处)。这些人并非心存歹毒,但他们内心的阴暗性格隐藏得很深很深,而且是所有人好像有默契似的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迫害”他人。这里的“小镇”意象也不是简单的保守而已(其实根本不是那女子在性方面真的很放荡),更是一种嫉贤妒能的卑劣心态,这很真实,也很深刻,却全是在不动声色、轻描淡写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才是真正优秀的人性之作,不需借助什么反常人的描写来夸张放大以表现人性的阴暗,全是对普通的人物、普通的事情的简单刻画,但深入体味进去,越发觉得回味无穷。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4、爱情是狗娘(墨西哥)

这片子也是在上述在办公室里等候某些事情的过程中继《其实在天堂》之后看完的。但这片子我认为不怎么样,看了大半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挺无聊的。一边看余下部分就一边上网搜索这片子的评论,发觉网上对它的评论也是很参差。统一的一点是它模仿的是美国电影《低俗小说》,用的是三段论的结构。只是赞扬者盛赞这三段论结构;评论者则认为三段论结构的电影有《低俗小说》一部足矣,不必再来一部画虎类犬。我是同意后一种意见的,自《低俗小说》以来,三段论结构用得已经很“低俗”,最近中国那部《孔雀》不也如此吗?这种手法越来越像噱头,已经失去最初的灵气与光芒。不过,平心而论,跟《孔雀》相比,《爱情是狗娘》中用三段论结构还算有点理由,因为三段故事中的人物在社会地位上相差甚远,在时间上也只有极少的交点(基本上就只是那一场车祸),用三段论结构来整合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孔雀》则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的理由非得用三段论结构不可——除了导演想耍酷之外。后面要谈到李安的《饮食男女》,里面围绕三个女儿的故事展开,如果按《孔雀》那样的逻辑,大概也是应该拍成三段论结构的,那就真够造作的了。

但这片子给我的感觉仍然是造作,因为里面从情节到感情都有很多不合理之处,除了中间第二个有钱阶级的故事大体比较合理之外(其实那个故事也有莫名其妙之处,里面那一对有钱夫妻居然有钱买屋,没钱装修!不过也许在这墨西哥是很平常的事,作为不了解当地社会的外国人,对此只好不予置评了)。

当然,先锋电影崇尚描写荒谬,但荒谬与不合理并非一回事。所谓荒谬是因为剧中设置的“假定情境”中的一些默认许可与现实的人情常理相差很远,因此如果从人情常理的角度来看会觉得荒谬,但放在电影中的“假定情境”中,至少逻辑上应该是符合那些默认许可的。打个比方,非欧几何的假设与欧氏几何的假设不同,所以在非欧体系中推导出来的结论,如果从欧氏体系的角度来看是荒谬的,但逻辑上它并没有违反非欧几何的基本假设。现实世界与电影世界(或更一般化地说,是文艺世界)就相当于是这样两个平行的体系,电影世界的逻辑与现实世界并无不同,只是有些前提假设(默认许可)不同,于是在那个虚拟的电影世界中,同样逻辑推出的合理结果在现实世界看来是荒谬的,但恰恰可能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某些在现实世界中受到遮蔽的本质能更好地在文艺世界中凸现出来。所谓优秀的先锋作品能描写出精彩的荒谬感,无非就是这样,一方面它并非不合理(在文艺世界的假设前提下合乎逻辑推理),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揭示或暗示出现实世界被遮蔽了的本质。

《爱情是狗娘》中的第一个关于低层阶级的故事,里面的弟弟和嫂子的选择都很古怪,只能说是偏执,没有什么合理性可言。第二个关于有钱阶级的故事,里面的女模及其丈夫的行为都是比较合理,那个女模毕竟是受到重大刺激,因此对找到掉进洞里的小狗如此执着也是可以理解的。她的丈夫虽然在她受伤后有变心的倾向,但一来这很合乎人情;二来总的说来他对女模还是很有耐心和本心,其实算是挺难得的了。但这故事能说明什么主题呢?人心易变吗?前面也说了那女模的丈夫其实已经算很难得了,而他似乎有外遇的暗示到最后也不是很确切。这个故事应该说是挺真实的,也看得人很难过,但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意味深长的含意。第三个故事其实也不能说不合理,而是因为那老人杀手以前为什么会抛家弃女去打游击的原因没有交代,所以他现在的忏悔也就显得只是单纯在煽情,他对女儿的温情、对流浪狗的爱护与作为杀手的冷血这种种性格上的矛盾也就缺乏深度。

《爱情是狗娘》,也是看完就删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5、《无主之地》(波斯尼亚)

刚刚下载这片子的时候,正在网上与一位网友聊天,她说看过这片子,是部纪录片,挺沉闷的。但看完之后,我得说她这话错了。这片子是不是纪录片我不知道(我觉得不像),但绝对不沉闷,我几乎是从头笑到尾。当然这绝不是说这是部搞笑片,而是里面的黑色幽默太逗乐了。

如果说《其实在天堂》是我最喜爱的“商业元素”与“艺术元素”完美结合的电影,那么这部《无主之地》就是我最欣赏的黑色幽默的电影。如此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黑色幽默之作,可谓绝无仅有。看到一半时,我在脑中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一部最后发展成悲剧的闹剧。”看完后再深思,修正为:“这是一部闹剧为表,悲剧为里的伟大作品。”如果说小说中《鹿鼎记》是这类风格作品的代表,那么这部《无主之地》就是电影中的代表之作。因为上述的评价对这小说与电影都适用。

片子中有很多可笑之处,但每一处可笑的背后都是让人感到彻骨寒冷的或愚蠢或卑劣的人性。如一开始的时候,落在两军交战前沿之间的无主壕沟之中的塞尔维亚士兵与波黑士兵互相争执是谁先挑起这场战争,那一段有很多精彩之极的对白。波黑士兵说那都是塞族的错,是他们挑起战争,烧了波黑的村庄。塞族士兵很生气,说是你们烧了我们的村庄才对。波黑士兵说,我不在场(意为我不知道)。塞族士兵说,但是我在。波黑士兵说,难道你们就没有烧我们的村庄吗?这种争辩当然不可能有任何结论,也不可能以理说服任何一方,于是塞族士兵一急之下就用枪指着波黑士兵,问:“你来说,到底是谁挑起的战争?”波黑士兵手无寸铁,只好勉强说:“是我们。”塞族士兵这就满意了。后来波黑士兵趁那个塞族士兵救护另一个本来以为已经死了的塞族士兵,悄悄地拿走了他的枪,又以枪指着对方,逼问:“你说,到底是谁挑起的战争?”塞族士兵也只好勉强说:“是我们。”波黑士兵也表现得很满意。那个本以为死了躺在地上的塞族士兵骂道:“不管是谁挑起的战争,我只知道今天我们都很倒霉!”实在让人喷饭。

交战双方见无主地带的壕沟中都有自己的人,于是分别同时向当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提出救援的请求,维和部队的主管却对此漠不关心,坚决不肯派人去救,说自己没有获得这样的授权。下级的官员问他为什么不向上级要求获得授权,他的回答是:“因为他们全都在开关于这里谈判停战的新闻发布会。”再次喷饭。

此片对联合国的颟顸无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主管官员抱着一副“但求所在,不求所为”的明哲保身的心态,躲在斗室中与美女玩乐,也不管外头交战双方都前所未有地主动寻求维和部队的帮助。直到无孔不入的新闻记者通过窃听他们的无线电交谈内容,把事件搬上电视直播,才迫得他派出人员前往救援。当拆弹专家对那躺在地上的塞族士兵身下的“跳弹”(一起来就会引爆的炸弹)束手无策的时候,维和部队的士兵看到主管坐直升飞机来到现场,(他身边的亲兵居然正是那个与他在斗室中鬼混的美女,上“战场”还不忘携美在侧!)高兴地说可以解决问题的大人物来了。可是结果呢?他的到来并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救出炸弹上的塞族士兵),而是在新闻记者镜头的众目睽睽之下骗倒全世界,用担架抬着盖了脸孔的死尸,伪装成已经救出来的士兵上直升飞机。他解决的是外交问题,是面子问题,不是真正需要他去解决的救人性命的问题。一群高谈阔论玩政治的混蛋!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官员是如此,那些新闻记者呢?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个最初窃听到事件的英国女记者,她真正的关心的根本不是那三个困在无主地带的壕沟中的士兵,她想要的只是耸人听闻的突发事件。当其它媒体的记者也赶到的时候,她为这桩新闻失去了独家性而气愤。(一大群载着记者的车辆跟着唯一两辆前往救援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车辆,浩浩荡荡、沙尘滚滚地向无主地带的壕沟出发的情景,也是令人喷饭的镜头。)

当她到达壕沟现场,想要去采访那两个塞族士兵,但塞族士兵不懂英语,只是本能地厌恶英国记者。她一转身就用英语咒骂对方,然后看见摄影师在举着镜头拍她这糗样,就非常生气,凶神恶煞地问:“你干嘛在拍?”摄影师才分辩得一句:“我想……”她就打断对方的话,说:“想什么想?这里只有我才能想!”这时观众就明白到这女记者骄横自负的本性,敢情在此之前她凭着伶牙俐齿说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主管官员无法隐瞒事实,也不过是她这一本性表现在不同的人身上而已。

她采访不到塞族士兵,就想去那个波黑士兵身上“挖料”。先是递一支香烟给波黑士兵来“讨好”他,说服他接受采访,但开口第一句就问:“你为什么要把炸弹放在那个塞族士兵的身下?”刻意引导波黑士兵作耸人听闻的回答。那波黑士兵深感羞辱(炸弹并不是他放的),一手就扔了香烟,向她做了个诅咒的手势,掉头而去。她还一点不以为耻,反而是气恼对方。

电视台的人跟她联系,让她想办法去采访那个躺在炸弹身上的人,认为他的故事会“更精彩”,说如果她能做到,电视台就有救了。至此完全点破了这些新闻记者的用心,对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人根本毫不关心,只是想以此博取收视率。而这一切,又正是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人性的卑劣之上(所以她要那样引导波黑士兵),因为只有这些才能对观众的视觉与心灵造成冲击。

更说明问题的是,当已经被救上壕沟的其中一个塞族士兵突然袭击波黑士兵,旁边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本能地向塞族士兵开枪,结果导致二人都被射杀。那女记者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第一件事,是拉着摄影师问:“拍到没有?拍到没有?”听见拍到了,就连声称好。真是冷血自私到了极点,完全不见一丝同情怜悯之心。

而最后维和部队的主管官员以死尸骗过众人,说躺在炸弹上的塞族士兵已经救出,各家记者纷纷离开。摄影师问那女记者要不要拍一下壕沟里的情况,她冷淡地说:“壕沟就是壕沟,不都到处一样?”(我下载的版本中的翻译不太好,刚好这里是英语对白,所以能听得懂。翻译是“都没有变化”,显然不对。)其实如果只要她去看壕沟里一眼,就会发现那个塞族士兵仍然躺在炸弹上,根本没给救出来。这固然是情节的需要,但与她实际上根本并不真正关心人是否救了出来的心态是密切相关的。不仅仅是合理的情节,也刻画了人物,表达了主题。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官员与战地的新闻记者表面看来对这一事件一者消极,一者积极,但在骨子里的冷漠自私的本质如出一辙,可谓一丘之貉。可真正关心这件事的维和部队士兵又如何呢?片中描写首先收到消息的维和部队士兵,尽管在上级的禁止之下,还是以“我们到这里就是要做这种事(救援)”的信念而到壕沟现场去救人,但因为其中一个塞族士兵躺在炸弹上,另一个塞族士兵不肯舍他而去,又不让波黑士兵走(他的理由是害怕波黑士兵一走,波黑军队那边就可以没有顾忌地向这里发炮),他向上级请求拆弹专家的支援,却被上级痛骂一顿,威胁要治他的罪,逼他返回。他无可奈何回到维和部队的地头上,遇到英国女记者的追问,他就利用女记者要“挖新闻”之心,让她迫使上头答应派包括他在内的队伍前去救人。

然而,事情发展到最后,波黑士兵被其中一个塞族士兵突袭打死,那杀人的塞族士兵被维和部队士兵(好像就是他)当场射杀,另一个躺在炸弹上的塞族士兵也没能救出来。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完全是一场空。当他仍在犹豫要不要就此离开的时候,另一个维和部队的士兵对他说:“早跟你说了不要管,我们不可能帮得了他们。”这一句话是全剧最令人感到心寒的台词。在这所有人中,唯一真心想帮助这三个士兵的人,不仅完全没有达成他的目的,甚至没能得到一句肯定的勉励,反而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教训。最后,他终于还是放弃了那个仍然躺在炸弹上的塞族士兵,默然离开。

全剧最后一个镜头,是所有人都走了,喧嚣尽散,闹剧落幕,暮色渐重,壕沟里那个塞族士兵孤独地躺在炸弹上,静静地等死。这怎么不看得人悲从中来,欲哭无泪?

形容此片,只能用“行云流水”一词。黑色幽默的表现不动声色,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荒谬感无处不在,但在那种情境那种人性的默认许可之下,合理之极,自然之极。除了有一处我觉得不合理,就是那个塞族士兵虽然痛恨波黑士兵,觉得自己开恩没杀他,他反而偷了自己的刀子想刺死自己,(其实他没杀波黑士兵是为势所逼,波黑士兵当然不觉得是恩情。而波黑士兵之所以要刺杀他,就是因为他不让波黑士兵随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救援士兵离开,波黑士兵觉得要杀死他自己才能脱身。但他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问题,当然总是只看到自己的好,对方的坏。这也是非常合乎人性的。)于是一心要杀那波黑士兵来报仇。但他没有必要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及大批记者都在场的时候这样干,这样干只会造成自己也被扑杀。这样的后果他不可能预计不到,所以他这样鲁莽地大开杀戒,等同于自杀,不太合理。但如果他不这样做,他和那个波黑士兵就不会死,有他二人认得另一个塞族士兵的样子,那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主管官员想用尸体来瞒天过海的法子就不可能行得通。这里多多少少是有点为了情节向既定目标发展而损害了合理性。也因此我有点怀疑这片子是真人真事的纪录片。

看这片子的时候,我联想起两部影视作品。一部是美国电视剧《兄弟连》,因为里面有一个段落与《兄弟连》的一个段落颇为相似。这片子中有一段时间那个塞族士兵与波黑士兵相处得挺好,就是大家都意识到不能互相残杀,要通力合作,才能脱离这个地方。二人在聊天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塞族士兵认识的一个美貌女子与那波黑士兵是中学时的同学。发现二人之间竟然有这样的联系,让那一向表现得很痛恨厌恶波黑的塞族士兵十分兴奋雀跃。这几乎让观众产生美好的期盼,以为他们在经此一难后,会超脱种族与战争的隔阂,理解到对方也是有血有肉,与自己一样有着共同经历的人。但后来的发展当然完全颠覆了这一理想主义的期望,让观众直面惨淡的真实。《兄弟连》也有一个段落颇为相似,是美国士兵在俘虏的德国士兵中发现有一个其实是自己的同乡,但因为他是阿利安人,听从希特勒的号召回祖籍的国家效力,以致双方战场之上兵戎相见。这里也折射出战争对正常的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破坏是多么的荒谬。

另一部联想到的是韩国电影《JSA共同警戒区》。我觉得这两部片子在某种意义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背景(南北韩的对峙VS塞族与波黑的对峙)、悲剧结局(四个主角死了三个VS三个主角死了两个、另一个也注定必死)、联合国的中立地位。最后一点要详细解释一下。《JSA》中李英爱饰演联合国派遣的中立调查员,她的调查导致一个南韩士兵跳楼自杀后被喊停。她向上司申辩说她要查出真相,上司意味深长地回答:“这里需要的是中立,不是真相。”《无主之地》中英国女记者采访那个真心想救援那三个士兵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士兵时,他说他来这里是希望能结束那个暴君的统治。女记者追问他,说你这个立场并不中立。那士兵回答:“中立并不能令我们帮上忙。”那主管官员的“不作为”,当然是有冷漠的成分,但也很可能是因为他已经有太多这类在冲突地区主持维和任务的经验(因此不像那个年轻的维和部队士兵那样天真),知道最好是尽量什么都不要做,以免无意中卷入双方的纷争,失去中立的地位,那只会麻烦更大。不过,《JSA》与《无主之地》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有韩国影视一以贯之的煽情传统,而后者则冷静清醒得多。

看完这部片子,我禁不住要感叹:什么时候中国也能拍出这种不着重战争中谁胜谁败,也不着重哪一方正义、哪一方非正义,而仅仅是着重于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异化的战争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6、《饮食男女》(台湾)

这部其实不是最初检索“最佳外语片”时找到的片子,而是不知为什么突然想看这部李安的作品,就一并下载到电脑里。

以前在TVB的英文台看过李安的《喜宴》,对更早期的一部《推手》有些模糊的印象(可能没有完整地看,所以只记得一些片段)。这部《饮食男女》却一直只闻其名,也没有特别地去看过它的评论,只是偶然有一次看到一篇在美国留学的中国人写的文章,说在电影院里看这片子,看到那么多中国的美食佳肴,感到十分自豪,云云。

这片子反映的其实是李安一以贯之地关注的题材:两代人力图克服他们在情感与价值观上的困难与隔阂,或者一言以蔽之就是“代沟”的问题。不过与《推手》和《喜宴》略有不同的是,这较早期的两部作品中的“代沟”不仅仅是“代”文化的差异,还包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它们的背景都是旅美家庭。

看这《饮食男女》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受到一种困扰,那就是一方面我觉得这片子的题材很好,但另一方面又觉得细节上的演绎给我的感觉很怪诞。说题材好,是相对于其它如大陆拍的、目的也很明确是要去争取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而言。这类以拿奖为导向的作品,题材几乎都是这么一种混合怪胎:一方面拙劣模仿外国作品中的先锋题材以靠拢外国评委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再加点本民族与外国大异其趣的习俗或历史以讨好外国评委的猎奇心理。或者是我对这些作品的导演的动机猜测得太刻薄了,但一而再再而三都是这类不三不四的题材的作品,只能让我如此这般地猜想。满足猎奇心理的所谓“民族性”部分姑且不论,模仿外国作品的先锋题材的“国际性”就实在是只得皮毛。如前所述,这段时间看了那么多优秀的外语片,才明白到人家真正的先锋作品是从不正常中描写正常,反映出导演有着悲天悯人的胸襟;哪里像中国所谓的先锋片是纯粹地故意以不正常写不正常,只见偏狭,不见情怀。而李安这些电影的题材,我觉得才是现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又值得探讨的东西。外国应该也有类似的问题,但这些电影反映出来的,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应与外国无异(这才是“国际性”,或准确地说是“全人类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环境的特别而使问题的表现与解决方式具有其独特性(这才是“民族性”的意义)。

但是,这片子的细节却从头到尾都让我感到很怪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对话,总觉得那些台词如果是放在一部西片里,我会感到很自然,但放在一部中国片里,却是怪不可言。有时因为是太直白,生性含蓄的中国人不会这样直接说出口,而是会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来暗示。有时是觉得表达的方式不对劲,中国人会说这种意思的话,但不会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从大女与二女就其死去的妈妈生前与爸爸在一起时是否快乐而争执那一段起,我就觉得很多台词都很别扭。像三个女儿先后在饭桌上说“我有一件事情要向大家宣布”这样正规得颇有装腔作势之感的话就不用说了,就连那个父亲与其好友温伯伯之间那些反映他们二人感情亲厚的对话,听完了也觉得似乎过于刻意煽情而感到很隔阂,感动不起来。片中让我觉得最自然精彩的台词倒是那个梁伯母的话(事实上我感到她的形象也是最自然的)。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方便西方人理解所以把台词写成这个样子。应该说那种效果不是很明显,但对文字敏感如我者是应该能觉察得出来的。这使我想起国内对《卧虎藏龙》也争议颇大,不少反对者都说里面的台词抒情直白得怪异,西方人会如此表达感情,但中国人(而且还是古代的中国人)是不可能这样的。当然我没看过这片子,只是道听途说。但如果风格就像这部《饮食男女》中的台词那样,放在现代的台湾我都觉得有点怪(不敏感的观众可能不至于感受得出来),放在古代中国就肯定怪得不得了。

从微观的台词再想到中观层面的故事、人物,忽然也感到很混乱。可能是因为这片子的故事情节其实挺大众化的(大女与三女的故事,我差不多可以说是看了个开头就猜到结局,即那些情书其实是学生捉弄大女的,以及那个男孩会对移情别恋于三女),因此看起来不费脑筋。但看完后想到这片子不是一般的娱乐片,而是要表达某些寓意的文艺片(是不是先锋都姑且不论了),就发觉里面几个主要人物(三个女儿和一个父亲)的故事在主题表达上加不起来。大女与三女的故事都看不出想表达什么,似乎只是个纯粹情节性的故事,而如前所述,其情节也并不特别。

二女和父亲的故事比较合乎前面提到的那个“代沟”主题,但与《喜宴》和《推手》不同的是,这次似乎不是前一代赶不上后一代的观念,而是前一代的观念更为前卫,让后一代大吃了一惊(父亲的忘年恋)。一开始时二女拼命想离开那个老房子(这个意象通常具有象征意义),与父亲分开来住,似乎是反映后一代想摆脱前一代的影响。但后面的发展并未能强化或深化这一点。父亲那忘年恋的结局更像情节上的一个悬念,在主题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即使是想反映前面提到的那种前一代比后一代更前卫的观念“倒挂”,但这样安排到片子最后突如其来的揭盅,之前也完全没有任何关于父亲确实观念更前卫的铺垫,情节悬念的色彩更明显,主题表达的力量很微弱。

此片最大的吊诡是最早宣布要离开老房子的是二女,但先是三女离去,再是大女出嫁,最后连父亲都娶前妇离开,二女还是留在老房子里。但这个吊诡跟主题有什么关系呢?看不出来。似乎只是为了吊诡而吊诡而已,这就跟《无主之地》中安排的吊诡密切地服务于主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而此片采用的手法与风格也很含糊不清,一时写实,一时冷讽,同样是与《无主之地》以冷讽(黑色幽默)贯穿始终相比,其差距就判若云泥了。

其实这段时间看了这么多最佳外语片,我确实感觉到一种所谓“第三世界的紧张”,就是第三世界拍的片子大多不够自然,达不到那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一流境界。前面提到过的墨西哥的《爱情是狗娘》是如此,这里没提到这批片子中我还看过一部越南的《青木瓜之味》也如此(因为觉得没什么好评论的,就不特别写它了)。当然,第三世界其实是有真正优秀之作的,如以前一看就钟情的伊朗片《小鞋子》。但总的来说,确实是发达国家的电影中佳作的比例较高,而且风格各异,不会独孤一味,见某种手法(如前述的“三段论结构”)新潮流行就一涌而上拼命模仿,滥用到令人厌烦的地步。

《饮食男女》,犹豫了好久,终于决定还是不予收藏。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7、《放牛班的春天》(法国)

之前看完《其实在天堂》的时候在网上搜索关于此片的评论,看到有一个评论把这片子与《放牛班的春天》联系起来,说二片的题材很相似,但认为后者更好,因为前者只提供了一首歌曲,但后者却提供了很多童谣。还看到有评论说《放牛班的春天》在国内挺卖座的。

看完此片后,我就明白为什么它能如此卖座(一般非娱乐片的电影不容易卖座),但也明白为什么它与《其实在天堂》竞争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中会落败。此片确实非常好看,感人至深,它把《其实在天堂》中的商业元素(或者应该更准确地说,是大众元素,因为它毕竟不是娱乐片)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但此片恰恰是缺了《其实在天堂》一片中的艺术元素,也就是对于人性的负面与复杂性的刻画。

但我仍然决定收藏此片,就为了看到最后禁不住感动得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能煽情而又毫不让我感到腻味的片子,毕竟仍属凤毛麟角。有两处最令人感动。一处是学监马修教那些顽劣学生唱歌来感化改造他们,发现其中一个叫莫杭治的有非常漂亮的嗓子。中间有一段时间二人闹对立情绪,本来合唱中有一段是莫杭治独唱,其他人唱和,但马修取消了他的独唱,说:“你的嗓子是不错,但我们这个合唱团不会说少了谁就不行。”莫杭治一气之下再也不参加合唱团。后来捐助那学校的公爵夫人听说这个合唱团的事迹,特意来听他们唱歌。她看到只有莫杭治一人躲在一边旁观,问:“这个学生是在受罚吗?”马修含糊带过,说:“他是个特例。”然后合唱团开始“黑夜”这首歌,唱了一个段落,马修忽然转向莫杭治,以手势向他示意。莫杭治领会,开始独唱,他那清亮的嗓音令全场为之震惊。这片子因为是以马修的日记来倒叙的,这时就恰到好处地插入马修在日记中的叙述(这种形式使到夹叙夹议的手法运用起来自然而然,不会让人觉得生硬突兀),大意是说他在莫杭治眼中看到很多东西,和解的欣喜啦,还有就是他第一次学会了感激。本来我就觉得马修以音乐改变那一群顽劣学生的过程似乎是太容易了,好像音乐就那么神奇,只要一学习,自然而然人就纯洁起来。这里加入这么一个转折,既丰富了情节,也十分合理。这些孩子的暴力恶劣倾向,是因为他们的确是小小年纪就受过很多生活的苦难,对人生与社会充满了怨恨,而从来没有过感激之心。学会感激,是爱的开始,也是善的起点。

最后开始落泪的时候,是校长拿马修当替罪羊辞退,马修拿着行李离开时,没有一个学生来送他。虽然他知道他们是慑于校长的淫威,但仍然感到难过,觉得他们的谨慎更像是一种冷漠。然而,当他走到宿舍窗台下面的时候,忽然飘下一张张写着慰问之言的纸片,他抬起头来,只见到窗边无数手掌在挥动道别——什么都看不到,看不到面孔,看不到身体,只看到一只只手掌。那一幕跟《因父之名》中主角的父亲病死狱中时囚犯们往窗外扔烧着了的纸团以示悼念那一幕很相似。两幕都让我突然泪如泉涌。

但后面更让人落泪。马修捡起纸片,向学校的大门走去,一边走一边画外音响起他的日记中的内容,大意是他满怀喜悦与自豪之情,但他仍然只是一个寂寂无名之辈。(那里的台词念得很好,越说情绪越高昂,但突然在最后一句回落,就像唱歌唱到高潮处突然嘎然而止。)然后镜头就切回到全剧开始时那已经长大成人、名成利就的莫杭治读马修的日记的情景。是当年跟莫杭治同在那个学校里的另一个学生把日记带给他的。莫杭治就问那个同学后来的事情,他说后来马修仍然是到各个学校做音乐老师,始终没有追求出名。

全剧的最后再次回到马修离开那学校的情景。当他等公车的时候,后来把他的日记带给莫杭治的那个小孩提着行李也赶来,要跟他一起走。这里也有结构上的“前后呼应”的用心。马修刚到这学校来的时候,在大门那里见到的就是这个小孩。他问这小孩在干什么,小孩说他在等他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会在星期六来接他走。后来马修从其他老师处得知,这小孩的双亲都在战争中死了,但他却执着地认为自己的父亲会在星期六来接走他。马修问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他,其他老师说已经跟他说了,但没有用,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说他父亲会在星期六来接他。星期六没来,就说下个星期六会来,下个星期六再推下个星期六……。全剧最后的时候那小孩要跟着马修走,马修说他没有权利带走他,就上了公车。小孩失望地放下行李,望着公车离去。但公车走了几步又停下来,马修探头出来,叫他一起上来。小孩欢天喜地的提起行李上车。最后一句台词是:“他的执着最终证明是对的,那天正是一个星期六。”这最后一句让我一直哭到字幕都过完了还止不住。

回顾此片,正如前所述,在感人方面它是满分,但论到对现实的刻画揭示就完全不能与《其实在天堂》相比。虽然此片的主角马修最后是被坏蛋校长辞退,但根据日记内容的概述,后来那校长被其他留下的老师合力揭发推翻了。莫杭治在马修离开的第二天也离开学校,转入里昂音乐学院,最后成为著名的音乐家。那个等着星期六父亲来接的小孩也如愿以偿。是大团圆的结局,几乎没有太多的遗憾。《其实在天堂》中的音乐固然解放出人性中的真与善,但也同时揭开了人性中的伪与恶。里面涉及的人与事广泛地涵盖了整个小镇,整个故事显得相当丰满充实。而此片中的音乐只是单纯地唤起人性中纯真的一面,而且基本上是围绕着马修发掘出莫杭治这个天才的音乐少年而展开,内容单薄得多。

最后要说的是,我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这片子的题目叫“放牛班的春天”。那学校的名字是“池塘之底”,与“放牛班”似乎扯不上关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8、深海长眠(西班牙)

又一部西部牙片,又一部没有让我失望的佳作。此片还有一个更直截了当地反映其主旨的译名《安乐死之迷》,因为这是一部探讨安乐死的伦理片。

我用“探讨”来形容,是因为此片是以很认真的态度来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讨论安乐死问题的。片中为主角辩护其寻求安乐死主张的律师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希望法官们认识到此案是“非教会案子”,目的不在于冲击教会关于生命的观念之权威。这一句话其实也适合用于形容整部片子。它就是探讨安乐死这一问题本身,而不是借这一尖锐问题的讨论来讽刺教会的虚伪或“吃人的道德礼教”之类的先锋主义作品。它专注于问题本身,态度开明而诚恳。

举例来说,关于同性恋的电影有很多,但就我所看到过的片子来说,几乎没有一部是真正探讨同性恋本身的,更多是借同性恋为外壳来表达其它先锋主义的命题(如《春光乍泄》),同性恋更多是作为一种构成“极限情境”的要素而出现,而实际上并非影片真正想关注的东西。(似乎《费城故事》是类似于这部《深海长眠》探讨安乐死问题那样真正探讨同性恋问题的影片,但惜乎我还没有机会看过这片子。)

对于像我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观众来说,西方人对安乐死的抵触情绪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设想有关的道德背景,大概会比较容易理解。很多年以前,我曾经一度对报告文学十分着迷,当时一口气看了很多这种类型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大概当时也确实是报告文学的一个黄金时期,虽然当年的言论环境比今天差远了,但在政治及意识形态领域以外的话题,禁忌却是相当少的。当时有大量关于家庭伦理的报告文学,其中有一个话题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实际上非常类似于安乐死,但问题提出的方式更适合构筑成中国人能感到是一个伦理上有争议性的问题。那篇报告文学的作者采访了一个家庭,其中的妻子因病还是什么灾祸而瘫痪在床,丈夫多年来一直照顾着她。普通的报告文学可能会着重于煽情的方面,介绍夫妻之间如何情深爱重,丈夫如何无怨无悔地为妻子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但这篇报告文学的优秀之处,是作者并不着重于此,而是深入到诘问:“这值得吗?”问丈夫,丈夫认为值得。但他很可能是恪于其道德立场而不得不如此作答。问妻子,私底下她承认并不值得,她认为丈夫是很优秀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她的拖累,早就应该能获得很大的成就。但现在二人都陷入了道德的困局之中。丈夫已经照顾了她那么多年,在外人看来,他很伟大,她很幸福,于是必须这样继续下去,哪怕二人其实都不想再这样徒劳无益地守着这毫无希望、甚至可能实际上是两败俱伤的局面(丈夫浪费了才华,妻子只是白白地活着)。

与西方人出于宗教观念对生命的重视不同,中国这对夫妻是陷在道德的困境之中。正因为丈夫一开始时选择了照顾妻子,被外人称赞为伟大,于是就必须把这种选择贯彻下去,因为这是贯彻其伟大形象所必须的。如果不贯彻下去,以往的伟大反而成了虚伪的证明,这比从一开始就选择不照顾妻子招来更沉重的道德谴责。于是时间越长,这荣誉的压力就越大,越无法从中摆脱出来。如果说《深海长眠》中的主角到最后即使无法获得法庭的认可,也能以秘密自杀来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么中国这对夫妻的困境更深,道德法庭的控制力更远甚有形法庭的制裁力,即使妻子秘密自杀,丈夫也难逃外人对真相的怀疑与谴责。如果中国的导演有报告文学的作者那样的洞察力与表现力,中国版的《深海长眠》应该更有深度与震撼力。可惜……

说回《深海长眠》,除了它专注于认真探讨安乐死问题之外,不管有意无意,它还刻画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虽然它无意于要使用什么黑色幽默的手法,表达什么揭示人性的先锋主题,但片中人物的真实性仍然十分耐人寻味。我最欣赏的人物(这里说的“欣赏”是指对该人物的刻画的真实与深刻的欣赏,不是说我欣赏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主角的嫂子。具体地长期照顾主角的就是她,从片中的描写来看,她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对主角的依赖——这是奇特的结果,却又是十分合乎情理的结果。虽然在物质上,是瘫痪在床的主角依赖着嫂子的照顾;但在精神上,却反而是嫂子依赖着主角,因为照顾主角已经成了她日常生活、甚至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所以当她看到那个在电台工作的女孩被主角的故事所打动,三天两头跑来照顾他(包括做家务事)时,她表现出嫉妒的心态。随着大家猜测主角会与那女孩结婚,她的嫉妒越加明显。其实,她并不是男女之爱意义上的爱着主角(但片中那电台女孩与女律师是男女之意义上的爱着主角),但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对亲人的关爱,而其实是对于自己日常生活的维护。

这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心态,但片子对此的处理是举重若轻,没有过分深入地去追究和展露,而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专注于探讨安乐死的片子,而不是要表达什么先锋主题的作品。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应该加强对嫂子这种奇异、却又其实非常合理的心态的描写,把它推得极端一点,改成是嫂子为了维护自己这种日常生活的状态而不肯让主角死(但现在片中是嫂子很能体谅主角想死的心情,支持他的选择),目的不是出于男女之爱或亲人之爱,而其实是对自己的爱(照顾主角成了她生存意义的一种证明)。这将是对人性的某种特质十分深刻的揭示,但那是先锋作品才需要的。如果过分强调了这一点,会使此片探讨安乐死的主旨走题,安乐死变成了一种设计出来以表现这种人性的“极限情景”,而不是主题本身了。

如果说此片有什么弱点,那就是主角想死的心态多少有点让人难以置信。因为像他那么有才情(充满创作灵感,临死前还出了书)、又有创意(很多帮助他表达自我及与外界接触的小工具都是他自己设计出来的)的人,按理说不会那么渴望死亡。尽管他全身瘫痪,但通过移动脖子,用嘴叨着一根小木棍,他能完成在纸上写字、接打电话等事情。一个没有多少内涵,或有很多内涵却完全无法向外表达的人,才会强烈地渴望死亡,因为人生于他们或者是无聊,或者是再无意义。像当今最有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其状态也近乎于片中主角的情况,但他不会想死。因为他仍然思考着物理问题,并且可以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对这样的人来说,人生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值得去做,也能够去做,不会没有价值与意义。

当然,片中给出的理由是,主角不是认为人生在他这种状态下太无聊,没有意义,所以想死。而是觉得要严重依赖他人才能完全一些很基本的生活令他觉得很耻辱,完全没有做人的尊严。不过,在某种意义上,所有人都是要依赖他人才能生存的,人的尊严是来自其生命的意义或创造的价值,还是来自于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我会认为是前者。当然,或者是认为我毕竟没有那种切身的体验,所以无法很真切地理解当依赖严重到这种程度时,尊严受到的损害会有多大。作为一个擅长创作的人,主角应该是敏感的,对于这种无力感的痛苦或许真的是很大。不过,我觉得片子中对此的表达给我的感觉不是特别强烈。唯一对这种无力感有很深的感受的段落,是主角听到女律师下楼时摔倒,他担心她发生了不幸的事,可是爱着她的他却完全帮不上忙(甚至连到楼梯去看一下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都做不到),只能徒劳地一遍又一遍地呼叫着嫂子的名字(当时嫂子不在家里)。

片子的最后,让我感到最悲哀(其实看此片并不感到很强烈的悲哀,因为主角总是那么温和地微笑着,按他的解释,是因为要依赖别人而生活,所以他养成了对人微笑的习惯。这个解释其实细想起来是蛮悲哀的,但他轻描淡写地说,说的时候也在微笑着,因此没有太沉重的感受),是因为那女律师的结局。她本来说好了要在给主角出完书后,帮他实现安乐死的愿望。但最后主角如愿以偿了(尽管没有得到法庭的认同),她却因为病情的恶化而大脑思维受到严重的损害,连主角都记不起来了。她就是为了害怕自己最终变成植物人而打算也进行安乐死,却还来不及实行就被病魔夺去了思考能力与自我意志。片子这样的安排不知道是否要说明,即使没有立法允许安乐死,但像主角那样有思考能力的人还是可以设法自杀,但像女律师那样的人却无法自己为自己争取死亡的权利,因此安乐死立法还是有意义的,是需要争取的。

片中的出版商是另一种人的代表。她支持安乐死,为主角争取死亡的权利而奔走。但她是热爱生命的,富有象征意义的是,就在主角实施安乐死之前,她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这个角色设计出来,大概就是为了说明,死亡的权利,与对生之热爱没有矛盾吧。

最后,不知道此片是不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但不管怎么样,它至少达到了“艺术真”的境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9、漫长的婚约(法国)

在BT下载这片子的时候,看到的译名是“美丽未了缘”。看完这片子后,我估计这意译的名称是香港人的“杰作”。因为此片的女主角同时也是《天使爱美丽》的女主角,而香港人译电影名有一个“陋习”,就是喜欢把同一演员主演的不同影片的名字译成看起来有关联性。这样做的目的大概是想借助人们对前一部片子的熟悉及喜爱来使之发挥“爱屋及乌”的作用,从而推动后一部片子的票房。如果他们的意图是这样的话,那么肯定对我没有作用,因为我看到这个译名时,根本没有想到《天使爱美丽》上去。

不过,我确实要联系一下《天使爱美丽》来评论此片。正好我在看此片的不到一个月前看了《天使爱美丽》(有些译成《天使艾米丽》),但完全没有为之写评论的冲动,即使有,也只是想表达我对它有多失望。回想起来,《天使爱美丽》尚算一部有趣的片子,而我对它如此之失望,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看这片子之前听过太多对它的热烈赞美,因此我是怀着极高的期望来看它,却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于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巨大的落差使我反而对它产生了不以为然之感。平心而论,同是法国片,我想比较客观地排序的话,《天使爱美丽》大概可以与《放牛班的春天》平起平坐。可是,尽管我很清楚地看到《放牛班的春天》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却仍然愿意把它归入收藏之列;对于《天使爱美丽》却是连评论的冲动都欠奉。如此差别对待,只能说是因为我在看《放牛班的春天》之前虽然也听到对它的推荐,但远不及对《天使爱美丽》的赞扬那样夸大其辞(恕我用这样重的字眼来形容那些对此片的颂扬之声)。

《天使爱美丽》还有一处与《放牛班的春天》颇为相似。那就是二者都被赞扬者们称为“惜败”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前者负于《无主之地》,后者负于《其实在天堂》。后面这两部片子我都看了,而且也在这篇《最佳外语片巡礼》较早的部分进行了详尽的评论(赞扬)。虽说文艺欣赏有其主观性,但像我这样一向禀持客观的评价标准的观众来说,前二者与后二者在艺术成就与价值上的差距之大,简直就是判若云泥,哪里有什么“惜败”可言,根本只能说是“完败”。如果说《放牛班的春天》与《其实在天堂》相比,虽然明显输在情节比较单薄、主题比较单维度(音乐只激发善,不会揭示恶),但二者在商业元素俗而不媚的成功运用方面还算是打个平手;那么《天使爱美丽》败于《无主之地》,则是全方位地差了好大一截。虽然《无主之地》的毫不媚俗为大部分同类的先锋作品所共有,但其表述的完美流畅,已经到达了绝无仅有的地步。《天使爱美丽》那过于浓厚的商业味道与好莱坞大片其实也就是一线之差:女主角那行侠仗义的作为仔细审视起来,不过是女版佐罗而已;她那不断设谜让别人大兜圈子的把戏,除了刻画她那精灵古怪的性格外,没有太多可供挖掘的深度可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天使爱美丽》是一部用先锋的叙事技巧包装起来的大众言情片,所以看起来似乎很新鲜,深究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女孩子追到一个男孩子的爱情故事而已。里面用到的先锋技巧(如从精子进入卵子开始来描写女主角的出生)其实没有任何先锋的内涵在内。不过,我觉得这至少比《东邪西毒》一类以先锋主义来包装小资情趣的片子要好很多。《天使爱美丽》中的先锋技巧更多是一种营造喜剧性氛围的手段,而不至于像《东邪西毒》之类的作品那样是自以为是的自恋工具。也就是说,前者的先锋主义是幽默,后者的先锋主义是造作。如果不是此前对《天使爱美丽》有不恰当的过高预期,我还是很享受观看此片的。但对于《东邪西毒》那样的片子,无论怎么看还是不喜欢。

回到《漫长的婚约》来。刚开始看时,我也是不以为然,主要是觉得它与《天使爱美丽》太重复了——如都是有大量带先锋主义色彩的旁白,女主角都是有一定程度的残疾(《天使爱美丽》中的女主角是心脏有问题,《漫长的婚约》中的女主角是腿有点瘸),如此等等。不要说我对于《天使爱美丽》不感冒,就算我很欣赏《天使爱美丽》,重复之作也难以让我给予很高的评价。然而,越看到最后,我越对此片赞不绝口,乃至于肃然起敬,最后决定这是必须收藏的优秀之作——与看完《天使爱美丽》后只想赶快删掉以免占用硬盘空间,连评论都懒得去写的情况相比,同样是判若云泥的天渊之别。

后来在网上看到评论,据说这两部片子是同一导演、同一演员班底。但我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哪一部片子在前,哪一部片子在后。不过,分辨前后的影响不会太大。如果《天使爱美丽》在后,会令我更鄙视它;如果《漫长的婚约》在后,只会令我轻微地降低对此片的赞赏(因为在重复的方面其原创性打了折扣)。降低的程度不大,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二片虽然有不少重复之处,但就重复的程度而论,最多只能用“模仿”来形容。这比之《大长今》重复《医道》的程度之严重要用“抄袭”(虽然是自我抄袭)来形容,是好得多了。其二,也正如《大长今》虽然重复了《医道》,但《大长今》对同样的情节与要素的整合要比《医道》完美得多,因此《大长今》的艺术成就仍然无可置疑地高于《医道》;《漫长的婚约》即使模仿了《天使爱美丽》,它也是更成功。这就类似于,虽然组合两种产品的配件有很多是一样的,但组合的方式不同还是关键性地决定了两种产品是不同的产品,而且组合得当的产品比组合不当的产品优秀得多。

举例来说明,如《天使爱美丽》中设计女主角的心脏有问题,这对全片有什么影响?几乎没有。她捉弄起人来照样奔跑如飞,丝毫不见其心脏功能不良对她构成什么妨碍。勉强要说有什么影响的话,似乎是这使她在爱上男主角时很犹豫,不敢让他知道,不敢向自己承认。但这种羞涩的个性在很多内向的女孩子身上也会存在,不见得要用心脏有病来解释;而内向的个性完全可以是天生的,也不必用她有心脏病,因此没有去上学,少与外界打交道来解释其内向个性的形成(其实她并不算很内向)。而且最后她克服了这种羞涩而与男主角投入爱河,也没有显示转折的关键在于克服了她对自己的心脏病的担忧。

相比之下,《漫长的婚约》中设计女主角不良于行,却对她的性格塑造与刻画有相当重大的作用。如她虽然腿有点瘸,但不至于要坐轮椅的,她却故意坐着轮椅去见侦探,以此博取他的同情,帮助她去寻找未婚夫下落的真相。这一个细节把她那机智俏皮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天使爱美丽》中的女主角也有类似的性格,却显得只是纯粹的顽皮好玩,不像这里机智的个性同时也是支持女主角最后成功的关键性格——虽然大家提得更多的是另一方面的个性,即执着与坚韧。而不良于行这一设定也同样有助于刻画那另一方面的执着与坚韧的个性。像她这样一个行动不便的人,仍然为了找寻未婚夫的下落一次又一次地到处奔波,这不是执着与坚韧,又是什么呢?

而片中有一个镜头给很多观众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有一处闪回到男主角被征召入伍的时候,女主角送他上车离去。她暗暗对自己设定一个条件:如果我能在车子开到拐弯处之前,从捷径跑到拐弯处,那就意味着未婚夫能活着回来。(她经常做这种半占卜性质的事,网上很多朋友也说他们[“她们”?]也有这样的习惯,可见这种细节刻画是非常出性格,却也是非常真实的。)于是她一边念叨着这个条件,一边拖着腿拼命地跑,那努力的样子令人动容。这一幕不仅仅是反映了她对未婚夫的情爱之深,同时也暗示了她那坚执的性格。深情、坚执、智慧……都是构成女主角最后成功找到未婚夫的各种要素(当然免不了还有“运气”的成分在内)。而没有瘸腿这一设定,很多这些要素的描写都要落空,或至少是多少打了些折扣。所以这一设定对情节、人物都很重要,远不像《天使爱美丽》中的女主角的心脏病那样显得可有可无。

不过,使此片远胜《天使爱美丽》的,以上的理由还不是最主要的。网上的评论把《天使爱美丽》定位为比较商业化的轻喜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形容也是适用于《漫长的婚约》的。此片的叙事过程处处洋溢着幽默,而情节的套路(包括大致算是团圆的结局)也同样带有很浓厚的商业色彩(有很重的悬疑破案片的味道)。这些《天使爱美丽》也同样具备。然而,重要的是,《漫长的婚约》的艺术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有这些商业元素(而《天使爱美丽》的问题就在于,它只有这些商业元素)。这就类似于《其实在天堂》的情况。在评论《其实在天堂》的时候,我也已经指出,此片有一般先锋电影所鄙夷的商业元素,但它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它不仅仅有商业元素,也有深刻而真实地揭示人性的艺术元素;另一方面在于片中的商业元素与艺术元素结合得很好,有相辅相成之效。

《漫长的婚约》也是如此。据说很多宣传此片的广告语形容此片描写的是“史诗式的爱情”。这种形容既是对此片的抬高,也是对此片的庸俗化。说抬高了此片,是因为此片的主线虽然确实是爱情故事,但谈不上是什么“史诗式”。女主角的坚持与执着的确令人感动,但大凡爱情故事的描写都必然把主角对情感的执着推至极端,是否“史诗式”爱情并不是由对情感的执着是否极端来衡量。说庸俗化了此片,是因为此片的主线虽然是爱情故事,但它的主题不仅仅是为了歌颂这爱情的坚执,更在于通过描写这段爱情故事,把战争(一战中法德对垒的前线)的无情、残酷与战争中人性的善与恶展露无遗。《漫长的婚约》正是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越了《天使爱美丽》:它深刻地刻画真实的人性!而不是像《天使爱美丽》那样,揭穿了不过就是一场男欢女爱的情场追逐。

战争的无情与残酷早已是很多电影的主旨,但此片仍然以其逼真性而震撼人心。说到战争场面的宏大,肯定不及美片的大制作,但重要的不是制作场面如何,而是它着重的是什么。那残肢遍地的荒原,那名符其实的枪林炮雨,那人体被炮弹炸得飞上半空、炸得一瞬间化为齑粉的景象……还有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之后,女主角参观昔日的战场时那满地野草金黄(是秋天的时节吧),以至于带着她去的当年的老兵布喃喃自语:“我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当年牺牲了那么多人命,得到的是什么?战争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过!这意味着想通过战争达到什么目的或起到什么作用是完全落空的。导演在这一幕里不动声色地把战争的无谓与荒唐揭示得淋漓尽致。

然而,战争真的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过吗?又不完全如此。像那当地人说的那样,不能让狗去刨地,否则总会找出一些残肢断体的难看的东西出来。还有在那小饭馆里,那德国女人向女主角说,她的亲人很多死在这场战争中,她至今仍然不能忍受与法国佬同坐一桌。战争确实留下了痕迹,但留下的不是发动战争的人所希望得到的目的或作用,恰恰相反,它只留下人类同类相残的有形的尸骸与无形的精神与感情的创痛,它们才是真正“漫长”地延续着的战争后遗症——哪怕多年之后那片当年的战场已经变成一片好像完全不曾发生过战争的草原,连亲身在那里经历过战争的惨酷的老兵都已经无法认出来。这些战争结束多年之后对战场的描写,与对当年战场的直接描写合起来,才是对于战争无情与残酷的完整的刻画。——不仅仅在当时,更在那很久很久之后,仍然余骨犹存,余痛不尽。这就是此片对于战争的揭示的特色所在。事实上,包括那主线的爱情故事在内,不都正是那场荒唐无谓的战争的后果之一吗?爱情主题与战争主题就是这样水乳交融为一体,而不是互相疏离的,或战争只是一个淡淡的背景而已。

与战争主题比翼齐比,其成就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精彩的,是此片对人性的刻画。关于描写人性的问题,我在《黑泽明作品系列》中评论《罗生门》时提及过,仅仅描写人性的善或仅仅描写人性的恶都是片面而单薄的,人性的复杂在于它有善也有恶。具体来说,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可以分为几类:善恶同体、善恶难言(以上都是对单一个人的描写)、善恶交织(这是对群体的描写)。《漫长的婚约》中对人性的描写属于第三类的善恶交织。发动战争的是人,对战争无情又无谓的描写,本身就是间接地对人性之恶的无情又无谓的描写。不过,更触目惊心的当然是对战争中人性之恶的直接刻画。从片子一开头那近乎纪录片风格的旁白中,我们知道那五个因自残肢体以图逃避兵役的士兵中,其实第一个完全是无辜的(他想拿手枪去敲打跑上他床上的老鼠,却走火打中了自己的手掌),而其余四人之所以不惜残害自己最关键的部位(手掌),则战争的残酷已经到达了何等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也是可想而知了。

处决他们的方法十分残酷,是把他们赶到法德两军对垒之间的无主之地上(我几乎要猜想,是否因为《天使爱美丽》所谓“惜败”于《无主之地》,于是这导演就在此片中加入“无主之地”的情节?不过此片是有原著的,大概也只是巧合吧),让他们自生自灭——其实几乎一定是有灭无生,即使德军没有把他们射杀炸死,他们也会饿死冻死。不是一枪了断,而是要他们在“猫捉老鼠”那样的绝望逃跑中最终一个接一个地惨死,想出这种主意的军官真够混蛋的。——他确实是混蛋的,因为在女主角后来的不懈调查中,竟然发现那五个人实际上已经获得了总统的特赦令,那混蛋军官居然只为了刚好在找样什么东西来固定放大镜的手柄,而顺手就把这张特赦令撕掉,从上面撕下一条纸条,团起来塞到放大镜手柄的缝隙处以起到逼紧手柄的作用。而他为什么要用放大镜?不是在看军事地图,而是要用来更仔细地看清楚“春宫图”中裸体女子的隐密处!(这真比《无主之地》中那个联合国官员为了与女人玩性游戏而不肯派人去救援塞族和波黑两军之间的无主之地上的三个士兵的情节更要混蛋十倍!)(另外,此片在这里似乎有一个BUG。那侦探在军事档案馆里发现了那张特赦令,但后来又说特赦令是被那混蛋军官用来塞放大镜的手柄。这里如果补充一句,说侦探发现的是特赦令的抄件,就可以容易地解决这个BUG。)

还有那个法国兵,听到那五个被赶到无主之地上的士兵中有一个科西嘉人向德军挥白衬衫求降,说:“我不是法国人,我是科西嘉人,我不反对你们德国人。我要投降,我要投降。”他一气之下,就说:“既然你不是法国人,那就让我杀了你吧。”举枪一弹就杀了那士兵。正如那士兵的情人(科西嘉妓女)后来愤恨地控诉的那样,就好像他是完全不值一钱的垃圾那样处置掉。那种所谓爱国主义对人性的扭曲成草菅人命的心态,在此进行了简单却绝不肤浅的刻画。

然而,此片的基调主要是光明而不是阴暗的,它把更多的笔墨花在描写人性在无情的、非人性的战争的辗压之下,依然有着不屈不挠地向善的力量。女主角对爱情的执着坚持我反而不想多谈,我更想举的是那些片子简单地一笔带过之处,似是漫不经意、却是确实无疑地不断展现着人性的闪光在最黑暗的时候也如星星之火,顽强地燃亮人们对善与美的希望。网上有些评论已经提到像老兵布这个人物,想尽一切办法为前线的士兵找寻食物和给养,以致于多年后女主角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知道他消息的人时,很多当年的士兵纷纷写信来——不过不是因为他们知道他的下落,而是或动情或幽默地回忆他当年如何为他们带来食物与欢乐,向他致敬。片子在描写这个人物及其故事时都采用妙趣横生的叙述风格,以乐趣来表现善良,这是西方电影的一种传统吧。

还有那个军医知道男主角及其战友与那些已经死了的士兵换了号码牌,冒名顶替了这些死者的身份,从而让军方以为他们已死而无法再把他们抓回去服兵役的真相,却不告发,其善良可想而知。还有那男主角的养母,知道自己儿子其实死了,男主角顶替了他的身份,但当悲痛的她来到病榻前见到失忆的男主角茫然地问:“你是谁?”善良温柔的母亲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是你的母亲”,从此负起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爱如己出的责任,无怨无悔地保护着这个窃取了自己儿子身份的人处于无知的幸福之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个德国女人。明明她因为自己很多亲人死于法军手上,以致到了那么多年后仍然无法忍受与法国佬同桌而坐;但当她无意中听到女主角与朋友猜测未婚夫的下落时,她仍然向女主角发出暗示,然后把她知道的哪怕只是一丁点的信息都毫无保留地告知了女主角,盼望能帮助她找到他。如此超越了民族仇恨与个人恩怨地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子伸出友谊之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和解友好的希望。而在她的陈述中,正是她的亲人开着“信天翁”(一种轰炸机)向女主角的未婚夫开火。根据她的亲人追述当时的心情,其实他很不愿意这样做,但作为战争中的军人面对敌方的人,也只能这样做。这里同时折射出人性的善与战争对此的扭曲。

此片除了女主角外,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那个科西嘉妓女。她是那五个士兵中的科西嘉人的情人。在人们的回忆追述中,这科西嘉人安其(这名字同时又是“天使”一词)是个品行不端的皮条客,然而那科西嘉妓女却是如此深深地爱着他。这里同时存在着两个悖谬——人们眼中品行不端的人在情人眼中却是真的有如天使,一个妓女却比任何人(至少不下于女主角)对爱情更坚执忠贞。这两个悖谬互相强化,使这个士兵背后的故事比其他人(同样,我甚至觉得不下于女主角与男主角那一对的故事)有更动人的力量。

其实此片看到中途的时候,一向对于二段论、三段论之类泛滥成灾的玩弄技巧之作已经十分厌烦的我,竟不由得想到,此片应该拍成片中的女主角与那个科西嘉妓女两条线索平行发展、交叉叙述的二段论结构。网上也有评论提到过,科西嘉妓女其实与女主角是同一类型的人。应该说,她们对爱情的执着是如出一辙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一体两面的人物。想象一下,如果女主角最后发现了那混蛋军官扣下特赦令的真相,而未婚夫又确实证明死了,科西嘉妓女的矢志复仇不就只能是她的归宿吗?在片中看来,科西嘉妓女的美丽冷静、机智聪明(她杀死两个仇人的方式都聪明之极),也与女主角非常相似。甚至她以为布所见到的一老一少两个士兵中那少的一个就是她的情人,后来这美丽的期待被打碎的情况也十分雷同(不过,女主角最后是发现那一老一少士兵中少的那个确实就是她的未婚夫,布打碎她的美丽期待其实也是出于他自己的误会)。要说有什么不同,女主角是幸运的,她的未婚夫其实没死,就一直在某个角落处静静地等候着她的发现;而科西嘉妓女是不幸的,她的情人确确实实死了,她也因复仇而被送上断头台。同样的人,只是运气不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局。这是非常适合拍成先锋风格作品的设定。如果这片子的基调不是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轻喜剧,这样改拍是不错的构想。

科西嘉妓女最后从女主角那里拿到情人的遗物那一段也十分感人。那是一个音乐盒,但音乐播到一段时就卡住了,这是给这位聪明女子的暗示。她果然马上领悟到这暗语,把盒子拆开,从中取出他写给她的遗言:不要为了复仇而苦了自己。是知道得太迟的遗言吗?还是如果她早就读到,会更加为其中蕴含的深情而更矢志地复仇?这一段使我想起漫画《天子传奇4》中很类似的情节:李世民临离开地狱时问霸王有什么话要带给尚在人间的  (虞姬的后世),霸王沉吟良久后说:“告诉她不要想着为我报仇,不要为难了自己。”爱到深处,才会这样希望所爱之人弃执忘情,从容度日。

此片当然也有些弱点。严格地要求的话,此片的商业元素还是太重了点。女主角最后的成功里,运气的成分未免太强了点,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作者比较刻意安排出来的美满结局。(不过最后那一幕,女主角坐在那里心满意足地看着失忆的未婚夫,旁白说道:“她就那样凝望着他,凝望着他,凝望着他……”一连说了三次“凝望着他”,一下子就把我的眼泪给引出来了,真是高明的煽情技巧。)而像“失忆”一类解决悬念的老土而无技术含量的桥段还是不能免俗。此外,此片通过女主角调查未婚夫的生死真相,把五个士兵背后的个人故事都带了出来,这本是在情节、结构和主题上都是很不错的构思,使这片子的内容一下子显得丰满起来(《天使爱美丽》就有着与《放牛班的春天》类似的问题,就是情节显得很单薄。看起来片子拍了很长时间,但仔细回想起来,其实没拍多少东西,真正的变化与内容并不多)。

但《漫长的婚约》对这种构思的处理不够好,因为除了科西嘉妓女的故事与主线有很密切的联系,在主题上也紧密呼应之外,其他人的故事与主线的结合并不是很好。除了另一个仍然生还的士兵的故事要构成悬念而不能过多描写外,另外那个想借朋友生子的士兵的故事本身虽然有趣味性,对人性的揭示也有一定的深度,但与主线本身的关系很微弱,在整部戏里疏离得很厉害。似乎写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让女主角的线索在这里略为误入歧途,因为那士兵的遗孀一开始不肯谈论真相,保守着一个秘密,似乎与女主角的未婚夫的生死下落有关。但最后发现那个所谓秘密与她想要发掘的秘密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故事于是纯粹成了一个伪装成悬念的情节上的曲折,对主题没有什么贡献。把这个故事写进来对片子叙事的流畅性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结构上显得有点杂乱。

不过,此片是有原著为本而改编的,上述这种问题是原著改编的电影中很容易会犯的毛病。因为小说作品篇幅比较长,情节的处理可以比较从容。而电影时间很短,有时把一些段落吸纳进来,但又没有像原著那样充分的空间来展开,很容易会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使原著一些在意义的情节在电影中不完整地展现,从而显得好像是过于枝节而意义不大。以前曾经在与网友聊天时谈到《蓝宇》对原著《北京故事》中捍东女友的情节的剪裁不当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此片的这个问题很可能也是类似的,要看过原著,二者进行比较才好作出判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不一定驴驴于2005-09-22, 18:11:14发表
PS:刚听怀渊说,楼主不是学电影专业的,真是可惜.读楼主的文章,会领悟的很深的精神涵义.
   

我确实不是学电影的,甚至我的本行不是文科的。  

但我喜欢文学,所以你看到我的评论大多是集中在“剧本”方面的,其它方面非专业人士不能看得懂(虽然可能有感性的认识,但难以写出理性的分析)并评论得清楚吧。所以现在我很希望可以有机会去学习一些电影镜头啊、拍摄方面的知识。

近来继续看片中。昨晚看过了《帝国陷落》,很好的纪录片,但恐怕写不出什么评论来。刚刚看了《上帝之城》,也棒极了,这部会写评论了。

不过,要慢慢来,慢慢来……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对她说”这片子我听说过,但还没找到,所以没看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罗马假日?实在太旧了。很久以前在TVB的明珠台看第一次,看到那美丽如天使的赫本,看到那最后一幕,美国记者慢慢地,慢慢地离开,那心痛的感觉……不能形容。后来在TVB的明珠台又再重看了一次,奇怪的是最后那一幕的感触没有那么深了。

至于赫本……刚好最近看了她另一部作品《战争与和平》,三个多小时的长片,她依旧是那么美丽,只是此片中她的角色复杂多了,变化多了,一开始时我几乎认不出那是她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不一定驴驴于2005-09-28, 20:29:58发表
最近闲暇,看了一部外语片子,感觉停不错的,叫<乘坐蓝色的车>日本的,感觉和深海长眠有共同之处,四不先生有时间的话,不妨看看.

好啊,日本片我很爱看的。只是现在没有太多的时间。这段时间看的都是以前已经下载到电脑上的片子,差不多都看完了。有空会慢慢把这段时间看的作品先评论完。这起码要十一长假出去游玩完毕回来才能开始动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怀渊于2005-09-24, 21:35:40发表

QUOTE:
原帖由车祸中永生于2005-09-24, 16:24:57发表
两个14岁少女的爱  应该是<同窗的爱>吧?
这方面的电影,怀渊比较喜欢,我只是粗陋的看过一遍,对影片没什么认识,不过我感觉这部电影很纯,没什么假模假事的东西,不做作.

你才喜欢同性恋呢!,我指是感觉这方面的电影很艺术化,很诗意化.

中国同性的片子《蓝宇》还是比较艺术的,很暧昧,我个人喜欢的一部是麦婉欣指导的《蝴蝶》,自己也写过一篇蝴蝶的影评,  还是精华.  纯纯爱,淡淡的情,把她们那种空虚的心灵诠释的很好.建议四不先生以及大家看看,会有不错的收获

.这方面的片子还有好多不错的:比如《费城故事》《哭泣的游戏》,尤其是《玫瑰少年》,他的剧本写非常好,也是真实的故事。他讲述的是一个想变成女孩嫁给同学的小男孩,一段曲折的生活过程。影片流露出几分无奈感伤的情绪,却毫不沉重,轻快欢愉的法国歌曲不时带动起喜悦的气氛,压低了情节中剑拔弩张的对立。满是童趣的可爱纯真幻想,舒缓了现实世界的挫败感,也带给影片狂想曲般的氛围。抛开同性的话题不谈,这部电影有强的故事性,层次明确,也是电影学院文学戏必看的一部的片子。

果然是看过很多同性恋片子的高手啊!  

其实我看的同性恋片子不多,看来以后有机会按着你们开的单子去下载了看,再写一个“同性恋片子系列谈”之类的。   

“蓝宇”主要是我先看了小说再看电影,好像很多这种人都会觉得电影不如小说。其实我个人觉得小说本身也不算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只是电影比起来显得太单薄了一点。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发表于 2005-10-10 19:2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博客搬迁,顶起做一下宣传:

本人的博客“四不斋”搬迁了!!!地址改为以下的
http://nononono.blogchinese.com/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发表于 2005-10-14 11: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1、《帝国陷落》(德国)

本来在轩辕的影音论坛中说过,这片子很好,但不打算评论。可后来不断地回想这片子,越想就越觉得有很多话可说,于是自己推翻自己的承诺,决定还是写一下对此片的感想。

我庆幸的是我是在没有看任何评论的情况下看这片子的。看了这片子后再去看评论,发现它们大多集中在争论此片有没有“美化”希特勒,我觉得除了irrelevant这个英文单词外,想不到还能用什么词语更好地形容这种无谓的争论。

其实我在看这片子的过程中就已经在想,这种很接近纪录片的作品(事实上,它是根据片中那个希特勒的女秘书写的一本回忆录来拍的,手法也很类似于《兄弟连》,如片头片尾让当事人现身说法),能对希特勒在历史上的“恶魔”形象有所突破吗?平心而论,我觉得没有。看得出导演小心翼翼,不敢触动历史公论的底线,片中的希特勒基本上只有一种特质——歇斯底里。无论是他放在背后的手总是不能自制地大幅度抖动不已,还是他面对德军节节败退的消息只会破口大骂或异想天开(想象着早已被打散、不复存在的军队能在关键时刻对苏军发动奇袭),无不指向这一点。按那女秘书在片尾中的陈述,她在纽伦堡大审判中听到纳粹对犹太人惨绝人寰的迫害时大为吃惊,可以想象她所看到的希特勒与这一切是大异其趣的。而片中的希特勒还不足以“美化”到这种程度。

其实,要说“美化”的话,我倒觉得是希特勒以外的纳粹官员的形象更符合这一说法。在此片中,除了希特勒及戈培尔夫妇之外,其他纳粹官员的通情达理令我深思不已:为什么这样的人会带领自己的国家与人民走向这样的毁灭?例如,他们并不是泛泛地热爱那抽象的国家(德国),而是真正打从心底里关爱人民。他们之中主张投降的人,理由都是不能再让人民受苦了。有这种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之心的人,怎么会陷入如此的迷狂之中呢?看这片时,我不断地联想到日本。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是容易理解的,这是一个轻人命而重理念的民族,为了所谓的理念可以视人命如粪土。但从这片中看来,德国人不是如此的。难以想象一部类似题材、但以日本人为描写对象的片子中会看到这样的高级官员(BTW,我还真想不出有哪部电影是类似题材而以日本人为描写对象的,请识者有教于我)。

再说,片头那女秘书也提到,从一开始她的家人就劝她不要去应聘希特勒的秘书,认为与纳粹牵扯太深不是什么好事。这似乎也暗示了普通的德国人对于纳粹的所作所为并不是那么认同,只是他们更多地抱着一种明哲保身、冷眼旁观的心态。这也使我们对于当年的德国为什么会走上那样的道路更多了一层深思。

我认为这片中最“美化”而令人动容的人物都是女性,一个是网上讨论中也提及甚多的戈培尔夫人,一个是希特勒的女人(先是情人,后来成为夫人)爱娃。戈培尔夫人的形象其实比戈培尔生动得多。戈培尔总是那么一副木然的神色,开始时我几乎以为他是中国历史中很典型的那种“奸臣”,即他其实并不相信什么理念,只是通过讨好、摆布领导而获取个人利益。因为片中他总是无条件地支持希特勒的一切意见,其他高级官员即使也同意希特勒不肯投降的主张,但他们都清醒地意识到希特勒已经失去了对现实的判断力,只有他对希特勒的一切“梦呓”也照单全收。希特勒已经陷于歇斯底里的状态,戈培尔冷口木面的样子却显得他并没有发疯。所以他居然把希特勒的胡言乱语也当真,只能让我猜想他并不真的当真,只是装扮成当真以讨好领袖而已。但他最后却真的追随希特勒而自焚,显得这个人物形象很怪异,完全解释不通。

戈培尔夫人却不同。她是真心相信国家社会主义的理念,她甚至不能忍受让孩子会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里而不惜将他们都事先毒死。她的信念是如此之纯粹与坚定,以至于网上有些评论,说她在此片的形象简直让人联想到“英雄母亲”。确实是有这种人,纯粹与坚定往往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哪怕所坚持的是纯粹的恶(尤其在那片子的“溃败”场景中,“恶”的狰狞并没有直接地显露出来)。

爱娃的形象我认为比戈培尔夫人更了不得。她未必执着于什么国家社会主义的理念,她只是纯粹地爱这个人。各种爱情或非爱情故事的作品中有很多这种不讲道理的女性之爱,而她们通常是歌颂的对象,往往是悲剧性的结局反而更强化了这种爱的力量。可是在此片中我们遇到如此尴尬的恋爱对象——希特勒。对于爱娃,我们不知道应该持何种态度。炮弹打下来惊扰了舞会,她继续若无其事地跳舞。希特勒要杀她那懦弱的妹夫,她会跑去求情,但在希特勒的坚持下她还是接受他决定的一切。她为秘书们安排离开,没有强求任何人为那理念而死,但她自愿地选择与希特勒同赴黄泉——更多像是因为爱他,而不是因为相信那理念,这与戈培尔夫人是大异其趣的。戈培尔夫人可能显得“伟大”得非同寻常,她却像是个普通的热恋中的女子,但正因为种“普通”而使她的选择更能动摇观众的心。她的“普通”还表现在她对女秘书说,她不喜欢希特勒的狗,常常在他看不见的时候踢它们,以至于希特勒很奇怪它们怎么平白无故会变得一瘸一拐的。这暗示着她有着很普通的喜怒哀乐,与常人无异,但她却选择了很不平常的恋人与很不平常的死亡方式——是殉情,还是殉难,甚至是殉道?

此片另一个值得一谈之处是它的结构。虽然这部片子是根据女秘书的回忆录改编的,但实际上它的场景肯定超过了那回忆录的范围。因为此片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场景是发生在希特勒所居住的掩体之外的。这类纪实片在结构上有一个很大的困难,那就是没有主角,没有主线,没有核心视角。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把一大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整合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与二战有关的比较著名的纪实片(如《诺曼第登陆》[香港译作《碧血长天》,英文原名好像是“The Longest Day”]、《偷袭珍珠港》[又名《虎、虎、虎》])多多少少都有这类问题。

像《偷袭珍珠港》,天涯上有评论将它与前些年那部所谓“大片”的言情多于纪实的《珍珠港》比较,力斥后者无聊,力捧前者才是真正的经典。这个观点我基本是同意的,近年来好莱坞重拍的一些片子(包括《铁达尼号》)与电影史上的经典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基本上是走言情化的路子,其庸俗程度与商业票房恰成正比(也大概也说明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的时代已经逝去甚远了,观众更多是像消费快餐而非欣赏艺术品那样观影)。但评论者也提到一点,就是以前的《偷袭珍珠港》开头部分一下子叙述了太多事件与人物,这对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这其实隐含地提到了结构的问题。前些年的《珍珠港》把历史事件“退化”为一场爱情闹剧的故事背景,恰恰是在结构上占了便宜,因为它真正要叙述的不是涉及到千头万绪的历史事件,而是一场只牵涉两男一女的三角追逐。导演以取巧之道回避了纪实片在结构上困难,是他的聪明,也显示他自知没有能力去驾驭纪实片的结构。

而《帝国陷落》一片虽然也显得有些零乱,但它好歹是把结构给整出来了,这是它最难得的优点。如果把此片的场景粗略地分为掩体内与掩体外,掩体内的视角是由女秘书提供的(不完全是,因为有些地方与场合女秘书是不能进入的,但大致上是这样),而掩体外的视角可以看成是由那个小男孩提供的(也不完全是,像那医生的视角所带出的场景也不少)。而女秘书与那小男孩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体两面”的人物,隐隐存在着对应的关系。他们一开始时都盲目地相信纳粹,女秘书以能为作为元首的希特勒打字为无尚的光荣,小男孩以自己小小年纪就成为“坦克狙击手”、获得希特勒的奖章与接见夸奖为荣。女秘书决心要追随希特勒而死在掩体内,小男孩也决心要以自己的生命来守卫街头临时凑成的阻击苏军的沙包堡垒。但是,事到临头的时候,当女秘书看到希特勒夫妇吞枪自杀时流下的鲜血染红地毯的情景时,她终于明白死亡是多么的可怕与无谓,于是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本来向希特勒讨来自杀的毒药一点也没用;而当小男孩看到守卫那沙包堡垒的一对年轻男女(应该是一对情侣吧)在绝望中互射自杀的尸骸时,他也顿悟到生命的可贵,本来对自己父亲的劝说斥骂不以为然,这时却只想跑回家受到他的保护。当然,最后也是他们手牵着手,扮作一对姐弟(还是母子?),假装若无其事地穿过苏军,逃离柏林。他们代表的是,正是普通的德国人民吧。有被蒙蔽偏执的时候,但正是人性的软弱使他们回归常态的人生。这不也是发人深省的吗?

医生的故事也代表了另一种类型的人,正如掩体内的大部分高级官员那样,他们爱国爱民,但也通情达理,所以选择了投降。不是因为女秘书和小男孩那样的软弱,而是因为真正地明白事理。而他们似乎也不是因为受蒙蔽而偏执地迷恋纳粹,当初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支持纳粹的一员,如前所述,这于我仍然是个无法可解的谜。这是此片没有涉及的问题。

当然,也有另一类人与希特勒、戈培尔一样,宁可吞枪自杀也不愿投降。这一类人的选择在视觉上可能对西方的观众有很强的冲击力,但因为近来我看多了日剧中的武士切腹,所以已经不为所动了。对某种理念的执迷或对于忠诚的坚持(未必也相信那理念,只是为了坚守忠诚的情操),是会产生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悲剧美”的行为的。但如果只是狭隘地看到这种“悲剧美”的效果,而没有想到它背后对其他人有同样的残酷,那就会异化为变态的审美情趣。日本的审美取向有容易滑向变态的倾向,不能不说这是重要的原因。

话说回头,此片的结构总的说来还是比一般其它类型的片子更显凌乱,如若能把医生的形象与小男孩的父亲合并为一,在掩体内也找一个人物与医生对应以便与女秘书形成对照,这样就能使各个零散事件整合得更紧密。但因为那医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不像那小男孩应该是虚构的),很难把他与虚构的小男孩结成父子关系。这也是纪实片在结构方面天然的局限,是无可奈何之事,就如我们看史书的记载总是有线索头绪凌乱不堪的问题是同一种情况。在这样的局限下,此片已经算是最大限度地做到最好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发表于 2005-10-27 18: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2、《上帝之城》(巴西)

要问谁是最伟大的黑色幽默大师,我的回答永远是“现实本身”。一个名字明确无误就是“上帝之城”(也有翻译成“天堂之城”)的地方,恰恰却是黑帮、暴力、毒品等集一切人间罪恶渊薮之大成的地方。如果说那里有上帝,有的只是黑色的上帝(好像没有这种说法,虽然有“黑天使”这种说法);如果说那里是天堂,那里只是罪恶的天堂。《上帝之城》最震撼人心之处是它的表面的名字与它内在的内容完全南辕北辙——上帝之城,其实是被上帝所遗忘或遗弃之城;然而更震撼人心的是,那不是纯粹的虚构,而是基于真实的改编。据说,此片的正版DVD在影片最后附有关于这个地方的纪实片段,看过的人说,现实比影片的描写更触目惊心!

在这个《最佳外语片巡礼》的评论系列中,很少涉及发展中国家的片子。而我也曾经谈到过,其实我并非没有选择发展中国家的片子来看,但总是感到一种“第三世界的紧张”而难以把它们列入一流之作,更不用说长篇大论地对它们进行评论。这里曾经评论过一部也是南美洲国家墨西哥的作品,但所持的态度是颇为负面的。然而,在看过这部巴西的片子之后,不能不说我对于发展中国家(至少是南美洲,尤其是巴西)的电影的观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因为,这片子实在是太棒了!

《上帝之城》之妙,在于它把电影这种艺术手段的两大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其一就是镜头的运用,其二将容量庞大的剧情以紧凑的节奏压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而更妙的地方,是二者的结合天衣无缝。因此这片子的镜头运用虽然明显是故意制造出来的效果,并不自然,但因为与情节结合得好,就不会让人觉得仅仅是为了观感特别,而是能真正地起到强化情节的效果。

对于镜头的运用,我除了说一句“叹为观止”之外,不知道还能怎么形容。因为毕竟不是电影专业出身的人,没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作背景,我无法清楚地解释为什么此片的镜头如此精彩绝伦,而只能空泛地说,此片的镜头运用充满动感却又极其流畅,与黑泽明的电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可以说各自代表了古典唯美与现代先锋的两个极致,可谓双峰并峙,各擅胜场。黑泽明电影中的镜头讲究中堂布局,而此片中的镜头则讲究个人视角。(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如黑泽明的《罗生门》中那女子被强奸时的镜头就是讲究个人视角的。)

可举此片三处地方的镜头运用为证。其一,是片子一开始时的镜头,是从杀鸡者的视角近距离地拍摄的:磨刀霍霍,鸡飞狗走,前追后逐……。然后警匪狭路相逢,主角与被追杀的鸡夹在两帮杀气腾腾的人群中间,镜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故事也随之急剧地倒叙到主角的童年时代。(我忍不住一再地慨叹,这里以空间视角的急转来营造时间维度倒回去的观感,真是天才之笔!)

其二,是Benny在迪斯科舞会中被误杀的那一幕。Benny与Ze纠缠在一起的时候,正是舞厅的灯光效果一黑一白间歇跳跃的时候,强劲的音乐节奏之间突然枪声响起。这里的镜头效果同时起了两个作用,一个是为Benny被误杀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殂击手为什么会杀错人?Benny如此厉害的角色怎么会如此轻易被杀?都是因为当时情况既混乱,灯光效果又如此乱人眼目。另一个则是强化了Benny之死对观众感官的刺激作用,从而也就强化了Benny之死的震撼人心。

其三,是结尾时主角偷拍到警察与黑社会头子Ze暗地交易,然后Ze被一帮更年轻更残忍嗜血的孩子乱枪射杀的情景。那里完全是通过主角的视角来拍摄,而且由于主角是在偷拍,因此要躲起来不让人发现,于是拍到的不是明白无误、而是充满着暗示性的局部镜头,这既是情节合理的需要,也恰恰渲染了秘密与紧张的气氛。而最后那一帮孩子将Ze射杀时,观众只看到Ze那满是子弹孔的身子,看不到他的头部,也有助于使观众产生震惊、不可思议、不敢相信的情绪(因为没看到头部,可以猜测是不是自己看错了,死的其实不是Ze,直到主角等杀人的孩子离开后走近去看,才证实确实就是他,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悬念,加强了紧张感与震撼力)。

《上帝之城》在剧情方面的优秀也是首屈一指。我深为此片剧情的丰富庞杂所震惊。在我印象之中,似乎罕有一部电影以同样的时间长度却能容纳下如此大量的情节,却丝毫不觉得杂乱无章。以前在评论很多片子时都或明或暗地提到过,电影包容的情节要不是太少而显得单薄,就是太多而显得杂乱,大部分影片所能做的只是在二者之间求得一个平衡。但此片的优秀正在于它能强大的驾驭大量情节的的能力。

从结构上说,此片其实也是“三段论”式的结构,因为它其实前后讲了上帝之城中三种人的故事。第一段是主角童年时的哥哥与他另外两个朋友结成三人帮行劫的故事,他们代表的是上帝之城中的普通人,他们既没有犯罪的天性,也没有犯罪的资质,只是因为生长在这个以犯罪为天经地义之道的地方,于是自然而然地走上犯罪的道路。但是由于没有犯罪的资质,应付小打小闹的抢劫没问题,遇上杀人放火的大案就手忙脚乱;也是由于没有犯罪的天性,真的见到杀人放火的大案,他们内心也震惊动摇,于是想脱离犯罪,但已经无法全身而退。他们的下场是一个与爱上的女子打算悄悄离开上帝之城时被警察发现而射杀,一个(主角的哥哥)被真正凶残成性的Ze随手射杀,另一个当了修士躲进宗教之中(他好像没有死,不知道有没有看错)。

第二段是此片真正的主角Ze(此处的主角——即那个后来成为摄影师的小伙子——其实只是表面主角,是起着提供串起三个故事的视角线索的结构性作用),他也是上帝之城的真正的主角。此片基本上是描写他的崛起、盛极一时到与另一个帮会头目火并不断,最后被更年轻更残忍的孩子射杀的整个人生历程。他代表的是上帝之城中有犯罪天性与犯罪资质的人。他还是个小孩子(叫Kid)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他的犯罪资质与嗜血本性。前述的“三人帮”去洗劫地下妓院这样的绝妙主意,其实是Ze想出来的。(因为地下妓院本来就是犯法的,因此即使被洗劫也不敢报案。而嫖客和妓女身边都会带着大量现金。因此洗劫那里是个高收益、低风险的绝妙主意。)而Ze因为他们三人还当他是小孩子,采用了他的主意,却只让他去看风,不让他参与,一气之下在他们走后在那里大开杀戒,造成血案,迫使警察不得不全力以赴追查凶手,他作为真正的凶手却因为是个小孩且洗劫时不在现场而逍遥法外。Ze血洗妓院的真相放在第二段的时候才倒叙出来(洗劫妓院却早在第一段里作为“三人帮”的故事进行了描述),一方面构成了一点悬念,另一方面也在悬念解开时一下子就把Ze这手段凶残的一代黑社会大头子的横空出世烘托出来。

不过,第二段的故事不仅仅是Ze的故事,还有Benny的故事。Benny与Ze既是一种人,又不完全是同一种人。Benny是Ze的助手,他的犯罪资质可能不下于Ze,而他没有Ze的凶残与气魄,却有Ze所没有的优雅。如果说Ze是天生的黑社会大头子,Benny是天生的二把手。Ze疯狂地扩张势力,为了占有而占有;Benny是把犯罪当成享受生命的一种手段,因此当他爱上一个女子,发现了另一种享受生命的形式时,他顿生金盆洗手、退隐江湖之念。Ze是完全自我中心的,而Benny懂得体念他人,他知道主角想当一个摄影师,于是在欢庆自己退出江湖的舞会上把自己的相机送给主角。对于Ze蛮横地什么都想占为己人,Benny一针见血地劝他:“去爱一个人吧。”学会爱才知道犯罪之外另有人性美善的天地。

但恰恰是这句话使Ze更加堕入深渊,因为他什么都强,就是其貌不扬。而以他那令人闻风丧胆的行事风格,不可能有女子会爱他。Ze于是嫉妒高大英俊的曼尼,在他的女友面前百般羞辱他,却也无法令他的女友放弃他而爱上自己。最后Ze还是只能依靠纯粹的暴力来所谓地达成目的:当着曼尼的面强奸了他的女友。

从“三段论”的结构上看,曼尼的故事是第三段故事,他代表的是第三种人,即虽然住在上帝之城中,却根本不想犯罪,只想过自己平静简单的小日子的人。但在这罪恶的渊薮里,是没有洁身自好的可能的。曼尼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堕落的故事。在被迫目睹自己女友被强奸之后,对于Ze的欺侮一向逆来顺受的曼尼终于爆发,在路上殂击Ze。虽然Ze受了伤,但没有死,自然大举报复,带着大批人马到曼尼家里,把他的家人全都杀死了。二人于是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恰好Ze疯狂扩张地盘危及了另一个黑社会老大的地位,而曼尼又恰好是个神枪手,他得闻二人结仇,正好把曼尼网罗进来共同对付Ze。

曼尼本来只是抱着报复Ze的心态而暂且栖身于犯罪集团之中,一再强调他的规则是绝不要滥杀无辜。但现实使他迅速地沉沦。这里对曼尼如何沉沦的描写,可以说是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此片简洁明快的风格。那里一连描写了三个打劫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曼尼第一次打劫的时候,黑社会老大要杀一个职员,曼尼拦住他,说这人是无辜之辈,不可违反不得滥杀的规则。旁白里说:“第一次是曼尼从黑社会老大那里救了别人。”紧接着第二个场景是另一次抢劫时是有人在背后瞄准黑社会老大,曼尼及时帮他一枪射杀了那人。旁白里说:“第二次是曼尼从别人那里救了黑社会老大。但他说这只是规则的例外”然后第三个场景是一次抢劫银行,曼尼举着枪喝令所有人不许动,他背后有个西装打扮的人动了一下,他头也不回地回枪一扣就把那人打死了。旁白里说:“第三次是例外成了规则。”

这样,三个类似但略有出入的场景,两个只是某些词语的位置发生的交换的句子,就已经画龙点睛地把一个人的沉沦过程迅速地刻画出来,简洁却不失有力。更妙的是,第三个场景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刻画他沉沦的最后状态,还为后面他在与Ze的火并中被自己人背后袭击射杀而死的结局埋下的伏笔。原来正是他在第三个场景中漫不经心地射杀了的西装打扮的人的儿子(当时他也在场,但曼尼根本不可能记得他),为了复仇而假装与Ze的集团有仇而加入曼尼所在的那个黑社会帮会里,在两帮火并时看到机会就在他背后放冷枪。这构成了一个讽刺的轮回:曼尼是为了复仇而沉沦,也因为沉沦而制造了他人的仇恨,最终也是死于复仇者的手上。在这轮回中,已经分不清谁是谁非。他是受害者,也是作恶者;为受害而作恶,终于也为作恶而受害。

至于Ze,本来他是个嗜血凶残的人,但占据了地盘做毒品生意后,惟恐血腥杀戮影响了生意,他不允许在自己的地盘上杀人,于是反而成了维护秩序的人。然而,欲爱无门令他疯狂,再加上Benny被误杀而再也没有人可以使他悬崖勒马,他陷入更无道理的疯狂之中。他的集团与另一个黑社会老大及曼尼联手的集团不断火并,引来外界关注,警察被迫介入。于是,片子一开头时的镜头再次重复,暗示着漫长的倒叙结束,片子的开头就是片子的结尾。两派黑社会,加上警察搅局,一场火并之下曼尼被自己随手所杀的人的儿子背后暗算而死,Ze与警察躲到一边去私底下交易。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结局并不是Ze胜出,一帮更年轻更残忍的小孩将他乱枪射杀,一边漫不在乎地谈论着还要杀掉什么阻挡他们成为上帝之城的老大的人,一边呼啸而去——眼见一群新的Ze将要崛起,再次重复着Ze当年的老路。上帝之城的轮回继续着……

而那身为摄影师的主角呢?他拍到了珍贵的照片,可以作为上帝之城内警匪勾结的重大证据,但从他的自言自语中,我们知道他虽然可以因公开这些照片而成名,但更可能的是会因此而死,所以他应该不敢公开,只能坐看上帝之城依然故我、日复一日地轮回……

事实上,如果说这片子有什么弱点,我觉得那主角的塑造是最大的不足。这个人物的形象应该有很多可供挖掘的潜力,但没有好好地加以利用。他完全可以代表上帝之城中的第四种人:从一开始就希望离开这里,到外面的世界去过正常的生活。他想学习摄影,以此作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而外界(以报社来代表)又希望通过他来了解上帝之城的情况,这一点片中的处理很缺乏深度。外界为什么想知道上帝之城的情况?是他们真切地想改变上帝之城的现状,还是只是出于猎奇的心态?影片对此没有很清晰的表述。符合先锋主义的选择当然是后者,外界的猎奇与冷漠的心态对于上帝之城得以维持下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要这样表达,那么片尾处主角与报社中的女同事相好就应该处理成那女同事只是觉得他新鲜而与他相好,并不是真的喜欢他。但片中的处理显然不包含这种暗示,更多倒是在暗示主角终于成功地融入了外界的社会,即成功地脱离了上帝之城。如果在外界对上帝这城的态度的处理上更符合贯穿全片的先锋主义的风格,此片就是完美无瑕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发表于 2005-10-27 21:5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上帝之城”的更多网上评论参见以下地址:
http://nononono.blogchinese.com/915/64624/...05/159281.shtml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6 10:4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275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