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明清皇帝权力无以复加?
性别:未知-离线 晕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572
编号 6332
注册 2004-3-29


发表于 2012-10-24 15: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明初,明朝的结构和元朝是相似的,皇帝之下是丞相,然后是六部,军事上是大都督府;在洪武帝的中后期,在历次清洗之后,朱元璋撤掉了这两个职位,丞相职位不复存在,而大都督府变成了五军都督府,一分为五。洪武帝接手了丞相的职责,此时,他既是皇帝也是群臣之首。所以在之后的王朝中你看不到类似于唐朝那样强力的宰相。
比如万历朝的大学士张居正想要做点什么,自己就不能提出议案,反而要在和手下官员的书信中反复提示自己的方案,让他们来提议;因为明朝的立法权不在大学士手里,他们的身份更像是皇帝的助手和影子内阁的阁首,或者说是唐朝时候的内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玄宗时代的宰相李林甫,唐武宗时代的李德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晕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572
编号 6332
注册 2004-3-29


发表于 2012-10-24 15: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4 mmymm 的帖子

这就是所谓的清谈误国,在明朝覆亡这件事情上,东林党人的功劳一点也不次于魏忠贤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晕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572
编号 6332
注册 2004-3-29


发表于 2012-10-26 17: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2-10-24 23:34 发表


明朝的内阁大学士的法定身份并非是像什么助手之类的,大学士有明确的法定身份,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秘书要的什么立法权?不但没有立法权,也没有任何决策权。正五品的私人秘书而已。明朝最高的政府机构就是 ...

-----------
更正下,在1370S年之后,洪武帝废除了中书省和大都督府,他认为之前的权力结构有利于大臣向皇帝发起挑战;六部/五都督府/御史台 直接向皇帝本人负责。洪武帝之后的历任皇帝逐渐放弃了这种做法。
1382年洪武帝从翰林院召集了一批低级的学士为他效劳,从事文案,教育太子以及皇帝的一般顾问等职能,可以视为皇帝本人的私人秘书,早期的学士们分布在皇帝指定的6座宫殿中,头衔以宫殿命名,例如武英殿大学士。到了1424年洪熙帝在位期间,他赐予了大学士们高级文官头衔,有时带六部尚书或者侍郎头衔,翰林反而成为了兼职。
由于大学士提拔的特殊体制(进士考试的前三名才有机会进入翰林院,其中最优秀的才有机会成为大学士,其他的进士机会则不会那么多),他们在外廷官员面前被视为是没有根基的人,是皇帝和内廷的代表和传声筒,因为大学士们常常发现,自己既不被皇帝所充分信任,也不被官员们所接纳,他们对双方所能施加的影响并非来自于职位,或者说官品制度上的优势,而是来自个性的力量,尤其是当皇帝不那么勤政,愿意放弃部分权力的时候。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2:4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4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