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赤壁之战曹军患何病—兼驳烧船自退说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2 08: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1 12:18 发表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 ”
那是孙权对曹操军事实力的态度,并不代表曹操将矛头指向孙权。
...

阁下这个斑竹书没少看,咋就不知道“会猎”是决战的意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2 08: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ukerwl 于 2006-9-21 13:59 发表
是不是可以说官渡之战也是刘备的功劳只是蜀国无史呢?还有

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后主传)

这又怎么解释?

这个是太史,“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太史的本职不是编修史书。蜀汉应该是没有专门负责整理的官员,辟若东观、兰台之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8: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萧云飞 于 2006-9-22 09:56 发表


会猎什么时候就被锁定成决战了?

你不懂古文就说不懂,会猎的本意是共同打猎,在古文里是决战的婉转说法,难道这点小知道还要俺来扫盲?怪不得当年巴西马忠说燕京晓林看三国志都得看白话文的,你们还不如他呢。

你要是有疑问就去书摊翻翻简本《资治通鉴》,那里有白话文翻译,三国志有白话文的,但是绝少有裴注也翻译为白话文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8: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9-22 10:02 发表
会猎不是决战,甚至连战书都不是。

字面上还是好意,是曹操约孙权一起打猎呢,要猎刘备这猎物。

拿巨大数字吓孙权,是想逼孙权合作灭刘的意思。

字面是这样解。

至于这信语气强横,全无合作诚意,其结果势必恼了孙权,那是心战的另一码事了,跟会猎本身无关。

单说会猎,那决不能是挑战孙权。  ...

你不懂说你不懂,看俺上面的发言。自己找白话文看,俺不负责扫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8: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2 10:46 发表

对呀,所以说曹操的目标就是刘备,曹操南征的目的就是消灭刘表和刘备。
所以说《武帝纪》记载“与备战”,实际不是这么简单,要参阅《三国志·吴书》。

终于有人替你说话了,你就弄出个“对呀”来。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在baidu上把会猎 决战搜索一下,看看关于高中文言文那篇,阁下作为斑竹不至于连高中的基本文言知识都否定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9: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9-22 09:58 发表


本职不是,兼了不行么?兼职犯法吗?司马迁是干哈的?

蜀不置史只是说他一直没肯下令正式修编国史,也没有专设著作郎一类的职务(这个职务此前也都没有过),所以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前者上面。

这并不等于蜀国因为不置史就把奏章、公文、名册、户口薄这样的原始资料都给扔垃圾桶了吧?

陈寿做观阁令,不是管看天象的吧?是管的图书馆吧?图书馆里存的啥书呢?不会都是西游记封神演义吧?

这种事情史无详载,我们不好乱说陈寿一定在留意汇集资料为将来可能的“要置史了”做绸缪,但乱加以否定,整的好象全蜀上下拿定主意永远销毁历史文献似的,就更加荒悖。

本职不是,兼了不行么?兼职犯法吗?司马迁是干哈的?
————班固因私改国史被告发你不会不知道吧,要不是班固拍了刘家的马屁能被调入兰台?早下大狱治罪了。

蜀不置史只是说他一直没肯下令正式修编国史,也没有专设著作郎一类的职务(这个职务此前也都没有过),所以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前者上面。

这并不等于蜀国因为不置史就把奏章、公文、名册、户口薄这样的原始资料都给扔垃圾桶了吧?
————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摆明了蜀汉没有负责整理编修这样的职位,和俺说得是俩意思么?另东观秘书郎这个官虽然有,但是很明显没有进行编修国史的工作。“著作郎”应是晋置(没翻书,记不清了)。换句话说韦昭修吴书可是顶着“常领左国史”的帽子修史的,王沈还“典著作”呢。蜀汉即便是有职位却没有这个差事罢了。

陈寿做观阁令,不是管看天象的吧?是管的图书馆吧?图书馆里存的啥书呢?不会都是西游记封神演义吧?
————第一,那是观阁令史,可不是观阁令。第二,观阁令史掌管图籍文书,但是他是个秘书机构,不是编修机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9: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09:20 发表
呵呵,文言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会猎就是决战“的说法。
按正规文言文,会猎就是打猎,所谓决战也只能是说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的意思。
我和廖化将军是在分析曹操的主要对手和当时形式,和基本文言知识没有关系吧?

关系大了,因为那个例子举的恰恰是“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原文: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战的委婉说法;

http://learning.sohu.com/20060421/n242900830.shtml


要不阁下也找一本带白话的资治通鉴看看????

[ 本帖最后由 死间无名 于 2006-9-23 09: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9: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09:31 发表
既是委婉的说法,那就是说其文言文中本身的意思是打猎,只是在这个特定环境下才有决战的意思,我没说错吧?

白话《资治通鉴》在哪有,看看无妨呀,只是市面上的白话本翻译往往不正确。

本意是共同打猎,但是在外交辞令里就是决战。

至于白话翻译正不正确阁下不妨多翻几个版本看看,反正翻书用不着花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9: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09:39 发表
所以说廖兄说是用巨大数字迫使孙权就范,我说对,有问题吗?
首先我家不是开书店的,买书或租书是要钱的;
其次我不想被所谓”专家“误人子弟;

无论讨论什么,总得把原话弄清楚是什么意思。

象“文言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会猎就是决战“的说法”这话都说得出来,总不成你要否认吧?

自从会猎用于外交辞令被解释为会战后,所谓“正规的文言”里  “会战”便成了会猎的第二种正规义项了,而且这个会猎的用法用于外交辞令。

可见89年版《辞海》360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9: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09:20 发表
呵呵,文言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会猎就是决战“的说法。
按正规文言文,会猎就是打猎,所谓决战也只能是说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的意思。
我和廖化将军是在分析曹操的主要对手和当时形式,和基本文言知识没有关系吧?

立此存照。看看阁下怎么解释第一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9: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9-22 10:02 发表
会猎不是决战,甚至连战书都不是。

字面上还是好意,是曹操约孙权一起打猎呢,要猎刘备这猎物。

拿巨大数字吓孙权,是想逼孙权合作灭刘的意思。

字面是这样解。

至于这信语气强横,全无合作诚意,其结果势必恼了孙权,那是心战的另一码事了,跟会猎本身无关。

单说会猎,那决不能是挑战孙权。
...

立此存照,看看各位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09: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09:52 发表
很遗憾,辞海我家没有。
”文言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会猎就是决战“的说法“后面就是”特定环境下的语意“,你怎么不引全?

的确辞海这玩意比较变态,很难有。

下面引全了。俺只是针对“文言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会猎就是决战“的说法”这句,点明你是错误的。

关于会猎就是决战(会战),你认为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用法,但是俺说他是第二种意义。在外交辞令里则是第一种意义。怎么俺驳得不对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10: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09:58 发表
你是说文言文基本用法的错误,按基本用法他就是原意,二十五史中皇帝”会猎“都是决战?
外交辞令就是特定语境,与基本用法没有关系。
你点什么错误?我根本就没错,错在你自以为聪明的把会猎的基本用法就当成决战

先别往外扯,起码俺知道在外交辞令里会猎就是决战,而阁下和那位将军就是认为打猎。请问:曹操给孙权的那封信算不算外交文书?如果你说不算,俺没意见,如果你说算,那就根本不能理解为打猎。这才是文言文的基本理解。俺是不是自作聪明不知道。反正阁下这个斑竹却在外交文书里无视会战或决战的意思却是事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10: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再说句题外话,你好象是资料不少,请帮俺查查嘉禾五年闰几月??俺的猜测是闰二月,苦无证据。

吵架归吵架,请教归请教。先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10: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10:09 发表
谁给你往外扯?我没给人乱拍照的习惯,要不要我把文言文根本常识那句给你拍下来?
是不是打猎我没说,我只是赞同廖兄的大局分析,说句对,然后说说我的看法而已。怎么是无视外交辞令了?

拍下来也无所谓。俺那句明显是在说这封信,至于说俺连会猎是共同打猎的意思都不知道也成。

俺以为你是赞同他那句“会猎不是决战,甚至连战书都不是。

字面上还是好意,是曹操约孙权一起打猎呢,要猎刘备这猎物。”

————若是你赞同这句俺还得接着和你缠,要说你不赞同只能说俺看到你全引了和那句“对呀”就以为你连这句都赞同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3 10: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9-23 10:13 发表
嘉禾五年闰几月?
2月
正二月是公元236年2月24日~236年3月24日;
闰二月是公元236年3月25日~236年4月23日。

俺的感觉也是闰二月,因为俺看到的记录是闰月某日……三月某日,俺只是认为不可能闰正月而已。来求证一下。谢了。

————————

估计一会或者下午俺一个兄弟上来,看到这贴就安心了,的确是闰二月。这算借个地方了。

[ 本帖最后由 死间无名 于 2006-9-23 10:2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8 07: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8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