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纵论诸葛亮系列之北伐以攻为守论, 大家讨论一下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1 08: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诸葛亮上台的数次北伐的粮食很大一部分是靠搜刮南中得来的,你举出来也没意义。至于例子我早就举了,从秦汉时期对待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到蜀汉时期压榨少数民族的刻薄政策。

——在南中搜刮粮食?那地方……嗨,就是解放前也搜刮不出多少来。

怒江地区解放前傈僳族地区的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农业,收成最多仅够半年的口粮,其余时间靠狩猎和采集野果和野菜维持生活。楚雄某地2003年以前种稗子,收入不到2004年改种包谷的四分之一——这年包谷产量是527公斤/亩。丽江某地解放前的收成为稗子每亩95-190公斤;燕麦每亩60-100公斤;小麦每亩40-115公斤。

若说诸葛亮那时就更弄不出多少粮食了。三国后期良田亩收十斛(见《养生论》: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折算到现在不过亩产120-130公斤左右,而且能达到“亩钟之田”就不错了——一亩地也就八十多公斤。你让诸葛亮到哪里去搜刮粮食?

[ 本帖最后由 死间无名 于 2006-9-2 07:4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 07: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搞错,继续

[ 本帖最后由 死间无名 于 2006-9-2 10: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 11: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9-2 09:53 发表

其民户出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这又是针对哪地的民呢? 是巴郡南郡蛮. 跟南中有关系么? 肃老师还以此作为南中善织蜀锦为理由呢??  这都是有知了?

对对, 广汉人为滇池太守, 是我没查清楚呢. 不过无知嘛. 不知道把"夜郎国,东接交阯,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三地口不足50万的地方代表了南中又是什么见解呢?

其外又有巂、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而这一部分肃老师和你有知S大师则直接忽略不计了, 这又算什么呢?~

益州附近都有白狼、槃木、唐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 区区其中三,四个国有耕地能种田就直接把百诸夷国都给代表了, 还说不用诸葛亮教, 这就是有知了?

其民户出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这又是针对哪地的民呢? 是巴郡南郡蛮. 跟南中有关系么? 肃老师还以此作为南中善织蜀锦为理由呢??  这都是有知了?
————那个肯定是举错例子了。但是肃老师也提到“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缀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的哀劳夷。不过这个例子也不太正确,这里所说的织品是“白叠”,属于棉制品,见张守节正义:白叠,木绵所织,非中国有也。但棉花大规模种植则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所以这显得比较稀罕。而蜀锦的原料是蚕丝,并且布和锦的制造工艺差距较大,所以这条资料尽管能说明西南夷具体是哀劳夷有织造能力,但是对蜀锦的帮助其实没多少——其实蜀锦在西汉时期就比较发达了,连扬雄的《蜀都赋》都说“其布则细都弱折,帛系茧而衽,阿丽纤靡,避晏与阴。蜘蛛作丝,不可见风。”肃老师大概是把后来的苗族“武侯锦”、侗族“诸葛锦”和蜀锦弄混了。

对对, 广汉人为滇池太守, 是我没查清楚呢. 不过无知嘛.
————应该是益州郡太守,郡治滇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死间无名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63064
注册 2006-3-18


发表于 2006-9-2 12: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9-2 11:30 发表
老兄强人. 受教鸟~~

潜水闷得慌,露下头吧,你也不用客气。

另外肃老师的那个“其民户出幏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根本说明不了当时少数民族的织造能力有多好,“幏布”是树皮布,就是楮树皮,陆机就说过:“今江南人绩其皮以为布”。而楮树皮制品在孔子时代就有了,“楮冠”就是这玩意做的。从这个方面来说更显得当时南郡巴郡夷十分落后,要知道就是被曹丕讥讽的葛布在新石器遗址就发现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6: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4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