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闻鸡起舞”解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6-3-6 22: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晋书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成语“闻鸡起舞”即出于此,这也是各种励志书不厌其烦的讲述的,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祖逖半夜听见鸡叫,因此起床舞剑,这正是勤奋的表现。然而这段典故的原作者唐朝史臣实际上对此是颇不以为然的,甚者更指为好乱乐祸,晋书祖逖传赞:“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
  
所谓“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就是说祖逖以烽火四起时局艰难为幸事,这个严厉的指责看起来是毫无道理的,实际则非如此,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解释了内在其原因。
  
这里需要说到半夜鸡鸣在古人观念里面的含义。汉朝人说“天人相应”,认为所有人事都和自然界有内在的联系,政通人和表现在自然界上就是阴阳调和,阴阳失调则代表着政治紊乱。因此汉朝宰相的首要职责,就是“调和阴阳”,丞相丙吉出行,遇见有人当道斗殴杀伤,置之不理。而看见牛喘气,却连忙下车询问。属吏问他为什么重牛轻人,他回答说:现在还是春季,不应当太热,牛喘气是反常现象。阴阳失调,责在宰相,至于当道斗殴,那是京兆尹该管的。
  
阴阳失调的表征,就是出现种种不合常理的自然现象,比如前面说到的还在春季牛就热得喘气,而半夜鸡鸣也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它有较为固定的解释,就是代表着将有战乱,语见开元占经所引的汉朝宣元之际的易学大家京房之说:“鸡夜半鸣,有军”,“鸡夜半鸣,流血滂沱”
  
  三国志方技管辂传注引管辂别传也涉及到这一点,“清河令徐季龙言:‘世有军事,则感鸡雉先鸣,其道何由?’辂言:‘贵人有事,其应在天。在天,则日月星辰也。兵动民忧,其应在物。在物,则山林鸟兽也。夫鸡者,兑之畜;金者,兵之精;雉者,离之鸟;兽者,武之神。故太白扬辉则鸡鸣,荧惑流行则雉惊,各感数而动。’
  
  草木子 :“南阳府,廉访佥事保保巡按至彼,忽初更闻鸡啼,曰:‘此荒鸡也。不久此地当为丘墟,天下其將乱乎?遂弃官而隐 。’后南阳果陷。 ”兵凶战危是常人之所恶,他们视荒鸡夜鸣为恶声,所以保保在南阳夜闻鸡鸣,便弃官隐居。而祖逖刘琨素有大志,与常人趣舍不同,他们觉得天下大乱兵戈四起,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秋,因此 “喜而相蹋”(文选集注引续文章志),说“此非恶声也”。元史史天倪传:“举进士不第,叹曰:‘大丈夫立身,独以文乎哉?使吾遇荒鸡夜鸣,拥百万之众,功名可唾手取也’,其意思也与祖逖刘琨相似。
  
  这种希图乘乱世以就功名的想法,虽然也未可深责,但究竟与仁人之心相去颇远,所以唐朝史臣称祖逖为“贪乱”。旧唐书朱泚传赞:“朱泚家本渔阳,性惟凶狡,耳习闻于篡夺,心本乏于忠贞,暨弟為乱阶, 身留京邑,小不如意,别怀异图。但乐荒鸡之鸣,唯幸和銮之动。缘幽帅之尝因乱得,谓神器之可以徼求。”这也是用“乐荒鸡之鸣”代指好乱乐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6-3-6 23: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知道为什么发出来始终是空的



现在已经编辑好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6-3-7 22: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云中野鹤于2006-03-07, 10:59:17发表
能自圆其说.....

然而志图恢复成了“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的狼子野心
莫不成我们还要说“苟安吧,庶不违仁人之道”
本来对房玄龄治史不爽,现在真想骂他......

需要清楚一点,就是祖逖闻鸡起舞并不是在永嘉之乱东晋南渡后,而是永嘉乱前西晋还繁荣的时候.假设现在谁听说海峡两岸要开打了,高兴得一蹦三丈,说我要去参军博取功名,肯定也有人反感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6-3-7 22: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闲汉于2006-03-07, 21:46:30发表
余嘉锡总结过的。。。。。

闲汉说得对,这个本来就是本之余的《世说新语笺疏》,正文已经说明过了,在第三段

余还举了一些古人笔记,我颇怀疑古人对这段文字的意思大都是比较清楚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6-3-8 13: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云中野鹤于2006-03-08, 8:17:45发表
首先,战乱的发生不是他祖逖一人所能阻止的,更不是他故意引发的
其次,是不是他不“高興战乱的發生”,战乱就不发生?

乱世的即将来临,是像他这样的个人无法左右的,
然而是选择进取还是选择苟安,却是个人所能选择的
如果选择进取是“高興战乱的發生”
那么选择苟安呢?难道不是无视战乱的发生,眼看着生灵涂炭而不作为,就算得上“仁人之道”???  

你还是没搞清楚一点,就是唐朝史臣批评的是他高兴得一蹦三丈的态度,不是什么"选择进取".

"刘琨和祖逖有这个想法的确也是正常的,现在的年轻人中,也有憧憬生在乱世的。前几天陈水扁废统,一个朋友就兴奋的宣布,真打起来了他就去参军。但我想,当这两人真正经历过天下分崩,中原板荡的惨痛经历后,如果再听见荒鸡夜鸣,恐怕会有些不同的体会吧。他们后来都节制一方,大展英雄才略,但在心中,也许对当年在繁华的洛阳做个小混混的日子恐怕也不无怀念呢。"

我在天涯上的一个回复,原文抄过来.

最后说明一下,这个文的目的仅仅是解释这段典故的原本意思,至于唐朝史臣的评价是对还是不对,这个本不是我所关心的.至于冒犯某些人的价值观,则更不是本意所在.后面如果再有围绕祖逖是非的讨论,可能不会再作答了.抱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曹仲德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8
功绩 185
帖子 682
编号 6296
注册 2004-3-27


发表于 2006-3-8 14: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方二于2006-03-08, 9:36:51发表

QUOTE:
原帖由huamaomi于2006-03-08, 8:57:21发表
丞相丙吉出行,遇见有人当道斗殴杀伤,置之不理。而看见牛喘气,却连忙下车询问。属吏问他为什么重牛轻人,他回答说:现在还是春季,不应当太热,牛喘气是反常现象。阴阳失调,责在宰相,至于当道斗殴,那是京兆尹该管的

————真有爱心啊

和爱心有什么关系,那是职责所在
不是哪个总理都有闲工夫帮一个农民工索要工资的

ps:祖某若是长工出身,还应追查半夜鸡叫的幕后黑手……

对,丙吉这个故事也是一个典故,历来举作明于上下之分的典范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1 19: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64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