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朝明朝优劣讨论合并贴
性别:未知-离线 神狮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9
编号 6194
注册 2004-3-23


发表于 2004-3-23 01:4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没错,李世明的确有1/8的鲜卑人的血统,但李世明从来就是以汉族人自居的,从没听说唐朝有什么分民族等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髓是士大夫文化,汉民族的风貌就是通过士大夫文化延展开来的,士人们可以恃才傲物,士人们之间讲究平等健康的礼节(士人往往更看重士人之间的礼节,而非官场礼节),在士人心中“道”权威远远要高于皇帝的权威,士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不仅仅限于儒学一道,很大一部分世人对道家和释家的哲学有执著的追求,士大夫之间的交流很频繁,总体上社会和皇权对士大夫的桎梏很有限,有学识的人们大多喜欢以士人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而非官员的身份。但自清朝满族统治以后,这样的文化风貌几乎是荡然无存了,清帝的确大多数都很勤勉,但这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危机意识所驱使的,因为满人数量远远少于汉人,而文化也远远落后于汉族文化,优势只是军事的实力上,于是便采取了种种遏制汉族人的措施,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法,几乎杀光了所有对自己民族文化有骄傲的汉族人,满族的八旗贵族制度,北京城都分内外两城,内城只能住满人,大兴文字狱,这一切都造成汉族人对自己过去那种开明健康的士大夫文化的疏远、惧怕。剩下的只有懦弱、麻木,对权威的匍匐、阿媚。满族人统治竟然造就了这样的汉民族,这是汉民族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汉民族的精神世界在满族人的统治下已经跌入了谷底,文化也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大倒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狮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9
编号 6194
注册 2004-3-23


发表于 2004-3-23 01: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另外,李白是有哀叹,但玄宗传唤他照样可以佯醉不应,杜甫是有悲歌,但他始终怀有报效国家的热情,这样的傲骨这样的热情清朝有吗?如果是前者估计早就给咔嚓了,至于后者自清朝颁布剃头令以后就根本不存在了, 到底哪个政治更清明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狮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9
编号 6194
注册 2004-3-23


发表于 2004-3-24 16: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国强迫过大和国当自己的附属国吗?明明是大和国自己吵着闹着,要来朝拜天朝,这难道还是我们的不对了?
另外,大明朝海军的确是东方不败,欧洲人在中国南部海域和明海军打了3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正视东方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强有力的文明存在,这个文明决不同于他们所征服过的南美、非洲的部落文明,欧洲在全世界广播基督教义,都是以很严谨的态度,只有在中国的情况不同,基督会在中国传播都是以迎合儒教文明的方式,如明时的基督传教士都要学习了解一下四书五经,通常穿儒服,戴儒巾,同时允许教民在信奉基督教的同时可以信奉其他宗教(如佛道),同时也允许教民进行祭祀活动。基督教的这种传播方式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绝不可能存在,明朝在科技和文化上的优势(至少是对等的)迫使欧洲人不得不让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0 14: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2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