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秦帝的“坑儒”与汉帝的“尊儒”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秦帝的“坑儒”与汉帝的“尊儒”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许多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扫平六国以后,法家代表人物丞相李斯提出了极端严厉的建议﹕“史官(书)非秦记者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之、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处以死刑示众),以古非今者族(满门抄斩),吏见之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李斯的建议,目的非常清晰,也就是希望只有一个天下、一个政府、一个历史、一个思想。医药之类实用方技之书之所以免于焚烧,是由于它们与“意识形态”无关。

然而,正是秦朝的残暴促使它迅速垮台,汉朝继之而兴,大量的古代文献和百家著作又重见天日。汉朝统治者虽然不赞成前朝的极端措施,可是他们也感到,如果要维持政治上的统一,一定要统一帝国内的思想,于是又有了另一次统一思想的尝试,沿着与秦朝不同的路线进行。

汉武帝时,董仲舒进言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学定为国家官方学说,六经在其中占统治地位。儒家为了巩固这个新获得的地位,用相当时间从其它对立的各家中择取许多思想,从而使儒学变得与先秦儒学很不同,其中又以和阴阳家的结合最多。

董仲舒采阴阳家五行之说,以木、火、金、水各主四季的一季,四方的一方。木主管东方和春季,火主管南方和夏季,金主管西方和秋季,水主管北方和冬季,土主管中央并且扶助木、火、金、水,四时变换则用阴阳运行来解释。

另外,他又采用了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的根据,一定要在天的行为中寻找。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主要来源于阴阳家的形上学与主要是儒家的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把人性、伦理、政治、历史等全部归结于天人一体。

从秦帝的“坑儒”与汉帝的“尊儒”中,我们看见了甚么?

其一,看见了目的的相同与手段的不同。两者无疑都希望只有一个天下、一个政府、一个历史、一个思想;在这里,我不谈这个目的正确与否,只说为达到这个目的的两种不同手段。

秦帝采取的是纯高压的手段,在未有深思熟虑之下使用一刀切的办法,摒弃、禁绝百家思想,做成偏听则暗的一家之言,其它百家当然难以信服;而且采取禁止的办法,则人们并不是甘愿放弃百家,而是被迫如此,即是治标而未能治本,所达到的只是禁止思想,而其终极目的──统一思想,始终未能实现。

在此汉帝比他高明得多,一方面高姿态的把儒学定为官方学说,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样,你可以不去遵循儒家,然而只要想仕官、求富贵的,莫不以儒学思想为自身所求,使得“摒弃百家思想”的方针由直接冲击变为间接要求,由被迫舍弃百家变为你自己主动去追求儒学,追求汉政权所订立、所认可的唯一思想。另一方面,儒家又吸纳百家之能为己用者,正是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阴阳家说“阴阳相生”、道家说“上善若水”、儒家说“中庸之道”,这就是为甚么汉景削藩失败,而汉武推恩成功。蒙古残暴,未过百载而亡;满清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惨案,又有强迫剃发,却垂史三百年。凡此种种,也和秦帝的“坑儒”与汉帝的“尊儒”大有共通之处。

孟子说过,天下要安定,只有“定于一”,谁能统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但是数百年后,秦统一了中国。秦在耕、战两方面,也就是经济上、军事上超过其它国家,秦国是出了名的“虎狼之国” ,它靠武力、靠法家残忍的意识形态,胜利地征服了一切敌国;如此观之,孟子似乎错了。然而,秦朝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之后,只存在了大约十五年。 始皇帝死后不久,就发生一系列的造反,反抗暴秦统治,帝国由此崩溃了;如此观之,孟子又似乎没错。

我要说的第二点,正是“时势的需要”。比方说,一瓶水对于现在身处城市的我来说,最多不过值几块钱,然而对于一个身处沙漠将要因渴而死之人,又可值几多呢?这是水在不同时势下的变值。同样地,乱世需要重典,所以法家思想能在战国大行其道;及至天下已经一统,这种极端严厉的思想已不再是时代所需,从秦帝的选择中,已经暗埋失败的伏笔。

历史的长河是教训与经验,理哲的思考使人看得更清。以史为镜,联系我们的生活与思维,化前人智慧为己用,将获益非浅、更上一层。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王佐之才 于 2006-3-26 20:11 发表

汉武“独尊儒术”是为“大一统”的国家确立一种意识形态,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而秦皇坑儒,与其说在民间确立一种意识形态,还不如说在民间消灭意识形态。始皇本意决不是“尊法”而是为了“愚民”。

对于意识形态,汉武是淳淳利诱,而秦皇是玉石俱焚。

王佐兄所言也有道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湘江子龙 于 2006-3-26 20:34 发表
其实无论是秦的坑儒,还是汉的尊儒,最终都是造成了我们的文化思想的单一,倒退。曾经的百花齐放,结果变成了万马齐喑。从这个结果来说,汉的手法先进还流害更深。

為恶者能力愈強,禍害愈大啊。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2 17: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1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