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演义冲杀英雄榜, (更新第16篇马超步战败杀五健将)
性别:未知-离线 burrjiang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6
帖子 568
编号 59150
注册 2006-2-5


发表于 2010-7-2 12: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ZHJG_77 于 2010-6-30 13:36 发表
徐晃自己都说了是以马军破黄忠赵云,吕姜还要说什么徐晃是靠个人之勇,呜呼,原文还大不过吕姜兄!

木木兄,徐晃虽计划以马军破蜀军,但是原文中黄忠避开的确实是徐晃之勇,我还是当作是两件事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urrjiang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6
帖子 568
编号 59150
注册 2006-2-5


发表于 2010-7-2 12: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马腾 于 2010-6-30 22:03 发表
b兄怎么忘了张飞在长阪坡杀败许褚的战绩了

呵呵,没找到此战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urrjiang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6
帖子 568
编号 59150
注册 2006-2-5


发表于 2010-7-14 15: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五、太史慈北海两战黄巾贼

重点:
太史慈单骑轻松冲阵黄巾军;太史慈搠退数百骑;太史慈射死数百骑

正文:
演义中有六名将领在冲杀中曾被赋予“如入无人之境”的措辞,北海太史慈也榜上有名,其余五名是赵云、吕布、文丑、关羽和张苞
演义中有五名将领有单骑冲阵的经历,北海太史慈亦榜上有名,其余四名是赵云、吕布、文丑和周泰。(张飞曾有携手太史慈冲阵黄巾军的经历,但已经不能算单骑了,而是双骑)
太史慈在十余万黄巾贼将围困的北海城外,单枪匹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在孔融不识其人而不敢开门之际,甚至回身一连搠十数人下马后入城。前文曾述,“太史慈之单骑冲阵十余万黄巾军如入无人之境”在演义中的单骑重阵仅次于“吕布单骑冲阵独退二三万李傕大军”、“吕布单骑冲阵溃散一两万王匡军”、“文丑之单骑往来冲阵数万公孙瓒军如入无人之境”、“赵云负主单骑冲阵突围独战数十万曹军”,而与“老少赵云之曾冲阵韩家军及袁绍军”两次单骑冲阵并列第五。

演义中有七名将领曾经一人杀退数百人,北海太史慈亦是其中之一,其余六名是文鸯、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和徐晃
如果三者相加还不足以令太史慈之北海冲杀登上三国演义冲杀英雄榜前十五名的话,则再加上太史慈连续射死数百骑这一演义第一强悍射箭战绩呢?当然没问题了。
太史慈腰带两弓,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单骑飞出北海城。黄巾贼将数百骑来战,被太史慈搠三十人下马,余皆退走。太史慈杀开群贼,透围而出,此乃太史慈第一次只身杀退数百骑。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到是求教,令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太史慈倚枪,拈弓搭箭,八面皆射之,射死数百人,应弦落马,贼皆退回,此乃太史慈第二次只身杀退数百骑,此还是演义中最强悍的射箭。

太史慈身上可能背数百之箭吗?鉴于作者强调太史慈“腰带两弓”,我们视为仍有可能,如果需要对太史慈射死数百人的原因给予其他解释的话,若非老罗之笔误或者后世抄传之笔误,则也有可能是太史慈一箭多雕的缘故。或问,可能吗?burrjiang之见,也有可能,既然作者能够在演义中杜撰三四百场单挑的神话,自然也能够杜撰太史慈一箭多雕的神话。演义诸多将领中只太史慈被赋予“神射”的措辞,也仅太史慈曾凭一箭神射令一整支诸侯敌军战场求和,故北海太史慈强悍之射又与其前后呼应。总之,肯定了太史慈北海之强悍射箭,更能坚定北海太史慈之冲杀入选演义榜前十五名。或说,东吴入围的太少了,但又有何法?毕竟演义中东吴能够拿出手的也就甘宁百骑劫曹营、周泰混战中往来冲阵救主以及孙策之喝死一将。

[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10-7-15 10: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urrjiang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6
帖子 568
编号 59150
注册 2006-2-5


发表于 2010-7-14 15: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ZHJG_77 于 2010-7-4 17:40 发表

徐晃恃勇而来难道就表示徐晃是来单挑的么?如果不是来单挑,吕姜兄又有什么理由能说黄忠避开的是徐晃的个人之勇?

木木兄,我认为只根据原文来看,黄忠避战的原因是因为徐晃个人之勇,“徐晃恃勇而来”是指个人之勇。

QUOTE:
今徐晃恃勇而来,且休与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urrjiang

★★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6
帖子 568
编号 59150
注册 2006-2-5


发表于 2010-8-1 12: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十六、马超步战败杀五健将
二十二、马超独战伤杀杨家八兄弟


马超之独战的五名健将,不但都有姓名(这点优于文丑之败四位没有交代名字的健将),而且都有“健将”之勇名(这点优于许褚之四位没有勇名的泰山贼寇将)
马超之战杨家八兄弟,除主角杨阜之外,杨家宗族七兄弟不但没有名字,没有勇名,也没有明确交代是“将”,故就单个人而言,都不及文丑之败四健将,也不及许褚之败四贼寇将。

三国演义中,汉末诸多猛将有独败数将战绩的有文丑、许褚、典韦、马超四人五次战例,在这五个战例中,马超独占二次;而五次战例累计所胜的24名武将中(其中有名字的是14名武将),马超胜12名亦占到了一半(其中有名字的是6名武将)。单纯从以一败众将而言,马超无疑是表现最耀眼的汉末武将,也隐约与其“马超不减吕布之勇”的勇名相呼应。

文丑先败公孙瓒后再独战公孙瓒手下四员健将,一死三将奔走。
许褚抖擞精神独战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四将抵敌不住,四散奔走。
典韦独战吕布手下健将郝萌、曹性、成廉、宋宪,四将不能抵当,各自逃去。四将都是吕布手下的重要人物,书中对四人描述都颇多,特别是宋宪被曹操称为猛将,且先后与典韦、张飞、颜良交手过。且四人归途也都不同,后来分别死于刘备军,夏侯惇,乐进和颜良,故相比许褚文丑的独战四将,无疑典韦要更风光。
马超不但有两次独败数将的记录,而且独败数将的敌将人数都超过前者:袭伤韩遂后步战独败韩遂手下侯选、李堪、梁兴、马玩、杨秋五将,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余各逃命;连续作战的马超独败杨阜八兄弟,杨阜兄弟七人皆被超杀死,杨阜身中五枪尤死战,援军夏侯渊到,马超遂走。

鉴于西凉五健将的个人表现明显低于吕布麾下的四名健将,故马超之独败五健将的战绩中,虽群殴方人数五人尚且高于典韦之独败的四人,但还是被burrjiang列到典韦独败之四健将之后,而列在文丑、许褚之独败四将之前。
马超之战杨家八兄弟,除主角杨阜之外,杨家宗族七兄弟不但没有名字,没有勇名,也没有明确交代是“将”,只能靠其参加了交锋而理解为“将”,故就单个人而言,每个人武力设定都应低于文丑之败四健将,也不及许褚之败四贼寇将,何况杨家八兄弟之苦战马超,虽七兄弟都被杀,最终杨阜身中五枪尤在死战,严格意义上终究没有败走。故马超此胜绩需要再三考虑。但burrjiang最终考虑到马超在战前连日苦战体力严重受损的因素,且若非夏侯渊赶到,从字面来看终究是杨阜身死,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此处群殴一方是八将,远高于其他的四人,故最终burrjiang还是将马超战杨家八兄弟之战排名在文丑、许褚独败四将之前面。

[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10-8-1 12:1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22: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22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