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严“统内外军事”辨, 希望前辈多多指教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4-10 13: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燕京晓林 于 2009-3-18 11:51 发表
其实,假节是代表皇帝授予的权力,如果是在皇帝身边,一般是不用授予假节的,假节一般是授予单独统兵在外的大员。
当然有人会说:诸葛亮担任丞相,在成都也假节,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并假节,为何?因为刘备马上要率领大军东征孙权,所以,此时虽然不是诸葛亮单独统兵在外,可是确是皇帝统兵在外,诸葛亮留守,必须要有假节,才能便于控制。
李严在永安宫确实没有假节,因为皇帝刘备当时也在那里,无需假节。等刘备去世后,皇帝刘禅在成都,而李严在永安统兵,则需要假节,此时马上就有假节的任命。
由此,并不能证明什么李严不假节不能统内外军事。

貌似刘备马上了一年多才离开成都东征,按您的说法,完全可以在东征前才授予假节么。

刘备自己都病得不成样子了,却坚持不授李严假节。一定要由诸葛亮回成都后由刘禅的名义来授(没有在死后就授予),意思很明确了。名虽同为辅政,实为主次分明。

这跟什么在不在皇帝身边完全没关系。由此,完全可以证明李严虽统内外军事,仍需要受制于朝廷以及掌政的诸葛亮。而并非是军事以李严为大,可独立行事这种意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4-15 1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9-4-15 10:42 发表


公元221年三月,刘备称帝;
章武元年(公元 221 年)七月,刘备称帝继汉不久,举全国大部分兵力,沿江东下击孙权,欲夺回荆州,为关羽复仇,且借以夸耀武力,以图自存。


呵呵,这就是所谓的“马上 ...

你先弄清楚燕京说的是什么。
不授李严假节,是因为自己就在,不用假节。

授诸葛亮假节时刘备可是还在。至于“原本就要东征”这些蹩脚的YY理由就少提了吧。年初就哭着魏国谋害献帝,突然没办证就准备东征还是“有可能”的?

显然是刘备承认了诸葛亮的尊崇,一称帝就立马授予他假节。而李严则是刘备自死也不授予其假节,这个假节是要诸葛亮回到成都,刘禅登基后再授。关刘备在不在什么问题?

还是燕某和这位有证据证明李严的假节出自刘备的意思而不是诸葛亮和刘禅主封的?当然,某人出具一句“可能”也是可以的。

可能终究是可能,是一种假设,你再假设也不是历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4-21 02: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9-4-15 12:27 发表
呵呵,不提“一年”还“多”了?

三月份称帝,七月就打仗去了。不假节给诸葛亮,难道刘备不想要后方了,或者就是想看诸葛亮的笑话?

“可能”当然不是历史,我这里提出的“可能”,是退一万步来说的,目的 ...

笑,同样三月刘备就病重了,四月就挂了,不假节给李严,难道刘备不想要永安了?或者想看李严笑话?

“一年”还“多”不提是我不会像某人无耻到明显的错误会去扯。

就像这种连推理都推不出的“可能”已经足够表现某些人得脑残还能在这当成是别人智商缺陷?

更有智商缺陷得是一边说刘备准备干别的事就要给诸葛亮假节,而刘备自己都快不治要挂了,已经托孤了都不授李严假节,还说李严跟诸葛亮地位平等没高地之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4-21 02:4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4-23 10: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9-4-22 12:04 发表
托孤时当然可以假节。

但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可以假节”不等于“必然假节”。

只要刘备认为可以由下一代领导假节,不会产生问题,那当然也可以暂时不假节。

但是,如果刘备认为假节刻不容缓,当然也就先假节了。

谁说过托孤时不能授予李严假节来着?

刘备什么时候认为由下一代领导去假节给李严来着?目前的资料看出来的,是由诸葛亮认为可以假节给李严而授予李严假节的喔。

你既然知道刘备不认为授予李严假节刻不容缓,却认为授予诸葛亮假节刻不容缓,比较就出来了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4-27 23: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09-4-27 23:00 发表
刘备在遗诏中没有提加李严假节算是合理的做法,刘备都已经去世,这加强权威的节当由新君来加,李严有了中都护这职称,当时已经有足够权限统领留驻在永安的部队,假节是添加权威和行动上可以更加自由。

当然合理,所以刘备遗诏不提李严什么事,只让刘禅父事诸葛亮,托以国事。估计对你而言,认为这遗诏不过是玩笑话,比起假节差得远去了是吧?还是刘备认为丞相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假节还不足够,加一道遗旨才足够跟李严并立是吧?

这么做刘备的目的明显得紧要,李严再怎么折腾也不过是诸葛亮之下。全国权力最高是诸葛亮,李严不过是一个纯粹的辅臣,跟诸葛亮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4-28 20: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09-4-28 00:20 发表
李严为诸葛亮副手,本来就没有要比诸葛亮为高的情况,当然刘备当时也把蜀汉主力部队是放在李严手上,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可以算是制衡诸葛亮,但也可能只是按两人的专长分工,但没有想到诸葛亮会把他的部署打乱。

刘备所讲的事诸葛亮如父只属要尊敬丞相的意思,如孙策当初视张昭如师友之礼一样,当然刘禅只能以师父之礼来对诸葛亮,并没有要刘禅视诸葛亮为太上皇,而且按《诸葛亮集》中的刘备给刘禅的遗诏就没有直接提及要刘禅事之如父,只有临终向刘永有提及,但当中的兄弟可能不包括刘禅在内,只是叫刘永和刘理兄弟要尊敬或以丞相为师,然后与丞相共事辅政。

蜀汉主力部队放在李严手上????

刘备东征就党羽4万,还在一战之中死伤无数还能成主力部队去了?还按两人专长分工呢,还没想到诸葛亮会把他部署打乱,是诸葛亮把你YY的部署打乱吧?

李严不是本来就没有要比诸葛亮为高的情况,而是本来就没有跟诸葛亮平级的情况。李严只是诸葛亮的一个副手,如此而已。是诸葛亮把李严的地位提上来了。让他有一定便宜行事的权利而已(授假节)。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诸葛亮集中的“汝兄弟父事丞相”和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刚好得出这句话包含刘禅在里面,暴民同学又急不可耐的以一贯无视诸葛亮本传内容的态度来割裂理解,这有意思么?

至于“父”变成“师父”,请问出处在哪?父不是父亲,而是“长辈”的意思。如“父老”。这不仅仅是让刘禅尊敬诸葛亮,让一国之君尊一个托孤之臣为自家长辈般,本就说明了其尊崇的程度。这本来就远非李严可比。

如果刘备要诸葛亮李严各自分工而不让诸葛亮独自尊大,刘备根本不可能对诸葛亮尊崇至此,否则刘备给诸葛亮外加这么高的地位还想不到李严在行事事根本无力跟诸葛亮抗衡??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4-28 20: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4-28 22: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暴民 于 2009-4-28 22:29 发表
刘备东征是有死伤,但损失也只是有限,最大的人员损伤是在前部,中军主力还在,不然陆逊早已经直接冲入永安,令刘备没有办法立即再出兵的不是兵力损耗,是屯在前线的军资和部队的战甲因自步道撤退都失去了,这些需要时间补充。刘备本来想用重兵屯永安,用来威胁孙权来争取好处,只是在章武三年就病死,然后掌权的诸葛亮又太快与孙权讲和来稳定蜀汉政局,失去了威胁孙权的机会。在李严接下永安前线兵权时,永安屯驻的应是蜀汉的主力。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传》是有这样讲,但从《先主传》注引的《诸葛亮集》中的遗诏中就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有刘备向刘永的说话有提及,不能因此讲是向刘禅讲的,刘备已经有诏书给刘禅,他后来的说话当是向在身边的刘永和刘理讲的。

只要李严还有实权在手,丞相再怎样尊贵,还是有一定的制衡作用。刘备推崇诸葛亮不代表刘备认为诸葛亮适合同时为将和为相的。

恩恩,刘备仅以身免结果主力还在。明明有吴将建议陆议进攻永安,陆议说了不足以两线开战,结果成了“是刘备大部分主力还在”。

令刘备无法出兵的当然不是兵力耗损,因为刘备才率领了4万支党前去。只是要再东征必须重新集中兵力和军资,更重要的是士气得恢复。这些才是需要时间补充的,吴跟魏决裂,两线开战吴是绝对不愿意面对的。所以才急忙向刘备求和,而刘备也没有争取半分好处就同意了。你所谓争取好处在哪?

刘禅原来不是刘永兄弟?笑,不能讲史向刘禅讲的,难道还能说是不向刘禅讲的?诸葛亮集中得诏书内容没有“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等于遗诏中没有?还是阁下说陈寿在瞎编?

刘备把诸葛亮跟李严的地位拉得相差那么大,还把李严留永安,难道就认为李严还能力主军事,在军事方面比诸葛亮更有决策权和操纵权?你当你是刘备啊?就是再没想法的人都知道刘备这样做得结果只会导致李严只能控制永安那部分实力,其他的军政事务只会尽归诸葛亮管理。刘备认可这个后果,自然就认为诸葛亮适合一把抓,但是需要有一点制衡存在而已。跟你所说的“不代表”根本不是一回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6: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32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