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飞将中原 于 2006-4-10 10:31 发表
杀人多并不是为将者之错,关键是整个战略大局。白起杀降从战略上是绝对应该的。大家都看到了之后的赵国苟延残喘,光从这一点就能体现出杀降的价值,更别论对别国的意义了。
有个疑问,怎么所打的战都是歼灭战,战 ...
恩,坚决同意,呵呵
战争的残酷性中,有一点就是实用之上
白起,40万赵军不可能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却是颗炸弹,这可不是什么国内战争
战略上对赵的削弱和牵制都很明显,甚至导致连燕也攻赵。(事实上白的打算是一鼓作气,趁机拿下邯郸,此时的邯郸对秦是充满恐惧的,对白来讲毫无困难。可惜被赵用计破坏掉了。赵得以有机会把恐惧转化为悲愤的力量,哀兵必胜)
廉颇,对燕军俘虏的处理也是正确的,赵不能要两个方向都有死敌,且赵军力极有限。
另,燕攻赵的兵力不可能有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