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6-01, 23:33:07发表
赵氏自遭到灭门之祸,昔日的族大势盛受到严重打击,能够东山再起已属奇迹,赵武复兴并得以执政,虽做到“晋国无乱,诸侯无阙”,但其个性并无雄心大志,反是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这一方面让赵氏得以休养生息,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使六卿势力并存进一步加强。
到了赵简子,图兴赵氏,主动兼并邯郸午,并继而引发铲除范、中行的斗争,虽然取得胜利,但反而使知氏坐大,不得不诛献董安于就是个例证。而且,简子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北方的代,而不是兼并其他卿族,要的就是割据晋国北方,这从他以到常山寻宝符考验诸子智慧,并最终因无恤的“从常山临代,代可取也”确立嗣子就可知其战略构思。
至于说对内因素,我认为继承权的问题倒不是主要的,襄子在位长达五十一年,以其雄材大略,早就应该解决了,何况其后国人也因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立献侯”,事实也证明其选嗣是正确的,襄子应该是和他的父亲所想如出一辙。
赵氏因赵盾及其昆弟的张狂而差点灭门确实是对赵氏势力的严重打击,赵武当上正卿以后的策略也确实和赵盾有很大的反差。不过这都是在吴子分析晋国形势之前,跟我的这篇文章没有太大的联系。
在赵鞅与范、中行的争斗爆发之前,知氏就已经很强大了,因此也谈不上说是这场大乱“使知氏坐大”。董安于之死是赵鞅为取得知氏的支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即使知氏是六族中最弱小的,赵鞅在危局之中为了赢得支持可能也会用这种手段。赵鞅、赵无恤向北发展的政策确实是一脉相承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放弃了对国内其他氏族的野心,毕竟在撕破脸皮之前是不能对国内的对手下手的,只能向外扩张来增加实力,晋国六卿莫不如此。
第三段错误就多点了。赵无恤在位三十三年,而不是五十一年。赵献侯恰恰是赵伯鲁的孙子,而不是赵无恤的后人。以后的赵侯、赵王都是伯鲁一系的。我听人说赵无恤的后代后来被赵封为代君,拥有一个与赵国中央行政机构类似的政府,作为赵国北方的屏障,不过我没有考证过这个说法。赵桓子是赵无恤的弟弟(世本说是赵无恤的儿子),他自立才是赵国人所认为的“非襄子意”,赵国人攻杀其子而复立赵献侯,可为赵无恤立赵伯鲁的后人为赵氏继承人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