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二宫构争”,孙权打击四大家族的阴谋(顺便说陆逊)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二宫构争”,孙权打击四大家族的阴谋(顺便说陆逊), 随笔
迎菱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6
编号
54524
注册
2005-12-3
#1
发表于 2006-2-27 23: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二宫构争”,孙权打击四大家族的阴谋
1 陆逊的贤
再雄才伟略的君主也只是踏在一群圣贤头上的孩子。 任性起来就要杀人。
天下宠爱聚焦的唯一,却少了包容天下的心胸。所以需要贤臣。贤永远是臣,臣永远只能包容君。
陆逊,东吴后期一位名副其实的贤臣。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更配得上贤这个称呼。他的的确确做到了包容,一步步把空间让给了无理索要的君王,直到自己再无立足之地......
有人说,忠,是陆家的特征,有人说,义是陆家的特征。我觉得是贤。它不愚忠,陆逊的从祖父陆康,曾经上书直刺汉灵帝的过失,并因此被捕下狱。始终不畏强权,“以义烈称”。黄巾过后,汉室式微,忠贞不渝的又是他。抵抗他们眼中的“乱臣贼子”孙策,死伤过半。打得死命,大不死忠君爱国的一颗心。
孙策死后,陆逊并没有坚守陆康死忠汉室的作风,而是选择了顺应百姓利益,顺应江东发展利益,顺应陆门生存利益,投效孙权。
初即位的孙权,仁爱谦和,从善如流。
仁爱无敌, 陆家忠的是“仁爱”的思想。忠到痴,忠到心酸,忠到与君权背道而驰却难以转头,忠到想不通却继续遵循,忠到连受打击伤痕累累,忠到作茧自缚,但始终不悟。
世界上,难得的是糊涂,陆逊偏偏无法不清醒。清醒的时候伤口是最痛的,孙权偏偏还要往上撒盐。
尾生抱柱,屈子投江,信念当前,生命已变得可有可无。否则又怎么会说“士为知己者死”呢?曾经的知己今日有了过失,我是否为了维护往日的恩情而将就沉默?
鸟尽弓藏身冤死,口衔石碑不能语。
一个贤字,坑惨了陆逊,也影响了陆逊身边的人,孙登,孙和,皆没有善果......
2二宫构争追根溯源是孙权一手策划的。
当初,吴王孙权立长子孙登为王太子(公元220年),接着公元228年,封次子孙虑为建昌侯(估计刚刚长大),开设府牙。与太子分庭抗礼。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孙登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子。孙权迁都建业,孙登没能够跟随,而是和陆逊留守武昌。反而孙虑一直呆在孙权左右。本来是很不合情理的。孙登身为太子,处境实际上比较尴尬。好在孙登生性仁爱宽和,不摆架子(略用布衣之礼),有“茂美之德”。所以避免了二宫的摩擦。
建昌侯孙虑232年去世,孙登于是从武昌赶回建业,住了十来天,本来孙权要打发他回去的,孙登主动说:“我离开您那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尽孝道,如今武昌那里有大将军陆逊,一切不必挂心。” 孙权听了这番话,才将改变了主意。孙登到这个时候,才得以留在建业。
孙虑死后,下一个迅速上位的是孙和。孙和是孙权非常宠爱的儿子。对待孙和,孙虑这些受宠爱的弟弟,孙登采取的是“无为”的态度。书中说:身为太子和长兄的孙登对孙和都非常尊重,常常想将太子之位相让。这句话,其实仔细想想,并不是什么高风亮节的品质,而是包含无奈的逃避心理。孙登虽然身为太子,但是由于出身贱微,一直有养育之恩的徐夫人又被孙权遗弃,又不能长伴父亲身边,自己兄弟一个个有父宠,有母爱,唯独自己一个处太子之尊,枉号东宫多士,却倍感冷落。当初孙权想立太子的时候,孙登就曾经以母亲遭冷落不愿担任。 当太子在孙登看来,并非美差,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一直想甩开这个包袱的压力。正是因为这样,孙登显得与世无争,也没有造成兄弟阋墙的苗头。
孙登死后,孙权最宠的儿子孙和当上了太子。陈寿评价孙和“有好善之姿”,孙和的政治思想是和孙登接近的,就是“仁”“爱”。所以得到很多早年辅佐孙登的贤士的支持。比如陆逊,诸葛恪,顾谭等等。但是这个时候,孙权偏偏又开始扶植孙和的同母弟弟孙霸。孙权封孙霸为鲁王。待遇恩宠和太子一样。这样的作法极其愚蠢和自私。目的令自己的亲生儿子相互制衡。晚年的孙权一发偏执的追求君主集权,表现出对周围人极度的不信任。如推行校事制度。校事是一种监视大臣,然后向君主打小报告密探。其中校事吕壹利用孙权的多疑进馋诬陷忠良,大量正直无辜的大臣遭到迫害。及至吕壹事败,孙权匆匆忙忙的将他处死。但是孙吴已经元气大伤,上下对朝廷政权失去信心。
对待东宫的问题上,孙权和众大臣再一次变得水火不容。由于孙权的溺宠,鲁王孙霸开始滋生夺嫡的野心。鲁王的势力膨胀,威胁孙和,孙权依旧坐视不理,无疑给众大臣一个“储君未定”的暗示。于是投机分子便开始向鲁王靠拢,孙权的不信任让太子心寒和恐惧,为了加紧自保开始与鲁王抗争。朝中分为两派,相互倾轧。陆逊等人一再上书维护太子,反而被孙权斥责,流放。鲁王势力有孙权撑腰,更加猖獗不可一世。以至于斗争中,丧失了陆逊。后来孙权见事态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局面,只好幽闭孙和,赐死鲁王以谢天下。
无论是之前吕壹的残酷,还是后来手足相残,孙权冷眼助长在前,杀人绝口于后。自私冷酷如此,为求自保不惜断送亲信亲子,让人不寒而栗。
3 孙霸的疑问
鲁王孙霸临死前,会有一个不明白:为什么和自己争得你死我活的是自己的亲生哥哥?为什么下令要自己死的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离太子的位置,还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他永远没机会走了。
同样的问题,吕壹也会问;昨日的人上人,都会这样问。
热闹到死寂,只在转眼间。辉煌买来了坟墓。历史上太多这样的故事,很多人疑惑的放下心中的评判,刚刚还是罪证确凿的坏人,如何变成了受人诬陷的忠良?刚刚还是朝气蓬勃的王子,已经成了死灰枯槁的死囚。
很多人,无辜的被利用了。
一道政令下,天可以变成地,日可以化为月。受令的一方,只有遵从。
孙霸的罪名是什么?如果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那么一直以来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更错?
君王的错,是不会自责的,他改错的方式是矫枉过正。
孙霸的满腹疑问,只有到地下去寻求答案。
4 王子面对屠夫
孙和保住了一条命,但是他太多的要问:自己做错了什么?换来被剥夺的一无所有?这些他甚至来不及思考,东吴的新皇帝是一个刚刚十岁的孩童。孙权的最后的诏命是一场隆重的儿戏。孙和即使不为自己考虑,生为皇子的他,也不能不关心国家的未来。
他想办法联系当时的辅正大臣诸葛恪——自己王妃的舅舅。诸葛恪也有太多的苦衷,20万大军被曹魏打得落花流水,百姓不再支持他。从巅峰跌入谷底的他,居然恍惚到忘记朝中还潜藏着一个随时要他命的政敌。以至于在赴宴的时候被孙峻轻易的杀死。
孙峻,屠夫式的人物,阴险,狠毒,好色,贪婪。
孙峻解决威胁的办法,就是杀戮。诸葛一门被杀得干干净净,两宫构争后的血腥味浓重中发酵。
孙和王子的身份保护不了他。他也知道自己的命运必将如同诸葛恪。赐死的使者临门,孙和向自己的王妃辞行,王妃回答他“无论生死,定相追随”
一句承诺的诀别,愿伤痛就此结束。
5 为了打击四大家族,连累了多少无辜
终究是孙权与根生土长江东豪族争权夺势的斗争,牺牲品首当其冲是孙权的两个儿子。
在二宫夺嫡之争中,除了张昭去世,张温因为暨艳的冤案株连流放,剩下的陆,顾,朱三家全部站在太子一边。鲁王方面全寄,杨竺,根本不可相抵。然鲁王何以陷太子,究其根本,还是孙权在背后撑腰。这场夺嫡,就是孙权打击四大家族的阴谋。
张,陆,朱,顾,四大家族,套用红楼梦的话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之前,孙权拿暨艳作筏子,扳倒了张温,陆家也受到了牵扯。后来又因为吕壹和陆逊,顾雍,张昭产生了冲突,更是将无辜的朱据定罪,朝中大臣,被陷害一大片。吕壹事败,孙权理屈,杀人塞责。
同样,孙权冷观两个儿子相互残杀,反而对陆逊的谏劝一再谴责,陆逊一片忠昭被曲意篡解,含恨而终。
陆逊死后,孙权“忽然”醒悟,用野蛮的手段快速镇压住日益恶化的局势,两个儿子,一个幽闭,一个赐死。此时的四大家族已经一片凋零。宫廷内,王孙的血也流的太多。孙权的女儿朱公主与夫婿朱据,因为支持太子不变节,一个被亲生姐姐全公主同孙峻谋害,一个被孙权赐死。
孙峻杀害朱公主后,将她埋在石子岗。事过多年,有人看见身着紫衣的朱公主,在坟墓中隐现,长长叹息。
繁华旧事烟消云散,只有那声幽幽的叹息游丝般漂浮在沉沉吴宫的上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08: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4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