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关于那个骂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个农民!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关于那个骂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个农民!, 有点悬疑
zeloti
(狂战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1
发表于 2012-7-23 22: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白了,这就是儒家与墨家分歧争斗的根源之一,楼主显然挺的是墨家。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zeloti
(狂战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2
发表于 2013-6-13 1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还是那句话,儒家与墨家是永远的仇敌,儒家从出生至今,从头到脚都流着歧视技工的血液,这点毋庸置疑。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13-6-13 15:44 发表
问题是,中国历代做技术的人待遇都非常不好,不知道是不是汉族人易犯红眼病,元朝的郭守敬,蒙古人这种极度欺压汉人的外族倒是给他待遇非常的不错!
汉朝出了个张衡,但不知为何地动仪没有传承下来,久远一点的 ...
说得对,中国历代王朝中,对技工待遇最好的就是元朝。蒙古帝国大军横扫欧亚大陆,与其非常重视技术和善待技工关系不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zeloti
(狂战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3
发表于 2013-6-15 0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国人古代对科技的态度,还真是和国名一样,中中等等
比起下面的,中国人好多了:
印第安人不会冶炼矿石,尽管他们也使用金属,但几乎只用于装饰目的。他们所制造的船只有独木舟和远洋木筏。至于陆上运输工具,印第安人还没有利用轮子;他们虽已知道轮子,但只是用作玩具。除美洲驼和羊驼外,人的背是唯一的运输工具;美洲驼和羊驼虽用于安第斯山脉地区,但不能运载重物。
我相信再多给印第安人一千年,他们依然不会自主发明冶炼和轮子。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zeloti
(狂战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4
发表于 2013-6-18 19: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13-6-18 10:37 发表
介个……
我个人对墨家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有个“兼爱,非攻”,但饿本人却认为一旦兼爱非攻,社会将会毫无进步的动力,墨家比较重视科技和器物吗?中学时学历史好像没有提到这点?
唉,中国人重视科技,至 ...
唉,看看,在显学儒家的无处不在的打压下,果然很多人连墨家的本质都不清楚,只知道“兼爱,非攻”这些口号
墨子出生社会下层。最初受业于儒家[1]。后因不满儒家强调的繁文缛节和靡财害事的丧葬抱有疑虑,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强调要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遂脱离儒家的“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而创立墨家[2]。墨子为宣传自己主张,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
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3],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4]。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孔学之上。
墨家同时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其最高的领袖被称为“鉅子”或“巨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所谓“墨子之门多勇士”[5]。
墨翟可能是第一代“鉅子”。巨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在团体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6]。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7]。“以裘褐为衣,以跂𫏋(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还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8]。例如巨子腹䵍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概言之,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战国后期,分化为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不过也有一说是分成三派,例如韩非子说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
但是战国末期以后,墨家已经开始衰落。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在位时代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汉武帝在位之后基本消失。汪中曾为墨子说公道话,被翁方纲称为“名教之罪人”[9]。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间诂》,是《墨子》校勘之大成。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zeloti
(狂战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5
发表于 2013-6-18 19: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根据《墨子》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当时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有:
1. 连弩车见于《墨子·备高临》。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2. 转射机见于《墨子·备城门》。转射机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
3. 藉车见于《墨子·备城门》。藉车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够投射炭火的机器,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
实际中的机关术显然不如游戏中那样神奇且令人惊叹,但以两千多年前的生产力,能够设计并制造出如此复杂的机械,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这些机械的制造者墨子,生于约公元前468,卒于公元前376年,名翟,《墨子》一书中多称“子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小邾国(先后曾为宋、邾、鲁、齐等国的附庸)人。墨子有一大串挺吓人的头衔: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这位集五个“家”,一个创始人于一身的墨子是目夷氏(目夷即墨夷,后省为墨姓)的后裔,孤竹君之后,与宋国国君同宗,但是到了墨子一代,其身份已由贵族降为了平民。墨子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他自称是“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诸宫旧事》和今天骂人的“贱人”意思不同)。从墨子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他还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跟周官史角的传人学习周礼,“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伦”。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背周道而用夏政”,舍掉了儒学,“法夏宗禹”,创立了自己的墨家学派。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选择也是很有魄力的。
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300公斤重的轴承。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云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原理,在墨家的典籍就有记载。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3-6-18 20:14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9 20: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1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