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认为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九次伐魏是消耗国力吗?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5 00: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隙 于 2005-8-31 13:31 发表
我有个问题,诸葛亮出斜谷会不会被曹真遣大众挡之,历史上赵云正是被挡住了,如果当时挡不住赵云的话,赵云完全也有可能兵锋直指长安。。达到和魏延同样的效果啊。而晋书上又说祁山、斜谷兵皆多于贼而为贼所破,所以对这点我很纳闷,到底志里所说的“大众”有多少。只要挡多少时间郭淮就可以过来和这股大众会合,会合后又可以挡住诸葛亮几天。而这边魏延就算成功占领了长安,以不到W余的兵力可以在张合、曹真的猛烈还击下坚守长安几天。。 .

“祁山、斜谷兵皆多于贼而为贼所破”这不是晋书写的,恰恰是拥蜀派推崇的汉晋春秋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5 09: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5-5 03:11 发表
别造假了, 那是汉晋引自吴国人的"后出师表"里的内容.

漢晉春秋曰:或勸亮更發兵者,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已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於是考微勞,甄烈壯,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天下,厲兵講武,以為後圖,戎士簡練,民忘其敗矣。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十一月,上言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髣佛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偪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 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以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於是有散關之役。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
仔细看看,后出师表从哪里开始,有没有包括“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的内容!自己不懂还敢胡说人家造假,轩辕的太常丞难道就这种水平?丢人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6 17: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5-5 21:46 发表
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

----看清楚您自己引用那一段最后那句. 如果您实在是无聊得要紧.
也得先弄清楚我说的是什么话, 我没说过汉晋没这句话, 我只是说汉晋引自他处而已.

丢人? ...

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已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於是考微勞,甄烈壯,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天下,厲兵講武,以為後圖,戎士簡練,民忘其敗矣。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十一月,上言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
你只看见“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也不看看此表从哪里开始记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6 19: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朋友,不是你说是就是的,我不同意你的意见。
“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明显是诸葛亮自己另外说的话,与“上言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没有任何衔接关系。什么叫表?表就是对皇帝的上表,所以后出师表从“上言曰:”那里开始顺理成章,而没有什么理由从“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开始,因为那并没有写“上言”之类的话。其次,我没见过一个上表会生生砍成毫无衔接而没联系的两段。再次,前出师表开始是“先帝创业未半...”是先帝开头,后出师表也是“先帝”开头,顺理成章。
听听你的解释。

[ 本帖最后由 lilis 于 2006-5-6 19:5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6 20: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找到出处了,李严朋友看你怎么解释。
《劝将士勤攻已缺教》篇“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7 19: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5-6 22:02 发表
这关后出师表的内容什么事? 实在实在不明白. 又不是对内容有异议.
诸葛亮自身攻祈山, 赵云疑兵于箕谷是都多于敌方啊. 结果祈山未能攻克以为前线基地坚垒,反而街亭前军被破, 大军无奈撤退, 箕谷不戒之失为敌所破.

承认“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较变通之道于将来。” 与后出师表的内容无关就行了。
《劝将士勤攻已缺教》篇与《后出师表》是完全不同的文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8 13: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5-7 19:59 发表
晕, 不同的文章相同的内容有什么奇怪的. 我可没承认该内容与后出师表无关. 张儼的后出师表里包含的是斐注引用的那一篇汉晋春秋的内容, 而不是上言曰那里开始.

再次申明儼的后出师表里是上言曰那里开始,并已经给出足够的理由。
《勸將士勤攻己闕教》是诸葛亮集里面的,《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集里面的。

[ 本帖最后由 lilis 于 2006-5-8 13:2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8 22: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很遗憾,《勸將士勤攻己闕教》就是出自汉晋春秋这段记载里面的。
同时没任何史料证明汉晋春秋那一段话是在朝堂上讨论说的话,而且我没听过还有先讨论之后能立即上表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8 22: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5-8 22:27 发表
张的后出师表只不过是附记上前面讨论的内容而已.

明明亮集里有,干嘛写“此表,亮集所无”?这还不说明问题?
此外,我上面列举的理由你最好看看再回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8 23: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明显是诸葛亮自己另外说的话,与“上言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没有任何衔接关系。什么叫表?表就是对皇帝的上表,所以后出师表从“上言曰:”那里开始顺理成章,而没有什么理由从“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开始,因为那并没有写“上言”之类的话。其次,我没见过一个上表会生生砍成毫无衔接而没联系的两段。再次,前出师表开始是“先帝创业未半...”是先帝开头,后出师表也是“先帝”开头,顺理成章。
听听你的解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8 23: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里所说的"后出师表"就是指单独一张"表",不包括亮集的东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lis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35
编号 54125
注册 2005-11-28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5-8 23: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5-8 23:49 发表
这里面不包括亮集所无的东西应该是: 或勸亮更發兵者,亮曰:「;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已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於是考微勞,甄烈壯,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天 ...

好的,承认这句不包括也行。睡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00: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2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