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4-1 10:44 发表
还是一样, 来来去去我点明了这么多次, 您连第一要点: 马谡为什么要原谅, 有什么大用都不说清楚, 也不做讨论就直接跳到下一步来做结论, "或许对"提什么? 既然您说或许对, 那么, 在很多人都提出马谡 ...
。。。我说李廖是跟着回你一句,而且是带开玩笑语气的,你难道看不出来吗?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老提这个。这个貌似是是你在转移话题。
我不是不想来讨论马到底该不该杀,我开篇就提了,他的罪行该死,但不一定要真死。我也说明了马还是对蜀汉有一定作用的,这不就是说他最好不被杀么,我的意见当然是对马应该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后面我只说在对人材的处理赏罚方面诸葛亮可能没有曹操变通,您老就开始狂举曹操处置不对的地方。需知啊,曹操处置不对这不能证明诸葛亮处置就对了,我也从来没说诸葛亮赏罚分明是不对的,只是说他似乎缺少了点变通。大家可以翻翻我们的帖子,我几次三番跟青蓝说不要老提曹操对待人才的处理,比如没必要什么事都和曹操比吧还有他杀的那些人大都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即便要谈也不该举那些人,因为我们谈的就是做为统帅面对像马谡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只有非杀不可。之类的话。并且也说过最后也提醒青蓝兄一句,咱俩再讨论貌似还是该围着是不是马谡一定要被真的处死而来吧,您老不能把跑题的罪过都扔我这来吧,毕竟我们后来是因为别的发生争执而跑题了。我很希望我们继续探讨这个主题。
至于我提出一个可以如何处理马谡的方法也是为了佐证马谡不一定非要死啊,并且提出这个做法来和诸葛亮的做法做对比,这不可以吗?
再来看看昨天晚上我最后没回的青蓝兄的帖子。
不想带着吵架性质谈论问题,我都说了说马谡的问题就说马谡的问题,你又来扯一大堆曹操,我上个帖子里说的2,意思就是让你不要老举曹操用人的不当,因为这不能说明诸葛亮用人就当了。结果…………
......... 话头一转呀....用人不当....
这个我已经在后来补了,是我当时笔误,我想打的对人才的处置不当。可能我当时写的时候你没看见,这个赖我开始写错了。
而诸葛亮一定要杀了他,除了是为了证明军纪严格外,实在没有别的道理说的通。可就算为了军纪严明,赏罚分明,那也不一定非要真杀,做做样子再顺水推舟就坡下驴足够了。也许这正是诸葛亮不如曹操之处吧。
........ 是, 你没说马谡一定不该死, 但你更没说马谡为什么不该死, 却全说马谡不死可以怎么处理.
我提出更好的方案就是再说明直接杀了我不认为一定是最好的方案。而且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马也是有一定战略眼光的人,上前线打仗他缺乏经验了,可经验少可以多锻炼(多让他当当副将再当主将才对),就算不想再让他上了,也可以让他做做幕僚,提提战略建议。而诸葛亮一定要杀了他,除了是为了证明军纪严格外,实在没有别的道理说的通。可就算为了军纪严明,赏罚分明,那也不一定非要真杀,做做样子再顺水推舟就坡下驴足够了。这一段是你引我的那段上面的,没说明为什么马谡不一定非要死么?因为他还有一定的幕僚才华,而这做幕僚才华并不一定非要他有前线经验和敢于承担的人品,只是提提建议,接受不接受还在诸葛亮。
不过诸葛亮用法一向严格,这次有点严格到古板了
........ 又一处定论, 严格到古板了. 这不是一定?` 哦~ 不是一定
确实不是一定,是有点。哈哈~~开个玩笑。说他用法严格不是我一人说的啊,陈寿也说了。而且我从不认为这是错误啊,蜀汉当时治安太差,用法严点是好事。再说一遍,来个大字我从没有(如果语文水平正常的话也不会从我的原贴中读出)认为诸葛亮赏罚分明是不好的,只是说有的时候也不一定都要太循规蹈矩,多多变通也许会更好!!!!!!!
我貌似说的原话是:诸如李廖之类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跟杀了没啥差别了………… 我特意没说向,而你却还非要加上向郎也被诸葛亮处罚过, 他以后就没发展了?
......... 我很想问清楚, 这就是全面讨论了? 李严, 廖立这挺该直接杀掉的诸葛亮都能容忍, 允许他们活着, 还不影响其亲友的前途, 这还不当? 这还古板不? 同样, 您没去分辨其犯的罪是什么, 而是直接"跟杀了没啥差别".
剥夺政治权力,我明显是在跟着你的帖子开玩笑啊,跟杀了没啥差别,难道这句让你觉的我是在和你唱反调。
我总结一句, 你用一个你自己都"可能"的论点-----马谡也许不一定要死------->诸葛亮处理失当------>诸葛亮严格到古板报不如曹操-------->诸葛亮一向如此不惜人才----------------------->诸葛亮跟杀了李,廖没区别.
这个,嘿嘿,你又不是我肚里蛔虫,怎么知道的?别瞎揣摩别人心思哦。我可是很难猜的哈。
对了,从这里开始吧,青蓝咱俩谁都别乱扯了,主要是我怕一会又说乱了,话题又偏了。
我是全文照着你的帖子来的,你说的对的我承认了,可能有出入的我提出了,希望你也顺着我的帖子来吧,我这人资质不是特好,思路太跳跃了我可能跟 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