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禅非等闲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7-3-1 1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刘永和刘理没有弱智的记载,如果刘禅弱智,那么他肯定不会被选择为继承人。
================================================
西晋的惠帝傻的人尽皆知,不也被立为皇帝了么?


不过倒同意楼主这条,如果不是刘禅,未必能和诸葛亮搞好关系,如果换成比较血气方刚的刘理,诸葛亮恐怕就没有一展自己政治才华的空间了。

同样的,张居正要赶上崇祯,那《万历十五年》只能是种空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7-3-1 12: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柳月 于 2007-3-1 11:04 发表
君所言差矣,惠帝很傻没错,但其父生平最爱司马适(谢玖之子),欲废长立幼,但因“帝无典则以殆子孙”(上梁不正下梁歪)而打消念头。而所谓刘蝉要与孔明搞好关系,就更无其事,定哪个皇子为王不是孔明说了算, ...

我举惠帝的例子是想说,不能用刘禅可以在与不傻的皇子竞争中获胜来证明他不是傻子


我说的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那句,意思是如果换个精明强干血气方刚的人上台,那么之后他很难和诸葛亮处好关系,诸葛亮将很难在蜀汉把持政权,于是诸葛亮就失去展示他政治才华的机会。我顺便举了张居正,说他要是赶上崇祯也就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了。


明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7-3-1 13: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7-3-1 11:37 发表
终于有和我观点接近的了。虽然一些具体内容我还是不能完全同意,但基本观点一致,就是“刘禅是明主”。

“诸葛亮专权对后主很有刺激,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但在众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没有固执 ...

正是,头脑笨,脑筋慢并不说明他就一定是昏君。相反很多头脑灵活但自作聪明的人恰恰是昏君暴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7-3-1 13: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lexis 于 2007-3-1 13:04 发表
说了这么多,怎么就是对“此间乐、不思蜀”避而不谈呢?

那正是明哲保身之道,大智若愚啊。

蜀汉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再来个陈后主叔宝。这三个人里李煜算是最有才的,但却是唯一死于非命的,刘禅“傻”惯了就来装傻充愣,陈叔宝还算有才就给杨坚写赞美诗词拍马屁,这些其实都是睿智的代表。李煜死就死在自己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明明是亡国之君却不行亡国之君该行之事,就是不知己也是不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7-3-2 11: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07-3-2 11:07 发表
智商高跟能治国是两回事,能自保的人不一定就会保住自已的国家。

杨广、李后主、陈后主们,都是很好的例子。

刘禅的智商肯定不是白痴,但很不幸他坐错了位子。做为一个人,是一个聪明人;而做为一个君主, ...

一个“昏聩”无所作为的君主不见得就治理不好天下,只要他能有个能臣忠臣来为他治理就行,而这种能臣忠臣恰恰需要一个无为的皇帝来给自己提供广阔的政治舞台。

比如很多人看好的刘理,论内政能力应该不如诸葛亮吧,但他血气方刚,肯定不会让诸葛亮那样把持朝政。结果就是要么诸葛亮被打压,在朝堂上束手束脚,要么就是干脆逼得诸葛亮行伊尹霍光之事,最轻最轻也是二人互相提防,互相掣肘。

万历初期和刘禅初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他们两位国君都活的长了一点,诸葛亮张居正岁数都大了一些也都活的短了一些。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6: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82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