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两晋南北朝的是是非非(底稿), 第二十五章 毒杀惠帝(下)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u/2428004973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1-31 21: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十八章 三王聚义(下)

      公元3013月,战争终于爆发了。

      虽然司马伦不给力,但孙秀的部署还是初见成效的,司马雅、张泓的部队与齐王的主力遭遇,趁对方立足未稳,司马伦一方先胜了一阵,逼得司马冏率军后撤。孙秀得到消息很高兴,赶紧命令司马雅等人乘胜追击,尽早击溃司马冏好回军迎战司马颖。

      另一边,成都王司马颖的先锋部队抵达黄桥(今天河南省淇县西南,距离洛阳约100公里),遭遇驻守在此的朝廷军队,士猗、许超率部突击,成都军团大败,死伤一万余人,全军震恐。

      连续的捷报,让司马伦和孙秀更加得意,他们对黄桥有功将士,大加赏赐,孙会、士猗、许超,都分别“持节”。于是,这仨人谁也不再听从谁的命令,互相不服,军令紊乱。

      然而,没等伦秀组合高兴多久,战场的形势就瞬间发生变化了。

      齐王这边,立住阵脚的司马冏,返身与司马伦的军队展开作战,张泓依旧勇猛,但孙秀的族人孙辅却临阵脱逃,致使侧翼洞开,司马雅、张泓见势不妙,只好整军后退,与齐王的主力互相对峙。

      成都王那边,面对黄桥的惨败,司马颖准备将主力后撤再作打算,参谋卢志坚决反对。他认为战争的一时胜负本不稀奇,司马颖的部队主力受损也不严重,如果撤退,士气将更加低落,还不如利用对方的轻敌,重新组织精锐,趁夜南下,突袭敌军。

      司马颖觉得很有道理,便重新率军南下。司马伦的部队还沉浸在黄桥胜利的喜悦之中,丝毫没有防备,被成都王的军队彻底击溃,孙会、士猗、许超等将领均抛弃军队,一路逃到洛阳。司马颖则趁机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洛阳。

      到这时,司马伦和孙秀才惊觉大事不妙,赶紧找来心腹党羽商议。这帮人各自心怀鬼胎,肯定形不成一致的意见:有说死扛到底的,有说进山打游击的,也有说把钱财分了各自跑路的。

      就在司马伦和孙秀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洛阳城里的形势也起了变化。由于军事上的连续失利摧毁了赵王一伙的军事力量,洛阳城内许多反司马伦的人终于联合起来,发动了政变。他们突入宫中擒获司马伦及其同党,将孙秀、士猗、许超等人就地处决,逼迫司马伦写下诏书,宣布退位并请司马衷再次登基,同时,恢复羊献容的皇后地位(已经经历了两立一废)。

      公元3014月,司马衷由金墉城起驾返京,人民夹道欢迎,重返皇宫之后,司马衷颁下诏书,逮捕司马伦及其几个儿子,全部扭送金墉城关押,并派使节慰劳几位起兵的王爷,请他们入京辅政。

      成都王的军队离京城最近,司马颖接诏后迅速入城,整肃治安,对于司马伦时期才新近任用的官员,一律免职。处理完这些之后,司马颖想起金墉城中的祸首司马伦,便叫手下送去金屑酒(毒酒)。

      “罪臣司马伦听命,这是陛下赏你的御酒。喝了他,就没有烦恼了。”

      “毒……毒酒么?陛下真的要亲手杀死他的叔爷爷么?我当年可没想害死过他啊!他不怕这传出去对不起他列祖列宗么?”

      “你多虑了,所有人只会知道是你自己想不开喝下毒酒自尽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被自杀?”

      “你知道的太多了!快喝!”

      司马伦无奈,只好掩面喝下毒酒,嘴中不停叹到“孙秀误我,孙秀误我!”

      至此,“八王之乱”中的第三王,赵王司马伦也结束了他闹剧般的一生,从公元3004月诛杀贾南风,到公元3014月服毒,共当权一年,掌权时间在八王中排名第五。

“八王之乱”个人简历


爵位


赵王


姓名


司马伦


身份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衷的爷爷辈


当权时间


1年


盟友


司马威,孙秀


优势


把握时机


昏招


篡位登基


手下败将


贾南风、司马允


死亡原因


被自杀


凶手


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




      处死了祸首,对于其他党羽的惩处也丝毫不放松,处死了一直跟随司马伦的义阳王司马威。其实,司马威本来可以不死的,三王本打算废他为庶人,留下一条小命,但是,司马衷对这个人印象太深了,他坚持说到:“司马威这人特别恶,把我手指头都掰疼了,绝对不能饶了他。”这可是司马衷当皇帝以来,少有的自主发布命令的情况,大家都不好太驳傻皇帝的面子,便顺水推舟赐死了司马威。

      三王聚义剿灭逆贼,这确实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儿。然而,这也起了一个不好的头:原先的内乱,都属于宫廷政变性质,只局限于洛阳城内,参与军队不超过万人;而这次讨伐赵王的行动,是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战争,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参战军队多达30余万人,死伤接近10万人。自此以后,每一次政治斗争都不可避免陷入到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经济生活完全被打乱,西晋的国力开始不断衰败下去。


      当中原内耗不止的时候,边疆的统治就变得越发脆弱,一场流民运动,即将打破天下一统的格局,创建新的独立王国。这个王国,将被后世称为成汉!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12-1-31 21:4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7 20: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十九章 带头大哥(上)

      中原的恩怨我们先稍稍放一下,把目光聚焦到西南方向——巴蜀。

      当然,为了讲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要把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儿,从贾后覆灭开始说起。

      贾后倒台后,贾后的党羽亲属均遭到严厉打击,当时的益州刺史赵廞(廞,读“钦”音)正是贾后的亲戚,也因为这层关系被要求调回京城任职,另派了耿滕来接替他。

      面对这样一纸诏书,赵廞十分恐惧,他觉得一旦只身返京,等着他的多半是辆囚车。而且,他觉得巴蜀地区地势险恶,易于割据(和当年钟会的想法一致),中原地区的混乱又近在眼前,所以,他决定盘踞蜀地,创立一番事业。

      借用《天下无贼》中黎叔的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对于想称霸一方的赵廞也不例外,他很需要人手。可是,蜀地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蜀汉灭亡后,蜀地大族多被整族迁往内地,使得四川地区的居民人数下降,性格也趋向软弱,钟会当年的惨败充分说明,依赖四川的原住民是绝对不行的。环顾四周,赵廞还得另找帮手,正好,由于西晋西北边疆的连续动乱和中原地区的不安定因素,使得不少外地难民纷纷涌入天府之国,这其中,尤以来自甘肃(秦州)的氐族流民最为团结又孔武有力,最适合充当打手。

      凶悍的狼群一定要有头狼,团结的流民也一定要有首领,这帮人也不例外,他们的带头大哥叫做李特。

      这位带头大哥祖籍在巴西郡宕渠县(今天四川省渠县),早在他爷爷那辈儿的时候就被曹魏整体搬迁到了甘肃居住。李特家中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他们这几个兄弟自小练就一身好功夫,特别精于骑射,乐于助人,好打抱不平,州里人民竞相追随于他们。

      由于氐族酋长齐万年起兵造反再加上连年的饥荒,李特兄弟便率领秦州乡邻向南搬迁进入四川境内。不过,流民的日子不好过,他们没有土地耕种,食物极度匮乏,无奈之下,李特兄弟便找到了州府,希望政府帮助解决困难。

      此时的赵廞,正在为人手的事儿发愁,听明白李特的来意,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天赐的机会,他当即答应李特的要求,并将益州仓库中的储存的粮食尽数发放,赈济灾民,收拢人心。作为感谢,李特兄弟所率领的流民部众,都归附于赵廞,李特的三弟李痒因为熟读兵书,还被封做威寇将军,负责率领骑兵。

      也就在这个时候,领了朝廷诏命准备继任的耿滕来到成都,赵廞派兵在成都西门阻拦,双方爆发了一场混战,最终,耿滕兵败被杀。

      一不做二不休,赵廞又主动寻衅,率领部队击杀朝廷在四川的驻军官西夷校尉陈总(此人名字叫做陈总,不是哪家企业的老总),彻底控制了四川局势,并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自行设立官署,撤换郡长县长,俨然要一副自立为王的架势。

      此时的晋朝中央还没有彻底衰败,朝廷自然不会对这种公然反叛坐视不理,更何况此时赵王司马伦刚刚登基,正需要个杀鸡儆猴的机会。于是,朝廷任命原梁州刺史罗尚为益州刺史、平西将军,招募兵马,准备进川平叛。

      面对来自梁州的压力,赵廞决定顽抗到底,为此,他安排威寇将军李痒及李特兄弟率兵驻守川北,抵抗罗尚。为了振奋士气,赵廞决定检阅李痒的部队,讲讲话,鼓励鼓励大家。

      然而,一个万没想到的事情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原来,在检阅过程中,李痒军容严整,军令如山,深受部众爱戴,把上级领导赵廞弄得反像个路人,这深深刺激到赵廞幼小的心灵。左右参谋也趁机建议说:“李痒和我们不是同族,和我们的想法也肯定不一致,让他在外掌握重兵,早晚会是祸患。”

      能力强的人总会受人嫉妒,也少不了各种流言蜚语。但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看,能否处理好这些谗言,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试金石。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一次的试炼过程中,赵廞失败了。他竟然鬼迷心窍一般同意左右的看法,准备找机会除掉李痒。

      就在当晚的践行宴上,赵廞便找到了机会。喝得正在兴头上的李痒,丝毫没有觉出任何危机,酒酣耳热之际,他主动建议说赵廞应该登基为帝。这本是一句带有拍马屁性质的酒话,赵廞却听出了机会,他大喝一声:“好啊,你个大胆的盲流,竟然口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话!左右,将他绑了就地斩首。”

      愈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右自然心领神会,不等旁人从酒宴的轻松气氛中反应过来,就与一干亲兵把李痒捉下,不容分辨,直接处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10 19: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十九章 带头大哥(中)

      杀死了李痒,赵廞暂时是爽了,但他马上后悔了:杀了李痒,怎么去和他的那帮虎狼兄弟交待呢?

      面对危局,赵廞完全没有危机公关的意识,他把一切的想的太天真了。对于李痒的死,他没有做任何解释,把尸体送给了城外的李特,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宣布李痒的死纯属咎由自取,不会牵连李特等人,顺便赏赐了李特一个小官当做安慰。

      你要么诚心诚意致歉,把责任推到几个替罪羊身上,看能不能求得原谅;要么干脆趁李特兄弟不知情,把他们诱入城中一网打尽。而赵廞如今的做法,跟打发要饭的没有区别,这就纯属找死了。

      李特对于自己三弟的死完全不能接受,他向北撤退至绵竹,集结部众,趁着赵廞将部队派出抵挡罗尚的机会,率部杀回成都城下,赵廞猝不及防,只好仓皇逃出成都,死在了半道上。

      赵廞虽然死了,但是他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却一发不可收拾了。胜利后的李特,在报复的快感和仇富的愤怒中,纵兵抢掠成都。

      洗劫没持续太久,因为罗尚的部队已经进入四川。面对强悍的政府军,李特有些恐惧,他特意派五弟李骧带着不少刚刚从成都劫掠来的宝物去给罗尚进贡,希望新政府接纳他们。

      罗尚其实本就出生在四川,是名门之后,他叔叔罗宪曾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可惜,罗尚没能遗传到良好的基因,能力比较有限,尤其不善于决断,而且性情贪婪。

      罗尚见到李骧,看到李特呈上的各种珍宝,心情顿时大好,他把李特等人在讨伐赵廞过程中的表现着实表扬了一番,对于他们在成都的暴行也不再追究,仍然保留此前赵廞所授予李特等人的职务。

      听说罗尚把礼都收了,李特等人心里的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赶紧于成都城下摆下宴席,为新任的益州刺史接风。

      另一边,罗尚的大营,刚刚送走李骧的他正把玩着流民进贡的宝物,却有人在旁说到:“将军,此次李特的接风宴,可是个大大的机会。”

      听声音,罗尚便知道这是他带来的属下,广汉太守辛冉。罗尚也不抬头,随口问着:“太守,你想说的是什么机会?”

      “除掉李特等人的机会!”

      “什么!?”罗尚吓了一跳,正起身说道,“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你很早就认识李特的。”

      “何止认识,我们当年还是朋友一场。”

      “你竟然建议我除掉你过去的朋友,这算是什么道理?”

      “正因为过去是朋友,我才了解他们兄弟的可怕,留着这帮异族流民,早晚是个祸害,不如趁早除去!”

      罗尚听罢笑了笑,手里轻抚着宝物:“杀了他们,以后还会有谁来送我们这些奇珍异宝呢?除去流民,我自有计策。”


      公元3013月(司马伦倒台前1个月),罗尚正是进入成都,李特摆下盛大宴席为新任刺史接风。罗尚也很领情,就在席间把李特兄弟夸了又夸,大家称兄道弟的好不热闹。一场酒宴下来,众人都很开心,唯独辛冉不满意,他觉得李氏兄弟抢走了全部的风头,但见罗尚一副受用的样子,他也只好过过嘴瘾,对李特甩下一句奇怪的话“故人相逢,不吉当凶”。

      只这一句“不吉当凶矣”,便让一贯警醒的李特暗自不安起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11 16: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十九章 带头大哥(下)

      果然,坏消息很快就来了。罗尚坐稳刺史的位置之后,便向蜀地人民传达朝廷旨意,要求入川的流民返回原籍。

      这一下,流民群众炸了锅了,背井离乡的好不容易来到四川,刚刚安顿下来就又要被轰回老家去。特别是李特的哥哥李辅刚刚从甘肃带领部众迁移入川,他带来了北方战乱不息的消息(指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联合反对司马伦的战争),这让流民更不愿意离开相对平静的天府之国了。

      李特作为带头大哥,此时自然责无旁贷,他故技重施,安排兄弟前往罗尚府邸,送上厚厚的一份礼物,希望政府能够考虑流民的生存现状,不要把他们轰回甘肃。

      听闻李特的使者来到,罗尚很是高兴,迁移流民正是他的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解决了四川的流民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借机敲敲李特等人的竹杠。

      “哎呀呀,这是什么风又把李骧老弟给吹来了呢。”

      “罗大人,我家李特哥哥淘换来点儿古董,特意叫我给您送来的。”

      “这太不合适了,不能总叫我夺李特兄弟的所爱啊。”一边说,罗尚的俩眼睛一边盯着礼物,不停的打量。

      “不碍的,不碍的。我们都是帮盲流,哪懂鉴赏啊,只有大人才配用的上。”

      罗尚大致目测了一下,东西是真货,价值不菲,比预想的还要好。高兴之下,他嘴巴快咧到耳朵后面去了,“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了,改天再请你们哥几个吃饭啊。”

      “哎,别提了,我们李特哥哥都愁死了。”见礼物已收,李骧连忙引入正题。

      “噢?遇到什么困难了?只要不是流民迁移的事儿,我都能帮着解决。”贼精贼精的罗尚上来就把流民这个事儿给封死了。

      “可我们确实就是为了搬家的事儿头疼啊,请大人一定想想办法帮助我们。”

      “嗯,这个……”罗尚故作沉吟,“关键这是朝廷吩咐下来的事儿,我抗旨不遵可是要掉脑袋的。”

      “大人,您一定有办法的,求您救救我们这些可怜的难民。”

      “要不这样,朝廷说4月底必须动身,我想个办法,先宽限到7月底,用这三个月咱们再争取。”罗尚来回踱步很久,假装很为难的说。

      “那也只有这样了,谢谢大人!”

      “嗯,慢走,我就不送了,带问李特兄弟好!”
   
      李骧前脚刚刚出门,辛冉后脚便从内室中走出来,对罗尚说到:“大人,不要给流民太多时间,小心迟则生变!”

      “有我罗尚在,会有什么变乱。不拖着他们,哪来这些孝敬啊!”


      果不出罗尚所料,在这宽限的3个月时间里,李特频频安排兄弟送礼打点,希望取消迁移流民的政策。然而,东西罗尚照单全收,但事情却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办。

      事情一直拖到了7月,当时正是辛苦种植等待收获的时节,但政府的催促越来越厉害了。迫不得已,李特亲自出马,与罗尚协商延期到冬天再走,让流民把秋天的粮食收了再说。为此,罗尚又找来辛冉等人商议。

      “断断不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一拖再拖,该让流民怀疑政府的公信力了。”辛冉听说流民要拖到冬天再走,立刻起来反对。

      “老弟说的有道理,只是李特亲自前来,这面子总不好太驳了。”

      “罗大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流民一日不走,四川便一日无宁日。”

      “嗯,可是……这未来的孝敬……”

      “大人,与其我们等着他们来送,不如自己去取。”辛冉明白罗尚的意思,干脆再出一条毒计,“我们只需沿途设卡,多派兵士,就可以大肆盘查收缴了。”

      “哦,哈哈。如此,我就不担心了。”


      按照辛冉的设计,晋朝的军队被布置在交通要道,他们设置障碍,准备盘查、洗劫返乡的难民。李特看到这份布置,心里十分忧虑,实在没办法只好又去央求辛冉,不想,老朋友丝毫不给面子,一番话不投机之后,辛冉勃然大怒,命令手下在流民聚集区域大贴告示,悬赏李特。

      这一下,李特也愤怒了,和平解决不行,那就拉起流民队伍,武装斗争到底!

      此时,在四川的秦州流民人数众多,但主要以汉族为主,再有才是氐族及其他民族,李特兄弟在氐族当中具有较高的人望,要想对抗罗尚,光有氐族同胞还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多汉族人民的支持。

      为此,李特将计就计,他安排手下将辛冉粘贴的告示全部取下,偷偷修改成:“能送六郡之豪李、任、阎、赵、杨、上官及氐、叟侯王一首,赏百匹。”这一来,就把辛冉的打击对象“扩大”到秦州六郡的全部流民首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集结在带头大哥的周围,不到一个月,新归附的部众就超过了2万人。李特干脆以绵竹为根据地,建筑一连串庞大营寨,收容归附的难民。

      眼见李特已有尾大不掉的迹象,罗尚方才有些担心,辛冉知道时间越久对官军就会越发不利,于是,不等奏报罗尚,便点起本部兵马,准备偷袭李特。

      李特早已从其他流民那里得到了消息,他在流民营地附近安排了伏兵,一直等到辛冉的部队来到中军帐下,李特仍睡在床上不动声色。辛冉自以为劫营顺利,不想突然鼓声大作,伏兵四起,李特也率领部队从中军营帐中冲杀出来,几个方向一夹击,辛冉的部队立时崩溃,伤亡惨重。

      初战告捷,大大鼓舞了流民的士气,李特不等休整,便率领着流民部队黑压压的向广汉扑来。面对强大的敌人,辛冉根本守不住广汉,只好一路小跑撤退到了德阳,而李特也在清理完周遭区域后,挥师直指成都。

      在进军成都的路上,李特自封为大都督、镇北大将军,任命自己的哥哥李辅,两个弟弟李流和李骧为骠骑将军、骁骑将军,并与蜀人约法三章,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争取了不少民心,一路之上,几乎所向披靡。

      罗尚自知情势不妙,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一面派心腹去洛阳请救兵,一面收拢军队,坚守成都。多亏了蜀汉此前的多年经营,成都城防坚固,粮秣充足,李特一时也占不到任何便宜,只好在成都北部驻扎下来与罗尚遥相对峙。整个益州局势,进入了长达一年多的僵持阶段。
   
      在这一年里,李特基本上统一了益州的大部分地区,罗尚则只能在苦苦支撑中期盼援军到来。然而,他根本不知道,司马伦死后的晋朝中央,又陷入到新的混乱之中。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12-2-11 16:4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12 19: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章 以退为进(上)

      晋朝中央的新乱子还是要从司马伦倒台说起的。

      诛灭司马伦和孙秀,破除了旧有的权力格局,自然又是新一轮的瓜分

      齐王司马冏作为讨伐司马伦的牵头者,在上台领奖时自然要排名靠前,他获封大司马,加授“九锡”,一切器物和制度,均比照当年司马昭辅佐曹魏时的前例。

      功勋第二的要属成都王司马颖,他在讨伐司马伦过程中出力最多,战功最高,自然也获得了许多封赏,他被擢升为大将军,负责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同样加授“九锡”。

      河间王司马颙虽然只是墙头草一样临阵倒戈了一下,但由于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自然也在瓜分权力的过程上分到了一杯羹。他被任命为太尉,加授“三赐”(比“九锡”低一档,少了六样东西)。

      至于常山王司马乂和新野公司马歆,也都捞到了实惠。司马乂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在京统领禁军,并恢复了长沙王的封爵;司马歆从新野公晋升到新野王,加授镇南大将军称号,负责荆州军事。

      这是一场相对“公平”的瓜分,根据出力大小,所有参与者都拿到了自己应得的一份。然而,专制王朝中的权力是排他的,头衔虽然有很多个,但权利只有一份。如今,“九锡”这种篡权的前奏都变成俩人共享;大司马、大将军、太尉这三个最高级的军事官职也是三人平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西晋的灾难还远没有结束。

      当然,大家也探讨过权力的归属,司马颖和司马乂兄弟主张把权力交还皇帝,可冒着傻气的司马衷很配合的给了其他人拒绝的借口,事情是这样的:

      剿灭司马伦的战乱刚刚结束,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很多人家中储存的口粮都在战争中被强制征收,出现了不少饿死百姓的情况。一次朝会之上,有大臣站出来将情况汇报,希望朝廷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爱……爱卿,你刚才说百姓为啥会饿死来着?”司马衷习惯性的看了看旁边,发现此时已没有人坐在旁边替他发号施令,他只好有点儿颤颤巍巍的说道。

      “启禀陛下,因为战乱,人民没有粮食,所以会挨饿。因此,希望陛下颁下恩旨,救救黎民。”

      “呃……爱卿别急,开仓放粮不难,只是……只是我有点儿不明白?”

      “啊?陛下,您有何疑问?”

      “虽然没有米饭和炸酱面吃,那也不至于挨饿啊,百姓可以喝点儿肉汤呀!”(何不食肉糜。)

      此话一出,群臣都惊讶万分,他们知道司马衷脑子笨,没想到竟然笨到这个程度。看到群臣像见了火星人一般的表情,司马衷知道自己又丢人了,但他实在琢磨不透这洋相出在哪里,只好“哈哈哈”的傻乐。

      看到哥哥的这份表现,司马颖和司马乂只好相对苦笑,他们心里清楚,让司马衷掌权,确实不贴谱。

      司马衷不能掌权,那么权力总要有人来代为行使,几个王爷坐在一起一商量,决定由齐王司马冏(大司马)和成都王司马颖(大将军)两人共同辅政。这样一来,矛盾的核心一下转移到齐王和成都王两个人身上,各路势力也顿时找准了目标,纷纷将宝押在二人身上。

      刚刚平静下来的晋朝政坛,又变得暗流汹涌了。



      公元3016月,几位王爷准备共同晋谒皇家陵园,给先祖扫墓。

      路上,新野王司马歆和齐王司马冏同乘一辆车,拉了几句家常之后,司马歆突然问道:“大司马,您认为您和大将军的功勋谁更卓著呢?”

      “嗯……要说讨伐司马伦这个逆贼的时候,大将军确实功劳更大。”

      “那么,论血缘和名望,您和他谁又更胜一筹呢?”

      “大将军是皇帝的亲弟弟,我自然不能比……你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现在您二人同掌朝政,但论关系和功勋您都稍逊一筹,要么您容让他独揽朝政,要么您趁着现在地位在他之上,尽早夺了他的兵权。”

      “哦?只有这两条路么?”

      “拖久了恐怕对您不利。”

      “这个……容我再考虑考虑吧……”


      另一辆车上,坐的是司马乂和司马颖这对兄弟(司马乂比司马颖年长)。无独有偶,这俩人也在谈论着朝政。

      “真没想到,咱那个哥哥是真不成器,竟然能说让百姓喝肉汤解饿……”长沙王司马乂还在对司马衷的表现而闷闷不乐。

      “是啊,白费了咱哥俩的一片苦心了。”

      “不过还好,起码权力没有被旁人独吞,兄弟你还拥有一半的权力。“

      “权力太可怕了,他会扭曲人性,我怕我也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真想躲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

      “兄弟,你怎能如此想!”司马乂站起身来,有些着急的说道,“如今的江山,是咱老爸辛苦打下的,您是父亲的亲儿子,陛下的亲弟弟!保护咱家的基业,您责无旁贷!”

      “哥哥说的是,我会尽力保护他的,这是我们的使命!”听了司马乂的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司马颖深受触动。

      “是啊,我会一直支持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15 22: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章 以退为进(中)

      回到府邸,司马颖连忙唤来参谋卢志商量对策。卢志为成都王大致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

      “大将军,目前朝中主要分成三路势力,一路是我们还有长沙王司马乂;另一路是齐王司马冏和新野望司马歆;第三路是在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

      “嗯……”司马颖一边听一边思考着什么。

      “都说一山不能容二虎,我们和齐王都在洛阳,相互倾轧是早晚的事儿,不论最终谁胜谁负,都会便宜了司马颙。”

      “是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应该退出洛阳,返回咱们的根据地邺城。”

      “退出洛阳??为什么??我们可是费了好大劲儿才打进来的。”

      “主动放弃权力,可以让您收获四海的人望,这是其一;其二,我们退出洛阳,就避免与司马冏发生正面冲突,返回邺城更可以积累力量,等待新机会;其三,司马冏很讨厌司马颙这个墙头草,一旦我们远离洛阳,司马冏和司马颙必然会斗个你死我活,届时我们正可坐山观虎斗。”

      “哈哈哈,好啊,这可正是以退为进的妙计啊!”



      在卢志的建议下,成都王司马颖在各种公开场合均把平定司马伦的功勋说到司马冏的头上,上书皇帝建议由齐王全权处理政事,并以自己母亲病重为理由,申请回邺城探视。

      请辞的奏章送至宫中后,司马颖及其部属立刻起身返回邺城。齐王司马冏听说后大吃一惊,急忙奔出送行,一路直追到洛阳城外才赶上司马颖的队伍。司马颖下车跟司马冏道别,不提任何政事,只一个劲儿的担心母亲病势,说到动情处,不禁泪流满面。司马冏也被深深感动了,他心中暗自感叹,这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儿子,这是一位多么不贪恋权势的王爷。

      刚回到邺城,皇帝的使臣随后而至,来重申封爵诏令。在卢志的建议下,司马颖仅接受了大将军的官衔,把“九锡”等一干特殊礼遇统统辞让,并上书皇帝希望赈济中原地区因战乱而受灾的难民;此外,他还动用私人财产打造一万多副棺木,把此前阵亡将士的骸骨统统收殓安葬。

      上述种种所作所为,把一个大公无私,谦虚谨慎,关爱民众的王爷形象勾勒的清清楚楚,也让司马颖深得士族和百姓的喜爱。然而,这只是卢志包装下的成都王,不是真实的司马颖。

      根据后世历史学家的品评,司马颖这人容貌英俊但智慧不足,不喜欢读书,知识有限。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一个有点儿老实的绣花枕头。好在他有个好参谋卢志,把大事小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所以成都王博得全国一致称道的美好名誉。


      司马颖暂时躲开了权力的核心,司马冏则彻底掌握了朝中的权柄。与此前几位当权者一样,齐王也在权力面前彻底迷失了。他终于明白了,司马亮和司马伦当年为什么宁肯抛弃生命也不想放弃到手的权力。

      司马冏紧了紧手中的权力“魔戒”,继续他随心所欲、颐指气使的独裁生活。和前两位王爷不一样,司马冏不乱封官,但是,他对房地产兴趣浓厚,大肆兴建各种花园别墅,把齐王府修得和皇宫一样气派。此外,司马冏还非常喜欢各种娱乐活动,总是沉湎在欢宴淫乐之中,从不到金銮宝殿参加朝会,也不去觐见皇帝,只是在齐王府内接受文武百官的参拜。他所做出的决定,都不奏请皇帝批准,直接安排执行。

      齐王如此肆意妄为,自然惹得众人不满,高级咨询官(侍中)嵇绍多次劝诫司马冏,希望他能悬崖勒马,亡羊补牢。然而,走火入魔的司马冏,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

      就在司马冏得意忘形的时候,暗处里早有开始悄悄打他主意了,这便是驻扎在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

      由于此前首鼠两端的行径,司马冏一直深恨司马颙,屡次三番给他找小鞋穿,要不是忌惮河间王手中的强大军事力量,恐怕齐王早就收拾他了。司马颙知道自己招恨,一边低调收敛一边等待机会。

      不过,推动这两位王爷开始内斗的推手,却是另外两个人物,皇甫商和李含。

      皇甫商和李含都是梁州人,但出身不同。皇甫商和皇甫重两兄弟是州里的豪族,依靠关系背景不断升迁,李含则出身贫微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往上爬,阶级不同的他俩,素来互相看不惯。(两晋南北朝时期豪门与寒士之间矛盾重重,类似情况的还有邓艾和钟会以及以后的很多人)

      李含的名声渐长,被司马颙所赏识,安排给自己做了参谋。司马冏邀请司马颙共同讨伐司马伦的时候,正是李含向河间王建议拒绝齐王邀请,继续帮助赵王的。

      司马伦倒台后,司马冏任命皇甫重为秦州刺史,聘用皇甫商做了齐王府的参军。秦州在长安的西北方向,重用皇甫兄弟就等于在司马颙的后方钉入了一根钉子。同时,为了抑制河间王,司马冏以皇帝的名义将李含召入宫中出任校尉。

      这下好了,把皇甫商和李含凑在一起,俩人是越看越不顺眼。皇甫商仗着齐王对自己的信任,不断说李含的坏话,要司马冏把他诛杀。李含知道洛阳凶险,便找个机会偷偷溜出城去,直奔长安而来。

      在路上,李含越想越气,满腔怒火灼烧之下,他暗暗决定,为了报复皇甫商和司马冏的迫害,他不惜挑动一场大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17 1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章 以退为进(下)

      长安城中,司马颙听说李含连夜回归,便猜测洛阳出了大事,赶忙起身接见。

      “李含兄弟,你这般风尘仆仆的赶来,莫不是有大事发生?”

      “王爷明鉴,确有天大的事情。”一路奔波之下,李含还有些喘息不定,不过他还是着急万分的说道,“皇帝托我给您带来密诏,要您起兵讨伐司马冏。”
      
“啊!!!什么???”河间王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当真?”

      “嗯……千真万确。”突然撒这么大的慌,李含还是有点儿紧张的,赶紧补充说,“王爷难道您不相信我。”

      “当然相信你。只是,只是这实在太突然了。”

      “齐王的所作所为,相信您也听说一些了,他越过皇上的亲弟弟(指司马颖),独揽朝政,已经弄得天怒人怨了。”为了让司马颙不再犹豫,李含继续挑拨,“您可别忘了,司马冏一直想收拾您的,如今,正是给了我们先发制人的机会。”

      “有道理!就应该学学布什,咱也来个先发制人!可我们能斗得过那厮么?”

      “这个您放心,我自有妙计。”

      “哦?说来听听!”

      “我们传达密诏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新野王司马歆等人,联系他们共同出手。同时,把这份密诏也暗送司马冏一份。”

      “暗送给他,不是叫那厮提前有了准备么?”

      “不仅是要让看到密诏,我们还要伪造一份司马乂和咱们往来的书信,一起‘不小心’被司马冏的人截获了。”

      “我明白了,你小子这手反间计可够狠的!不过,司马乂那毛头小子在洛阳城里才有几个兵,他斗不过司马冏这厮的。”

      “王爷,我没希望司马乂能斗过啊。”

      “那你是想……”

      “司马冏看到这些东西,肯定会抢先收拾长沙王司马乂的,司马乂虽弱,但也不是白给的。这样,一来可以消耗一点司马冏的实力;二来可以拖延时间;最重要的是,司马冏一旦杀了司马乂,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你说,司马颖能饶得了他么?”

      “妙计,妙计!”司马颙开心的大笑起来,“还有一个好处你没说,借司马冏之手除掉司马乂,日后咱们和司马颖斗的时候,他还少了个帮手!”

      “呵呵呵,万事都骗不过王爷您的眼睛啊。”李含一边赔笑一边连忙把马屁拍到位。



      公元30212月,司马颙正式上书皇帝,指控司马冏的罪行,宣称已联合司马颖等诸王集结军队要在洛阳会师,并请长沙王司马乂废除司马冏,重新请司马颖回朝执政。

      收到这份奏章,司马冏惊恐万分,他当年组织过针对司马伦的联盟,他懂得盟军的可怕,此时再在傻皇帝面前分辨已经没用了,只有着手迎战。齐王派出手下打探,听说其他各方尚无动向,只有司马颙派手下大将张方率军2万朝洛阳开来。

      鉴于这种情况,司马冏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先收拾了洛阳城内的司马乂。

      司马乂这边刚刚收到奏章,展开一看,长沙王不禁破口大骂:“狗日的司马颙,竟然耍此花招,妄想借司马冏之手除掉我!”

      不过,司马乂已没有时间多想了,他知道,司马冏要对他动手了。

      果然,城中颁下戒严令,齐王已调动军队准备攻击司马乂。司马乂岂肯束手就擒,他立刻带领左右一百余人,飞奔进入皇宫,紧闭宫门,把自己的哥哥司马衷请出来,以皇帝的名义开始反击。

      不得不说,司马乂的反应真快,思路真清晰。洛阳城内的内乱,谁抢到皇上,谁就抢到了正义。

      司马冏见状,也顾不得皇帝和皇宫了,立刻命令部众围攻皇宫,并大声号召“长沙王假传圣旨”,司马乂毫不示弱,立刻对外宣称“大司马谋反”。一时间,群臣都懵了,不知道该帮哪边了。

      入夜,洛阳城中陷入了疯狂的混战之中,喊杀四起,火光直冲云霄。皇帝在司马乂的陪同下,登上皇城东门督战,齐王部队下手毫无顾忌,流箭和飞矢照着皇帝的伞盖就招呼过去,左右陪驾的官员冒死掩护,被射死了不少。

      天明之后,巷战更加惨烈,一连打了三天,双方难分胜负。不过,抢到皇帝的好处越发显现出来了,皇帝时不时的出来视察一圈将士,搞得司马乂这边士气大振,而司马冏那边则越打越没精神,好多下级军官开始犯糊涂了:咱齐王的口号是“长沙王假传圣旨”,可皇帝天天在那边又讲话又视察,摆明了是齐王在谋反呀。

      眼看希望越发渺茫,齐王手下有人忍不住了,他们联起手来绑了司马冏,押解到金銮宝殿上。司马衷看着他那副狼狈的样子,有点儿想饶他不死,司马乂不等皇帝发话,连忙命人将司马冏推出宫门斩首。

      司马冏是“八王之乱”中归西的第四王,他公元3014月掌权,到公元30212月被杀,总共当权1年又8个月,掌权时间在八王中名列第二。

“八王之乱”个人简历


爵位


齐王


姓名


司马冏


身份


司马攸的儿子,司马衷的堂兄弟


当权时间


1年8个月


盟友


司马颖、司马歆


优势


善于串联


昏招


独揽朝政


手下败将


贾南风、司马伦


死亡原因


他杀


凶手


司马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28 22: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一章 中兴梦碎(上)

      听闻司马冏兵败被杀的消息,司马颙简直要被齐王这个窝囊废给气炸了:他堂堂一个大司马,手里军队那么多,竟然斗不过一个小小的司马乂。这下好了,长沙王控制了洛阳,河间王便没有了进军的借口,竹篮子打水又是一场空了。更可怕的是,抢到权力魔戒的司马乂,并没有像之前几个王爷一样迅速堕落,这位后来者依旧本色不改,对皇帝毕恭毕敬丝毫不缺了人臣的礼数,对政事绝不大包大揽,无论大事小情都送去邺城交由司马颖处理。

一场变乱之后,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西晋王朝的各势力分布情况:
   
      司马乂取代司马冏控制了洛阳,皇甫兄弟转而投靠司马乂,不过长沙王能控制的势力范围并不大,仅有洛阳和秦州(皇甫重控制)两地而已,而且中间被河间王阻隔。

      司马颖仍旧位于邺城,他启用了原东吴大都督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由于司马乂把一切政事都交由司马颖处理,邺城也就成了西晋王朝实际的政治和统治的中心。权力的魔戒,已经戴在了司马颖的手上,也在腐蚀着他的心灵,这位曾经谦让权位的成都王,开始不自觉的贪恋起手中的权柄。纵使司马乂一切都听命于自己,他也觉得不爽,毕竟,皇帝不在自己手里,发号施令的中间还隔着个长沙王。

      最郁闷的要属在长安的司马颙,他辛辛苦苦谋划了半天啥也没捞到,继续困在长安一隅,而且,他企图借司马冏之手除掉司马乂的事情又已经泄露,他知道洛阳那边肯定把他恨之入骨了。没有别的办法,司马颙只好先行自保,再找机会挑动新的动乱。

      还别说,司马颙就是命好,这乱子立刻就来了,而且还不小。

      动乱发生在西晋的南方,江夏郡(今天湖北省的安陆县)。

      根据之前藩王的分封,这里属于新野王司马歆管理的片区。但司马歆素来刻薄寡恩,对民众管理的异常严格,不得民心,又赶上由于四川地区流民动乱和北方的军阀混战,司马歆屡次三番在荆州招募民兵,闹得怨声载道。一个有野心的少数民族首领张昌,利用这个机会集结党羽,就在江夏郡发动起义。

      政府军准备不足,江夏郡被张昌轻易的攻下。司马歆连忙调动自己属下的骑兵部队前去平叛,但江南一带河湖纵横,骑兵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也被张昌的乱军击败。

      站稳脚跟的张昌,以江夏为根据地,四处散步谣言,挑动民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聚集了三万多的部众。许是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看多了,张昌另辟蹊径,让部众均头戴红帽,把马尾巴当做假胡须,满脸沾满了毛,每次一冲锋,部众嗷嗷乱叫着让人分不清是人是怪物。

      眼看局面失控,司马歆赶紧上书求救,朝廷任命刘乔为豫州刺史,刘弘为荆州刺史,率兵增援新野王,为了保险起见,司马乂还安排了自己的亲信雍州刺史刘沈率领1万兵马前来讨伐,并通过皇帝诏书要求河间王司马颙出兵5千共同剿灭叛乱。然而,司马颙暗地犯坏,他不仅一个人不出,还在半路截住刘沈,把他强行扣留,其所带的一万军队也被司马颙尽数收编。

      听闻南方动荡,远在邺城的司马颖也不想放过这大好的机会,一心搅局的他匆忙上道表奏,不等皇帝答复,便点起北方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南开来,名为讨灭叛乱,实际上是带兵来示威。

      在这两位王爷的搅和之下,真正能赶往前线支援的就只有刘乔和刘泓两支部队,张昌一面派部将进攻豫州拖延援军,一面亲自率军直奔司马歆所在的襄阳而来。

      听说贼军已经杀到襄阳附近的樊城,新野王司马歆终于坐不住了,他在属下的撺掇之下,鼓起勇气点起军队,出城迎战张昌,结果,晋军毫无斗志,稍一接战就四散而逃,光杆司令司马歆也在乱军中被张昌的部众斩杀。可怜的新野王,“光荣”的成为晋王朝中死于变民之手的第一个亲王。

      司马歆被杀的消息传到洛阳,这可把司马乂气坏了,他一是生气这位新野王不争气,被个乱民杀了,再有就是对司马颙趁火打劫的行为愤恨不已。但是,现在的政局已陷入一团混乱中,他还不好立刻和司马颙撕破脸,只好暂时隐忍下来,把主要精力投向剿灭张昌的战斗中。

      然而,河间王把司马乂的隐忍当做了懦弱,他和李含打算除掉长沙王在西北的另一个心腹——皇甫重。
   
      前面说过,皇甫兄弟和李含是有梁子的,李含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公报私仇的机会,他向司马颙建议:

      “皇甫兄弟一贯受司马乂的重用,皇甫重管理的秦州又在我们的后方,我们正应该利用长沙王无暇顾及的机会除掉背后的祸患。”

      “秦州一直是防范游牧民族的前沿,军力强大,城防坚固,恐怕不容易攻取吧。”对于这个建议,司马颙有些迟疑。

      “大王多虑了,我们还按照对付刘沈的办法吧。您不妨上书皇帝,推荐皇甫重升任朝廷要职,等他前往洛阳上任经过咱这里时,把他直接逮捕。”
   
      还没等司马颙的计谋发动,皇甫重在秦州率先得到了消息,这位爷也是火爆脾气,非要拼个鱼死网破,他干脆来个实名举报,直接指控李含挑拨离间,要求皇帝处理李含,同时,皇甫重在动员秦州的武装部队,准备讨伐李含。

      司马乂因战乱不息,不希望西北再生变乱,他一面派使节携带皇帝诏书安抚皇甫重,一面给李含升官,征召他做洛阳市长(河南尹),希望两方不要真的动手。

      面对河南尹这样打入敌人内部的职务,李含二话没说就接受了,而皇甫重却没有听从中央的指令,继续加紧动员。司马颙见状,也就不再客气,他集结金城、陇西等郡的兵力,准备攻击皇甫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2-28 23: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09 墨叶 的帖子

有两只帖子,你确认回在这个帖子里了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2 22: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一章 中兴梦碎(中)

      就在西北战事爆发的同时,南方的战事却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一位东晋王朝未来的股肱之臣,也在这场战事中展露头角了。这便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

      陶侃于公元259年出生在东吴统治下的鄱阳郡,家里并无显赫的身世,父亲在东吴的军队中当一个下级军官。陶侃少年时因父早亡,家境“酷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很坚强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学的一身本事之余,其名声也逐渐为人传播,终于使他走上了政治的路途。

      在官场沉浮将近20年,陶侃几经起落,都没有太大的发展,因为此时的西晋,九品中正制已推行一段时间,基本上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像这种没有关系背景的愣头青是绝对不可能有大作为的。然而,乱世却给我们侃爷带来了机会。

      前面说了,为了剿灭张昌的叛乱,朝廷委任刘泓做荆州刺史,负责讨灭逆贼。刘泓很早就认识陶侃,可能常在一起吐吐槽侃侃山,对侃爷很是赏识,这次出任刺史,便将赋闲在家的陶侃一并带上,出任军中的先锋。

      此时的张昌,刚刚杀了司马歆,正在围攻樊城,陶先锋一马当先直入襄阳城中,组织晋军坚决反击。借助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防,陶侃让气势汹汹的张昌连吃了几个败仗,一直坚守到刘泓的主力部队赶到,迫使损兵折将的张昌率军撤退。

      刘泓对侃爷的功劳铭记在心,他封陶侃为大都护,领兵对张昌进行穷追猛打,连续苦战多天之后,叛军部众崩溃,张昌本人只身逃窜。至此,这场动静不小的叛乱基本平息了,张昌本人也与第二年(公元304年)秋天,被擒杀,“传首京师,同党并夷三族”。陶侃因为军功,也被朝廷正式封为东乡侯,食邑1000户。


      张昌叛乱快速平定,却让有人不满意了,这便是正率军南下的成都王司马颖。毕竟,司马颖和他的20万大军从河北跑到湖北,耗费还是巨大的,而他南下的目的,绝不是组团公费旅游的是要通过剿灭叛乱树立威信的。如今,平叛没机会了,成都王也不愿意就此打道回府,他还需要给自己的军队寻找新的目标。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成都王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目标。

      原来,就在陶侃平定张昌叛乱的这一会儿工夫里,洛阳和长安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出任河南尹的李含接到了司马颙的密令,要他在洛阳联络部分高级官员,准备除掉司马乂,可惜,李含没注意到,洛阳城中一直有双眼睛紧紧的盯着他,这便是他的仇人皇甫商。皇甫商得到情报后,立刻警告司马乂,长沙王这次再也不能忍耐,直接下令逮捕李含等同伙,一起诛杀。

      杀了李含,就等于和司马颙公开反目了。公元3038月,司马颙以讨伐皇甫商为名义,派张方率军7万,朝洛阳进军,同时,派人联络成都王司马颖,共同进军。

      成都王司马颖是长沙王司马乂的亲弟弟,当年的四大护法,现在只剩下他们两个了,而且,司马乂当政之后,事事都向司马颖咨询(晋书记载“颖悬执朝政,事无巨细,皆就邺咨之。”),对待皇帝毕恭毕敬,丝毫不失人臣的礼数。

      照理说,成都王一定是和长沙王站在一起的,司马颙此时去联络司马颖,这简直是昏了头。

      然而,真正昏了头的人,却是司马颖,在权力魔戒的腐蚀之下,他已然走火入魔,在他眼里,呆在洛阳陪着皇帝的,都是他的敌人。收到司马颙的来信后,司马颖毫不犹豫,决定率自己的20万大军,讨伐哥哥司马乂。

      听到这份决定,卢志第一个不同意,他站出来反对说:“明公当年抛弃权力,辞让荣誉,才收获海内的声望,如果我们不带军队,穿着文官的衣服入朝拜见皇帝,这才是霸业啊!”

      司马颖听了没有反应,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已经被权力蛊惑的他,甚至开始后悔当初听了卢志的劝,否则,他还能更早尝到权力的滋味。

      眼见卢志说了不管用,另一个参谋邵续也补充说:“明公您和长沙王是亲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如今我们志在天下,岂能先自断臂膀?”一席话掷地有声,比卢志的言论更有说服力,然而,司马颖还是完全听不进去,他心意已决。

      为了体现自己出兵的分量,司马颖在司马颙的讨伐名单上又加了一个人,诬陷可怜巴巴的羊皇后的父亲专权(羊玄之一向胆小,此番被作为罪魁声讨,没几天竟被吓死了)。檄文是这么说的:“司马乂论功不公平,与羊玄之、皇甫商专擅朝政,杀害忠良,请求诛杀羊玄之、皇甫商,遣送司马乂返回他的封国。”

      一般的讨逆檄文都是铿锵有力,指控出一大堆的罪行,然而,这篇檄文很有意思,对司马乂的声讨寥寥无几,也没有诬陷长沙王有什么僭越之举。不是他们不想诬陷,只能说司马乂行为端正,一心维护皇权,连政敌都挑不出毛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4 17: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一章 中兴梦碎(下)

      司马乂收到诏书,看到司马颖的名字不禁一阵阵伤感:他原本想和自己的弟弟一起中兴晋室,然而,成都王跳上了河间王的战车,一场规模更大的全国混战已经难以避免了,西晋中兴的梦想只怕短期内难以实现了。然而,他还不想公然与自己的弟弟刀兵相见,只是通过皇帝下诏说要讨伐司马颙这个奸逆叛徒。

      824日,司马衷在司马乂的陪同之下,来到洛阳城西的阵地检阅军队。司马乂很会鼓舞士气,他骑着高头大马在阵前巡视一阵之后,大声问道:“各位将士,今天我们要向西讨贼,你们愿意由谁带领你们?”(今日西讨,欲谁为都督乎?)

      全体将士一听让他们自己选择主将,都异口同声的呼喊:“我们愿意跟随嵇绍,奋力杀敌。”(愿嵇侍中戮力前驱,死犹生也。)

      嵇绍,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著名琴曲《广陵散》的作者)的儿子,嵇康虽然行止癫狂,但是始终心怀忠诚,由于反对司马家篡权,被司马昭处死。
      
      嵇绍年幼丧父,父亲的横死并未让他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把父亲忠义的血脉一丝不差的继承下来。贾后当政时期,嵇绍多次婉拒贾谧一党的引诱,齐王司马冏诛灭司马伦后,嵇绍作为侍中也曾屡次劝诫齐王收敛行径。

      司马乂一直很欣赏嵇绍的忠诚,听说士兵自发的希望有嵇侍中带领他们,长沙王很是高兴,封嵇绍为平西将军,和皇甫商一起率军1万多人负责抵抗河间王的部队。

      虽然司马乂手下留情没有公开声讨司马颖,但司马颖却没有丝毫感激之情,他命令大将牵秀率领成都兵团的先锋,自北向南准备进攻洛阳。

      面对北面成都王咄咄逼人的攻势,司马乂不敢再在西线多做停留,只好带着司马衷赶往黄河南岸,准备阻击成都王的军队。

      然而,西线先有噩耗传来,河间王手下大将张方,率军突击皇甫商,将司马乂的西线部队打的大败。顺势,张方带领自己的虎狼之师冲入洛阳,纵兵放火劫掠,无恶不作。

      洛阳失守,司马乂勃然大怒,他留下部分部队陪同皇帝严守黄河,自己率领主力挥师西进,在洛阳城外遭遇张方的部队,长沙王连续发动多次进攻,将张方击退,重新收复洛阳。

      司马乂带主力离开黄河南岸,留在黄河以南的部队抵挡不住成都军团的进攻,只好向后撤退,牵秀遂率军渡过黄河,兵锋直指洛阳。

      战争的第一阶段,司马乂处于全面的被动,主要由于准备不足和战线过长,成都王成功渡过黄河后,反倒有利于司马乂一方收紧战线,战争的第二阶段,以王师的反击作为主旋律。

      这一次,司马乂集结主力,在洛阳城东和成都军团展开决战。司马衷照理御驾亲征,他虽然不喜欢奔波,但是,在他心里还是很喜爱司马乂的,因为司马乂尊重他,所以,小衷衷自然对于御驾亲征的事情没有半点儿推辞。

      有了皇帝督战,王师士气大振,司马乂命手下骑兵在战马两侧捆绑长戟,彼此保持距离直冲成都王的阵地,马蹄过处,铁戟横飞,在成都王的防线之中撕开了一个口子。随后,司马乂亲自鼓动全军,潮水般的冲杀过来,成都王军队大败,死伤67万人,尸首堆积如山,把山间的河水都阻断了。

      击溃成都王的军队,司马乂不作休整,立刻率领王师调转枪头,直向西线的张方冲去。河间兵团虽然擅用骑兵,但也没见过在马腿上绑长戟这种打法,再加上知道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河间兵团士气更差,稍一接战就全军溃散,死伤五千余人。

      面对大败,张方出色的军事经验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对部下说:“胜败兵家常事,卓越的指挥官可以反败为胜,我们应趁着敌人放松警惕,向前推进,构筑营垒,跟他们打消耗战。”

      果然,司马乂得胜回朝,没想到张方竟然逆势向前,稍一疏忽之际,竟然让张方军队在洛阳城西不远处成功构筑营垒。司马颖看张方站稳阵脚,也命令成都兵团再次向洛阳进发。

      至此,战争进入第三阶段,战略相持阶段。

      在相持过程中,双方各不相让,矛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河间王与长沙王这边。张方破坏洛阳城边的水坝,使得洛阳城内严重缺水,磨坊等水利工具均无法运用。司马乂遂发动城内亲王、公爵、三公级官员家中的婢女手捣谷米,供给军营;并调动官员家中的家丁,投入洛阳的城防工作之中。

      眼看形势不利,司马乂接受祖逖(闻鸡起舞那位,他的故事后面会整段叙述)的建议,秘密通知被司马颙扣押的原雍州刺史刘沈,要他趁机逃脱,组织军队攻击长安。刘沈接到诏书,逃出长安向四方传达诏书,很多郡县起兵响应,他集结了一万多人的部队,开始进攻长安。

      此外,司马乂还派出皇甫商暗中西行,联络皇甫重,要皇甫重率军配合刘沈共同进攻长安。然而,皇甫商路过长安时,被人发现,司马颙逮捕皇甫商就地斩首。

      几个回合下来之后,局面没有改观。从8月份起兵到公元303年的年底,洛阳仍牢牢的掌控在司马乂手中,洛阳城外则是虎视眈眈的成都王和河间王的联军。就在僵持之中,摇摇欲坠的晋王朝翻开了304年的日历,黑暗中,正有一双眼睛,紧紧盯住了权利,盯住了众人的生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6 21: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乱(上)
   
      公元304年,将是未来晋王朝最不愿回首的一年:这一年,中央政权将失去最后的权威,全国的混战已无法阻止,这一年,两个独立的王国正式成立,其中的一个,将在十余年后为西晋敲响丧钟,这一年,也会被后世历史学家看做是“五胡十六国”(不含吐谷浑其实应为十九国,可能为了顺嘴,历史统称为十六国)时代的开始。
   
      这一年的纷乱,让我们先从洛阳城说起。

      此时的洛阳,在战火的蹂躏之下早没了往昔的繁荣,连续四个月的围困,断水、缺粮拷问着所有人的毅力。艰难困苦之际,司马乂仍然尊重皇权,体恤下属,上阵冲锋在前,打饭排队在后,深得广大将士热爱,就连在朝中浸淫日久的百官也对长沙王的人品和举止敬佩不已。

      依托将士的信赖,坐困孤城的司马乂反客为主,主动出击,连续击破河间成都联军,前后斩杀67万人。把张方和牵秀两个对手打的苦闷不已,畏惧之下,一贯以勇猛著称的张方,已经准备率军撤围了。

      可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司马乂万没有想到,一支背后的冷箭葬送了王师全部的希望。

      这个人就是八王之乱的最后终结者,东海王司马越。

      论关系,司马越的血缘疏远,他是司马懿弟弟的孙子,是傻皇帝的一个远方表叔。对于司马衷来说,这就是太爷爷的兄弟家里的人,马上都出五服了。

      司马越年轻的时候,名声不错,但由于血缘疏远,只能在中下层厮混。司马炎死后,杨骏和司马亮先后主政,把官职爵位肆意分发,司马越才因此混到了东海王的封爵,但仍远离权力核心。到了司马伦主政的时期,司马越再次赶上“升官”的大潮,先后被任命为侍中和中书令,算是逐渐走入政治决策层。

      河间王与成都王联合讨伐长沙王之后,很多留在京城的王爷都纷纷外逃,而带有明显政治投机心理的司马越,决定把宝压在司马乂的身上。这样,东海王司马越就成了长沙王司马乂身边为数不多的盟友。

      然而,墙头草改不了随风倒的习惯。重压之下,东海王的投机心理再次作祟,他联络了几个意志不够坚定的将领,趁机绑了司马乂,直接押赴金墉城看守,并转而向城外投降。开城后,见到城外疲软的敌军,几个参与阴谋的将领立刻后悔了,便想劫出司马乂,重新抵抗。

      这下可把东海王司马越吓坏了,他知道长沙王如果出来,绝对饶不了自己。一不做,二不休,他直接派心腹通知洛阳城外的河间军团大将张方,让张方率军围攻金墉城,赶在其他人之前抢走司马乂。

      张方得到消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公报私仇的机会,他连夜冲入金墉城,在司马越属下的配合下,成功抢走了长沙王。回到营中,张方燃起烈火,活活把司马乂烧死,哀嚎之声,传到营外,连张方的士兵都忍不住痛哭流涕,这泪水不是出于可怜,而是敬重和惋惜:敬重这位品德高尚的对手,惋惜这位功败垂成的勇士。

      司马乂是“八王之乱”中归西的第五王,从公元30212月诛杀齐王司马冏到公元3042月被杀,当权一年零两个月,在八王之中排名第四。

“八王之乱”个人简历


爵位


长沙王(曾被降封为常山王)


姓名


司马乂


身份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的弟弟


当权时间


1年2个月


盟友



优势


勇猛忠正


昏招



手下败将


司马冏


死亡原因


他杀


凶手


司马颙、司马颖


司马乂死后,河间王司马颙抽出主力部队,回师击溃了司马乂一方的刘沈与皇甫重,至此,讨伐长沙王的权力斗争结束了,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截获了权力。

      司马颖在部众的簇拥之下,正式进入洛阳。作为胜利者,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秩序:他自己被封为丞相,盟友司马颙则官拜大都督、太宰和雍州牧,成功搅局的黑马司马越也有封赏,被晋升为司空、守尚书令。

      安排完这一切之后,司马颖决定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重新回到邺城的老巢去,但为了以后进出方便,他留下奋武将军石超,率军5万负责把守洛阳的十二个城门。

      回到邺城之后,司马颖的权力欲和野心极度膨胀,仅仅当个丞相已经不能让他满意了,他又想有更高的追求。不过,比起直白的赵王司马伦,成都王还是懂得饶饶弯子的,他上书皇帝,废去太子司马覃和皇后羊献容(司马颖起兵的借口里就有讨伐羊皇后之父羊玄之这一条,羊玄之已死,成都王也没忘记废掉皇后),并安排河间王司马颙上书,请皇帝封自己做了皇太弟。

      绕过这么一个圈子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摇身变成了皇太弟,也就成了未来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且,罢免皇后的行为也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小衷衷在他眼里,只是个连老婆都不能保全的提线木偶。

      可怜的羊献荣,刚刚在皇后的位置上坐了一年,就又被人从梦中叫醒,连夜送入金墉城中居住。这已经是她两次被立之后第二次被废,然而,这位苦命的女人根本想不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磨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11 13: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乱(中)

      说完了洛阳这边的乱局,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处战乱不休的地方——蜀汉

      前面早早说过,带头大哥李特正率领流民部众在成都城下与益州刺史罗尚对峙。就在中原地区爆发司马颖、司马颙和司马乂混战的时候,益州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此时的李特,已经将罗尚逼到成都城中死守,益州境内的原住民都在大族的带领下向李特归附,但出于对流民的疑虑和担心,他们纷纷就近集结,构筑堡寨自保。

      李特的部队多是流民为主,本身携带的粮食不多,在长期的对峙中,不如罗尚一方更有持久性,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李特遂安排手下流民到益州境内新归附的各堡寨中谋生果腹。

      吃饭问题倒是解决了,但流民和原住民之间的矛盾,却因为这种寄食而被不断放大,再加上连续的胜利让李特有些骄傲,他拒绝了属下提出的要求各堡寨遣送质子的建议。

      这样一来,就给了原住民首鼠两端的机会。

      罗尚也看出李特的破绽,他利用带头大哥放松警惕的机会,趁夜从城墙上把心腹吊出城外,与各堡寨取得联系,许以未来的高官厚禄,与原住民悄悄达成一致,准备伺机反扑李特。

      一切准备妥当,罗尚派军袭击李特大营。各原住民的堡寨也按约定纷纷行动,将李特分散下来的流民部众尽数消灭。带头大哥准备不足,身边人数不多,再加上分散到堡寨的部众无法归队,李氏兄弟虽然勇猛,但激战两天之后,仍难逃一场大败。李特以及其兄长李辅都在乱军中阵亡,李特的儿子李雄、李荡收拾残众向后撤退,与李特的四叔李流、五叔李镶会和。

      带头大哥的阵亡,犹如晴天霹雳,流民部众人心惶惶,大有崩溃之势。罗尚毫不手软,再派大军攻击李流,由于恐惧,李流营中部分部众临阵倒戈,流民部众眼看已难以支撑。

      就在危急时刻,李氏全家奋力抵抗,连李特的老婆,李荡的母亲罗女士也身披铠甲,亲自上阵,在乱军中被砍伤一只眼睛,却毫不退让。眼见女流之辈都能如此英勇,流民部众顿时士气大涨,李雄、李荡兄弟几番冲杀之下,竟将晋军击退,但混战之中,李荡被矛刺中身亡。

      一场小胜,却不足以改变战场的形势,而李特等人的连续丧命,严重摧毁了流民部众的自信心,更为不利的是,来自外部的晋朝援军正在入川途中。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李流作为家族的长者(李流排行老四,大哥李辅、二哥李特、三哥李庠均已阵亡),对前途失去了希望,他没有选择继续为几位哥哥复仇,而是准备接受晋朝的“招安”。

      李镶、李雄等人坚决反对投降,但李流主意已定,他开始接洽罗尚,商量投降事宜。对于李流的请降,罗尚也是十分欢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消灭流民也不是他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几次接触下来,罗尚和李流均逐渐打消了对对方的诚意的怀疑,一场招安大戏,已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了。

      然而,李雄等人不愿就此投降,他在流民阵营中聚众陈述:“我们杀了那么多原住民,一旦放下武器,就成了一堆鱼肉,必然会被人宰割,如今,我们只有利用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发动奇袭,去夺取富贵!”一席话,说到不少流民心眼里去了,他们寄居四川,受够了当地人的鄙视,如今,正是用武力为流民争取生存地位的时刻。

      有了众人的追随,甚至还有了李流真心投降的掩护,李雄突然对入川的援军发动奇袭,晋军准备不足,加之远道而来立足不稳,一番激战之后被李雄杀的大败而回。紧跟着,李雄再接再厉,击溃罗尚的军队,攻取郫城(现属于成都市,距成都仅有30公里),把罗尚重新赶回成都城内。

      一场大胜,重新扭转了局势,并使得李雄声名鹊起,流民部众对这位带头大哥的儿子交口称赞,李流对于此前的懦弱也深感惭愧,加之身体不适(李流很快病逝),李流让出了流民的领导权,由李雄取而代之成了新的领袖。

      相比李特,李雄更显得沉稳果决,他一改老父四处游记的流动打法,开始闷头建设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将成都周边区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不断对成都施加着压力。

      重压之下,罗尚自知大势已去,他留下部将继续守城,自己则趁夜深人静的机会,率部分嫡系部队偷偷溜出城去,一路逃到江阳(今天四川省泸州市),并向朝廷汇报败讯,可惜,司马颖正在忙于新一轮的权力划分,根本无暇顾及四川。

      罗尚跑了,留守的部将也不愿意卖命,他们大开城门,迎李雄的部队进入成都。至此,经过李特李雄父子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以流民为主力的他们,终于在四川彻底站稳了脚跟。

      公元30410月,李雄在成都正式宣布独立,称成都王(2年后正式称帝,史称成汉或前蜀,一般按照公元304年作为成汉建国的年份),改年号为建兴,废除晋朝颁布的法令,只约定法令七项。此外,李雄任命叔父李镶为太傅,其余兄弟分别位列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职,并追赠老父李特为成都景王。

      随着成汉的正式建立,八王之乱所引发的大分裂时代正式揭幕了,自公元304年起直到公元589年,在漫长的二百八十六年间,中国国土上,最少时两个国家并立,最多时出现十一个国家,华夏大地支离破碎,一团混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15 20: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乱(下)

      益州局势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其实和中原的战乱脱不了干系。就在成汉建立的时候,中原正在新一轮的混乱中自顾不暇。

      这一次风暴,把成都王司马颖和东海王司马越深深拖入了漩涡之中,顺带手的,也苦了我们可怜的小衷衷。

      原来,成都王司马颖当上皇太弟之后,骄傲奢侈,一天比一天严重,亲信弄臣纷纷当权,赏罚有失公允,令全国大失所望,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原来司马颖是只披着羊皮的狼,当年的谦谦风度不过都是假装的。

      东海王司马越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便利用朝野对司马颖的失望,趁机联络右卫将军陈眕以及长沙王司马乂的旧部,密谋反抗。

      公元30471日,成汉建国前3个月,陈眕率军突入洛阳,用皇帝诏书征召三公、文武百官以及禁卫军将士,下令戒严,并讨伐司马颖留在洛阳的部队。奋武将军石超虽有5万大军,但司马越手中高举皇帝的诏书,石超不能抵挡,率军逃回洛阳。

      73日,司马越成功驱逐司马颖在洛阳的残存势力之后,大赦天下,恢复羊献容的皇后之位(被废3个月之后,又被请出金墉城,羊后已经经历23立,还不到56立的一半),同时,请皇帝下诏免除司马颖皇太弟的称谓,恢复司马覃的太子之位。

      74日,司马越出任大都督一职,并陪同惠帝司马衷,御驾亲征。

      出征之前,侍中嵇绍要求陪同皇帝前去,朋友听说,连忙问嵇绍说:

      “此去前线,安危难以预料,兄弟你有好马没有?没有的话,我为你去找个好的坐骑。”
嵇绍听了,严肃的回答:“我堂堂七尺男儿,作臣属陪同御驾,应当护卫圣驾至死不变,我要什么好马?”

      原本只是一句豪言壮语,不想却一语成谶。看来,好人长命,都是骗人的愿景。

      司马越通令全国,征召四方兵马,各地军队纷纷云集,抵达前线时,已集结10余万人。司马颖这方也毫不示弱,他本就有强大的军力,此番又在河北地区广泛征兵,军力也十分盛壮。

      724日,东海王和成都王的决战在河北地区爆发了。比起司马越临时拼凑的大军,司马颖的部队训练更为有素,又曾经经历过对司马伦、司马乂的多次苦战,战斗力更为强悍。司马颖手下中军大将石超率军发动突击,直奔司马越的中军皇帝的御伞处冲杀过来,司马越不能抵挡,中军的大旗也被成都军团砍翻,全军顿时崩溃。

      皇帝司马衷目标显眼,在乱军中难以逃跑。乱战之下,司马衷被射中三箭,好在盔甲穿的厚,没伤到皮肉,但脸部没有遮挡就稍微惨点,乱军之中被打破了相。皇帝身旁的文武百官和左右侍卫均各自逃命,只剩下嵇绍,他身穿正式官服,跳下马背,登上司马衷乘坐的玉辇,用身体阻挡士兵的攻击。士兵抓到他,一把拽下车来,挥刀就要砍去。司马衷连忙大叫:

      “他,他是忠臣,不要杀他!”

      “皇太弟说了,只不让冒犯陛下一人,其余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说罢,一刀下去,把嵇绍砍翻在地,鲜血溅到司马衷的衣服之上。眼见自己的忠臣死在面前,司马衷惊恐过度,跌下车来,昏厥不醒。

      击溃了司马越,石超连忙赶到御驾处,把司马衷带回大营,好吃好喝暂时供奉上。第二天,司马颖派卢志前来迎接圣驾,进驻邺城,把皇帝司马衷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心。

      为了出席庆功大典,成都王的左右准备给司马衷换洗衣服,一直发呆的司马衷突然说道:

      “这上面有嵇绍的血,别洗了,让它一直留在上面吧”(此嵇侍中血,勿去!)

      小衷衷的这句话,不禁让人心中一酸,他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养在宫中只知肉糜的皇帝了,他几个亲兄弟之间的倾轧似乎让他懂得了什么,而几次战场经历更让他亲身体验了生死间人性的扭曲与可怕。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傻乐的皇帝了,至少,他的情商显著提高了。当然,这对他未必是什么好事,不久也会为他召来杀身之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19 2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三章 狼头大纛(上)

眼看司马颖取胜,一向喜欢观望的司马颙迅速做出表态,他派大将张方率军2万,直奔洛阳杀来,东海王的留守部队不能抵抗,洛阳陷落。为了进一步讨好司马颖,张方把刚被司马越恢复名号的皇太子司马覃和皇后羊献容又废了一遍(羊后已经经历33立),这娘俩也是倒霉,走出金墉城一个月不到,就又被送了回去。

至于东海王司马越,一场惨败之下,他已无处可去,只好向东逃回封国(东海王封地在今天山东省南端的郯城县),准备在封国据守。

照理说,像东海王这种丢了军队丢了皇帝只能躲回家里的人,其政治生命应该走到尽头了,然而,也是天不亡司马越,就在司马颖准备对他进行清算的时候,成都王的后方却燃起了熊熊战火。

点燃这把火的人是晋朝安北将军王浚。

王浚是晋阳(今天山西太原市)人,他老爸叫王沈,在本书的第四章出现过一下,就是当年魏帝曹髦准备向司马昭发起奋起一击之前,提前和王沈、王经、王业仨人商量了一下,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王沈和王业扭头就去告密。也正因为此,王沈得到了司马家的重用,先封安平侯,后又升至博陵公。

不过,王浚还真不是有权家庭娇生惯养出的孩子,他母亲出身贫贱,一次很意外的情况,被吃惯荤腥想尝尝素菜的王沈诱奸,生下了王浚。王沈实在没想到自己偷个腥还被留下了把柄,便对王浚这个私生子十分厌恶。

王浚长到15岁的时候,他爹因病去世,除了这个私生子再没留下其他的儿子,无奈之下,各位亲戚方才确立王浚为王沈的正式子嗣,继承王沈的爵位,开始走上政治仕途。

在仕途中,私生子的晋升还算比较顺利,到贾后倒台的时候,他已官拜宁朔将军、持节、负责幽州(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地区的防务。

幽州地处晋朝的北疆,直接与北方少数民族接壤,与中原地区距离较远。王浚到任之后,对中原地区晋朝王室的内斗采用观望态度,不表态不站队;对少数民族采用和亲策略,私生子把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分别嫁给段部和宇文部鲜卑的首领,以此换取对方的支持。

公元301年,三王聚义共同讨伐司马伦,王浚作为一方大员继续隔岸观火,不允许幽州人前往支援任何一方。为此,司马颖对王浚大为不满,而且,由于王浚的势力紧邻自己,更让成都王感到不爽。于是,司马颖安排自己的手下和演做幽州刺史(此时,和演与王浚的关系就好比北京市长和北京军区司令的关系类似),并让他秘密除去王浚。

和演作为一个文官,自然没能力直接和私生子叫板,因此,他联合乌桓单于审登,打算邀请王浚到蓟城(今天北京西南)郊区泡泡温泉做做马杀鸡,就在他兴致最高时,由乌桓部落将他击杀。

一切计议已定,和演出面邀请王浚出游,私生子不知是计,真以为是去温泉水滑洗凝脂,也不带太多卫兵,穿个人字拖带着两条毛巾就出发了。

然而,当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把王浚郊游的好心情给一股脑浇灭了,没泡两下,私生子便要收拾东西回家。此时,乌桓的部众已经赶到,但他们的武器弓弦全部被雨水沾湿,暴雨倾盆之下又不太好锁定目标,实在无法发动攻击,只好空手而回。

要说天气不适合,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改日天晴还可以重新来过。但乌桓民风淳朴,又爱迷信,单于审登就觉得,一场天气预报也没报准的大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说明王浚有神灵保佑,至少是龙王护体,自己是万万惹不起的。

思来想去,为了避免神灵责怪,乌桓单于只好偷偷向王浚告密,把和演的密谋尽数说出。王浚听了着实吓了一跳:好家伙,去温泉来个马杀鸡差点儿就把自己的小命丢了!不过,私生子很是沉着,他利用乌桓迷信的特点,连忙装作神灵附体的样子,借龙王之嘴要求审登和他一起,出兵围攻和演。和演无法抵挡,终被王浚所杀,私生子直接接管了幽州刺史的权力,并自领为幽州牧。

除掉和演,王浚自然知道幕后买凶的便是成都王司马颖,借着此次司马越和司马颖争斗的机会,私生子决定要让成都王也享受一次马杀鸡的待遇。他联合了司马越的亲弟弟东赢公司马腾,还有自己的女婿段部鲜卑酋长段务勿尘以及乌桓酋长羯朱,点起北方兵马,带着鲜卑和乌桓的铁骑,就朝中原直冲过来。

面对北方来势汹汹的袭击,成都王司马颖没太当回事,他还沉浸在击溃东海王军团并捕获皇帝的喜悦之中。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司马越的兄弟在为哥哥做绝望的复仇,至于王浚,他实在不觉得一个私生子能有多大的作为。

想到兄弟这个词,成都王端着美酒的手不禁颤了一下,扭头看了看正在闷头猛吃的司马衷,他百感交集:司马玮、司马乂、司马允的神情又一次浮现在他的眼前……不过,没等他来得及感慨,一个士卒冲了进来,高声报告说:

“不好了!王浚和司马腾的叛军突破了我们第一道防线,北中郎将的部队大败!敌人士气大涨,正朝石超将军的第二道防线冲来。”

“什么!王浚小儿竟有这般厉害!”司马颖听了有些不信,站起身来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他们人数不多,但有鲜卑、乌桓部队压阵,我们的步军在平原中无法抵挡!”

“啊?这倒如何是好!列位臣工哪个能有办法消灭逆贼?”

殿中一阵寂静,所有人都把头悄悄低了下去,大家谁都明白,在华北平原上跟少数民族骑兵过招,确实是有难度的。

突然,一个雄壮而豪迈的声音传了出来,字字铿锵有力,震得房梁嗡嗡直响:
“殿下不必惊慌,我有一策,定可将司马腾、王浚两个宵小的人头,早日挂在城门外的杆子上示众。”(二竖之首,可指日而悬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22 21: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三章 狼头大纛(中)

所有人忙不迭的抬起头来,却见一位虎背熊腰的大将,正站在厅堂中间朗声说道:

“想消灭王浚的部队本也十分容易,只需殿下允许,由我去召集匈奴五部兵马,定可把鲜卑乌桓打个落花流水。”

“匈奴五部的人马能很快召集齐么?”司马颖听了,略有些迟疑,“我打算陪同皇帝返回洛阳,暂时避避锋芒,然后重新号召天下,用朝廷的威力震慑他们。将军以为如何?”

堂下之人不禁摇了摇头,他用手捋了捋自己乌黑间略带赤色的长须,昂首说道:“殿下于国家立有大功,威信远播四方,大家都愿意为您效命,能听从您的指挥,也是匈奴五部的福分,召集他们没有任何困难。至于您,如果远去洛阳,很可能会失去权威,不如在邺城坚守,等我率五部兵马为您排忧解难。”

“太好了!能有匈奴来援,我们又何必怕那鲜卑乌桓呢?”听了刚才的赞颂,司马颖心情大好,“即日起,封你为北单于,负责统率匈奴部众。”

司马衷坐在座位上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切,他心里明白,这个弟弟又替他封赏旁人的官职,马上就会有司马颖的左右把正式的诏书拿过来请他盖章了。这种过程,他已经异常熟练了,然而,小衷衷完全不知道,他这次任命的绝不只是个“北单于”那么简单,未来西晋王朝的掘墓人,已经顺利搭上了最后一班快车。


这位胡须有些发红的人叫做刘渊,字元海,是匈奴左贤王刘豹的儿子。匈奴曾经是中国北方的强大民族,但后来与两汉几番交战,逐渐衰败,到了曹操统治的时期,他把匈奴内迁至汉地,并把他们分为五部,目的是削弱匈奴人的凝聚力。

由于父亲很早搬入内地居住,刘渊从小便在中原长大,深受汉文化的熏陶,他特别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研读《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之类的战争书籍,捎带手的,把《史记》、《汉书》以及诸子百家的其他经典通通诵读一遍,可以说是高度汉化的匈奴人。

青年时代,刘渊心怀大志,不光昼夜读书,更长外出习武,练得一身好本事。由于他出身匈奴贵族,遗传基因良好,长的异常魁梧挺拔,身高将近2米(八尺四寸,三国两晋时期,1尺大概24厘米),胡须长超过70厘米,当中不少胡须呈赤色。当时,晋朝的名士都喜欢用相貌评价一个人的运势,好几个相士见到刘渊后都吃惊不已,觉得这个“红胡子”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到了晋朝建立之初,红胡子刘渊作为少数民族派来首都的人质(还记得那个拉皮条打鸟的拓跋沙漠汗么?他和刘渊一样都是来当人质的),留在洛阳居住生活,由于相貌出众,能文能武,他经常成为司马炎的座上宾。长臂猿对这个红胡子的家伙甚是喜爱,秃发鲜卑造反和准备攻击东吴时,他都想派刘渊率领兵马冲锋陷阵,不过,由于汉族大臣的坚决纷纷反对,此事方才作罢。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更觉得刘渊不是久居人下之人,曾多次建议司马炎除掉刘渊,但均未被采纳。

后来,杨骏辅政时大肆批发官职,刘渊也被封为了五部大都督,正式确立了红胡子在匈奴五部中的领导地位,成都王司马颖执政后,又加封他为宁朔将军,继续负责管理匈奴五部。

面对中原地区的混乱,匈奴人其实早就蠢蠢欲动,也想到中原的繁华大地上分一杯羹。刘渊的叔祖父刘宣,是匈奴五部的右贤王,他召集各部匈奴的领袖,与他们痛陈利害,利用司马家互相倾轧的机会,复兴匈奴民族的伟大勋业。经过磋商,他们一致同意由刘渊做大单于,统领全体匈奴人。

把匈奴人的意愿统一后,刘宣派亲信到邺城向刘渊报信,希望红胡子尽快脱身返回并州(今天的山西),带领匈奴人共举大业。为此,刘渊曾向成都王请假说要回去主持族人的葬礼,但由于战事吃紧,司马颖急缺人手,没有同意刘渊的告假。

这次,借着王浚带兵进攻的机会,刘渊终于连哄带骗的说服司马颖让他返回山西召集匈奴五部兵马,名义上是为了保卫邺城,实际上,红胡子是要举兵造反了。可惜,司马颖没能看出刘渊的狼子野心,他很傻很天真的以为,这位少数民族的大首领会成为他的救星,带着五部匈奴来供自己驱使。

“纵虎归山”加上“引狼入室”。可怜而又可笑的司马颖竟把这两个昏招一次性的都用全了。

返回山西之后,刘宣等尊刘渊为“大单于”,他们通令匈奴五部,大肆征集兵马,仅仅过了20天,便已有超过5万人集结于红胡子的狼头大纛之下,一只可怕的虎狼之师,就此形成了。

也许是在汉族文化下熏陶久了,刘渊还不太好意思直接就和司马颖翻脸,他安排了五千精锐骑兵,打算去救援司马颖。

可是,邺城的形势在刘渊离开的日子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26 21: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三章 狼头大纛(下)

原来,王浚和司马腾的联军,在鲜卑乌桓的帮助下,根本就没有给司马颖搬救兵的时间,他们在平棘(今天河北省赵县,邺城以北150公里)附近的洨河(这条河上后来修建了有名的赵州桥)击败由石超率领的成都王主力部队,并一举南下,兵锋直指邺城。

主力被击败的消息传回邺城,顿时人心惶惶,文武官员纷纷逃散,智囊卢志劝司马颖陪同皇帝司马衷,早日前往首都洛阳。当时,邺城之内尚有全副武装的战斗部队一万五千人,足够护卫司马颖等人前往洛阳,卢志彻夜调度,预定天色拂晓时出发。可是,司马颖的老母亲留恋邺城,不愿离开,司马颖也犹豫不决,眼看主将这副孬种的样子,将士再无信心,一万多人的部队顷刻崩溃。

没了军队,司马颖再不敢在邺城停留,会同卢志,带上皇帝,坐着牛车逃向洛阳,他身边只剩亲近左右数十人。由于出行紧急,成都王一行未携带路费和粮食,幸亏一个小太监的被套中藏有私房钱三千钱,于是,皇帝便用正式诏书向他借用,靠这三千钱,在途中买些宫保鸡丁盖饭,供这几十口人勉强填饱肚子。

路过温县(司马懿的老家)时,司马颖倒不忘领着鞋子都跑丢的司马衷来给祖先扫墓,皇帝只好穿上随从的鞋子,在祖爷爷的墓前嚎啕大哭。可惜,影帝再也帮不上他的不肖子孙了,他们父子篡位时,估计早已把人品败光了。

一路颠簸之后,司马颖一行终于赶到洛阳周边,司马颙手下大将张方亲率1万多人的庞大部队赶来迎接。见到皇帝,张方连忙赶到牛车之前就要跪拜,司马衷连忙跳下来阻止,因为几经周折的他早已懂得些人情世故了,此时落魄的皇帝,确也受不起张方这一拜了。

司马颖逃跑后,王浚带兵冲入邺城。邺城自袁绍统治时期开始大力营建,后来经过曹氏几代的悉心维护,宫殿气派,城市繁华。来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哪见过如此美丽的花花世界,他们内心深处的原始野性顿时被激发出来,在王浚的纵容之下,鲜卑和乌桓开始了疯狂的抢夺、奸淫和烧杀行径。邺城的天已被染红,邺城的地早已烧焦,曾经的北方重镇,如今已是人间地狱。

金钱和女人抢的差不多了,鲜卑人准备班师了。王浚此时突然发现,少数民族的士兵大多掠有汉族妇女,男人女人混杂在一起,军队已毫无阵型可言,为了避免在撤退路上遭遇周边势力的打击,王浚通令全军:“胆敢有窝藏汉族妇女的,一律斩首。”

当时,少数民族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和汉族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鲜卑和乌桓是王浚部队的主力,但他们对汉人的命令依旧十分听从,于是,害怕军法的异族士兵,连忙把抢来的8000多名妇女推入易水之中溺死。

又是一幕人间惨剧!

日后,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王浚引狼入室,引导异族侵略中原屠杀人民的行径大加痛斥,将其与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并称为千古汉奸。


皇帝返回洛阳的消息传出,此前在邺城四散的百官陆陆续续的归来,文武百官的阵容,大略齐备。与此前刘渊说的一样,来到洛阳的司马颖已完全被边缘化了,张方手握重兵,完全控制朝廷。司马颙知道机会成熟,便安排朝政要员上书皇帝,取消司马颖的皇太弟封号,并请皇帝下诏,任命自己出任国家军委主席(都督中外诸军事)。

为了方便行使权力,司马颙命张方将皇帝司马衷迁至长安,自此,权力的魔戒,正式戴在了河间王司马颙的手上。不过,他对司马颖还算客气,留了他一条小命,继续跟在皇帝身边。


另一边,在山西整顿好军队的刘渊,听说成都王司马颖放弃邺城,丢失权力后,叹息说:“不听我的建议,反而自己逃跑,真是懦夫。不过,我对他有过承诺,不可补救。”

说罢,竟准备调动兵马,攻击鲜卑和乌桓。

看到刘渊的打算,他叔爷爷刘宣急忙出来劝阻:

“大单于,晋朝从来不把我们当做人看,而今他们骨肉残杀,正是上天赐给我们恢复匈奴威名的最好机会。何况,鲜卑和乌桓,本就与我们相似,他们明明可以作为我们的后援,为什么要攻打呢?”

刘渊本也不傻,他只是在汉文化下熏陶的多了,还有点儿“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在刘宣的提示下,红胡子顿时醒悟:

“对极!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学刘邦、曹操,怎可拘泥于承诺。”

于是,刘渊不在计划救援邺城,而是一门心思开始收罗部众,稳定人心。一时间,不少少数民族和汉人,纷纷归附。

公元304年底,刘渊在离石(今天山西省离石县)正式建国,为了归拢人心,刘渊从昭君出塞开始数起,说匈奴人实际是汉王朝的外甥,如今,正要替汉朝恢复大好江山,因此,以“汉”为国号,称汉帝国,并以刘邦、刘秀、刘备为三祖,以西汉文帝、西汉武帝、西汉宣帝、东汉明帝、东汉章帝为五宗,统一放入皇家祭庙中祭祀。(一个非常滑稽的认祖先的方式,我们权且当做是匈奴人的可爱与天真吧)

继成汉之后,第二个独立王国也正式建立了,由于此后他们更改国号为赵,因此后世历史一般称其为汉赵帝国。

从公元304年底开始,红胡子在身心上彻底脱离汉文化的约束,他和他的后人们高举着狼头大纛,将在中原掀起一场又一场的血雨腥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3-30 2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四章 混战不休(上)

就在红胡子和他的匈奴铁骑在草原上嗷嗷乱叫的时候,晋朝那帮王公贵族却对他们打不起半点儿兴趣,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枚从成都王手中滑落的魔戒之上。

一只大手按住了正在地上打转的戒指,小心的把他捧了起来,一边将粗糙的无名指塞入环中,一边从嗓子深处发出古怪的声音:“宝贝,你是我的!你是我的了!”

这声音这台词是不是有些耳熟?他不是《指环王》中的小怪物咕噜姆,而是地处长安的豪强,河间王司马颙。

对于河间王来说,权力的到手确实殊为不易,从公元300年贾后倒台开始,不安分的司马颙便接过凤姐阴毒的衣钵,把一肚子坏水发挥到了极致,阴招是一个接着一个,毒计是一条连着一条。先是在赵王与齐王、成都王的战争中临阵倒戈,把伦秀组合晃了一大跟头;接着是撺掇各王起兵讨伐齐王,还差点儿坑了长沙王;当然,司马乂最终没有逃过河间王的连环追杀,被张方活活烧死;最后,趁着司马颖落魄失势的机会,司马颙终于抢到了权力的至尊魔戒。

然而,带着小衷衷来到长安之后,河间王却突然发觉,几经苦难的司马衷已经不是任人摆弄的提线木偶了,这个曾经的肉糜皇帝,如今已经大致分得清好人和坏人了。而这个河间王,肯定早被小衷衷划入坏人的行列。不仅难于摆布,而且,司马衷和那枚权力魔戒,都成了河间王手中的烫手山芋。

公元305年夏天,死灰重燃的司马越又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他利用河间王携惠帝退守长安的机会,在江淮地区迅速扩展势力,并通令全国号召勤王,理由是河间王司马颙劫持皇帝前往长安,所以他们要集结义军,迎接司马衷回洛阳。

司马越的号召,获得了当时大多数势力的支持,一方面,是阴谋家司马颙名声太臭,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司马越的几个亲兄弟都很给力。

西晋的王室动乱,首先卷入的都是和司马衷血缘较近的王爷,比如当年的四大护法,他们纷纷倒台之后,越来越多血缘相对疏远的王爷加入到动乱的行列之中。司马越兄弟就是如此,由于血缘过于疏远,此前的动乱没他们的份,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都得以从残酷的斗争中存活下来。现在,该是他们走到镁光灯下的时候了。

之前提过的东瀛公司马腾率先响应兄弟的号召,他还拉着盟友“私生子”王浚一起入伙,形成司马越最强有力的盟友。此外,安北将军司马略和平昌公司马模也纷纷起兵,给东海王站脚助威。

其余本想观望的势力,看到司马越的人气蹿升,也就纷纷宣布响应东海王的号召。洛阳留守的朝廷官员,为了表示和司马颙划清界限,连忙去金墉城中请出被张方废除的皇后羊献容,请他重登后位。这次,已经是可怜的羊女士第四次被人冠以皇后的名义了。


长安这边,听闻关东联军起兵的消息,司马颙吃惊不小,环顾四方,曾经能当做盟友的势力,多半都已被他毒计所害,如今,他已是政坛上的孤家寡人。

虽然没有盟友,不过他却有一员悍将——张方。这次也不例外,司马颙任命张方为大都督,由他亲率10万大军重返洛阳,负责抵抗关东的联军。河间王的势力重掌洛阳之后,刚刚被恢复后位的羊献容又倒霉了,毫无悬念的,她再次被废黜。(已经经历了44立)

对羊献容更为不利的是,由于屡次被当做政治标杆利用,河间王司马颙打算斩草除根,他假传圣旨,要洛阳的官员逼羊献容自杀。幸亏司隶校尉刘暾(暾,读“吞”音)等人,实在不忍心加害这个倒霉的女子,几番据理力争加上司马颙逐渐无暇顾及,终于保住了羊后的性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4 10: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四章 混战不休(中)

张方抵达洛阳之后,河南省省长(豫州刺史)刘乔也宣布支持司马颙,并连续击败勤王联军的进攻。听得这一连串的好消息,河间王心情稍有好转,为了确保胜利,司马颙重新启用司马颖,封他做镇军大将军,河北地区军事长官(都督河北诸军事),并拨付他少许兵马,由老部下石超和卢志辅佐,共同前往洛阳驻防。

即便是战争的关键时刻,司马颙仍不忘算计一下盟友,他安排成都王司马颖屯兵在洛阳外黄河北大桥,替他的嫡系部队张方做外围防御。要知道,司马颖此时部众的士气是相当低落的,其战斗力远逊于洛阳城中的张方,河间王不过是拿成都王的人马去当炮灰而已。

驻扎在黄河岸边最前线的司马颖何尝不知道自己又被“盟友”摆了一道,望着汹涌的河水,想起齐心协力的司马越兄弟,司马颖心中也难以平静,失去权力魔戒诱惑的他,内心里的那点儿善良竟又涌现出来:“少年果锐”的司马玮、“虚心下士”的司马乂还有“忧国忘身”的司马允,如果我们兄弟都还在,岂又容得司马颙、司马越在此掌权?

“将军,可是又想起邺城的繁荣了?”不知何时,参谋卢志已经悄然站在成都王身边。

“是啊!你说我们还能回的去么?”面对未来,司马颖已经充满了疑虑。

“盛衰本无定式,我相信您最终还能重返邺城!”卢志坚定的说道。

“最终……”司马颖好像只从话中听到了最终二字,他低声念叨着“莫不是说我会最后死在邺城?”
   
“…………”卢志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以为这只是司马颖的玩笑话。不想,未来还真的一语成谶了。


公元305年底,司马越的军队正式向黄河大桥发动了攻击,主攻部队不是旁人,正是司马颖命中的魔星,私生子王浚。王浚这次没有携带异族军队帮忙,但他常年驻扎在北方,手下训练有一批精锐的骑兵部队,打司马颖和刘乔肯定是绰绰有余。果然,王浚的精锐突骑部队如入无人之境,直杀的守军四散崩溃,石超拼死抵抗,为司马颖等一行人等逃跑争取了时间,但自己却死于乱军之中。

司马颖等人的大败,严重影响了河间军团的士气,张方不敢困守,主动率军退出洛阳,撤退至霸上(今天陕西省蓝田县)驻守,并与司马越的勤王军队遥相对峙。

前线失败的战报传到长安,河间王听说司马颖和刘乔先后失败,张方又已撤出洛阳的消息,他不禁有些惊慌,在左右人等的反复劝诫之下,司马颙又想出了个坑人坑己的方法,议和。

司马颙提出的条件倒是很简单,他和司马越以陕县(今天陕西省陕县,在三门峡市的西南,距离洛阳约100公里,距离长安约200公里)和函谷关为界将天下两分,函谷关以内归司马颙,函谷关以外归司马越。

河间王这议和条件和千年后李宗仁为国共提出的议和条件颇为相似,一个是以陕县和函谷关划分东西,一个是以长江划分南北。他们都是在己方军事已处于被动的情况下,还妄想提出一个维持现状的议和提案,这实在是对对手智商进行赤裸裸的藐视。

不过,这有趣的议和提案,还是引发了众人的遐想,也打破了对峙时勉强维持的均势:

作为司马颙的盟友,司马颖听说和谈简直便如五雷轰顶,成都王不是傻子,他明白,一旦那两位王爷议和了,自己就是最好的替罪羔羊,一定会被扣以各种罪行进行清算,这辈子就回不去邺城了。为此,成都王联系卢志等人,悄悄收拾行装,随时准备跑路。

此外,司马颙所仰仗的悍将张方,也不赞同议和的提案,因为他曾经纵兵掠夺洛阳,又胁迫皇帝迁往长安,他也怕议和之后,自己当年的罪恶不会被轻易宽恕。他已无心战事,反复游说河间王放弃议和思路。

看起来,河间王的盟友和部下都不同意谈判,对手也不会接受这个条件。照理说,议和的策略应该没有可行性了。

然而,有个人却答应了。不是旁人,正是东海王司马越。

前面分析过,议和的提案对司马越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因为,函谷关已东的地方本已在联军的控制之下了,乘着当时的胜势,东海王本可以一鼓作气进攻长安的。

司马越是脑子突然秀逗了么?还是那一刻他司马衷附体了?

其实都不是,司马越假意答应进行议和谈判,并悄悄增加了一个条件:“杀了恶汉张方,我们就停战!”目的太简单了,他想诱骗河间王自断臂膀。

面对这一条件,司马颙有些犹豫了,他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军事支柱,但又害怕错过这次“议和”的时机。经过一番思虑,一贯喜欢坑盟友的河间王,这次决定坑一把自己的部下。

“丢卒保车!”河间王的嗓子里又挤出了几个沙哑的音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5 20: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四章 混战不休(下)

为了确保计划顺利实施,河间王找来张方的好友,长安富翁郅辅,连威逼带利诱,要求郅辅找机会接近张方,将他除去。郅辅无奈,只好答允司马颙的要求,径直前往张方在霸上的军营。

这郅辅与张方感情深厚,想当年,张方初到长安时,贫贱无依,郅辅不断帮助他,助他一步步走向高位。功成之后,张方对郅辅早年的帮助铭记于心,一直当做身边最好的朋友。

此次郅辅前来,声称是长安有紧急要事,也不过多通报,便挎着刀举着信直入张方的大帐。张方手下卫士知道这哥俩情同手足,虽然带刀入帐,他们也丝毫没有疑心。

“兄弟,长安那边有何要紧之事?”

“十万火急,河间王差我将此信送给将军,请将军遣散左右,我另有要事汇报。”

“哦?这样啊!小的们,先下去。”张方不疑有诈,立刻屏退左右,“兄弟,你说吧!”

“请将军先阅读此信。”虽然左右已退,但郅辅知道张方武艺了得,必须趁他不注意时才能下手。

张方接过信件,由于天色已晚加上字体较小,他只好背身凑近火烛,仔细阅读起来。

初读之下,这好像只是一封很是寻常的战情通报。张方正在疑虑之时,猛听身后想起“噌……”的一声,紧接着眼前的纸张上闪过一道白光,一股寒气便直向后背袭来!

多年的战争经验练就相对敏捷的反应,张方扔掉书信半转过身来,却见郅辅面目狰狞的举刀砍来。由于距离过近,张方来不及躲闪,这一刀结结实实的砍在了胸前。一刀劈中,郅辅跟上又是一脚,把惊愕不已的张方踹倒在地,并顺势将刀架在张方颈前。

“兄弟……这是……什么情况?”一时间,张方已不觉疼痛,但他实在大惑不解。

“将军,对不起了,我家老小都在他的手上。”

“他??……他是司马颙?”张方一手捂着胸前的伤口,一手不断擦去嘴角的鲜血。

“正是,他要取你性命好和联军谈判!”

“哈哈……哈哈……你们好糊涂!”张方苦笑了几声,用手抓住颈前的刀刃,奋力说道“动手吧,烧死长沙王的时候,我便早知自己不会有善果了!”

“对不起……”郅辅一刀挥下,将张方的人头斩落,用布擦拭刀柄上的血迹,并将头颅包裹起来,大步走出帐去,对营外的众将宣布河间王的密令,说张方企图谋反,已被设计除去。

返回长安之后,河间王将张方的人头送去东海王的营地,希望双方就此罢兵。眼见计谋得手,司马越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好你个司马颙,你真以为我会把到嘴的肉再吐出来么?”

说罢,东海王司马越再次集结军队,准备挥师西进,张方这个最大的威胁已经被剪除了,通往长安的道路再无障碍。

另一边,司马颖得知张方被杀后,仓促带着自己的少量人马,脱离河间王的军队,径直向北逃窜。他打算重回邺城碰碰运气,或是向北去寻找那个曾经答应帮助他的红胡子。

至于长安的司马颙,听说司马越再度举兵之后差点儿没气背过去,愤怒之下,他派人处死“凶手”郅辅。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后悔药可吃,他只好调动军队进行防御。

然而,张方无辜受死,让河间王军心大失,新任命的将领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联军连续在函谷关、霸上击溃司马颙的主力,一路势如破竹、凯歌高走,直逼长安城下。

眼见大势已去,司马颙只好弃城出走,他带领部分军队躲入太白山(在今天陕西省郿县境内)中,入山之后,河间王正式转换身份,成了不折不扣的山大王。

公元3066月,皇帝司马衷在东海王的陪同下重返洛阳,他迎回被废的皇后羊献容(已经经历45立),并封司马越为太傅,负责掌管国家权力。东海王司马越从公元304年初,阴谋陷害司马乂开始,经过长达2年半的奋斗,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至尊魔戒,已被牢牢掌握在司马越手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15 22: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五章 毒杀惠帝(上)

司马越在洛阳截获权力,山大王司马颙趁着司马越放松警惕的时候,悄然下山,重新攻入长安城。

虽然重返长安,但毕竟时过境迁,关中大部分地区早已臣服司马越的统治,司马颙所能控制的只有长安一城而已。不过,仰仗长安城池坚固,城内粮秣充足,河间王还是可以勉强支持一段时间的。

相比而言,没有根据地的司马颖可就惨多了。

他带着卢志等人一路昼伏夜出,乔装打扮,向北偷偷渡过黄河,赶到距离邺城约100公里的朝歌(今天河南省淇县),在这里,他收集了不少过去的部属将士,集结了数百人的团伙。

人多,也未必就是好事,尤其是数百人这个尴尬的数量。这点儿人,要说动手打架,只怕还不是斧头帮的对手;但要说继续潜行偷渡,这阵势又大了点儿,太容易被发现。

果然,成都王这新聚集的部众,结结实实给他帮了倒忙。这么一伙肆意流窜的人马,吸引了顿丘(今天河南省清丰县,距离邺城仅有50公里)郡长的注意:瞧这帮人行进的方向,多半是到邺城上访的。他连忙调动县里的公安和城管,就在路上将成都王一伙紧急捉拿。

等捉住才知道,原来这是朝廷的第二号通缉犯。欣喜之下,小小的郡长连忙派人将司马颖就近押送到邺城,交给负责镇守邺城的最高检察长(司空)范阳王司马虓(虓,读“肖”音)。

范阳王司马虓也是皇室的远方亲戚,与小衷衷的血缘较远,但和东海王司马越是堂兄弟,关系较近。由于这层关系,范阳王也没少给司马越出力,因此,颇受东海王的重视。但和西晋时期那帮闹哄哄的王爷不同,司马虓这人野心不大,他真心觉得司马颖可怜,一直不忍加害于他,只是把他投入监狱关押。

公元30610月,老好人司马虓突然因急病暴毙,范阳王府的秘书长(长史)刘舆,害怕司马颖在邺城根基过深,会有人趁乱劫狱,于是,他秘不发丧,派人假扮钦差大臣,便要赐死成都王。

听说有赐死自己的诏书下达,成都王司马颖顿时猜到善待他的范阳王可能出事儿了,他试探性的向狱警田徽问道:

“范阳王死了么?”

田徽听了,也不正面回答,只是微微笑道:“不知道。”

司马颖不死心,又试着拉起家常:“您今年多大了?”

“五十”田徽目不斜视,冷冷的说。

“五十,该知天命了吧?”

“不知道。”又是一句坚定的回答,反正不管你问啥,我都一问三不知。

面对这样“优秀”的公务员,司马颖明白再聊下去也没啥意思了,他长叹一声:“我死之后,不知天下是安定了呢,还是继续动乱!”(我死之后,天下安乎不安乎?)

不等田徽回答,司马颖接着提出了临刑前的最后要求:“我自从失势到如今,已经有3年多了,很久没有洗个干净的热水澡了,帮我取点儿香汤来,我要沐浴一下。”

满足死刑犯的最后要求,是古今中外一贯的道德要求,成都王虽非不羁名士,但也爱慕虚荣,他不求一顿饕餮大餐,只希望能把自己收拾的干净体面。魏晋风流,由此可见一斑。

沐浴完毕,时年二十八岁的司马颖散开头发,躺倒在茅草之上,田徽更无二话,上前便将这位“形美而神昏”的王爷缢死,结束了他变化无常充满争议的一生。

司马颖是“八王之乱”中归西的第六王,从公元3042月从长沙王司马乂手中截获权力到公元30410月在洛阳失势,当权总共八个月,掌权时间排名倒数第三,仅多于最早陷入动乱的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

“八王之乱”个人简历


爵位


成都王


姓名


司马颖


身份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的弟弟


当权时间


8个月


盟友


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颙


优势


经营声望


昏招


兄弟反目


手下败将


司马伦、司马乂


死亡原因


他杀


凶手


司马越


成都王司马颖撒手人寰,最绝望的要属留在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了,环顾华夏,司马越兄弟及其亲近势力,已经控制了全国,除了他司马颙本人之外,几乎再无势力敢和东海王叫板了。

孤家寡人了,这可怎么办?

小阴谋家司马颙的心境和脆弱,又一次被大阴谋家司马越洞穿了,按照上次诱骗河间王除掉张方的路子,东海王照猫画虎,给司马颙送去一纸委任状,邀请他来京出任司徒一职。

面对这样一份笑里藏刀的邀请函,河间王只看到笑没看到刀,他如曹爽一般幼稚的认为,当年的政敌竟会允许他安度晚年。已经昏了头的司马颙,决定接受司马越的任命,他离开老巢长安,带着三个儿子急匆匆向洛阳赶来。

不等司马颙走到洛阳,司马越的弟弟南阳王司马模便派部将等在路上,拦住河间王的车队,就在车上活活掐死了司马颙,同时诛杀司马颙的三个儿子。

司马颙是“八王之乱”中归西的第七王,他公元30410月携惠帝迁都洛阳并开始掌权,到公元3064月逃出长安,总共当权1年零6个月,掌权时间在八王中名列第三。

“八王之乱”个人简历


爵位


河间王


姓名


司马颙


身份


司马孚的孙子,司马衷的堂叔


当权时间


1年6个月


盟友


司马颖、司马歆


优势


工于心计


昏招


自断臂膀


手下败将


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


死亡原因


他杀


凶手


司马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15 22: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五章 毒杀惠帝(中)

两个政敌纷纷归西,中原大地上再无有实力的司马宗室可以和东海王一较长短了,司马越彻底控制了全国的局势。朝堂之上,司马越自顾自的把玩着手中那枚权力魔戒,在阳光的照耀下,戒指熠熠闪光。然而,一股寒意竟从背后袭来,他连忙回过头,不偏不倚正与司马衷的目光撞到了一起。

从小衷衷那不再懵懂的眼神中,司马越清晰的知道:自己是那个阴谋陷害司马乂的人,自己也是那个裹挟着他上战场结果把他抛弃的人,自己还是那个把他当做傀儡摆设的人……这些,小衷衷现在都懂了,不能随随便便欺骗了。

“既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司马越回过头来,狠狠的按了下手中的戒指,嘴里小声的嘟囔着。


公元3071月(农历为上一年的11月)的一个寒冷的晚上,司马衷正在皇宫一楼小饭桌前等着开饭,送饭的太监换了人,但小衷衷一点儿都没有察觉,他的注意力全被今天格外的丰盛的饭菜吸引了,原先四菜一汤主食烙饼的基础上,今天还额外增加了晋惠帝最爱吃的肉糜。

“今天过节么?吃的这么好?”司马衷像个孩子一样天真的问道。

没有人回答,小衷衷也毫不介意,他连忙抢过筷子,一口菜一口粥一口饼的狼吞虎咽起来,完全没有吃相。

突然,一股从未经历过的剧烈绞痛从腹中传出,手中吃了一大半的烙饼掉在了地上,司马衷用双手捂住腹部,身体尽量蜷成一团,但剧烈的疼痛仍无法止息,他感觉浑身发热,刚刚吃下的事物不断往外涌出,想张嘴叫喊却发不出半点儿声音。小衷衷勉强抬起眼睛左右瞟了一下,刚刚还在身边服侍的太监宫女们都已不知去向,偌大的厅堂中,只剩下痛苦的自己。

“哐……当……”

司马衷再也支持不住了,他扑翻了饭桌,正在地上痛苦的打滚。渐渐的,他感觉不到四周的声音、温度、光线、气味,时间放佛静止了一般,一种从未有过的释放感觉传遍了小衷衷的脑海,他似乎看到了慈祥庄严的父亲,看到了凶悍异常的前妻,看到了温柔贤惠的羊后,看到了皇宫外站立的文武百官,看到了掰疼他手指的司马威,看到了血染他黄袍的嵇绍,还有那一位位谋夺权力的王爷,和一干表面对他敬畏但背后不停偷笑的臣工……

小衷衷用他最后一点虚弱的意识猜到,也许这就是死亡,但这更是解脱。从父亲过世后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六年了,他记不得有多少次被人指使着逼迫着写下诏书,杀死他的母后、妻子、儿子、兄弟、叔父、姥爷以及那些他自己都搞不清名字的大臣;他不记得有多少次被人强拽着走上战场,成为军阵里的吉祥物和挡箭牌,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将士不停的倒下,把鲜血溅在他的身前;他更不记得有多少次被人在深夜中叫醒,从温暖的被窝中拖出,在半睡半醒之间勉强升殿,去宣判某些人的死亡和某些人的胜利。

他不想做太子也不想做皇帝,他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人,能够和自己的妻儿兄弟快乐的生活。可是,他做不到,他只是那个提线的木偶,那个呆呆的傀儡。如今,他太累了,想休息了,长眠下去,最好永远不会被人吵醒……

至此,在位16年,时年48岁的晋惠帝司马衷也走完了他与众不同的一生,留给后世人无数可叹可悲可笑可怜的故事。

晋惠帝去世的消息,并未在朝廷和民间引发太大的争议,一方面是因为东海王司马越已经完全控制了局面,司马衷被毒杀的事情好说不好听;另一方面,其实在很多人的心中,还是希望帝王的更迭早点儿到来,小衷衷是个好人不假,但却不是引领晋朝走向复兴的好皇帝。

经过以东海王为首的一干势力进行充分讨论,大家决定立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司马衷的一个小弟弟司马炽为帝,改年号为永嘉,是为晋怀帝。同时,尊羊皇后为惠皇后,另其居住在弘训宫。

作为司马炎最小的儿子,晋怀帝司马炽一直远离权力中心,在诸王激烈争斗的时候,他低调处事,与世无争,因此竟能在一场场残酷的杀戮中生存下来(到司马衷去世的时候,司马炎的二十五个儿子里,只剩下吴王司马晏和晋怀帝司马炽了),并借助机缘巧合,登上了九五之尊之位。


以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相继被杀以及晋惠帝司马衷被毒死为标志,西晋时代的八王之乱以东海王司马越的阶段性胜利而暂告一段落。然而,经过一场场全国混战的晋王朝,经济凋敝、士卒离散、民心动乱,中央统治已然摇摇欲坠,司马越这个暂时的胜利者也没有太好的下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15 22: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二十五章 毒杀惠帝(下)

仔细审视“八王之乱”,究其根源,司马炎难辞其咎,正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下错误,把方兴未艾的西晋王朝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自己的儿子明明傻得出奇,却非要安排他掌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就好比让三岁孩童手拿黄金穿越闹市,不被抢了才怪,这是他犯下的第一个错误。为了弥补这个错误,长臂猿本想帮傻儿子娶个贤良的老婆共同管理国家,谁曾想选来选去竟然选中了凤姐这个最差的人选(没有之一),这是司马炎的第二个错误。接连的阴差阳错乱了晋武帝的方寸,为了保护皇权安稳,他又祭出了第三个昏招——大肆分封宗室。纵观中国历史,给予宗室过大权力,无一例外都会反噬中央:西周如此、西汉如此、西晋如此,明朝矣是如此……最后,临终时的司马炎继续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在辅政大臣的选择上他所托非人,把能力与名声都很不堪的杨骏推上高位,直接导致了动乱的快速爆发。

至于八王之乱里几位魔戒的持有者,其情况又各不相同:

太傅杨骏“素无美望”且“为政严碎,愎谏自用”,为了讨好百官,竟然滥加封赏,招惹是非,面对危局,杨骏又过于怯懦,致使人头落地,并开启了朝政动荡的先河。

汝南王司马亮“少清警有才用”,为人谦虚,不失厚道,起初也能对权位退避三舍,但一旦权柄在手,竟也为了取悦众心而沦落到和杨骏一般大肆封赏的境地,终于难逃被杀的命运。

楚王司马玮“少年果锐”,孔武有力,能征惯战,做冲锋陷阵的良将合适,参与政治斗争则显得智慧不足,作为一名称职的打手帮嫂子扫平各路敌手,但最后被狠辣的凤姐杀人灭口,让人多少有些怜惜。

惠贾皇后南风,貌丑性妒,心狠手辣,在政治上专权统治、排除异己、谋杀太子,在生活上荒淫放荡,毫无体统,致使朝野暗流涌动,引火烧身。

赵王司马伦“无学,不知书”,以堂堂叔祖之尊,专行龌龊之事,放逐名士,宠信佞臣,废帝自立,狗尾续貂,惹得天下公愤,就此一命呜呼。可以说,司马伦是八王之中最不齿,最下作之人。

齐王司马冏“少称仁惠,好振施”,先后讨伐贾南风和司马伦,确实有功于晋朝,然而,魔戒在手的司马冏,“骄恣日甚,终无悛志”,最后在洛阳城内的争斗中败给了司马乂,交出了权力和生命。

楚王司马乂“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尊重皇帝,不贪权势,是八王之中最有可能中兴晋室的良才,即便危急时刻,将士仍无离心,如果不是东海王司马越在背后倒戈一击,晋朝局势有可能在司马乂的带领下走向另外的局面。然而,历史无从假设,长沙王被宵小所擒,用烈火活活烤死,八王之中人品最端正之人却死的最为惨烈,千古之后,仍令人不禁唏嘘。

成都王司马颖“形美而神昏”,初始尚能知退让,明得失,后来在权力魔戒的引诱下迅速堕落,竟向一直善待自己的亲哥哥挥动拳头,最终落得孤家寡人的境地,被一根绳索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八王之中,前后变化最大的人,非成都王莫属,权力对人性的扭曲,在司马颖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

河间王司马颙血缘稍远,但依托手中强兵,也企图在大乱之中分一杯羹,为了争权夺利,河间王见利忘义,两面三刀,善于玩弄阴谋,坑盟友坑部下,其人品比赵王司马伦强不了太多,最终被更大的阴谋家玩弄,结束了并不光彩的一生。

东海王司马越隐忍日久,借着诛杀司马乂的机会登上舞台中央,后来几经沉浮,最终掌控西晋局面,毒杀惠帝,另立新君,终结了八王之乱以来西晋内部纷争的局面。然而,司马越并非中兴之臣,加之国势已病入膏肓,东海王最终在内忧外患之下忧惧而死,也没有得到太好的结果。


主角之外,各位配角演出到位,色彩熠熠,为八王之乱的大戏添上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桥段:

最大的配角非晋惠帝司马衷莫属,这个养在深宫不通世故而且智商有些欠缺的皇帝,在权利斗争中像个物件一样被挣来抢去,身不由己间闹出了不少的笑话。后来,在悲欢离合中几经磨难的小衷衷情商大幅提高,但为时已晚,反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司马衷之错,不在自己,只在晋武帝“不知其子”,在于杨皇后的溺爱和妇人之仁。

其余配角各有特色,老成持重的张华政治投机却血本无归,炫富斗富的石崇为财色而死;贾谧作威作福、孙秀贪得无厌、司马威滑稽可笑、张方凶悍残忍,此类小人纵使一时逞强,但最终都难逃轮回的报应;此外,公而忘私舍身为国的司马允,忠诚耿直义薄云天的嵇绍,也都用男儿的满腔热血书写着令人铭记的故事。


正是有了这样出色的主角和配角,“八王之乱”的历史才显得异彩纷呈。历史还在继续,时局变幻将更加纷繁复杂,故事情节将更加惊心动魄,人物性格也将更加旗帜鲜明。更多的鲜血与风流,还会在我们面前一一上演。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4-17 23: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29 KYOKO 的帖子

就差一章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6 01: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66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