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三国演义看马超、张飞、许楮、典韦四人武力细微差距
性别:女-离线 逍遥纳兰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4
编号 53682
注册 2005-11-22


发表于 2006-1-19 14: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长期以来,武评界对马超、张飞、许楮以及典韦四人,在武力上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用“不分伯仲”应该可以形容。其原因在于,一,这四人之间发生的三场经典单挑战例,就结局而言,马超=张飞,马超=许楮,许楮=典韦,然后推断出马超=张飞=许楮=典韦,这种方法既直接也有很强的说服力。二,这四人在与其他武将的战例中,有着比较接近的武力表现。   
但就相对论的方法,武将的武力是不可能绝对相等的。如果用大量的武力表现来评判的话,是很难作出结论的。原因是武将的发挥,要受状态、心情、体力、局势等诸多因素影响。比如,甲战退乙用了20合,丙战退乙用30合,是不能推断出甲一定强于丙的。这样一来,就演义而言,评价武将的武力高低,放在相对公平的单挑中可以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许楮VS典韦   
“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典韦手下军土,飞报曹操。操大惊,忙引众将来看。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演义第十二回)   
许楮与典韦的这场单挑,从内容上看,的确很难作出判断的。只能得出,许楮=典韦这个结论。   
那么,许楮是在什么情况下,与典韦战成平手的呢?从文中不难看出,许在此战之前,尚未从军,却心怀从戎的强烈愿望,但又不愿与黄巾为伍。在偶然与典韦交手后,许显然对曹操这支正规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再三搦战,其目的无非是要最好的表现其武力,以便加入曹营罢了。后文中,在曹操劝降时,许的一句“固所意也”,就是其内心的真实写照。   
这样,便可以得出结论了。许楮是在最大发挥其武力的情况下,与典韦战成平手的。出于典韦有并未最大发挥的可能,在细微的比较上,典韦有比许楮强一些的可能性。但这里的强一些是极其微小的。   
马超VS许楮   
马超与许楮这场比武。在内容叙述上,要比许与典一战要详细且精彩的多。   
在两人打完两百回合之后,许的做法是,“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这个举动在武斗中应该看作是犯了大忌的。没了盔甲,就等于没有了基本的防御。许楮作为标准的超流武将,这个道理是不会不知道的。关于这一点,我的解释是,一,打到两百合后,在身着盔甲的情况下,许楮没有了必胜马超的信心。二,许楮作为典型的力量型武将,卸掉沉重的盔甲,能更好的发挥其长处。   
但此后又战了三十合后,许楮在灵活性与力量加强的情况下,却出现了致命的漏洞。居然一刀砍空,最后导致了许楮弃刀来夹马超的枪。到这里,许楮已经到了即无盔甲又无刀的地步了。说得严重点,就是攻不能攻,守也守不了。好在许楮在这么危险的局势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夹”住了马超的枪,并且还夹断来。这招“夹”在演义的武斗里,显然已经不是正常的武技了,比较好的说法是“自救”。这样一来,让局势再次回到均衡。   
从许楮一波三折的惊险历程来看,马超在与许楮大战一百回合以后,完全平手。在两百回合之后,对许楮占据了细微上风。这时许楮“卸了盔甲”。在打到两百三十合后,许楮开始出现漏洞,马超占据明显上风,最后许楮“自救”。   
通过这场单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马超略微强于许楮,这个略微,要好于许楮与典韦的细微差距。   
张飞VS马超   
这一战与马许一战在很多环节是很相似的。作者安排的过程也是先一百合,再一百合,只不过最后改为了二十合而已。不过,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从两人的前一百回合来看,直接战斗情况作者没有描写,但从刘备观后,“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兵”,可以得出,马超应该是占了较为明显的上风。否则,刘备不会“急”着收兵。   
张飞在去了头盔后,紧接着与马超再战。又战了一百回合。这里文中形容为,“两个精神倍加”。然后刘备的做法是,“教鸣金收军”。从前文的“急”到此时的“教”,显出了刘备的从容。说明到两百合后,张飞与马超已经处于完全平手。   
此后,就是两人的夜战,当战到二十回合的时候,马超诈败,使铜锤暗算张飞,没有得手。接着是张飞回射马超,也没成功。到这里,这场单挑也就宣告结束。不过,马超先使诈,是因为文中交待了“马超见赢不得张飞”。从而可以看出,马超比张飞先失掉了直接单挑获胜的信心。这样,基本可以推断出在这二十回合里,张飞占了细微的上风。   
虽然,在局部上,马超曾占明显上风,且让张飞去了头盔再战。但从整场单挑来看,到最后还是张飞占了极其细微的优势。至少即使二人身手不分上下,但张飞在信心上还是要好一些的。   
综上所述,四人的细微比较为:张飞>=马超>典韦>=许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14: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8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