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崖山之后无中国,阎吏之后无汉人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1-29 11: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5 dreambe 的帖子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该人有多雄才大略还真看不出来~~~早期敖拜,后期又把国家弄成那样~~看看他手下的所谓宰相们,有几个好东西?英明得都找不出个好辅臣来~~
很同意红色兄的观点,华夏本来就不是按血统分的。老有些人拿血统说事,不说现在,就拿铁木真来说,他就是纯粹的蒙古人血统?他所有的男女老祖先就都是纯种的蒙古人?从古至今,血统这玩意谁也说不准。宋时就明确得提出了按血统分种族是蛮夷的行为。按血统来说,人和猴和狗恐怕也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2 03: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97 酒魔剑仙 的帖子

二张可是叔伯兄弟啊,可惜一为烈士,一为国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2 2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0 天宫公主 的帖子

如果在下记得没错的话,是张红矾的父亲投了金,张世杰做为侄子也暂时在金而已,后来又逃回了宋。
张家毫无疑问都是宋人,就为了父辈曾经降过金就成金人了?讽刺张红矾的“宋张红矾灭宋于此”不知道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2 22: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2 天宫公主 的帖子

何为没在宋土居住过?就算今天没在中国住过的汉人也有的是~~~
照你这么说,一个人生在哪里就应该算哪里人了~~宋时也有不少外国人在宋,他们的孩子生在中华就都是汉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3 09: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zxs678566 于 2007-12-3 09:10 发表
说起来,张弘范除了拥有汉族的血统以外,他的人生、经历都是在蒙古治下度过的,即使他的父亲张柔也不是宋朝的子民,不过张柔没有为金国殉死的不忠之名是逃脱不掉的。貌似古人的民族观是“近夷翟者为夷翟,近华夏 ...

张红矾不仅仅是拥有血统,他所受的教育,接触的一切也基本都是汉人的。这点可以从他的堂兄弟张世杰身上看出。
他只不过是父辈降了异族而已,他居住的环境接触的事物和蒙古人女真人完全2样。一个不是本族人的人想完全融合进蒙古女真那样的圈子,是很难的,最起码要经过好几代。
而且最重要的是张红矾心底自认为也是宋人,后人也都认为他是宋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09: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zxs678566 于 2007-12-3 09:46 发表
张弘范作为汉族降将的后代,他在蒙元时代也是不得志的,甚至他稍微流露出一点反抗的倾向就会性命不保,(他貌似认为自己是汉人而非宋人吧),也许他和与蒙古军周旋了大半辈子的79降将夏贵一样,最后为了家族的存 ...

他流露出一点反抗的倾向就会被杀?兄台从哪里看出这一点来了?他的处境根本没那么残酷,他的兄弟都能安全得逃回宋,他手中有兵,蒙古人也不是说杀他就能杀他。阁下认为他不是宋人,是用今天的一些看法去衡量,那个时代的人不可能有这种看法,在那个时候,宋人就代表汉人。要不怎么会是”宋张红矾灭宋于此“呢?
为了家族更可笑了。想给国贼找借口不是什么难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特别是在政治斗争中,受到委屈就卖身投靠,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原谅的。
忠奸之分看的是什么?在下以为很重要的就是看逆境中如何选择。人在顺利的环境中差别可能不大,文相有句话说得很好”时穷节乃现“,这才是检验一个人的标准。这时能够不屈抗争的是英雄,能够独善其身的是隐士,像张红矾之流只能称做败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0: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zxs678566 于 2007-12-3 17:29 发表
如果你民族代表的国家抛弃了你,而你又曾经为这个国家浴血奋战,尽心尽责,在古代这就很难取舍,比如岳飞和刘整、吕文焕,两者的选择就不同,一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九死犹未悔;另两个是“良禽择木而栖 ...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这里有个择字别忘了。儒家确实对这2个选择不排斥,这2方面都有很多人名垂千史,受到了后人的尊敬。但这个”主“是要有选择的,更不是选择一个比原来的”主“更无道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0: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zxs678566 于 2007-12-3 19:18 发表
同意公主大人对张弘范的看法,如果一个民族的思维总是极端的,不仅不会刹住媚外的思想,相反只有更多象袁崇焕、岳飞、张自忠一样的悲剧,或者更多的精英去学习刘整、吕文焕、吴、尚、耿、孔等人的作为,过度迷恋 ...

不知道这种看法有什么极端的。孔子著春秋而小人惧,那个时代的人,特别是身处高位的人是很看重身后的名声的。民族劣根性,嘿嘿,什么是民族劣根性啊?

[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07-12-4 10: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0: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59 左边 的帖子

蒙古人现在的国家也不是中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65 天涯明月刀 的帖子

满奸,别说他爹了,他爷爷他爷爷的爷爷出生时都是满清国人,他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1: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68 吴元叹 的帖子

河北不属宋300年?搞笑的吧,北宋河北士人的力量也是最强的,出过的宰相也很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2: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7-12-4 11:41 发表
河北不属宋三百年,说张是金奸还勉强,如何与宋扯关系。在家乡被异族占领以后反抗归南的辛弃疾固然是英雄,那留在山东的数十万百姓都是汉奸不成?如果是,那你我,都不过是汉奸的后代罢了,我们的祖先,也不过是 ...

除了红色兄说的,阁下还忽略了一点。每个人的地位不一样,他所应该做出的选择也不同,一个在较高位子的人,不仅仅是在太平时节吃香的喝辣的,危难时他就应该有赴难的准备,也有这种义务。对平民百姓的要求自然低得很,他们在刀枪下低头谁也不能指责他们。
人不管承认不承认,总是分阶级的,不同的阶级就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2: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73 吴元叹 的帖子

在下只是说你河北不属宋300年说得不对,没提过张家到底属于哪里,因为对他的籍贯本就不清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3: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77 吴元叹 的帖子

张家是不是300年前就沦亡了在下还没有确定的答案,原来看书时记得是入异族不久的。就以张世杰和张红矾的关系看,张红矾明显应该是受的汉人教育,甚少接触异族文化。
另外在下从来没说过祖先是某族就必须效忠某族,也不认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值得钦佩的。前面有位朋友说过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这个择看的不是血统地缘,看的是有道无道,君无道臣就可以投外国。汉唐都有别族人在中央掌握大权,唐太宗时的那些藩将就是从无道投奔的有道。
张红矾该效忠于哪一朝,很简单,他要麽反抗,要不就做到独善其身也可以了。从他爹开始就做错了,他做儿子的就应该把他爹的错弥补过来,至不济也不能助纣为孽。不要用父辈的罪恶行为来给儿子更大的罪恶行为做辩解。难道老子干了坏事,儿子再干坏事就是理所当然的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4 13: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4 13:32 发表

如果淝水时代的东晋和贾似道时代的南宋一样脆弱,如果前秦的内部和忽必烈时代一样团结,王猛会怎么做谁也不知道。王猛劝苻坚不伐晋,和张弘范伐宋,他们的初衷本来都是一样的:吃皇上的饭,为皇上当差。只所以 ...

王猛为什么不愿意出仕东晋却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东晋固然是汉人政权,但王猛这正是“君无道臣投外国”的行为,中国的传统是赞同他的行为的。
张红矾和他是刚刚相反,选了个无道的异族卖命而已。
固然都是吃皇上的饭,吃的是什么皇上的饭,这才是历史对他们评价不同的原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温柔的一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523
编号 53156
注册 2005-11-14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8 02: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41 klause 的帖子

前面的哪个朝代没有出过?党争什么的恐怕到现在也没人能想出办法避免~~~~
不杀言事者和士大夫,依在下看最大的意义就是能最大限度得达到和士人共治天下的目的。
如果离开了繁荣的京城就叫生不如死的话,那这个生不如死也太廉价了吧。首先苏轼没受到肉体的惩罚,而且不管怎么说他和他的家人仍然能继续过着舒适的生活,对于一个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来说,还有比这更宽容的吗?换做是你换到别的朝代,你难道会对政敌如此仁慈吗?这种宽容和大度只怕比现代社会还要强。这种大度和包容性才使得我们今天有幸能看到苏轼的诗词,换个时候就他那个性格那个脾气他连骨头渣都不会剩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3 23: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34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