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说贾政, 月月的红学随想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8-10-30 21: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厚厚,楼主应该费了不少心血,说得不错,也没随大流。

偶也正计划要写一篇关于贾政的。到时候和楼主呼应一下。只是不定什么时候能写出。嘿嘿

怎么多次把贾政写成了贾敬?

贾政的假正经,典型地是体现在它不会做官上。贾府被抄时,罪名里可是有他的一份的似乎。当然,这是80回后的了,某些人不认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8-11-3 2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8-11-3 15:33 发表
不错不错。楼主的观点实得我心。

有一点意见。我以为政老最爱者是宝玉,宝玉最爱者亦是政老。不知楼主以为然否。

相互伤害最深的,是贾宝玉和他老妈。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8-11-11 01: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主“可见在那个年代,换贴身的衣服确实是和发生关系差不了多少了”这个说法偶以前还真没太在意,现在一想,袭人和宝玉有肌肤之亲,晴雯倒是和宝玉颇有衣服之亲。晴雯的病是在一天夜里得的,她半夜披了宝玉的大衣到屋外,结果受了风寒,后来又抱病给宝玉补衣服,而她死后宝玉决定不再穿她补过的衣服,作者的确似乎是在衣服上作了不少文章。

而袭人则相反,她的汗巾子被宝玉误送了蒋玉函,等于宝玉给她和蒋的姻缘牵了线。

曾看有人写过一篇“要送就送裤腰带”,说贾、蒋换汗巾子的事,想想也是,两个大男人在一起宽衣解带,的确很不雅。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8-11-11 20: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
“政存周”正解,也就是“克己复礼”的本意。

贾政的假正经,只是他的行为准则不合时宜,或许他属于商周时代的人。或者说,“假正经”的“假”也要作“假作真来真亦假”解,具有时代的烙印。于今则为假,于周则为真。

另外有说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袭人是宝钗的影子。宝玉和晴雯无肌肤之亲,却有至亲之情,和袭人虽有肌肤之亲,却又“无缘”,他和黛、钗的关系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美中不足”。

二、
《红楼梦》里的语言有些很现代,如第一回里的“喷饭”是当今的网络热词,第91回里林妹妹说的“原是有了我,便有了人,有了人,便有无数的烦恼生出来,恐怖,颠倒,梦想,更有许多缠碍”,如果出自90后MM之口也绝对自然。可这些的的确确都是1791年就写在了纸面上的。

由此亦可见,1791年白话文就已经很流行了,至少和《红楼梦》一样的流行,而首创“高续说”的那位的“白话文倡导者”的桂冠很有些名不副实,更别说“白话文之父”了。

三、
第120回“兰桂齐芳”,“桂”者,从木从土;土是就是贾宝玉的那个石头,木则是宝钗,钗黛一体,所以宝钗亦金亦木。所以,贾宝玉和宝钗的儿子名“桂”。

四、
主贴和跟贴里关于贾政的内容综合起来,也符合了第二回“搏击掀发”议论里阐述的人性观:书里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善人。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8-11-11 21:04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07: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6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