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何李靖李勣的名气不如卫霍岳飞戚继光响?同是击外, 中学教科书无二李,老百姓提李靖都以为哪吒爹,李勣更无人知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6 11: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转贴]为何唐代平蕃之名将声名多逊于汉?



最近再翻《旧唐书》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唐朝立有赫赫边功的将领的名声都不如汉代立功还不如他们的人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例如裴行俭,裴行俭才兼将相、明决大胆。高宗时,吐蕃背叛,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及李遮匐又煽动蕃落,侵逼安西,连和土蕃。当时很多人都赞成出大兵征讨,裴行俭独建议说:吐蕃刚叛乱,干戈还没有平息,怎么能在西方再生事端?现在波斯王刚刚去世,他的儿子泥涅师师现在长安充当人质,希望差使臣前往波斯,册立波斯王,这样就路过这两个叛乱的部落,可以便宜行事,一定可以成功。于是高宗就命时任吏部侍郎的裴行俭为护送和册立波斯王的使臣,作安抚大食使。等到裴行俭一行人到了西州,人吏都出来迎接他们,裴行俭于是从西州召集了豪杰子弟千余人随着他一起向西前进。并扬言说:现在天气太热了,要等到秋天之后才可以再走。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偷偷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就对裴行俭没有了防备。裴行俭假装打猎,但忽然出现在阿史那匐延都支的部落之前,本来都支和李遮匐相互通信,密谋等到秋天时共同抗拒唐使,现在都支听说唐使率军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有去见裴行俭,被裴行俭擒住。这天,裴行俭又传出都支的契箭,于是诸部落的酋长都来请命,裴行俭将他们一起拿住,送往碎叶。又挑选了精骑,连夜前去虏获李遮匐,路上遇到了李遮匐派往都支的使者,裴行俭命令他回去告诉李遮匐:都支已将被擒。于是李遮匐也来投降。裴行俭将他们擒回了长安。这件事被刻在了石碑上立于碎叶。

裴行俭的事迹很像是汉代傅芥子的事迹。裴行俭途经万里、孤军深入而能兵不血刃的擒拿叛臣,歼灭凶党,实在是一个传奇。更何况他后来还曾经将兵三十余万,讨突厥叛军,足智多谋,又一次平定了突厥叛乱。史书上形容他的军队“连亘数千里”,“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他的功业和事迹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了,在当时也是声威显赫,“西域诸国多慕义归降”。但是他的名声在今天却并不响亮。

另外像刘仁轨、侯君集、郭孝恪等名声在现在亦不显赫,而现今名声显赫的李靖、李绩都不是因为其歼灭蕃部而使名字流传至今的。尤其是李靖,突厥一直很强大,是唐的心腹之患,居然让李靖打的一蹶不振,但李靖的这个功绩现在知道的人却并不多。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唐这种区别。


——————————————————————
我怀疑——————是我国教科书严重隐瞒了唐朝的扩张战争,如李勣平高丽之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6 11: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我不是迭戈于2005-11-06, 11:38:22发表
都被唐太宗"天可汗"的名声给盖了.

晕。。。。。。。。。。。。。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6 22: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阿巽于2005-11-06, 19:39:41发表
其实我觉得李卫公和徐茂功的名声也很显赫,比汉将并不弱——说唐和隋唐演义功不可没,除了西楚霸王和三国,汉代还有什么历史小说、评书,所以我对楼主的观点很不解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7 16: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凝雪幻于2005-11-07, 12:48:32发表

QUOTE:
原帖由犀牛司令于2005-11-06, 22:42:57发表
哈哈,兄弟不信可以做个街头采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随便问。

您知道项羽是谁?卫青是谁?岳飞是谁?

然后再问李靖是谁?肯定回答是哪吒他爹。

再问李勣是谁?估计……

偶觉得知道卫青的也不会多。。

现在多了,《大汉天子》和《汉武大帝》都有啊,哈哈。看来影视影响不得了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7 21: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阿巽于2005-11-07, 21:00:47发表
街头调查不说,前一段放《隋唐英雄传》,俺家老爷子还可以卖弄一下什么叫秦琼卖马、罗成喊关,后来播《大汉天子》、《汉武大帝》,他老人家就卖弄不出来了,汉将(除了一头一尾)的亲和力远远不如唐将,说到牛B,在老百姓眼中,徐茂功、东方朔这种活神仙更牛

韦爵爷时代最熟悉的是常遇春、徐达、沐英这些大明开国将领,现在又有几人知道铜角渡江?

个人估计大街采访不同职业年龄老百姓,基本能知道的名将有——

孙子
项羽
韩信
岳飞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周瑜
秦琼
罗成
程咬金
郑成功
李自成
吴三桂
鳌拜
……哈哈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7 22: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xq0592于2005-11-07, 22:29:42发表
二李打高丽是以失败收场,后人为了给李唐遮羞就不提,而且他们的功绩主要在统一中原上

晕,我怎么记着李勣攻占平壤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7 23: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M8于2005-11-07, 22:35:19发表
哇,这个结论不知道是看哪些史书得出来的  

我就纳闷了!!咱教科书对“李靖灭东突厥、李勣平高丽,怎么不像岳飞抗金、郑成功收复台湾那样大书特书呢?????郁闷!!!!

哎,知道李靖灭东突厥、李勣平高丽的中国人还不如知道邓世昌撞敌舰的多。哎……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7 23: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建议中国现在也建个“凌烟阁”,把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将诸如孙武、吴起、孙膑、乐毅、廉颇、李牧、白起、王翦、蒙恬、韩信、卫青、霍去病、班超、曹操、宇文泰、陈庆之、李靖、李勣、岳飞、徐达、戚继光、袁崇焕、郑成功……还有好多好多好多,还有清末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志士烈士、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都供进去,没事参拜参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8 09: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11-08, 0:42:31发表
有理,说得好像还不够重。

在我心目中,下场越悲壮的的“名将”,被老百姓记住的几率越大。“名将”加双引号是指有些人名实不符。

李靖、李绩、裴行俭等人都是既战绩煊赫,又多得善终,太完美而不够悲壮,所以百姓记不住。  

反而像史可法这种没任何功绩,却仅凭最后死守扬州以及满清“扬州十日”大屠杀,从而得以扬名。百姓反而记得住。  

当然很不同意这种英雄观。  不能老羡慕失败者,而居然把成功者忽略掉了。

俺说件可悲的事情啊。这年头,史可法大人的名气在老百姓中可没有皇太极、多尔衮、孝庄、康熙、乾隆、慈禧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8 09: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哎,这年头啊。别说李靖、李勣两位名将,就是卫青霍去病项羽韩信,都绝对没有乾隆和绅高,晕啊。我怀疑,康熙乾隆慈禧和绅是目前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不亚于关爷。。。崩溃,甚至好过关爷,幼儿园娃娃还有不知关爷的呢,但绝对知道乾隆——一位可爱的皇帝。。。。疯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8 14: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11-08, 13:52:45发表
说说南北朝的名将吧。

问问老百姓,南北朝名将知道谁?部分一问三不知,知道的多数是檀道济、刘裕,南朝的韦叡、陈庆之没多少人知道。而对北朝,知道侯景这反骨仔肯定比名将韦孝宽、高欢、斛律光等人多得多。

檀道济就是因其冤死,并有自毁长城典故而出名;刘裕当宋开国皇帝;侯景因反复无常出名。而默默贡献的韦叡、陈庆之、韦孝宽、高欢、斛律光等人就埋没了。

北朝被埋没名将多于南朝,原因在于北朝“非我族类”。

是啊,南北朝名将确实够惨,老百姓确实大多一问三不知了,刘裕比较下来算是最著名的了吧。其他就很难说了,能说清哪个几个南朝、哪几个北朝、具体怎么更替并立、怎么统一的就不多,别说名将和一些战绩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9 22: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M8于2005-11-09, 22:00:13发表

QUOTE:
原帖由凝雪幻于2005-11-09, 17:33:07发表
二李击灭突厥的确也不怎么精彩,虽然看起来颉利手上人马不少,可东突厥已经被搞的乱七八糟了。。二李与其说去决战还不如说是抓捕,实在是以强凌弱,不太容易张现什么。。。

倒也符合善战者不名啊。。。

说的轻松,至少人家抓到了,中国历史上还有谁抓到过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的游牧民族的最高领导人吗?

李靖好像水战、步战、骑兵战法都精通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1-14 19: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南靖侠于2005-11-14, 17:35:54发表
这其实是先后问题:
汉在前而唐在后,正如演员一样,黄日华同胡军同演一个角色,但先有黄日华版的乔峰,后有胡军版的乔峰,人们就认同黄日华版的乔峰,即使胡军演得好,那也得同黄日华相比,因为先演的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定下格调了。
另一方面,汉在前,有开疆拓域之功,而唐在后,理所当然是要恢复汉之疆域,因此叫收复,就从字面上讲,“开拓”也比“收复”光彩。
不过说明一点,汉之打匈奴的规模比唐要大,历时时间也相当长,差不多半年世纪,汉仅骑兵就达十万以上,后面还有几十万步兵;而唐步骑才有十余万;汉从马邑之战一直打到武帝死,差不多历时50年,而唐就李靖一战搞定,因此规模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看来还是李靖赢得太干脆、太容易了(笑话)!

兄弟说的极是!!很认同兄弟的见解,也很喜欢兄弟的文章!!说到俺心理去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8 11: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79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