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评析, ——从军事的角度分析蜀、魏军的真实行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5-7-3 11: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发表
马谡不是诸葛亮的先锋军,先锋军是魏延军。因为诸葛亮的战役目标是夺占陇右各郡,而不是进军关中。马谡军是非常明确的阻援部队——街亭当时是关中通陇右的必经大道。至于说马谡统兵在前,是指马谡的部队位置确实在前面,阻援自然要在那个位置。

燕京兄,关于这点,似乎值得探讨,个人认为,马谡确为蜀军之先锋部队。

首先,《蜀书》有记:“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此处明言:在先锋的人选上,多数人认为应由魏延、吴壹等宿将充任,但诸葛亮并未做此选择,而是用了马谡,魏没有成为先锋。

诸葛亮目标在于夺取陇右各郡,以为日后进取之基是不错。但为达致此目的,其关键之处何在呢?《魏书·张既传》注引《三辅决录注》记“(游)(时任陇西太守)闻贼到,乃遣长史马颙出门设陈,而自于城上晓谓蜀帅,言:‘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

诸葛亮虽“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但游楚能够认识到的问题,相信孔明也不至于不懂得个中道理,陇右本就防守虚弱,若无魏军来援,则必为蜀军囊中之物,问题是魏军不可能不来救援,那么夺陇之战,攻城事小,阻援,进而将其击破,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前”、“后”实际上是相对的位置,体现方向,如蜀军先锋的攻击方向在陇右各郡,那么不管负责打援任务的马谡部队走得多么远,也不能用“前”来定义,之所以用这个字,我认为体现了诸葛亮的思路,即他也认识到“断陇,使东兵不上”,陇西就会不攻自服。故马谡所统应为蜀军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以期面对魏援在兵力上占优;由先锋完成此任务,则明显是为了赢得时间,进而赢得与魏援交手时的空间优势。

所以我的看法是:马谡确为蜀国第一次北伐的先锋,其任务就是抢占有利地形,阻遏并击败魏国援军,确保蜀军夺取陇右。魏延等所担负的攻城任务,相对阻援而言是次要的。魏并非蜀军先锋。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 07:5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6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