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驳反亮派的一些观点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0 07: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李严原本为犍为太守,其尚书令的职位是刘在死前不到一年的时间任命的,并采取了最正式的“拜”的方式,“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并与诸葛亮同受顾命重托则是刘在临死前对自己身后所做的人事安排,李严中都护的职务绝非来自诸葛亮是非常清楚的。将李的任命算在诸葛名下是非常荒谬和不符合逻辑与事实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0 17: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16:04:10发表
如此重要的官职名分陈寿又不是不知道还不记进刘备传. 难道就符合逻辑与事实了?
竟然还说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并与诸葛亮同受顾命重托更是荒谬绝伦也.  


当然, 不符合你所认同的逻辑与事实是很正常的.

众所周知,仅有丞相的名分而无“录尚书事”的授权,丞相不过一虚职而已,司隶校尉也是非常重要的职务。但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张飞死后,继为司隶校尉之事,《诸葛亮传》中有明载,上面的任命显然出自刘备而非他人,但陈寿也并未记入《先主传》嘛,以李严之任命不见于《先主传》而质疑此任命的真实性,显然没有道理。

《先主传》记载:“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李严传》明言:“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这里以严为中都护丝毫看不出是诸葛亮,显然出自刘备。

后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若李严不是与诸葛亮同受顾命重托,那话岂是随便说的呢?

至于说李严的任命是来自诸葛亮,总要有些史料佐证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0 20: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18:14:42发表
1 当然,  没把眼睛放大看清楚李严受托孤是什么身份的话当然会说李严传里是刘备任命的.  


2 同受顾命好象跟中都护攀不上关系吧(或者你说李严是以中都护受托孤的?)?  哈!~` 华阳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有这种说法. 只不过是某些人以自己的观点出发去否认而已.

1、看书要看细,不能囫囵吞下去,李严前往永安宫受托时官居尚书令,中都护,留镇永安的任命是刘在托孤是做出的,且此一任命并没有顶掉李严尚书令的职务,故陈寿的记载丝毫没有矛盾之处。


2、中都护的任命当然和受托有着紧密的关系,除了前面所说,托孤重臣必须手握一定的权力,且托孤少有托于一人正是避免先主去世后顾命权力过重,成尾大不掉之势,危及皇权,所以受托之臣间权力和地位要大体相当,才能互相制约,不令一方坐大。李严在短时间内由一普通的太守一跃而成尚书令,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正符合权力制衡的需要。

华阳国志中对李严的职务有多处记载,前后出入颇多,无法自圆其说,且也没有明确指出李严的任命出自诸葛亮。资治通鉴内容不过取自以前的史书,也无此记载,文字上与三国志内容的不同主要源自司马光对原始史料的重新组织。完全是出于其写作的需要,不涉及史实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1 08: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6-20, 21:04:03发表
1 知道什么是托孤吗? 陈寿不是笔录,  他这样写只表明李严最后是以尚书令接受托孤.  而不是以中都护接受托孤.  

2 那他就更不该留下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的人事安排, 除非他傻了.  有这这道安排在.  李严在中央的权力便始终受制于人. (如果说,  刘备是要安排李严跟诸葛亮平起平做的话, 至少, 请告诉我李严在诸葛亮死后表现的到底是什么? )
自古以来,  托孤大臣间制横不是权力上的绝对平衡.  少拿这玩意挺自己.  

3 早说过了, 有辅证的, 不是错就是与史实无关.  "司马光对原始史料的重新组织。完全是出于其写作的需要,不涉及史实问题。".  是文字上跟三国志出入,  还是跟你们理解的有出入??

1、不能这么理解,如果李严的中都护一职是诸葛亮任命的,这是很重要的史料,那么或在《李严传》,或在《诸葛亮传》总要有所提及,但从目前所有的史书来看,均不见任何记载。李严担任中都护后尚书令之职并未卸去,诸葛亮当时也仍身兼司隶校尉的职务,托孤时一样没有提及,故“尚书令李严为副”几个字并不能排除他仍担任有其他职务。

2、我从没有说过托孤大臣间的相互制衡是“权力上的绝对平衡”,请不要强加于人。李严当然不可能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因为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的安排也正是荆楚集团为主,东州集团为辅的权力格局决定的。

3、如果你将《三国志》、《华阳国志》以及《资治通鉴》关于刘备驾崩前后的记载加以对比的话,就不难发现,《三国志》的记载最有条理,合乎逻辑,《华阳国志》记载缺乏条理,有些地方自相矛盾。而《资治通鉴》则主要取自《三国志》,司马光对这段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距离三国时期八百年后的司马光已不可能有什么超越以前史料记载的新的发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2 09: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4-06-21, 22:32:53发表
曹爽是首辅,司马懿是次辅,他的资历威望如何能及司马,就凭首辅的权力,都能将司马的职务换来换去,在政治上一脚踢开。换了名位、能力、权力远迈李严的诸葛亮,倒处处掣肘不成?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段话理解有歧义不奇怪,不是还有一段话吗,“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样一来,李严的中都护出自谁的任命,不言而喻。

不然的话,先主传应记为“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中都护李严为副。”李严传应记为“三年,先主疾病,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留镇永安。”似乎也通顺一点。

司马懿职务是由曹爽先言于天子,得到批准,才行调换,要没有皇帝的背书,曹爽恐怕也无权擅自调换司马懿职务,何来“就凭首辅的权力,都能将司马的职务换来换去”呢?若李严中都护的任命是诸葛亮所授,且因此不再担任尚书令,也就是说这既不是先主刘备的意思,也来不及得到后主刘禅的批准,诸葛亮哪来那么大的权力?如果刘备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反正在其身后李严的职务是要被诸葛亮另行安排的。他在临终前又何必对李严大加提拔呢?

怎么就不言而喻呢?如果李严的中都护之职真是诸葛亮所授,那么为什么没有史料明言此事呢?先主传没有,后主传没有,诸葛亮传不见记,李严传在记述李中都护职务的来历时,也不见对此有点滴的体现。后来的《华阳国志》里没有提到,裴松之“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 ,“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却也没有丝毫涉及。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一个顾命大臣即立刻对另一个顾命大臣作出新的人事安排,这么重要的事情,史家会视若无睹,舍不得在这上面花些许笔墨?这又不是什么说不出口,见不得人的事情。

李严被授中都护后,并未卸去尚书令的职务。李是以尚书令的身份受遗诏的,中都护的职务在刘托孤过程中被授予的,故先主传有如此记载,李严传中之所以不记载成“三年,先主疾病,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留镇永安。”也说明李授遗诏在前,而被任命为中都护在后,这个时间顺序从先主传与李严传的记载中都有体现,授诏和授职均发生在刘的病榻前,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支持授职一事发生在刘备死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2 18: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4-06-22, 13:40:27发表
呵呵,多谢说明需要哪些论据来证明诸葛亮的权力。

裴松之“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加注释说明“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先主传》裴注)

后来刘备大概恐怕空口无凭,为后人妄自揣度,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传》)

这是诸葛亮由于一贯谨慎,还不敢越人臣之道,行摄政之权。李严还曾经给他“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李严传》裴注)

至此,诸葛亮终于在取得朝臣一直支持下,“未得默已”,“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诸葛亮传》)

如果这个逻辑链条都不能说明问题,那在下也只好恭聆高见了。

马忠兄显然有点避重就轻了,诸葛亮有权力并不需要特意去证明,需要证明的是他拥有否决刘备安排的权力。

您坚持认为李严中都护的职务是诸葛亮给的,但至今拿不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也从没有正面回答过为什么任命在相关人物的传记没有记载,哪怕是闪烁其词(可为什么要闪烁其词呢?)的记载。《华阳国志》中提到了吗?没有;裴注中涉及了吗?也没有?是史家刻意回避,讳莫如深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刻意回避,那么何以丝毫的记述呢?

不错,诸葛亮的权力是不小,但不要忘了,这权力也是刘备给的,刘备会赋予诸葛亮在自己尸骨未寒时就否决自己安排的权力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3 08: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4-06-22, 23:56:43发表
呵呵,我可不是喜欢避重就轻的人。

“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根本没有提到他在处理国政方面有什么涉及,都是和军事有关。可见与你所说的还抓住尚书令的权限不放根本不相符。


举一个就近的加官然后辅政的例子,看看文笔如何叙述。《三嗣主传》:“冬,权寝疾,徵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并受诏辅太子。”《诸葛恪传》:“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徵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对比一下。


《先主传》:“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李严传》:“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既然蜀国前后专称其为都护,可见这是他的正式职务,《先主传》不可能将职务写成尚书令吧?

按《蜀书·陈震传》:“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在建兴元年至建兴三年这段期间,涉及蜀国的所有史料中都没有其他人担任尚书令一职的记载,可见这段时间内李严仍留任尚书令,但由于其身负中都护,留镇永安的重任,故无法实际履行尚书令的职责,可谓有名无实,到建兴三年,他尚书令的职务才由陈震取代。

如果按你的说法,李严在担任中都护后即不再担任尚书令,那么不管这个中都护的任命是来自刘备,还是象你推测的那样来自诸葛亮,显然都是说不通的:

1、来自刘备:刘备大老远把李严从犍为调到永安,以最正式的“拜”的方式任命其为尚书令,显然不是临时举措(否则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令李履行尚书令的职责,比如说“守”),若刘备令李严担任中都护李即卸去尚书令职务,刘备难道意识不到这个重要职位空缺而不另行安排人选吗?如果默许诸葛亮来决定此职由谁担任,那么他又何必迫不及待地任命李严呢?实际上,从李被任命为尚书令,到刘备去世的这段时间里,作为尚书令的李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急务、要务要处理。对李严尚书令的任命,是刘备对自己身后人事安排的一部分。

2、来自诸葛亮:前面说了,刘备令李严为尚书令并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留给他的儿子的,那么即便是诸葛亮任命李为中都护(尽管impossible),而李任中都护后即不再担任尚书令,这实际上意味着诸葛亮否决了刘备的人事安排,而在没有刘授权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决定刘特意派给他做副手的这位顾命同僚的职责。这实际上意味着刘的意志无法完全贯彻,他此前做的安排都白费了。刘备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吗?而志存高远,自认兼资文武,喜欢大权独揽的诸葛亮,会以这种方式将相当的军权塞在李严手中,为自己以后的施展增添麻烦吗?

事实上,刘备以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而非诸葛主政,李主军的人事安排一个重要的体现正是李严身兼尚书令与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于一身上,这样的安排保证了诸葛亮负总责,而李在军政两方面都处于二把手的地位。

最后要提醒马忠兄:您还是没有正面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4 09: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按《刘巴传》,“代法正为尚书令”;按《费祎传》,“代蒋琬为尚书令”;按《吕乂传》,“代董允为尚书令”;按《董允传》,“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按《诸葛亮传》,董厥“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不知万兄如何视而不见?你推测李严一直担任尚书令,就不需要白字黑字作为证据?也太厚此薄彼了吧?

我不认为在记载尚书令职务的轮替时必须用要说明后任是接谁的班,就拿李严来说,他的前任是刘巴,在李的任命上,也并没有对刘丝毫的提及;若李严任中都护后即不再担任尚书令,那么从建兴元年到建兴三年尚书令一职又由谁来担任呢?如果陈震接替的不是李严会是谁呢?

如何说不通?上文我所引之文已经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一个逻辑链条,凡是陈寿所能知道的谁接替谁的尚书令,都是注明了的。

如此说来,那就更奇怪了,按马忠兄的说法:

1、陈寿不知道李严接替的是刘巴;

2、李严在建兴元年卸去尚书令后此职位要么空缺一年多,要么陈寿不知道在那样的关键时刻是谁接替了李严,当然也不知道陈震接替的是谁;

3、陈震于建兴七年担任卫尉之后即不再担任尚书令,而此职位要么又空缺四、五年之久,要么陈寿又搞不清楚这么长一段时间内到底是哪位仁兄担任尚书令,自然也又不知道蒋琬接替的是谁;

4、陈寿没有意识到董允接替的是费祎。

再者,尚书令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当的,实非重臣不能任,如果在建兴元年至建兴三年,建兴七年至建兴十二年确有其他人担任过此职,陈寿,加上后面的常璩、裴松之以及其他史家,何以只字不提呢?

呵呵,我从头到尾所要表达的,就是刘备在任命辅政大臣时,便是以诸葛亮录尚书事,李严以尚书令副贰之,这就是他的人事安排。凡是担任尚书令的,刘备都没有让他先试守,在这方面李严不是第一人,不足以说明问题。

和他的前任尚书令不同,李严有直接带兵打仗的经验,从《李严传》的记载上看,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武而不在文,尚书令属文职,刘备之所以选中李严为诸葛亮的副手,绝不仅仅着眼于他的行政能力。刘备生前在军事上并不倚重诸葛亮,他在为自己身后事进行安排的时候,会让长于军事的李严以尚书令的文职仅仅在行政方面去帮助当时治国能力在三国中无出其右然而军事方面却乏善可陈的诸葛亮吗?如果真是如此,那按照您的说法,无异于认为刘备将军事完全托付给他并不看好其军事能力的诸葛亮,而自认为堪比乐毅,希望在军事上施展其才能的诸葛亮又将“统内外军事”的大权主动交到李严手上,这合理吗?

提到“守”只是为了对比刘备“拜”李严为尚书令来说明刘的这个任命不是暂时性的,进而说明刘备不会因授予李中都护之职而令其不再担任上任还不到一年的尚书令。至于李严是不是没有试守此职的第一人与所论并无关系,如果仅按照刘备的任命习惯看,那刘以前任命的尚书令可都是当到死的。

刘备任命辅政大臣只能从全局来考虑,不可能设置成一人主政、一人主军的局面,因为权力不统一,对一个国家是很危险的。这一点,孙权说得很清楚,“夫威柄不专,则其事乖错,如昔张耳、陈馀,非不敦睦,至於秉势,自还相贼,乃事理使然也。……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齧者也!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

刘备对顾名大臣的人事安排绝不是一人主政,一人主军,而正象《先主传》中所记,为一正一副: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掌总;李严以尚书令的身份作为诸葛亮行政方面的副手,以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的职权作为诸葛军事方面的副手。

如果刘备真的老糊涂了,非要安插李严制衡诸葛亮(和汉武托孤霍光一样,汉武帝选的是谨小慎微的霍光,刘备选的也是谨小慎微的诸葛亮),那也不会只是个中都护,应该直接授予都护或者行都护。要知道中都护虽然暂时有“统内外军事”的权力,但随时可以剥夺。况且统率全国兵力,岂有在边疆之地的道理?

请注意,刘备要的是两者的相互制衡而非抗衡,李制衡诸葛,诸葛自然也要对李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制衡的目的。李严有“统内外军事”的权力却“留镇永安”主要是因为当时吴蜀刚刚战罢,让军事首脑驻留两国边境以防非常,此为临时的举措,待情况好转,身为李严自然是要返回成都与诸葛亮一起辅弼冲主,刘备当然不会做出让贵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一直留守永安,永安不过是个县而已,李正方在当尚书令前好歹还负责一个郡呢!只是后来事态并没有完全按照刘备的设想发展罢了。

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前面反复强调《先主传》里托孤时是尚书令,但《后主传》都护这个称呼从来没有变过,也就是说这是李严的主要职务,那么《先主传》为什么记载为尚书令呢?因为刘备并不是要他偏任一方。刘备以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辅政,那是绝对不可能把李严放诸权力中心之外的。但诸葛亮可能觉得有人掣肘不好,便将李严换了个职务,一脚踢开。李严也知道自己和诸葛亮没有可以竞争的资本,便自己去当一方的土皇帝。

我的问题是既然阁下认为是诸葛亮令李严担任中都护的,这显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可为什么对这件事一星半点的记载都没有呢?这个问题马忠兄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过。

如果刘不希望看到李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那么他绝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诸葛亮身上,因为刘备死后,能压李一头的只有诸葛亮一人,如李被放诸权力中心之外,那么这个施动者只会是诸葛亮,而能压住诸葛亮的,只有刘备,只有刘备生前对李严所作的具体的安排才能保证李的地位,先帝的遗命显然是不能随便更改的,即便诸葛亮不想有人掣肘,打算踢开李严,他也不敢在刘备刚咽气时就置刘的安排于不顾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重新布置,而从李后来与诸葛亮的互动看,李严也并没有象您所说的“知道自己和诸葛亮没有可以竞争的资本,便自己去当一方的土皇帝”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4 21: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您是靠猜的啊?如果不用必须说明,那我刚才举出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呢?

你举的例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陈寿只有这种句型才能证明尚书令的轮替吗?别的说法都是不可信的?

真是好笑,你能把有官方史书记载的魏国、吴国尚书令接替次序统计出来吗?费祎是六年做大将军,董允是七年才守尚书令,看清楚发言比较好些。

是吗?虽然您口里说不喜欢避重就轻的人,但似乎还是颇乐于此道,你前面说的那么多“代”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来说明蜀国尚书令一职前后衔接紧密,二来说明陈寿对这一职务轮替的记载比较详细,如此,怎么会在一个关键时刻对谁担任此职丝毫没有涉及,又对一段四、五年时间内所担任尚书令的人没有些许记载呢?

至于费祎,他是延熙六年十一月当的大将军,而董允七年开始守尚书令,中间不过相差几个月而已,难道在这么段的时间,还有其他人担任此职不成?

那我可真是开了眼界了,仅凭镇压一次内乱便可以叫做“有直接带兵打仗的经验”、“长于军事”,那诸葛亮还直接参与平定益州呢,就这军事资历也不在李严之下啊,我可是没看见有记载刘备“并不看好其军事能力”。

李严传中记载李严亲自率军破敌的何止一次呢?而诸葛亮参与平定益州,其中直接体现其军事才能的是哪一仗呢?按《诸葛亮传》:“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如果他在军事上确实了得,刘备对其军事能力大为欣赏,会弃其不用,宁肯让他成都搞后勤?刘备按《先主传》:“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不要说带兵打仗,就算作战时出谋划策,刘备都不求诸于诸葛而仰赖法正。

我的天,可能董允、陈祗守尚书令的时间也不短吧,至少比刘巴、李严长。这个守不是试守,而是因为二人本来是侍中,以高职做尚书令,一身二任,你不可能叫他们又把待遇降低到尚书令的千石吧?

我说“守”只不过是说相对其而言,“拜”是正式授任,主要是为了说明刘对李任命的确定性,至于说到“守”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试用,并没有兼任的意思,还望马忠兄不要混淆视听。

呵呵,“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这一句可是连着记述的。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安排这一任命,这都意味着李严将远离权力中心——尚书台。

如果这个留镇是永久性的,或许你说的不错,但从刘备的安排上看,这仅仅是因应当时吴蜀间的紧张局势作出的,仔细想想,刘备让李严为诸葛亮之副,并将其列入托孤大臣,难道就是为了让李严远离权力中心吗?刘备让李出任尚书令,却有不让他真正主持尚书台,这也有点太天方夜谭了吧?

我先晕一个,刘备真要安排人制衡诸葛亮,李严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本身是楚人而不是蜀人,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威信。吴壹、吴班兄弟权重一时,又是宗室国戚,值得考虑。换了说,永安就找不出人来镇守了,非要托孤大臣偏任一方?

这又不是组织同乡会,势力的划分是以利益集团,李严属于东州集团,且又是南阳人,以前并未在中央供职,在中央没有势力,这也是刘选择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说过,刘备的安排是为了权力制衡而非对抗,象吴氏兄弟那样的人,若授以重权,后果堪虞。至于说永安,当时吴蜀刚刚战罢,永安正是蜀国的军事重心,当时吴蜀尚处在对立状态,以后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令托孤大臣暂时驻留此地以防非常,必要时调动内外诸军进行应对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备四月死,刘禅五月即位,这中间的诏命能出自谁手?甚至刘备都没假节给李严,这无论如何也说不通。李严假节已经是诸葛亮无所不专的时候了。

李严传中的那句话可是丝毫看不出来李中都护的任命与诸葛亮有什么关系。而且你现在依然拿不出过硬的证据证明此职务不是刘备授予的。只要稍懂些文言文的人,恐怕都不会认为“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以”字的主语是诸葛亮。看来我还要将马忠兄继续回避正面回答的那个问题问去:为什么从未有史料记载诸葛任命李的事情?

李严之前长期典郡,名臣猛将悉出诸葛门下,刘备要制衡诸葛亮,应该首先从军中物色。吴氏兄弟是东州军事领袖,又非诸葛故吏,在军中威信远迈李严。李严并没有对诸葛亮的安排不满意,他资历很浅,群臣也并不买他的账。廖立就很不满“闲散李严等下”,李严署丞相府事,“群臣怪臣相待之厚”。他自己坐镇永安、江州,还可以和诸葛亮有点要价的资本。

所谓“名臣猛将悉出诸葛门下”也太夸张了吧? 我再重复一遍,制衡不是抗衡,刘对李选择是要此人首先要能与诸葛亮合作,吴氏兄弟身为皇亲国戚,又是东州权贵,若再拥有托孤大权,他们与诸葛亮合作起来恐怕不容易吧?刘备去世后初期,诸葛亮除了不让李回京外,对李并没有什么特殊安排,李对诸葛亮不让其开府治事是颇为不满的,至于“群臣并不买他的账”似乎缺乏依据吧?因为除了一个对谁都不满意,连刘备都敢数落的廖立,还有谁来与他一起组成“群臣”呢?至于“群臣怪臣相待之厚”,出自诸葛亮之口,并无其他旁证相佐,这你不否认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7 10: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明谁接替谁做尚书令,只要陈寿知道,是绝不会吝惜笔墨的。

那么如何解释刘巴和李严呢?再有,按你的说法,你是否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陈寿在刘备去世,新主即位这样的关键时刻不知道尚书令是谁这一奇怪的情况呢?而后来陈震任卫尉后直到蒋琬接任,你认为这期间尚书令另有他人,那么这四年多的时间,陈寿(包括后来所有史家)都对此人没有丝毫记载,他们对此为什么会不知道呢?难道这两段时期尚书令是谁是国家机密不成?

呵呵,那你可真是要搞清楚,在诸葛亮执政期间,起作用的并非尚书台,而是留府长史。蒋、费以后,尚书台的作用才恢复起来。

尚书台在国家政治中是否起主要作用和尚书令是否有人担任以及史家是否知道尚书令是谁根本是两个问题,一段时期内某个国家机关在国家政治中不起关键作用并不意味着这段时期此国家机关没有自己的负责人。

你怎么就知道没有?是靠猜还是蒙啊?接替职务还需要几个月时间酝酿不成?

如果有,阁下总要拿出些证据证明才好吧?你说有就有了?至于接替职务,尚书令为重要职务,遴选任职之人自当慎重,若按阁下逻辑,费祎的继任者不是董允,那么此人是谁?是“拜”是“守”?何以仅任职数月?为何不见记载?

呵呵,看来你对后勤是非常看不起的。刘邦让萧何搞什么?曹操又让荀彧搞什么?孙权又让张昭搞什么?君子不求全责备于一人,曹操也没有让荀彧一个人什么事都做啊,荀彧同志还大力推荐荀攸、锺繇、戏志才、郭嘉呢。

我并没有对后勤看不起,但我们讨论的是军事能力,主要在于军事谋略、统兵打仗而非后勤支援,你提的萧何、张昭长于文韬而不擅武略,荀彧是个例外,但此三人在刘、曹、孙麾下均班列文臣第一,而说到军事,似乎刘邦、曹操、孙权更多仰仗韩信、郭嘉、周瑜等人吧?

呵呵,如果没有其他职务呢,守的确只有试用的意思。不过呢,董允“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陈祗“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将军姜维虽班在祗上,常率众在外,希亲朝政。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而且“后主痛惜,发言流涕”,“亡加美谥”,恐怕守只是试用,不让其转正就说不过去了吧?好歹“统职一纪,柔嘉惟则,幹肃有章,和义利物,庶绩允明”。

“守”就是“守”,并不是说所有“守尚书令”的人日后必然会正式担任此职,我们以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按《后汉书·王允传》记:“献帝即位,(王允)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初平元年,代杨彪为司徒,守尚书令如故。”可见“守”未必就肯定转正。再者,转正显然要比试用更值得记载,若真的转正,何以陈寿避而不记?

所以了,正因为你的想法说不通,才能证明我观点的正确。刘备原是打算以李严副贰诸葛亮,不过诸葛亮将他一脚踢开了。而且李严对自己偏任一方非常满意。

一代枭雄的刘备可不是刘表,他会允许其精心做的人事安排在自己刚刚咽气后就完全失效吗?诸葛亮也不是曹操,董卓,他也根本干不出在对其有知遇之恩的刘备尸骨未寒之际就迫不及待地篡改刘临终安排的事情。而李严,不要说在其刚刚位列顾命之际,即便是后来,他又何曾对自己远离权力中心,偏任一方满意过呢?

别逗了。李严什么时候入蜀的?建安十三年。所谓东州派是早在刘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势力,并与益州派争衡获得胜利。他们主要是在军事上有实力,李严不过就是临了当了一下护军,能在东州派中取得威望并成为其领袖?在军事上,吴氏兄弟只在东州军中有威望,荆州兵、益州兵可未必都听话,用来制衡诸葛亮而又不至于后果堪虞。

我说过李严在东州集团有崇高的威望并且是其领袖吗?阁下可不要强加于人。不知马忠兄认为自己与刘备相比,哪个更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做出相对合乎刘家利益的决定呢?如果吴氏兄弟确如你所讲更符合刘的需要,那么刘备何以舍近求远去提拔李严呢?刘备选择从未在中央任职,且并非东州集团领袖的李严,难道是随兴而致吗?

呵呵,不知道司马光算不算“稍懂些文言文的人”?《资治通鉴》:“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丞相亮奉丧还成都,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

这个问题我以前也多次说过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过采自前史,身处距离三国时期八百年后宋代的他,不可能有什么其他的来源增补前史没有记载的事情。他的那几句话在前史中必有出处,这个马忠兄应该同意吧,至于以何为本呢?且看下面的几段记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

《三国志·蜀书·李严传》:“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司马光依据这两段史料,对文字重新进行了组织,打乱了时间的先后顺序,而采取按人分说的方式:先说刘备,再说诸葛亮,最后说李严。仅此而已,并不含有对前史的修改。这很明显:因为按《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昭烈”的谥号是在其梓宫返抵成都后定的。而若依《资治通鉴》的记载,则此谥号似乎定于永安,这显然不合逻辑。故《资治通鉴》的记载无法作为支持阁下诸葛亮令李严担任尚书令一职的史料佐证。

没有抗衡的实力,如何能有制衡的能力?“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诸葛亮的上表你可以说是自说自话,但他给李丰的教总不至于说瞎话吧?“表都护典汉中,委君於东关者,不与人议也”。

就制衡来说,其力量源泉主要来自授权,而就抗衡而言,除授权外,其本身尚拥有其他的力量,具体到李严与吴氏兄弟的选择,李的制衡实力主要来自刘,而吴氏作为东州人的代表人物,后面则有一个利益集团的支持。西土之人佩服诸葛亮的用人和“名臣猛将悉出诸葛门下”恐怕远不是一回事吧?而诸葛亮对李的说辞又能证明什么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28 13: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明李严并非刘巴的继任,中间或许还有他人。由于诸葛亮是实际的执政者,尚书令的作用并不明显。可以说,政权的运转中枢是丞相留府,尚书令的职权实际上是由留府长史在行使,故此留府长史得见于记载:向朗—张裔—蒋琬。

  ,按你的逻辑,蜀汉已经至少多了四位“不值一提”的“隐身”尚书令了,而且你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们确实存在。刘巴卒于章武二年,刘备章武二年征李严至永安宫,拜为尚书令,其间还有别人当尚书令?那么他是谁呢?退一百万步说,即便确有此人,可李严当尚书令时不是一样没提到这个人吗?  

呵呵,有自然是有,不过《三国志》不是《起居注》,他只记载值得记载的人和事。当然,你如果能清楚地列举出魏、吴的尚书令完整接替次序,自然可以推翻我这一说法。

我以前说过,蜀国举凡任尚书令者皆为重臣,如果按你所说,继刘巴、李严、陈震、费祎为尚书令者皆不值一提,那么何以任命这些人如此重要的职位呢?陈寿对他们甚至连“失其行事”四字都没有注明,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史料阙如。陈寿已经说了啊,“国不置史,注记无官”。

就知道你会拿这句话来搪塞,可到底是史料阙如还是你所虚构的这些“尚书令”根本就不存在呢?总不能找不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就用一句“史料阙如”应付事吧?

呵呵,李严同志平定了两次内乱就能叫做“长于军事”,那杨洪运筹帷幄,平定黄元的军事叛乱,岂不是就是军事天才了,更应该做尚书令?

对李严的选择综合了诸多因素,其军事上确有出色表现当然是其中之一。


我前面已经列举例子说明,本身有地位更高的正式职务,那么尚书令的任命方式都是守。王允不就是以司徒守尚书令吗?

“守”的意思就是“试用”,而不是“兼”,所谓“试用”,就是在正式任用前先试一个时期,看是否合适这个职位,如果合适,则转正,否则则另选他人,这与试用人有什么样的其他职务并无关系。


汉武帝选择小心谨慎的霍光,刘备选择小心谨慎的诸葛亮,目的都在于同一个,他们各因其时以成名。他们也许实际上是在做皇帝,但绝对做不出篡位的举动。诸葛亮和李严的人事任命都是在驾崩前决定的,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在章武元年,李严为尚书令在章武二年。刘备连“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种话都说了,那给出自需要给李严重新定个位又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诸葛亮说“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实际上署丞相幕府事权力极大,但是敲板的不是李严自己,所以他宁愿呆在江州。不是有句话吗,“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不过是句漂亮话,如果刘备真的对诸葛亮那么放心,赋予其无上的权力,允许其更改自己的决定,,他完全可以将是否选择副手,选择谁来当诸葛副手的权力交在诸葛亮手里,根本没必要指定李严作为诸葛亮的副贰。

作为一个派系的代表,既不是领袖也没有威望这可能吗?刘备选拔李严,是因为他的政治才能而不是军事才能。而录尚书事肯定能管着尚书令,也就是李严注定是作为诸葛亮的副手使用。他既肯以家国相托,又先说“君可自取”,后命“事之如父”,即使是有想用李严掣肘诸葛亮,那李严也无能为力了,更何况连假节这种事都没做。

李严属东州集团,刘备任命一个李作为顾命大臣之一已经表明了他仍对东州集团颇为重视的态度,是否是此派系领袖以及是否在此派系中拥有“崇高的威望”并不重要,甚至有这种地位的人正是刘备所不愿选择的。至于说李无能为力,这恐怕谈不上吧?


呵呵,你先说的不是“稍懂写文言文的人”都不会象我这样理解吗?你现在是说司马光不在其列了?至于你说谥号是在回成都以后定的,我觉得说法有误。按照汉制,皇帝未下葬前都叫做大行皇帝,不以谥号相称。诸葛亮上表说“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期。……辄与恭等案谥法,宜曰昭烈皇后”,上表的时候还“梓宫在道”呢,皇后在皇帝之前得到一样的谥号,是很难想象的。

司马光当然在其列,他从来就没说过李严是诸葛亮任命的,理解错误的你,你把司马光重新编排的与《三国志》相同的说法作了错误的理解。关于大行皇帝,《通典•礼典》记:“天子新崩, 梓宫在殡, 太子已即位,存亡有别,不可但称皇帝。未及定谥,故曰大行皇帝”。 《后汉书·孝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韦昭云:“大行者,不反之辞也。天子崩,未有谥,故称大行也”,风俗通曰:“天子新崩,未有谥,故且称大行皇帝。”可见称“大行”主要是因为尚无谥号,与是否下葬没什么关系。而甘夫人是作为后主之母而非先主之妻的身份得谥(这一点本可以从你省略的那几句中清楚地体现出来),故甘夫人的谥号与刘备的谥号并无关系,且从“辄与恭等案谥法”一句,也可清楚地知道“昭烈皇后”完全是依据谥法所得,据此也可知与刘之谥号并无内在联系。那么根据你提供的这段史料,先主在离开永安后未到成都前是没有谥号的。

说得好,那么就授权而言,刘备给予李严的权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李严假节加光禄勋、诸葛亮开府领益州牧这都是在建兴元年完成的。刘备如果要授权李严,假节拜太尉或大将军这才比较现实。就从你的说法来谈,都护权重位卑,还需要诸葛亮假节加光禄勋以提高其地位,李严所得到的授权显然不足以与之抗衡。

我已经重复过无数次了,刘以李严制衡而非对抗诸葛亮,先主将李严列为顾命之一已经是最清楚不过的态度表示了,他并不想在蜀汉内部树立起两座山头。且如果按你所说,诸葛亮在永安就通过任命李中都护,授予其“统内外军事”的权力而令其不再担任尚书令,从而一脚把李踢开,那么他完全可以不赋予李严“假节”的权力以及对其加光禄勋以提高其地位。但这根本不现实,因为实际上,李之所以有后来的地位进一步攀升,正是得自其顾命大臣的特殊身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30 07: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了半天,我找的那些不是证据难道是垃圾?陈寿都可以不厌其烦地一一列举谁接替谁,而你能用特殊否定一般,我可是做不到。

难道由具体指出谁接替谁是记载尚书令的唯一方法?阁下如何证明这一点呢?

不是尚书令不值一提,而是数人为之不久,乏善可陈,如是而已,亦或者久居中国的陈寿没有足够能力搜集资料。

呵呵,看看历任尚书令都是什么样的人的就可以知道此职必委以重臣,这些人能当上尚书令并不是抽签抽到的,而是他们多素有功干,有出众之能,这样的臣子,即便不为其立传,陈寿也会专门提到。可你所虚构的那些人,却均不见记于任何史料,无名无姓无行事。且担任尚书令是客观事实,设若陈寿诸传所记之人确实有此经历,那么陈自然要记上一笔,这与此人的任期长短、任内是否乏善可陈并无关系。

陈寿本为蜀人,“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并曾仕蜀为官,难道他连谁出任过尚书令这样重要的职位都搞不清楚?

呵呵,史料阙如总不能杜撰吧?至少应该存疑,而不是武断结论。

是啊,不过“史料阙如”总和“史无此事”有区别,不见记于史料到底为什么是前者而非后者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说自己的论点找不到论据来支持,就用“史料阙如”作挡箭牌,那阁下岂不可以随意立论,说不通时,就怨古人没有提供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这倒也简单。

选尚书令不必考虑军事才能吧,还有几个尚书令是军事干才?

若仅担任尚书令,当然不必考虑军事才能如何,但如果要让此人既任尚书令又“统内外军事”,那么军事才能可就不能不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评标准了。

那可奇了。荀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做了十几年,那还是不合适啊?他本身的正式职务是侍中,不过做着尚书令的事罢了。

在“守”这个问题上,只要清楚这种任职方式是暂时性的,不是真授,不是正式担任就行了,而刘备用“拜”的方式任命李严为尚书令,显然不是让他担任此职不到一年就要换人,刘到永安后急忙将李召来授予此职,实际上已经开始做自己身后之安排了。

呵呵,作为君主说出这样的话,不可能不考虑其政治后果,更不可能是随便说出来的。至于以李严为副,那是因为自古以来的托孤大臣都不是一位,可能是考虑到分管方面工作。但实际权力都掌握在首辅手中,其他人都处于从属的地位。

这话当然不是随便说的。如果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实际上就意味着改朝换代。于公,汉室本姓刘,如今诸葛姓坐了天下,名义上尚存一脉的汉室也就真正亡了,所谓兴复汉室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于私,刘备从小就想作皇帝,奋斗大半生,终于奄有一份基业可以传之后世,如今岂肯轻易转手他人?刘说出这句话,诸葛亮会怎么反应?会说:“行,就这么办吧”吗?当然不会,他肯定会竭力向刘备表明自己的忠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好,这就是刘备要的,有这句话,诸葛亮若取刘禅而代即将自己置于不忠不义的地位,即便诸葛真的自取,会有多少人支持他呢?曹丕代汉,是因为他自己有一个强大的实力集团,而蜀汉中有多少人是只效忠于诸葛亮的呢?

“自古以来的托孤大臣都不是一位”可并不是从分管方面工作的考虑出发的,而是担心只托于一人会使此人握有无可制约的权力,成尾大不掉之势,危及皇权。所以托孤从不托于一人正是出于制衡权力的考虑。

前面已经清楚说明了李严不是东州派,所谓东州势力是当初刘焉统治时期进入益州的流民,他们也主要是军事势力。李严只不过比刘备早三年入蜀,哪里就能换了招牌。

东州军和东州集团不是一回事,后者并不仅指刘焉带进益州的那点人,这个概念实际上涵盖了刘焉父子的属下。李严入川投在刘璋麾下,自然属于东州势力,你说李严换了招牌,那么请问,李严原来是什么招牌呢?

“丞相亮奉丧还成都,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这句话应该怎么翻译呢,省略的主语是谁,刘禅?

皇后都是以帝谥为号,比如光烈、明德、章德。就包括刘备的两个皇后,一个昭烈、一个昭穆。岂有皇帝未定谥皇后就定谥的道理?诸葛亮虽然拟定了刘备的谥号,但还是要刘禅盖章的,所以暂时称为大行皇帝。


那么请问,司马光这么写的依据是什么呢?他的想象?“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中“以严为中都护”的主语又是谁呢?诸葛亮?

至于谥号问题,若象你所猜测的,诸葛亮匆忙在永安拟定了刘备的谥号,那么他一定将此谥号上报后主,但为何在《先主传》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上言中丝毫没有提到?也不见有其他单独的记载?若甘夫人的“昭烈皇后”得自刘备的“昭烈皇帝”,那么何以在诸葛亮为甘夫人请谥的上言中也丝毫没有涉及,而大谈“不忘其亲,所由生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贵人,尊号曰恭怀皇后,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人,尊号曰灵怀皇后。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且皇后尊号自然也要后主认可,但在诸葛亮的上言中,最后言“故 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其中已直接称“昭烈皇后”,而你所认为的已有谥号且先于皇后定谥的刘备却仍然称“大行皇帝”,这又是为什么呢?况且,所谓“定谥”义指所上谥号已得到新帝的批准,就此“确定”,可不是什么“拟定”而尚未批准,不要偷换概念。

窃以为刘备的打算可能是以诸葛亮北伐而李严居守,当然诸葛亮是元首李严是股肱,股肱是不拥有制衡元首的能力,只能为元首服务。

这也说不通啊!刘备死时吴蜀尚处在敌对状态,他怎么可能想得那么远,将眼前与吴的紧张局势置之脑后而去考虑如何安排不知何时发生的与魏国的作战呢?刘备生前一直让诸葛亮负责后勤事务,军事上从不求助于他,如此何以会在自己身后安排诸葛亮去北伐呢?诸葛亮不是元首,李严也不是诸葛亮的股肱,刘备对两人关系的定位应该是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只有这种关系,才是对刘家最有利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6-30 13: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无知者于2004-06-30, 12:10:50发表
如果诸葛亮有不臣之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句话能有什么约束力啊!如果刘备没有说“君可自取”,诸葛亮篡位就是不折不扣的谋反,本身就是不忠不义了,用得着非要套他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句话吗?再说,是诸葛亮的承诺效力大,还是刘备遗命的效力大呢?我觉得还是孙盛说得对:“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以刘备的政治经验,不管他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他的动机都不是怕诸葛亮会篡位。

刘备遗命的效力恐怕有限吧,刘备让诸葛亮与李严通力合作,共辅幼主,可诸葛根本没把此话放在心上;刘备将刘禅托付于他,让刘禅事之如父,可诸葛并未对后主善加教导,培养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反倒置其于不顾,除了一些大事必须刘禅盖章批准时才想起这位主上,平时也就是命心腹对刘禅严加看管,直到蒋琬去世后,后主才得以亲政;刘备临死前嘱咐诸葛马谡不可大用,让他留心观察,诸葛亮不也就当耳旁风了吗?以致后来用人不当,街亭大败,从而葬送了可以说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

人是会变的,刘备在时,诸葛亮确实可谓“忠贤”,但刘备去世后,刘禅尚幼,主弱臣强,情况、地位的变化,安知他不会于刘禅不利?曹操刚出道时也可称得上汉室忠臣了,讨伐董卓,其他诸侯逡巡不进,只有曹操的态度最坚决,独自引兵与董卓部接战,几乎殒命,可后来不也将献帝当作傀儡,置于股掌之间,其子曹丕更取汉而代,这些刘备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刘备并非只有刘禅一个儿子,若刘禅不可辅,尚有其他子孙可继刘氏天下,何以就让诸葛亮自取呢?他就那么想把这份基业送给别人?前面分析过,这样做于公意味着汉室完全覆亡,于私则等于刘备用大半生打下的家业改名易主,此后蜀汉(不知诸葛亮取代后叫个什么名号)的存亡兴衰与刘家再无干系,这恐怕不是刘备想要的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9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1 12: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6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