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南方政权为何都不愿选择在荆州地区建都?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2 12: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天子不守边关的坏处是边关特别容易出天子。。。但这个道理一直到朱棣才想明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2 16: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2 14:25 发表
明代的天子守国门,跟建都荆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明代虽然定都北京,但是在北京外围,仍然是由严密的堡垒体系所拱卫,北京并没有暴露在对方的攻击力量之内。建都荆州的话,直接就跟对方接上火了,三天两头这 ...

襄阳易守难攻,荆州也不能说无险可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2 18: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2 18:00 发表
顺便问一句:自已能成为自已的挡箭牌么?

你知道襄阳离荆州有多远么?

P.S. 绝对比居庸关离北京远。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2 19: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5-8-12 17:46 发表

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扬州也有大乱。
侯景之后,陈霸先没有荆州只能建都健康就不说了。卢循造反的时候,三吴也饱受摧残啊,但是刘裕也没想着迁都荆州。。。倒是想过迁都洛阳,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靠谱。
萧衍 ...

有桓玄在荆州,就不可能容下刘裕了。刘裕灭桓玄之后,他的根基已经稳固在扬州了。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2 19:13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3 02: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2 22:01 发表
不妨说得更浅显一点。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建都南京,那么在经济和政治上,我的精力会重点发展南京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整合,以荆襄为军事屏障。这个时候,南京和我重点发展的地区,就成为了政权的重要财政 ...

如果真想解决也好办。看看明清+本朝,哪个不是拿北京当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拿江南当经济中心的?反之,如果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分的太远,诸如董卓、尔朱荣、安禄山之流将大行其道。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3 02:17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3 02: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喋血中原 于 2015-8-12 22:20 发表
还真别说,未有孙权的江东政权之前,荆州一直都是南方经济及军事重心所在。当年江东地区的经济压根比不上荆州。但自从赤壁之战后,荆州经历多次战乱,被严重分割,先是曹刘孙各占一份,后是孙权独吞南荆州,与曹 ...

东吴没有襄阳啊,他们所占的荆州是不完整的荆州。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3 21: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3 08:42 发表


本朝跟明代不一样,进入现代后,城市人口,城市职能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都不再兼具政治与经济中心的职能-----------其实还有兼具同样职能的国家,比如首尔,所以韩国人现在也担心这个问题。明代的做法, ...

太祖时期把首都放在北京,也算是天子守边关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5 13: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墨叶 于 2015-8-13 22:46 发表
解放前国民政府首都还是南京才算天子守边关。

错,上海比南京更边关。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5 13: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3 23:07 发表
本朝建都的时候倒不存在这个问题,那时候苏联是依靠,建都北方反而有利于首都的安全,但是当中苏交恶后,真成了天子守国门........所以后来搞三线建设嘛。

古代的首都往往是经济和政治的中心(明代尽管例外, ...

选择江陵定都,也可以把江东定位经济中心啊。天子远离经济中心,经济中心不可能反,钱万三再有钱也还的听朝廷的。天子远离军事中心,镇守边关的董卓、桓玄、安禄山之流便是朝廷大患。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5 13:18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6 16: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明朝有很多不如汉唐的地方,但是明朝从始至终没有发生过军阀割据(好吧,除了朱棣),这绝对是一个大大的优点。而且不但明朝没有,清朝也没有军阀割据。后来的北洋军阀是清朝灭亡之后的事情。所以说,把首都皇权和军事中心结合在一起,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制度创新。可惜东晋时期还不知道天子守边关的好处,否则哪有王敦、桓玄之乱?

然而把首都和经济中心挂钩则没有什么必然性,甚至并非什么好事。其一,首都不是军事中心的话,请问董卓安禄山这样的边关大将该怎么办?你也一直没有给出个很好的答案。其二,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经济中心的守将造反,因为实在没必要啊。不要跟我说吴王刘濞,西汉时期江南很苦逼,还不是经济中心呢。其三,只要军事中心没丢,即便经济中心沦陷也收得回来。太平天国、侯景、方腊,这些先攻下经济中心的,不都不思进取了么?即便是辛亥革命军,要是袁世凯认真打,恐怕也凶多吉少吧?

所以说,除非把中国整到元朝那份上,经济中心丢了都能回来。军事中心一旦造反,则后患无穷啊。至于说具体战术上的,打起仗来损失多少 GDP 什么的,比起朝廷整体安危,都只是细枝末节罢了。放眼全球历史,边关大将对帝国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次数,未必小于他们所抵抗的外敌。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6 17:16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6 21: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6 19:49 发表
中国的历代王朝早就给出答案了,首都与军事中心不需要合一,也不可能合一,保持适当的掌控距离即可。明代虽然将首都与军事中心合一,但是第一,它同样预备了后手,在南方另外有一个都城;第二,当北京成为首都后 ...

凡是在长安、洛阳建都的朝代,都会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凡是在北京建都的,国家都没有出现过长期分裂。这就是历代王朝给出的答卷。军事中心对首都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我之前说过,一个大帝国被拥兵自重的大将军灭掉或打残的概率,并不小于被敌国灭掉或打残的概率。明朝北京两次直接被外族攻打,也没有表现的那么脆弱。但是皇帝亲子镇守,却杜绝了安禄山之流产生的可能。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6 21:46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6 22: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贩 于 2015-8-16 22:52 发表
到底是 帝国制好,还是分封制好?

到底是 Google 好还是 Alphabet 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13: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7 09:53 发表


你说的是结果,当时统治者的选择是什么,不言而喻。明代之所以显得另类,就是因为违背了这一潜规则。今天在这里说历代王朝没有防止割据什么的毫无意义,当时他们必然有自已的考虑。

既然说明代北京,李景 ...

你还是没有回答,天子离前线那么远,怎么避免安禄山那样的人拥兵自重?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13: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伪昆仑 于 2015-8-17 12:09 发表
皇帝被生擒活捉了,这还不脆弱?

到了清朝北京已经不算天子守国门了

明英宗草原 N 日游后,对明朝基本没什么影响。安史之乱即便平定了,唐帝国也随之进入了节度使时代。董卓之乱即便平定了,汉帝国也随之进入了诸侯割据时代。尔朱荣之乱后,直接导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

清在彻底剿灭准格尔之前,蒙古草原方向一直可以直接威胁到北京(亲清的喀尔喀部战斗力实在太渣)。鸦片战争之后,西洋列强从海上又能直接威胁北京。但是即便北京两次被洋人攻克,中国为什么基本没有像汉唐末年那样分裂?其根本原因就是天子冲在了最前线,没有给哪个大将拥兵自重的机会。

反之,辛亥革命军的战斗力那么渣(至少比八国联军渣多了),为什么清朝那么快就灭亡了?因为冲在最前线的是袁世凯了,他就有机会拥兵自重了。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7 14:08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13: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中军事价值也很高,但没有北京高。何以见得?天子在长安洛阳,燕云地区的守将一反,天下马上进入诸侯割据。天子在北京,长安洛阳的守将反过么?云南吴三桂倒是反过,但天下没有进入诸侯割据。因为灭了吴三桂,南方不需要长期大规模驻军。而秦汉隋唐时期,燕云地区大军集结却是常态化的。

守将造反的根本条件是拥兵自重。长安洛阳为都的朝代,燕云地区的守将动辄就拥兵几十万,从扶苏到安禄山到朱棣无不如此(只是扶苏没反而已)。北京为都的朝代,长安洛阳的守将拥兵多少?如果我们假设王朝统治者有起码的理性,把兵力集中在军事价值高的地方,你说是北京军事价值大,还是关中军事价值大?

对于大统一王朝,首都的军事价值高低,可以用外面需要放多少军队来衡量。首都之外需要的军队越多王朝越危险,需要的军队越少王朝越安全。因为,军队战败了王朝就有可能被外部势力干翻,军队战胜了王朝有可能被内部大将干翻。

江南地区的军事价值最渣,所以每次江南定都的朝代都不长。南陈南宋这种外敌比较强的就直接被推了,洪武朝虽然比较牛鼻,但朱元璋一死南京就被自家人推了。王敦、桓玄为什么敢起兵造反?还不是因为他们重兵在握兵么?他们为什么手里有重兵?虽然有一定的门阀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东晋对荆襄防守的需要。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7 14:14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15: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伪昆仑 于 2015-8-17 14:23 发表
真正上了一线的皇帝除了朱棣只有被生擒的那位和上吊的那位算是

天子守国门,动不动北方游牧过来抢一回就要割肉,要不咋明朝修长城呢

北方游牧民族、南方起义军

不是将军造反照样还是难逃割据啊

明朝一没有和亲,二没有岁币,三没有城下之盟,怎么做到的?天子守国门!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17: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伪昆仑 于 2015-8-17 16:23 发表
岁币改了个形式而已

给你钱你别来烦我不一样吗

还不是让人冲进长城以内就失控

其实这不是我想要强调的焦点

回到一开始宫主所说的“凡是在北京建都的,国家都没有出现过长期分裂”等等

天子守国门 ...

岁币绝不是什么形式而已。宋真宗也好,宋高宗也罢,除了怕前线战败之外,他们最怕的是武将在前线立功。他们更怕武将一旦收复燕云十六州,便有借口长期驻军在外。这样一来,则胜也不是败也不是,所以只有求和。

还有,冲进长城就长驱直入一说,纯粹是无稽之谈。也先、皇太极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晚清时期恰恰是天子守国门的成功案例。西方人那么牛逼,打到清朝灭亡居然国家没有分裂。晚清要是跟唐末那个样子,西方人会毫不客气地把五代十国在中国永远延续下去。每次洋人来,朝廷都亲自顶上去,打的再狼狈,基本没给大将拥兵自重的机会。每次完事之后,军权还能迅速收回。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7 17:37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17: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7 16:45 发表


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历代的统治者,怎么可能找我要答案?????  

你的观点是首都不应该是军事中心。那么请问,如果天子不在军事中心,镇守军事中心的大将拥兵自重该怎么办?你要是答不上来,还是放弃你的观点算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17: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贩 于 2015-8-17 17:28 发表
朱隶 定都北京,主要还是怕军镇造反吧?要不,国门可是有几个,比如,南大门,东大门,西大门,北大门,守哪个好呢?

所以守门不是重点,守重兵才是天子的本意。

天子守重兵........,兵败国破君亡。

是这个道理。哪里需要重兵,哪里就该有天子。这是为天子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7 20: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1 sos2290 的帖子

天子在北京,大同、宣府。。。一直到辽东,当地驻军数量都不少。但不管怎么说,跟北京基本上算一个防御体系。唐朝的安禄山则不同,他已经独立在经营一整套防御体系了。所以,造起反来当然威胁更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8 09: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15-8-18 07:51 发表
某洗地博士很喜欢下结论,可惜经不住推敲,于是只能不断洗,看得我这个酸爽。 别轻易下结论就好了嘛。

其实建都的选择可以有各种考虑,但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方便省事。
怎么个方便省事? ...

来来来,要不你也说说如何防范安禄山之流?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8 11: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8-18 10:47 发表


抗战结束后,曾经有人向老蒋建议,迁都北京,用以收拢北方民心。至于安全和政治因素,当时中苏交好,苏联是中国的支持者,在北京建都其实是更安全的。最终结果是,中国的坛坛罐罐大都摆在了北方。

等到中 ...

蒋对江浙沪之外的地区几乎没有实控权,他定都南京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8 11: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3 sos2290 的帖子

如果建都南京,北方人民就认为自己是弃民,同理建都北京,南方人民也一样会认为是弃民。

朱棣建都北京,主要是因为自己从北京起兵打下来的,深知重兵在外之害。所以才把首都放在需要集中兵力的北京。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8 12: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5-8-18 12:07 发表
军事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不适宜建都。

第一次听说长安洛阳不是军事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

和平年代谁会在长安、洛阳地区集结重兵?

因此,国家大统一之后,长安、洛阳就不再是军事要所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8 15: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长安、洛阳只有在关东大乱的时候,军事优势才会比较明显。即便是南北对峙,北方也不会把兵力集中在那。

不过长安的防守价值很高,西魏当初那么破的一个国家,愣是谁都灭不了它。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8-18 15:30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8 19: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5-8-18 18:23 发表

军事地理条件优越是客观存在的

正是由于长安洛阳优越的地理条件,所以大统一之后不用集结重兵

要不然就是八十万禁军保卫汴京的局面,为啥,汴京无险可守啊

问题来了。首都长安地理条件优越,你放几万人;别的地方你放几十万人,他们要是反了你怎么办?所以说首都一定要是重兵集结地。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19 00: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34 sos2290 的帖子

洛阳其实很不斤打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8-30 04: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36 喋血中原 的帖子

东吴没有襄阳,荆州自然不完整,所以重心放在了建业。但东晋是拥有襄阳的啊,难道东吴几十年的功夫,江东就把荆州甩出去那么远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9: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29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