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需要学外语的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1-28 02: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比如我在外企做采购,外语就是必须使用的交流工具,不掌握不行。但象工作上只接触国内的,使用外语的频率就比我们少的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赛仁贵郭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0686
注册 2005-10-7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1-28 02: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标题所表示的观点:第一,早已过时了;第二,主观片面;第三,属于沙文主义思想。

这句话放到古代去或许似乎还有一点点道理,那时世界的各个区域基本是独立发展的,彼此联系很少。但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语言是必要的交流工具,如果我们大家不去接触和学习外语,无疑是等于把本国和世界割裂开来。

即使今天主导最强大英语文化的美国,也并不是不学外语的,学生读书要学习西班牙语或法语——西班牙语是美国第二大语言,在南方不少地方普遍使用,还有以西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州,而同处西半球的拉美国家又与美国有着密切联系;法语是世界主要的官方语言,在诸多国际组织及公约中,因其语法的最严谨性,使文件内容具有最大的可解释性和最可能的约束力,而不象英语因语法上相对较自由而会产生歧义。

而说到汉语,有一点我们值得自豪,那就是从语法上来说,汉语是一种进化程度较高的语言,而英语、法语等的进化程度都不及汉语,从这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汉族的智慧。但并不是说汉语就没有缺点了——

根据现代语法学,语言从其屈折性上可分两类:一类为屈折性语言,主要以单词本身的词形变化来表意,语法复杂而严谨,比如法语;一类为说明性语言,主要以单词的组合来表意,语法简单而自由,比如汉语。总的来说,语言是从复杂的屈折语向简单的说明语进行着进化的,比如英语原来也是一种语法结构复杂的屈折语,而在这几百年的进化中简化了屈折性,并大量加入了说明成分。

但是,象汉语这样的典型说明语,正因其语法的高自由度,也使其成为一种不严谨的语言,极容易产生歧义。这样,在订立国际法时,汉语就算成为全球最流行的语言,也是无法用来作为标准文本的,标准文本用语只能用象法语这样“死板”的语言来编写。同理,当今多数的海洋公约、条例,以西班牙语作为标准文本,除了这是几百年前西班牙海上强盛时期所留下的影响外,与西语也是一门很严谨的语言不无关系。虽然对我们来说这听起来并不顺耳,但却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所以,现存的主流语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必然性,无法实现某一种语言对其它语言的全方位替代,当然也不可能出现什么“伟大的民族不需接触其它外语”了。真正伟大的民族是包容世界文化、而非囿于自己文化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 14: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4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