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篇
有山名恋爱,其深不可测。
从来入山者,路迷不得出。
——丰子恺译版,《源氏物语》P628注,见《古今和歌六贴》
如果我们对《愿此刻永恒》、《School Days》、《White Album2》这三部以三角恋为题材的GALGAME都有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在故事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愿此刻永恒》的第一章、《School Days》的第一话、《White Album2》的IC部分,期间,玩家对剧情的发展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故事的发展——男主角和其中一名女主角确定了恋人的关系,却在最后因为不同的原因出了问题。
IC的故事是从春希和雪菜开始的,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知道和纱在更早的时候关注春希的,是时间更长积淀更厚的一方。在特典小说里有详细的描述,对于《雪が解け、そして雪が降るまで》的内容,让我想起永福门院的一首和歌,其歌曰:
馴るるまま 哀れにつひに ひかれ来て
厭ひがたくぞ 今はなりめる
なるるまま あわれにつひに ひかれきて
いとひがたくぞ いまはなりめる
识君已熟悉,渐解其中哀。
此情绕心怀,难言不相爱。
开始认识的时候并不认为你是我的意中人,但随着接触的的增加,逐渐感觉到恋爱的各种情绪感受,我沉溺于这种感觉,“我不爱你”这句话已经难说出口。我想,这首和歌来简单概括一下和纱喜欢上春希的过程,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吧。
至于雪菜,OP前那奇遇的共演,春希就拿到了雪菜的一个大flag,而作为唯一看透雪菜真身的人,春希拿到了一个关键性flag。从单人卡拉OK开始,雪菜就已经开始接受春希了。
《紫文要领》中写到,《源氏物语》之后,藤原俊成曾写过一首和歌,曰:“恋爱出于心,有心方能知物哀,无爱无物哀。”本居宣长认为对于这首和歌要好好体味,倘若没有恋爱,就不可能对“物哀”是真义有所理解。假使对此难以理解的话,那么新海诚在小说《秒速五厘米》里写过这样一段情节。虽然远野贵树在之前遇见过篠原明里和澄田花苗,但他的第一个女朋友其实是大一秋天时才交上的。在与她共度的那段时光里,他品尝到了从未体会过的喜悦和痛苦。……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原来人类拥有这么多的感情——有自己能够控制的,也有不能控制的,但显然不能控制的要多得多,嫉妒和爱情完全不受他的意志掌控。
雪菜出现无法控制自己感情的情况,大概就是在知道春希与和纱曾经瞒着她进行了秘密训练的那天。这点事情使她知道了春希和和纱的羁绊,引发了“排挤恐惧症”,我们明显看出雪菜是想控制自自己的感情,有一首和歌曰:
愛しと 我が思ふ心 早川の
塞きに塞くとも なほや崩えなむ
うつくしと わがおもふこころ はやかわの
せきにせくとも なほやくえなむ
思君何俊秀,心潮如激流。
堵塞终无计,崩溃不可收。
此歌为大伴坂上郎女所作,作者表达了对恋人的爱慕之心。多么俊美的人儿啊,使我心潮澎湃如湍急的流水,实在无法控制自己,堵塞的堤坝终归要崩溃,只好尽情的思念吧。而雪菜回家时思考的是春希的“何不俊秀”——各种缺点。这是她堵塞的方法,却因为春希的电话使这个努力“终无计”,说出了自己在初中时的往事,那个亲密的五人组的回忆。春希算不上有多么俊美,只是“比起一般人来还是要稍微帅气一点”的程度,但春希“和其他男孩子比起来,他没有太把她当女孩子看,这让她觉得很自在”。加上春希说的话,于是她的心情“崩溃不可收“了。
当我们知道了雪菜在上高中前的往事后,故事又转向了和纱。为了给春希的作词不顾一切的谱曲,和教师起冲突,完成后生病,还有在病中的表现是我们在正篇中第一次明确了以前只能是猜测的和纱对春希的感情,并且有多么强烈。有一首和歌,曰:
かくとだに えやはいぶきの さしも草
さしも知らじな 燃ゆる思ひを
かくとだに えやはいぶきの さしもくさ
さしもしらじな もゆるおもひを
伊吹艾草茂,无语苦相思。
情笃心欲焚,问君知不知。
此歌为《小仓百人一首》第五十一首,由藤原实方所作。伊吹山一说位于「下野国」(今枥木县)境内,一说位于「美浓国」(今岐阜县)与「近江国」的交界处,山上长满了茂密的艾草。我对你一腔热情,难于用言语表达,有如伊吹山上茂盛的艾草,已经被恋情烤干,一旦用火点燃,满山都会燃起熊熊大火,可你却不明白我的心。这首优秀的和歌描写了单相思的痛苦。对于春希和和纱不由让人感叹,两人互为单相思的对象距离如此之近却无法捅破。而在此时我们也知道和纱的成长的状态。
若以社会的标准看,和纱肯定是一个人格上十分有缺陷的人。其原因是和纱在“自我同一性”上出了问题。所谓的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自小练钢琴,以母亲曜子为目标、老师、竞争的对手的和纱,过早地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停止了同一性的探求,曜子成为了她的全部,这是同一性拒斥的表现。而当曜子撇下和纱去维也纳,和纱失去目标的时候,就出现了同一性的分散——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缺乏兴趣,孤独,对未来不抱希望,或者可能很叛逆。他们宁可塞着耳塞听音乐或睡觉,也不愿意接触父母和老师。这正是和纱高中生活的缩影。毋庸置疑,以这样的方式抚养了和纱的曜子,有把和纱变成“普遍意义上的坏孩子”的责任。
到此,我们也就能了解雪菜、和纱喜欢上春希的“事之心”,有一首和歌,曰:
浮草の 上はしげれる
淵なれや 深き心を 知る人のなき
浮萍浮水上,其下是深渊。
我心有深处,知音却杳然。
本歌出自《古今和歌集》,对于“浮萍”我们在IC部分先不予讨论,在高中生活中“能够跟‘冬马过去的两年’相抗衡的情节,已经只剩下‘小木曾过去的两年’而已了。故事的方向性可能完全是南辕北辙,可涉及两人的坚忍啊挫折啊还有努力的相关部分,她们肯定能够感同身受的”。 扛着Miss峰城大的金字招牌的雪菜,与不愿让人碰到内心的和纱,都是心有深处,知音杳然。没有人会不惜背负那么痛苦的思绪装深沉,不是故作孤独,而是真的孤独。所以,当接触他们内心深处春希出现的时候,她们注视着他,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
又因为他,有了挚生的好友。这两份喜悦,带来更多的喜悦,在特典小说《祭りの後~雪菜の三十分~》中写道:“即使她们两人喜欢的是同一个男生,但是以此为契机,她们应该也已经相互确认过了友情,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感情。”但“分享喜欢同一个人的心情的挚友关系”这种友情,本来就是不可能的。
“只是现在这么亲密无间的话,将来会很痛苦,那三个人。”
(待续,参考书目本篇结束后列出)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14-10-4 02: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