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校尉 |
级别 | 平北将军 |
功绩 | 18 |
帖子 | 1831 |
编号 | 499774 |
注册 | 2014-4-1 |
| |
| | |
|
|
|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7-2-6 11:38 发表
对于行贿者来说,付多少钱不是重点,重点是官员要把事情办妥了。少花钱能把事情办妥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官员来说,收多少钱不是重点,重点是要花得出去,让上下级都没有话说才是关键。收贷款,显然比现金干净多了。
至于信用这个问题,老赖确实是很多的,如果投资赔本了还不起,那么官员是不是应该像老板那样跑路呢?因为把柄在别人手里,比收现金大得多。借贷都是有抵押的,官员的抵押就是自己的政治前程,有了这个抵押品,我相信民求官的现象会倒转过来。当然,官大的还可以有别的抵押品,比如私下卖官之类的,这些风险都很高
官员本身就是规则制定者,对他们来说挣钱是最容易的,如果他们都嫌赚钱市场风险太高,群众创业就更加困难了。群众挣不到钱,官员的政绩也要受影响 上次我與兄聊過
貸款是一種產品,好比說自行車,麵包是一種產品
為什麼普遍任何交易都不接受產品換產品,而需要錢換產品,原因就是錢的認受性較高
也就是不止是行賄,你說的任何產品換產品,我認為幾乎都是不通的
如果你說拿貸款(產品)去行賄(產品)能成交
那拿麵包去換自行車也成交了
1. 當然你硬要這麼說市場能串連起來,大家都拿麵包去換自行車,自行車老闆自己也得認命,話要這麼講倒也是成立,但大家合苦來哉
首先動機是不太通的,聽起來都無里頭了
2. 事實上以物行賄也有事實例子,比如送貪官一部車,或一層洋房之類的,但都比送錢的要少很多,道理我認為是貪官不想要
好處是那個還隱蔽性很高,比錢要隱蔽
3. 為什麼那個會有可操作性呢,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行賄方本身是做與這個產品相關的行業,也就是說他是用成本價送出的
比如一汽車市值100萬,我是造車的我本錢只要50萬,我拿這車去行賄,花50萬的錢,造成接近100萬的效果(拆舊一些)自然好看
但我不是造車的,我花100萬去買車然後再拿這車去換任何產品,比如拿這車去換麵包,我還得被人家折舊,我不得折騰死?
我與其這樣去行賄,我還不如直送100萬給他隨他買東西呢
4. 綜上,只有當事人本身是買貸款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放貸人),才有這麼一點點可操作性
不然正常人貸款都是有成本的,比如貸1000萬要花20萬
我花20萬去貸1000萬然後再貸給你,我幹嘛不直接送你20萬
人家貪官有你這20萬,他自己想買車就買車,想買貸款就買貸款,為什麼要從你這裡這樣搞?
[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2-6 16:36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