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校尉 |
级别 | 平北将军 |
功绩 | 18 |
帖子 | 1831 |
编号 | 499774 |
注册 | 2014-4-1 |
| |
| | |
|
|
|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7-1-8 10:23 发表
1.喝矿泉水满足的你没看见吗?我问的是满足度上升了,总价格变低是怎么回事?
2.一周吃完?感情大米你不是每天都吃啊。上帝只要联合起来选一个总统执行他们的意志就行,即便在中国,不也号称是人民的代表嘛。民意如此,资本家奈何?
3.是否被迫这个问题上次就跟你讨论过,卖血你都能认为是自愿。只能说你没吃过多少苦
4.A情况,对货主来说商品已经一文不值,智力价值是-1,而不是你说的10。这就是最典型的投资失败,血本无归
B情况,智力价值低于10,打折卖收回成本。这个在国内太普遍,有时能收回进货成本,有时还是要亏一点。所以,对于销售商来说,商品的智力价值有正有负更合理,因为制造商的合格品智力价值一般是正的,必须有毛利,否则就做不下去。这个和制造商的运营模式也有关系,有单才生产,无单就不生产;拿到单,本身就是智力价值成功转正的表现 1. 滿足度不會上升而會下降,打比方在中國,很多人認為礦泉水和白開水一個意思,他們當然不希望要3可樂+3礦泉水這樣的搭配,寧願要6可樂,或是3可樂+3紅酒
您不會說要一口氣喝完6可樂吧?,當然你要說一口氣硬灌6可樂的確是不行,但這個不是這商品的原意
2. 我們談的是一包大米吧,假定大家都花20小時,種一斤大米的人對別人的滿足度最少,因為大米很快吃完,
種一斤大米,別人一周吃完就不再受惠了,但做一部手機,別人可以受惠一年,開發一項技術,別人可以受惠很久,這就是不同產品對上帝的貢獻有區別
如果按你說的,大米是持續需要的(比如一億斤大米吧),的確一億斤大米是可以維持很長的滿足感,關鍵是誰能拿出一億斤大米?
那正好說明你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種大米的人要一直辛勤工作而做手機的可以稍短一些,因為他們花一個短時間制造出來的大米只能維持一個短時間的滿足
所以他們如果需要一直賺錢,那就要一直滿足別人的需要,所以要一直去種新的大米
而手機可以維持更長一些的滿足,他們做出來的手機能維持更長的滿足感,所以消費者會為這段長的滿足感付更多的錢
而做可樂和INTEL芯片的滿足感就很長很長了
現在是你對"總統"現況不滿,說明你要求的超出民意,是你奈何,而不是資本家奈何
3. 倒掉多餘的牛奶既省事又省錢,這樣也不是自願嗎?您說說為什麼他們是被迫的
按你這麼說就算放假讓你在家休息你也不一定是自願的,你真正想法應該是放假免費送你去歐洲玩才對,你只是沒得去歐洲所以被迫在家休息罷了
真正公平的自願(法律上的自願,而不是哲學上的自願)應該是雙方都協商一個可接受的結果才是
也就是說這種自願某程度上你可以理解成"雙方都被迫講自願"也行
老闆聘你2000塊,雙方都同意,這就叫法律上自願,你說你簽了勞工合同但你內心不願意,如果合同是附合市場的話,你這話沒人理你的
你說你不自願,你想要3000,老闆難道就自願啊,老闆不知道想要給1000嗎?老闆還想你貼錢幹活呢
這世界上有甚麼交易互動是100%自願的,你舉一個例子來聽聽看?就算被捐助也不是自願的,你以為災民就圖你那一千幾百啊,人家希望要50萬,只是你既然給不出,所以人家只好將就要了
4. 原則上有單才生產這個很難成立,除了少部分定做產品外所有單都是無單生產的
只是那個無單風險在商店,經銷,和工廠之間轉來轉去罷了,總得來說還是一句話,價格不會是一方定就成立的,必須是雙方都接受才是成交價格,不然就是"掛牌價格",或者說"採購預算"
你說甚麼這個"應該賣多少",這個只能存在你個人,和與你一樣見解的人才成立,事實上算你說通了,別人不買你也沒辦法
當然,你會說你說的會是正好是別人會買的價格,我也不說你倒果為因了,只是說總得來說不管是怎麼得出來的,總究會有一個成交的市場價格
如果你有這麼一條公式而又沒算錯的話,那就的確會有一個"應該賣"的價格
回到你樓上問的,為什麼應該賣11元的最後賣了10元,那就是你算錯了
[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1-8 12:36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