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多少人同意孩子随母姓?结果有点儿出人意料…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19 10: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沒有太大硬性看法,就我狀況而言不太同意,我比我對象強勢一些
如果我很弱勢,比如娘家送我房送我車替我找工作,我完全可以接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19 11: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7-10-19 10:56 发表
咱不能忍,不过艳阳也说的对
本质上是自己能得到的利益已经>孩子随母姓损失的利益了,说白了,还是一个“利”字!

現實能引出這種爭議的都是男方弱勢的,結婚啥也不幹,兒子又非得有冠姓權,說穿了啥虧都不吃,這種吃相有問題
所以這種問題讓我們相對常態化的人來表態都多餘了,我們根本就不會面對這個狀況

說白了就是這個問題是給軟飯男的,你老婆娘家有恩於你,你能不能拿出冠姓權報恩
假設是我來說,我可以

[ 本帖最后由 灰炎陽 于 2017-10-19 11:0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19 11: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7-10-19 11:17 发表
这看怎么说了。
比如结婚时,男方可没说是上门女婿,这种情况下,男方不同意很正常,女方结婚前付出再多,那也是你愿意的。但是如果定下来是上门女婿,那男方就没理由不同意。

既然沒說明,就是待商榷,如果男方不強勢,至少是平權了,
從女姓男方可以不同意,那丟骰子,或者一人姓一個就不好不同意了吧

[ 本帖最后由 灰炎陽 于 2017-10-19 11: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19 11: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7-10-19 11:36 发表

男方就要求随父姓,就不同意给女方这个机会,那也是正常,就看女方如何说服男方吧。

這種爭之謂曰吃相難看應該合理準確了吧,一男人啥都伸手向女家要,唯一圖讓你報答的卻拒絕了,連丟骰子都不行,這已經不是不報答,而是又思索取,就是都圖自己好了,不說違法,沒人性,說一句吃相難看,我認為很折衷了

[ 本帖最后由 灰炎陽 于 2017-10-19 11: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19 19: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yuancuo 于 2017-10-19 18:33 发表
个人觉得和谁姓都无所谓,
首先,名字就是个代号,被人叫的,姓也包含在内,
其次,我孩子就算不跟我姓,那流的也是我的精血,
最后,我孩子就算不随我姓,叫我爸爸也是叫爷爷。


女权,什么是女权呢,  ...

就拿代號來講,人類也傾向取有意義,有規律的代號
比如一家公司有三部同款小貨車,也肯定會按入門次序編成叫V1,V2,V3,你不可能把它們叫艾莉絲,哥頓,湯姆吧
然後V1車上面的配件會叫V1-A,V1-B,V1-C等

取名同理,一個代碼可以體現一個家族內成員的某種規律,肯定比不成規律的代碼要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19 23: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墨叶 于 2017-10-19 21:47 发表
我觉得这个调查不真实。
调查的时候说可以,真轮到自己了,就未必同意了。

這個質疑也太突兀了
樓上這麼多個人說得答案已經足夠現實真實了,暫時沒看到那個充聖人式的答案
像我說的也是權衡義利之下的答案,我也沒淨講捨利取義啊

您懷疑真實性是針對己答覆的人說的,還是針對廣泛這個調查本身來說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20 09: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yuancuo 于 2017-10-20 01:06 发表



我想,假设你生三个小孩取名字肯定叫爱丽丝,哥顿,汤姆的可能性要大于V1,V2,V3吧?
要说规律,老一辈取名还按家族族谱排辈分,到某一代的第2个字必须是那啥,但是现在还有几人讲究这些呢,而且,这些实 ...

當然是叫V1V2V3(有關連性的名字)
不叫艾莉絲,哥頓,湯姆(三者看不出關連 )

關平關興關索本質上跟V1V2V3更接近一些
輩份也有輩份的好處,但可能是邊際效益太低,而且雙字不夠用了,所以輩份就算了

QUOTE:
原帖由 灰炎陽 于 2017-10-19 19:58 发表
小貨車,也肯定會按入門次序編成叫V1,V2,V3...........
然後V1車上面的配件會叫V1-A,V1-B,V1-C等

就算堂兄弟之間的名字也能看出每個小家之間的區別
比如王大的孩子就叫王啟文,王啟武,王二的孩子就叫王忠誠,王忠偉,王忠信

這種命名方法宏觀來看其實相對比較"整齊",不知道個體快不快樂就是了
我個人認為還是很可取的,至少大部分人都覺得可取

[ 本帖最后由 灰炎陽 于 2017-10-20 09: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20 1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墨叶 于 2017-10-20 10:07 发表


看原文。这个调查本身就很有倾向性。
事实上,即便是在最近的这次调查之中,依然有65.2%的男性受访者认为孩子姓什么很重要,显著高于女性受访者的比例(46.2%),与此同时,接受子女随母姓的男性比例(46. ...

調查本身有甚麼傾向性?看起來提問挺中立的
孩子隨母姓合情合理,至少在當代合情合理

一孩政策下母姓無人可繼香火的剛需大了,再者母親擁有的財富量大了(對比以前N孩時有哥哥弟弟爭產對吧)
分分鐘都是老娘身家千萬,老爹一無所有

這時再妄談傳統就沒意思了,所有相關情況都在改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灰炎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97
编号 499599
注册 2014-3-27


发表于 2017-10-20 13: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大将文钦 于 2017-10-20 12:25 发表
谁说中国以前也这样?以水浒里人物为例,潘金莲可改名叫武金莲了?扈三娘嫁给王英也没改名叫王三娘,孙二娘也没改名叫张二娘,顾大嫂也没改名叫孙大嫂

妻冠夫姓自古有之 (2012-04-20 10:33:23)转载▼
标签: 杂谈       
妇冠夫姓,顾名思义,就是妇女在结婚后改随夫姓。这在美国欧洲甚至我们的近邻日本都属于传统风俗习惯。其实妻冠夫姓在中国古代汉魏之际构成雏形,到南朝末期已蔚然成风。
自古以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似乎是常理,有的文明人甚至连自家养的宠物也有好听的名字。但是,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时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有一个名字,通常只是“小名”,而我们通常所谓的“大名”来说,即拥有姓氏再加“名”或“字”的“姓名”,对于许多人则不可得。因为在古代没有人生自由的奴隶、仆役是没有名字的,而在当时社会身份地位极低的女子,有名字的也很少。至于在西方,至今还流行着妻冠随夫姓这一传统。

妻冠夫姓在中国自古就有

在古代的中国姓名都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已经结婚的妇女都有两个姓氏,一个是随本人的父姓,一个是冠夫姓。对于已婚女子以夫家姓氏相称的习俗,大概起源于汉魏时期,到南朝末期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这可能和当时的同宗同族居住一起有着直接关系。特别到了东晋南朝时期,以庄园为周围的同宗聚居已经是战乱纷争中求得家族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形式。为了能够增加其家族的凝聚力,所以妻随夫姓作为有力的措施而以一种原则确定了下来,其反作用是妻子对夫家人身依附的关联进一步增强。

古代已婚女子“妇冠夫姓”,被纳入丈夫家族,对于尚未嫁娶的女子则被称为“刘氏、沈氏”, 像“赵刘氏、秦沈氏”……这些都是结婚后留在官私薄籍或是族谱上的称谓。这即表明已婚的身份,又提示了她是某官员或其母的姓氏。所谓“妻冠夫姓”的习俗,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被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的《宋濂散文选》中的《周节妇传》、《谢节妇传》、《宋烈妇传》等,正是循此文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1:2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