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孝道与专制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4-10-27 07: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孝道与专制

孝道与专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提孝道有人立刻会想起“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古训,继而又会联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信条,于是,最早鼓吹孝道的孔老先生“当仁不让”地成了封建专制体制的精神缔造者,于是,有人义愤填膺地将所有污秽的语言不问青红皂白地朝他泼去……
    细细考察一下此类思想形成的过程,你会发现反孔派们并非是在信口开河,而是有极其严密的推理过程。下面我先来分析一下他们的逻辑路径:
    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民主大潮席卷了大半个地球,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依然还笼罩在专制阴影中?
接着分析问题:根据“内因为主外因为辅”的唯物辩证原则,某种专制体制能够延续数千年,一是政治原因,二是文化原因。政治上我们民族延续的是秦体制,文化上延续的是孔孟之道,而孝正是孔孟之道的基础。
    最后得出结论:“孝道”是我国专制体制之所以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
    骤然观之,这一番逻辑论证简直无懈可击。难怪许多接受过形式逻辑训练的人会对“讨伐孝道”大声点赞,因为他们丝毫察觉不到其中的错误。然而,如果细细考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逻辑起点根本不堪一击。
    第一,反孔派们将自由与民主混为一谈,并硬生生地将“自由与专制”这对矛盾综合体割裂开来。他们还将“自由”等同于美国现代的民主模式,用“专制”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一以贯之,正是这种非黑即白矛盾对立的一分为二思维模式,才使他们对自己武断而偏颇的逻辑推论深信不疑。
    众所皆知,自由才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民主不过是追求自由的一种手段罢了。“自由与专制”这种矛盾也像“善与恶”等矛盾结合体一样,从古至今贯穿了历史的每一个断面。无论西方的民主制、寡头制还是共和制,无论东方的禅让制、帝制还是共和制,这一矛盾始终贯穿其中,甚至在同一朝代、同一帝王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既然绝对的善或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或专制同样也不存在,换言之它们必须相互参照同时共存。
    分不清民主与自由的人很可能用手段替代目的,结果远离了自由竟浑然不觉。罗伯斯庇尔从始至终都高举民主的大旗,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入专制暴政的泥塘;民选总统尼克松身在民主制极其完善的美利坚合众国,却鬼使神差地妄图用“水门”阻塞人类的自由之路。
    将民主绝对化的人会盲目迷信票数,他们以为只要是多数人的决定一定是公正的,却忘了自由斗士苏格拉底是被雅典公民用投票方式送上断头台的,也忘了专制恶魔希特勒同样是被民众的选票推上权力巅峰的。民众不是圣贤,他们可能被洗脑,可能被群体无意识所左右。勒庞说过“当文明赖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时,它的最终解体总是由无意识的野蛮群体完成的。”从我国太平天国的毁庙灭儒到文革时道县的疯狂虐杀,无不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
    第二,反孔派们对清朝灭亡后我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这一事实视而不见,他们不在当代寻找“自由与专制”矛盾冲突的原因,不去剖析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给我们民族带来的负面效应,而是固执地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过去,用“民族劣根性”这一莫须有的罪名栽赃我们的先人。殊不知每一代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存在承当责任,毫无根据地将自己的罪责归咎于古人的做派荒谬透顶!反孔派们自诩为民主启蒙的勇士,却忘了自己恰恰在混淆视听,让无辜的古人为今天的罪人承担罪责,这样做无异于为今天的罪魁祸首开脱罪责,无形中使自己成了罪恶的帮凶。
    第三,用“服从”来诠释孝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孟肯定秩序不假,因为他们深知对民众来说暴力泛滥的无政府状态才是最可怕的,然而孔孟肯定秩序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以民为本”,否则孔子也不会大声疾呼“苛政猛于虎”,孟子更不会大胆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了。一个人对自己要批判的东西必须字斟句酌读懂读通,如果一知半解便望文生义肆意嘲弄,只会让自己成为当代人茶余饭后的笑柄。孔孟最推崇的君王是尧舜,尧舜推行的是禅让制,禅让制恰恰是服从与专制的克星,这浅显的道理很容易使反孔派们用逻辑构筑起来的大厦轰然崩塌。
    泰戈尔写过一篇寓言:印度经典名著《摩诃婆罗多》里住着一条书虫,它在封面与封底之间啃了一个洞。学者翻开书,揪住书虫的脑袋,怒斥道:“你为何恣意破坏经典?磨砺牙齿填饱你肚皮的粮食,在大地上比比皆是呀!”书虫回答:“您何必大动肝火,书里除了黑斑还有什么?让我里里外外吃个痛快算了,反正我不懂的都是糟粕!”
     何谓孝?孔子说得很明白:“父母唯其疾之忧。”“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无非是对父母的感恩。西方人假设了一个创造万物的上帝,然后通过爱上帝获取感恩心。我们的先人直接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感恩,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与基督教对人的教化异曲同工。
    反孔派们以讹传讹,误将“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明清戏曲台词说成是孔孟的教诲,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孔子家语》里记载这样一件事情:曾子犯了小过,其父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其打昏。曾子苏醒后连忙向父亲赔罪,随后回房弹琴而歌,以示毫无怨言。孔子闻之而怒,对弟子们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由此可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并非孔子主张,孔子认为父母也和君王一样都要服从“天下大义”,对父母的错误儿女有责任纠正。更何况父母的子女还是天子之民,非父母之私有,父母并没权力要求子亡。推而广之,对君王也一样。一个臣子如果一味顺从君王,最终使君王陷于不义,那才是最大的不忠。孔子在《孝经•谏诤章》中说过:“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孝敬父母开始获取感恩心,这是一个人迈向崇高的第一步。在人类所有的情爱中,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其他的爱则靠人类后天获取。当一个人感受到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而又懂得回报时,才能走出自恋的樊笼体验到对他人对世界的浓浓爱意,而只有通过那些爱他才能逐渐培养出诸多美德。
    有人用现代的博爱来否定孝道,他们忘了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远离自恋的此岸抵达博爱的彼岸呢?
    有人用西方的平等来指责孝道的尊老敬上,他们忘了平等的基础是宽恕、宽恕的基础是仁慈,而爱父母则是仁慈的发端。
    有人还用卢梭的契约思想来否定孔孟之道,他们忘记了诚信正是契约的灵魂,一个没有道德操守不讲诚信的民族是永远无法迈入现代公民社会的!
    一个人的跌宕起伏功过荣辱、一个民族的进步与落后、辉煌与沉沦自有其与众不同与时俱在的原因,这需要我们从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历史细节中慢慢梳理,企图一劳永逸地找到解决办法的尝试既幼稚又狂妄,比堂吉诃德挑战风车更加荒唐可笑。思想决不会一成不变,死的文字永远无法承载活的思想,因为思想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不可以被规定被限制,所有企图给思想下一个明确定义的做法都是对思想的阉割与扼杀!反孔派错误的根源正在于此,拥孔派反其道而行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都把孔子的话当成了永恒不变的谬误或真理。孔子的伟大恰恰在于从不对“仁”划定一个永恒不变的标准,正因如此他才会不偏不倚选择中庸之道,他的人生探索才会成为历朝历代的楷 模。
    一个古老的民族只要她曾经辉煌过、曾经领先过世界其他民族,她的血液中就必然流淌着足以傲世的文化基因,如果因为暂时的迷惘与落后便全盘否定她的过去,那种精神的自虐只会让她永远迷惘与落后。奠基于孝之上的孔孟之道非但不是专制的拐杖,反倒是专制的克星,因为一个民族必须在道德的支撑下,才能用法制的砖块垒筑起自由民主的幸福大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9 09: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 小贩 的帖子

你弄错了,我从未用过别的网名,我以为用马甲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14 14: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ahaku719 于 2015-1-10 18:57 发表
这应该是哲学版,那就要从哲学角度考虑问题。

儒家从来就不是所谓西方定义的那种“专制”政体。真正能够专制天下的,是道德经中的“德”。只是儒家对德的认知有点问题。

你弄错了吧?道家更与专制无缘了,在《道德经》中道和德就是同一个东西呀!儒家的德偏重于伦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14 14:3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15-1-12 17:21 发表
拉倒吧,儒家“礼”就意味着人格的不平等,就意味着特权。人格上的不平等,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先人说领导有领导的样子,员工有员工的样子,各司其职,安守本份,多么天下太平!但 ...

你误解孔子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首先强调君要像君,君不像君就是独夫民贼,人人可以群起攻之!孔子说“苛政猛于虎”无异于将暴君钉上万劫不复的审判台。孟子深谙孔子的良苦用心,当别人问纣王被诛一事时他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几千年前能将做人准则强加于君王,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理念不是异曲同工吗?如此看来,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一样都是人类民主思想的先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19 06:2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15-1-12 17:21 发表
拉倒吧,儒家“礼”就意味着人格的不平等,就意味着特权。人格上的不平等,是不适合现代社会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先人说领导有领导的样子,员工有员工的样子,各司其职,安守本份,多么天下太平!但 ...

你把所有世俗的坏东西都加在孔子孟子身上,你没从他们书中理解原意,而是想当然,我们的讨论根本无法展开。这不奇怪几十年的批孔反儒,已经将国人的头脑洗过好几遍了,人们甚至在潜意识中都把孔子当成敌人。你对历史的漠然令我惋惜,你把我们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智者伟人统统一笔抹杀,把他们都当未开化的蠢人,你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注定了你会将反孔进行到底的,我为你惋惜。当一个人将所有聪明才智用在一个自以为是的谬误上时,他的前景也可想而知。

你对苏格拉底的分析十分精彩,可惜你对孔子误解太深,把本来十分相近的两个人变得水火不容,实在可惜!谢谢你参与讨论!

[ 本帖最后由 湖湘思者 于 2015-1-19 06: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19 06: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存在就是合理 于 2015-1-14 16:52 发表
泪妹有成为5分的趋势啊!

对孔子孟子的论述点个赞。

最烦一种观点, 孔子都是好的, 是后来的儒者念歪了经, 我qnmlgb, 没有后来这些儒者, 你儒家能有后来的地位?

儒家向来就有真儒假儒之分,从孔子时代便如此。后来以董仲舒为首的假儒家沦为了皇权的坚决维护者,以孔孟为首的真儒家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而成了民权的拥戴者。儒家的地位很多时候都是假儒高真儒低,只有在历史上那些鼎盛时期真儒才占据上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20 05: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4 ☆慕容泪☆ 的帖子

你读完《儒道文化——专制的克星》《孝道与专制》后如果依旧怒火中烧,我真诚地恳请你闭上眼、深呼吸、安静…安静……趁此我先将自己的观点重申一下:

     毫无疑义,我将儒家分成以孔孟为核心的真儒家和以董仲舒朱熹为核心的假儒家。真儒家以民为本拥戴为民服务的仁君而反对愚民虐民的暴君,假儒家以皇权为本推行愚民虐民施政纲领无条件拥戴所有君王。

     真儒假儒既然已经泾渭分明,接下来请你想一想:如果你反对的是假儒家,我是你志同道合的战友,你骂我岂不是骨肉相残吗?如果你以为没有真儒假儒之分,那就该就我文章中孔子的言论展开辩驳,而不是一味将谬误坚持到底。如果你既不辩驳又不停止谩骂,那就是偏执心理在作怪,而防止偏执的最好办法是回到起点,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我丝毫不怀疑你的初衷——让我们国家尽早结束专制迈入民主社会,既然我们目标一致,为什么要因手段不同而水火不容呢?你就不能静下心来听听我的分析吗?

     孔子如果真是民主的大敌,文革的全民批孔早就让我们国家迈入民主社会了!不争的事实是文革中国家非但没治理好,反而弄得腥风血雨民不聊生,文革后更是贪腐横行国将不国。在我们亲历的这半个多世纪中,孔子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根本没有“维护皇权”的资格,换句话说这六十几年的罪恶统统与孔子毫无干系!

      经历过文革的反复洗脑,我也曾是坚决的反孔派,是严酷的现实让我警醒,于是,我平心静气地读了《道德经》《论语》《孟子》等书。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越独裁越残暴的人越要拼命反孔,无论古代秦始皇还是当代秦始皇抑或那些想做秦始皇的人(如洪秀全张献忠之流)无一例外,那是因为老子孔子的书正是高悬在他们头上令他们胆战心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呀!

我亲爱的同胞,听完我的申述,你还要继续谩骂吗?想骂你骂好了,吃亏的是你自己!一时偏执不可怕,偏执型人格障碍就可怕了!

[ 本帖最后由 湖湘思者 于 2015-1-20 05: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20 09: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1-20 07:55 发表
  【历史假设】如果中国人民一直坚持孔孟之道的话,那么就不会照搬西方一夫一妻制度了,对吧?

PS:

  孔孟之道和马列主义一样,反对之未必能够民主,坚持之肯定不能民主。


马列主义是坚决反孔孟之道的,你反马列就不能反孔孟,反孔孟就不能反马列,如果都反就陷入自相矛盾了。当然造反有理的人是不讲逻辑的,也可以不讲理性。

此外孔孟之道从没鼓吹过一夫多妻制,孔子孟子书中讲的都是夫妻间要相亲相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23 08: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wenh_0421 于 2015-1-20 07:55 发表
  【历史假设】如果中国人民一直坚持孔孟之道的话,那么就不会照搬西方一夫一妻制度了,对吧?

PS:

  孔孟之道和马列主义一样,反对之未必能够民主,坚持之肯定不能民主。


孔孟之道既然没有鼓吹一夫多妻制,现代一夫多妻制的施行也就谈不上照搬西方了,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自然结果。

至于你说摸石头过河根本与孔孟风马牛不相及,前者是法家思想的活学活用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23 08: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ahaku719 于 2015-1-20 14:41 发表

马列的哲学层次比孔儒还低。

马列哲学走了极端,孔儒才是正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31 08: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15-1-30 10:39 发表


你这个逻辑就是错的,就像鬣狗跟狮子是竞争对手,你帮鬣狗就得整狮子、帮狮子就得整鬣狗,但是你仍然可以既整鬣狗、又整狮子。

你的比喻打错地方了,我说它们之间相互抵触只是思想方法上的,并无利益上的冲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1-31 08: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15-1-30 10:50 发表


我看泪姐批驳的就是真儒和真儒理论嘛,并未针对你说的假儒理论展开议论,就别拿真儒假儒来做挡箭牌了。

纵观历史,真儒假儒的确存在。例如:“君君臣臣”。

假儒的思想演变路径如下:君君臣臣——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权神授。
真儒的思想路径如下: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君要敬天爱民——君轻民贵——君权民定。

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就此展开讨论,各人引经据典辩论辩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湖湘思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4
编号 498477
注册 2014-2-21


发表于 2015-2-1 08: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晨山尚书 于 2015-1-31 13:12 发表
儒家的学说,以仁义为立足点,定下一条公例:“行仁义者昌,不行仁义者亡。”古今成败,能合这个公例的,就引来做证据,不合这个公例的,就置诸不论。举个例来说,太史公《殷本纪》说:“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 ...

后世推崇的春秋笔法,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记》在你看来统统是糟粕了吗?他们都带有浓厚的孔子的思想烙印。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9 23: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09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