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弱小的大唐——五万胡兵叛军大破六十万唐军, 安史之乱的真实剪影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6 16: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然而此时回纥人已然归国,唐军集团重又陷入羸弱不堪的状态,叛军遂能够再次逞威。758年九月,郭子仪和契丹族名将李光弼统军二十余万围困安庆绪于邺城,之后唐军兵力又陆续增至六十万,然而此时的唐军都是些乌合之众,以十倍兵力围攻小小邺城四个多月竟不能克,表现异常太过拙劣。郭子仪最后连掘开漳水河堤,迫其改道灌城的办法都用上了,也不知道下游多少百姓因此妙策而遭灾破家,邺城最终水深数尺,又断了粮,唐军却仍不能克。一直拖到759年二月末,史思明统精兵五万援安庆绪,唐军步骑六十万列阵于邺城北部拒之,双方间爆发了大规模的野战。(“三月,壬申,官军步骑六十万陈于安阳河北,思明自将津兵五万敌之”——《资治通鉴》)
-----------------------------------
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日引久,则鄴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鱼朝恩以为不可,乃止。  

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鄴城,筑垒再重,穿堑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自冬涉春,安庆绪坚守以待史思明,食尽,一鼠直钱四千,淘墙<麦弋>及马矢以食马。人皆以为克在朝夕,而诸军既无统帅,进退无所禀;城中人欲降者,碍水深,不得出。城久不下,上下解体。

三月,壬申,官军步骑六十万陈于安阳河北,思明自将精兵五万敌之,诸军望之,以为游军,未介意。思明直前奋击,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先与之战,杀伤相半;鲁炅中流矢。郭子仪承其后,未及布陈,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保东京。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东京士民惊骇,散奔山谷,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等官吏南奔襄、邓,诸节度各溃归本镇。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惟李光弼、王思礼整勒部伍,全军以归。

史思明审知官军溃去,自沙河收整士众,还屯鄴城南。安庆绪收子仪等营中粮,得六七万石,与孙孝哲、崔乾祐谋闭门更拒思明。诸将曰:“今日岂可复背史王乎!”思明不与庆绪相闻,又不南追官军,但日于军中飨士。

看了一下,唐军有楼主你说的这么差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6 16: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新唐书》中,出于讳言失败、丑化叛军的动机,史官们竭力歪曲此次战败的事实,试图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当激战时突然刮起大风
-------------------------------
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是双方都溃逃。怎么一下子成了唐军大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3-7 21: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5 不容青史俱成灰 的帖子

关键你的题目是 五万胡兵“大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20: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0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