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权岂能掌握在韩日手中,我思我在,轩辕史话,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标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权岂能掌握在韩日手中
性别:男-离线 纵横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49494
注册 2005-9-22


发表于 2005-10-5 19: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中国文化传统的解释权岂能掌握在韩日手中?

                                                      作者   郑鸣谦
        自韩国“抢申”端午以来,报讯:“由上海电影集团牵头”,投资一亿多美元的《孔子》已获某部“批准立项”,并将邀请韩日导演执导,片中除孔子一角由华人出演外,余则招聘日韩明星。这看似简单的影视制作,实际牵涉中国文化传统解释权的问题。因为孔子不仅是儒家的圣人,也是法、墨的源头,且与道家、兵家关系错杂。换言之,对孔子的阐述,即涉及中国整个文化传统的解释,事关国家某种意识形态的阐述。如若拱手让人,在影视深入民心的当前社会,其影响不可估量。试分论如下: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史记》说孔子弟子三千,受业通身者七十有七人,如子路、颜回、子夏、曾参、澹台灭明之流。孔子死而儒八分(韩非说),其最著世者盖二宗:
    一是曾子、子思传之孟子的思孟学派。此派承袭孔子礼制思想,又提出内圣外王之学,即人格主义的儒学。历唐宋而演为孔、韩、程、朱之理学。
    二是子夏、曾参(申)兴于魏的西河学派。子夏首以儒学经世致用,开儒学今文学派。其政治思想传之商鞅、吴起、李悝(克),由儒入法。传入稷下,乃为齐学。又传之荀子,综其大成为外王之学亦即用权与法术之学。李斯、韩非是其徒。可见法家之学渊出儒家,是儒家政治思想“与时俱进”的产物。又吴起、李悝(克),为战国时著名政治军事家,可见兵法于儒渊源亦厚。
    五越先生说墨子即澹台子羽(灭明),子羽古音合读为翟,羽、翟通。何新先生按:“灭明即墨也。先秦无微母,一部分微母字并在定母。澹台与墨翟古音可通转。则澹台即墨翟,字子羽,虽灭明。应可确认。”又《淮南·要略》:“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学亦源出孔门也。此外,孔子曾数问礼于老子,儒道虽然异调,其实亦有渊源。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是故,如何阐述孔子,实际牵涉儒、法、墨、兵、道诸家之亲疏演变关系,亦即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释。换言之,由谁执导《孔子》,实即意味由谁掌控中国文化传统的解释权,也即历史的解释权。如果将此解释权拱手外人,任人解构,即使能活现出孔子原形,恐怕也是“端午”的命运。
     我们必须承认,在以影视形式建构的当今大众文化中,历史往往是任人装扮的小女孩。而对历史的解释形成历史意识,它“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关系于现代政治国家的某些根本价值。”(何新)所以,对即将成为“影视人物”的孔子,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如该片授之韩日执导,即将意识形态的大权放任外人,谁能确保其必无“私意”?不少影视以戏说方式误导了国人某些严肃的历史观。如韩剧《大长今》居然把麻醉剂、针灸的发明及世界第一例外科手术都窃为己有,这样的宣传于我中华文化何益?又如90年代美、意借《末代皇帝》传播“西方文明”,暗示中华文明的腐朽,诸事不一而举!
     尽管报称该片剧本由国人编写,然因孔子地位特殊,必须防范商业因素地侵害。倘若在人物表现上出现某种曲解,以大众传媒影响力之大且速,纵想挽回,亦必晚矣。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章太炎说:“欲亡其族者,必先诬诋而灭其史。”因之,对重大历史人物的拍摄,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尤其要警惕国外势力趁机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90年代《河殇》的出现绝非历史的偶然。章太炎说:“欲亡其族者,必先诬诋而灭其史。”斯言或竟偏激,然事有轻重缓急,为国谋者当慎微杜几,宁虑过而勿自愎!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8: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9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