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评网络上的三国考证派名人, 粗略一评,得罪莫怪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2 18: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评网络上的三国考证派名人

毒酷求败  著
  


三国考证派的前提,是以正史三国志为基础研究的。在这里并不是贬低三国演义,研究三国志的人多数都是从热爱演义开始的。至于演义和志的区别,很简单,演义是文学作品,很大程度是虚构的。志就是正史。
  当今三国考证的最高水平,并不在天涯搜狐新浪百度这些大站。而在于琅邪,轩辕次之。原因他们是专业研究,发展比较早,积累了很多高手。他们治学之严谨,学术水平之高。已经远远抛开了一般的三国志初学者。
  
  煮酒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琅邪辽东管宁的文章去到竟然没人问津,而普及性的文章则很热门。话说自从网络的普及开始,这些高手就已经在论坛上写作了,发展了至少约有7,8年的时间。最开始还有个三国联盟,后来他们专业搞游戏去了。轩辕则和琅邪有些纠缠不清的恩怨。近年随着三国热的升温,加入这个三国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对于考证派高手来说,易中天等畅销作者的书,只能是给初学者普及一下三国常识,兴趣不大的。因为他们要说的,高手们大体都知道,层次已经是不同的。
  
  名人嘛,得有一定的创作量,这个是基础。而且得忠于自己的ID,就是不能老是换马甲。还有就是得和别人有适当的辩论,有很多是只辩论不创造的,那也不行。
  
  要真正评三国考证派的名人,是会得罪一些人的。评论这种东西,多少都有主观色彩的。先说最出名的,辽东管宁,杨文理,凌云雕龙MM,巴西马忠。“曹派”的则是曹仲德,燕京晓林。为什么要注引是曹派呢? 因为属于曹派的一边很少,多数是蜀汉派。嘿嘿,吴派自然更少。这里所谓的名人,不是我自封的,去问一下三国志的研究者,都知道有这么几个人。
  
  燕京晓林的特色是能精确三国兵力数字,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后来这个争议很大,被严谨的高手击破。辽东管宁的特色是博学,常用自己的思路去解释历史现象。杨文理也博学,长于对蜀汉势力的研究,但主观性很明显。凌云雕龙呢,写作的个人风格也很突出。能钻研繁琐的史实,作品都比较学术化。其他没介绍的两位,是通过这几位口中提到,简略不谈。呵呵,不会扔我砖头吧?
  
  总的来说,三国考证派的高手文史功底都很深。趋向于严谨而专业的思维来研究历史。不但要深究三国前后的大小史实,人物名字,史实时间。还要知道国家地理和体制,行政划分,社会风俗与历法,经济制度,官职制度,历史的研究方法,古代军事战略战术,古文翻译,还有权谋智略等,什么文学啊思想啊都要用上。造诣越高,知识面越要宽广。先博而后精也。
  
  要做名人你说容易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3 11: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海鲜 于 2008-8-3 01:44 发表
那些所谓的考证派其实和SB没什么区别...史就能信了?你有方法考证出关羽是不是刘备的爸爸?

你这是诡辩,史料有说关羽是刘备的爸爸的??如果你认为是,请你举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3 12:0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毒酷楼主,还有一位两边都去的牛人,历山学士,此公写的地理文章,确是是考证的牛。
与楼主探讨一个观点:
爱好三国者,往往是从三国演义开始,进阶而三国志(含注释)。
到楼主所说的考证派名人,姑不讨论考证派三字是否能概括这类人治学的风格、原则、目标。我认为所谓够不够名人(或者应该称为高手),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所说曹派中,仲德先生的文章也是很严谨的,名人一词不为过。燕京先生的呢,你已经评价的够中肯的了,名人之评,似乎有点勉强。
在下认为,一般人作文,论据材料以三国志(含注释)为主的,还没超出一般层面,自然不是名人,因为读的书还不多,就算急着做学问文章,要么低水平重复,要么就只好按照自己的标新立异观点有选择的采取并解释史料了。
而高手与我等末学相比,基础知识就是超出一截。我看过你所举名人的文章,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看很多其他资料文献来与三国志等对碰,解释,研究。一般人一知半解或者将信将疑的问题,他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找到佐证或者反证,陈说某种矛盾论据,他们是如何评判取舍,我觉得他们是在“重新复查核对”三国的历史记录,三国志只是治学史料其中一个部分。

历山学士的确也很牛,不过我接触得少。燕京先生名气还是挺大的,大概被琅邪诸贤提及得多。

论据材料的确不局限于三国志,但是总体还是三国志为主。如果有史料和三国志抵触,一般还是以三国志为先。他们之所以能发掘出更多的史料,是因为他们的涉及面广,而且有志于在史料中钻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3 13:1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名人名人,能搞出名也是一种本事。至于实力如何,只能说是兵力数字方面欠缺严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3 13: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老兄所言甚是。蜀汉派嘛,因为我也受到三国考证派的熏陶,蜀汉的国号为汉,不为蜀,所以称为蜀汉。称为汉派更怪异。嘿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7 09: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你理他做甚?燕老算不上考证派,俺觉得他多数在异想天开,甚至就是YY。其它数人还是不错的,历山的地理,俺个人认为,目前所见似无人可及。

辽东管宁的文章没人问津,是因为一般人的水平达不到这个地步,差得太远,只能从中学点东东,不过,毒兄也是俺比较佩服者之一。近来看你的文章,也有考证的趋势,可以称为考证派。

原来你是那边的神XX赵子龙。那边我已经不会去了。

他们学术水平是高,但风气不好。还记得曹爽那帖子?你反驳某文理还得引用我的贴。然后我和冒牌多次提出了意见,你才终于敢在老管的帖子发了个反对意见。你是被我们影响后才开始鼓起勇气去反驳,侧面更可以看出,本来大家的风气都这样。那几个名人的帖子即使漏洞多明显,也很少有人去反驳,以前反驳的多数是暴民,我,冒牌等几个属于那边的边缘人物。我们走了之后,更加没什么人了。这些潜在的人情圈子影响了研究历史的氛围。

第二是那边没有合理的规则。文理可以随意封ID和人身攻击。其他管理人员持包庇纵容的态度。管理层不能听取意见,而采取互相袒护的处事方法。迟早会发展为没什么人气的一言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7 11:2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而俺与老管有不同意见,更不是因为你与冒牌多次提出了意见,才反驳的。他对陈寿的看法,当初,我与冒牌还有南飞一起砸的。

至于琅琊管理,俺承认有不足,肯定是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但是在中国的论坛上,或多或少都存有类似的作风。

毒兄,过去你与杨文理还是某管有什么过节,我不清楚,但最近这件事,我还是认为,您过于认真了,对一些事产生误解,其实等火气消一下,没那么大的事。这只是旁观者的一点个人看法,自认没有偏坦。有不敬之处,还忘恕罪。 ...

我知道你会这样说的了。冒牌和我在前面跟他辩论了这么久你不反驳,我最后一提起人情圈你才去驳他。即使你表面不承认。但似乎在去证明些什么。
这个不关过节事。同一个帖子,你看老管文理发的,和一般人发的区别多大?老管文理这些名人权威发的帖子,即使漏洞多么明显,反驳者甚少,而他们这些名人权威拍砖的帖子,多少人去跟随附和?这就是那边的潜规则。比如某管发的帖子,某泊子肯定是不会拍的,文理更不会,只会是助拳。

第二是那边偏袒太明显,只准版主人身攻击。至于暴民那更搞笑。原贴的过程是,文理辩论着突然因为说暴民字体太大,猛言斥责。暴民人如其名,自然不服驳斥。文理威胁说不改字体就删帖。终于引出了暴民攻击该网站的“证据”。

史学的论坛还是挺多的,一样可以在其他地方继续发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7 13: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我驳老管陈寿的贴子,是在你提出人情圈之前,至少是我在看到你提出人情圈之前。

老管与文理的贴子,俺不否认有的时候有漏洞,但是他们的水平高,很多人驳不过,所以不驳,而且大多时候,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其实这不是潜规则,是水平问题。

至于人身攻击,以及暴民的事,俺还是这个观点,任何事都有起因,都有做得不好的事情,这里还有个沧州吧,专门抨击轩辕呢,你要是看了之后,觉得更是大吃一惊。

史学的论坛是不少,但高手多的,却不多。

算了,在这谈琅琊的事,未免不合时宜。就此搁置吧

恩,即使你个人没人情圈这个意思。但不代表别人没。
你有没见过某泊子拍过文理的贴?或者你有没见过文理拍某管的贴?版主尚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这个风气的确很多论坛都有。但那边更明显一些罢了。
我也不想多说,这些不是你我能改变的。就此搁置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毒酷求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6
编号 49273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8-8-27 12: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这个是我奥运前发的了。本来不想再提。是各位顶了起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8: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7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