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啸是中国古代文人高士的一种生活方式
性别:未知-离线 美人赠我金错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17
帖子 1230
编号 49126
注册 2005-9-17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2-20 12: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啸是中国古代文人高士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孙山

中国的古人常用啸来表达情绪。《诗经.小雅》中即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的句子。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啸为“吹声也”,《毛诗》郑笺解释啸为“蹙口而出声也”,可知啸即吹口哨。

魏晋时期,啸很风行,不过当时的啸与现今的口哨差别很大。《世说新语》栖逸篇中,记叙了阮籍到苏门山拜访一位得道高人的故事,文中说高人之啸“  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这说明当时的啸声绵长响亮,且音域宽广,音色纯正。《晋书.刘琨传》记载,刘琨“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没有相当的功力,是达不到如此效果的。

那时的士人,还把啸当成时尚,如果谁能在公开场合啸几声,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挺酷的。周  去见宰相王导,进门后什么也不说,先“傲然啸咏”了一阵子,王导也不生气,还笑眯眯地看着他。谢安的弟弟谢万,率军北征,一路上他不考虑军事问题,只是在指挥部里没完没了地啸,结果大败而归。谢万的伯父谢鲲,也是个放浪任性的人。有一次他要调戏邻居家的姑娘,姑娘正在织布,看他要非礼,就将手中的梭子击向谢鲲,结果把他的门牙给打断了。谢鲲也没当回事,出来后得意洋洋地说:“犹不废我啸歌!”

当时最牛的啸人要数阮籍了。《晋书.阮籍传》说他“嗜酒能啸,善弹琴”,他的《咏怀诗》里有很多是讲他自己如何啸的,像“月明星稀,天高地寒。啸歌伤怀,独寤无言”等。司马昭执政的时候,每次举办宴会,出席者都神情肃然,生怕惹什么娄子。惟独阮籍在座的时候,能够“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西晋有个叫成公绥的,专门写了一篇《啸赋》,把人为什么要啸,啸的意境,啸的表现力等等洋洋洒洒地铺排了一番。古人认为,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人声,越天然的声音越美好。金石丝竹之器因人工雕琢成分浓郁,往往丧失了自然的本质。啸为人声,清新自然,所以《啸赋》中说:“……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因歌随吟。”这段文字足以说明啸的个人化与自由的特性。

古人认为啸具有养生的功效。稽康在其《幽愤诗》中云:“永啸长吟,颐性养寿。”很多道家人物都有啸的习惯。

啸的益处这么多,我们也应该不时啸一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1 03: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