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再看吴三桂。。。。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11-22 12: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吴三桂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借兵平闯,不在于开放山海关,不在于追击李自成,不在于杀掉明昭宗。

最大的问题在于----清朝已经决定放过明昭宗,而他坚持要继续攻击,消灭明昭宗的最后一个行在----缅甸行在。

这个,才是不折不扣的汉奸行为。

对于当时这个汉奸的定义,我是这样定的:
1、凡是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叛变而主动帮助清政府攻击明政府的,大汉奸+贰臣+叛臣。
2、凡是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叛变而未主动帮助清政府攻击明政府的,小汉奸+贰臣+叛臣。
3、凡是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投降清政府,并接受清政府的任用,在其职权内为清政府效力的,小汉奸+贰臣。
4、凡是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投降清政府,未接受清政府任命而且未参与攻击明政府活动的,不是汉奸,是贰臣。
5、凡是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在无法抵抗的情况下投降清政府,并接受清政府任用,但未尽力攻击明政府活动确有实据的,不是汉奸,是贰臣,而且不是忠臣。
6、凡是未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被清政府任用而尽职,不是汉奸。
7、凡是未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主动帮助清政府屠杀原明统治下的人民和从事毁坏中原文明的行为,或者预见能导致屠杀或者毁坏中原文明的情况而仍加以措施的,大汉奸。
8、原清政府统治下的汉人,只要不是主动帮助清政府屠杀汉人和从事毁坏中原文明的行为,或者预见能导致屠杀或者毁坏中原文明的情况而仍加以措施的,不是汉奸。


接受过明政府俸禄的,包括所有补贴。因此,“诸生”也算在这个范围内。

按此标准,吴三桂符合第一条,在清政府已经决定放过明昭宗的情况下,坚持上书要求消灭明昭宗,属于叛变且主动帮助清政府攻击明政府的,是标准的大汉奸+贰臣+叛臣。
吴三桂在三藩之乱中的表现,首先可以确定为叛臣。

至于一百年以及更多时间以后的汉人,比如张廷玉啊、刘墉等等,都不是汉奸。因为他们没拿过汉人政权的俸禄,而且没有对汉人进行屠杀和毁坏中原文明。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0-11-22 12: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11-22 16: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11-22 15:28 发表
1 他不是叛明,他是叛顺。

2 他的两面三刀,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试问他一个明臣,在大顺基本奠定基业的时候决定投降,他有多少前途可言?

3 吴三桂割地称雄,他还有理了....

1、他没有叛明,但他是坚持要求消灭昭宗力量的汉族降将。因此,他是汉奸。
2、他没有正式受大顺职务。因此,他不是叛顺。
3、割地称雄没有道理,但是和侵略别国相比,倒也没啥大不了的。

呵呵,天骄兄弟,又看到你发言,很高兴......现在的大学生活还舒心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11-22 16: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11-22 15:50 发表
那吕文换呢,不得已投降蒙古又主动请缨攻击南宋?

不得已投降,不是汉奸。
主动请缨攻宋,是汉奸----至少他该等到被点到名才可以嘛。
小汉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11-23 08: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我本人间惆怅客 于 2010-11-22 18:13 发表
行,可以暂时相信,但是吴三桂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藩王,,他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这是清廷对他的试探??这就是政治家的毛病,本来很单纯的事情非得想复杂了,而且也有吴三桂杀假的明帝,把真的放炮了的说法,大家上网查就能找到。

放过明昭宗不是对吴三桂的试探。他在清廷中的地位,还没有资格接受这样的试探。
如果说吴三桂杀的是假昭宗,请举出来源,别单纯的“说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11-23 12: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我本人间惆怅客 于 2010-11-23 12:17 发表
开玩笑,吴三桂在清廷的地位不高。。。。。行,据算如此,难道这样就没资格接受这样的试探了??他清廷中的满人多得是比他吴三桂有分量的,但是人家是满人,不需要试探,而汉人中的降将里,他吴三桂没地位??? ...

再次晕......这也算根据?

吴三桂的地位还真的不高。放到现在,当时他的身份也就是个兵团司令----还不是战略兵团司令。这算个啥大官儿啊。这个地位也配中枢给他这样的试探?
汉人降将当时算啥东西?鹰犬而已。知道啥叫鹰犬吧?就是猎鹰和狗,还真不算啥东西----连奴才身份都没混上。
永历十六年之前,大清还多咱怕过降将造反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11-23 13: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我本人间惆怅客 于 2010-11-23 12:50 发表
笑话,吴三桂一直都是这样的官,但是人家有兵呀,你一个书生就算在位高权重,又能是个屁!满清不需要拉拢吗?不需要防范吗??话说吴三桂后期可是把天下搅得差点再次分裂呀。。。。。。这潜力不足以试探吗???笑话!
至于所谓的鹰犬。。。哼哼,允许割地封王,就是说他可以在自己的地方无限的发展,就是个国中国。。这样的权利,满清不试探清楚就随便给个人。。。。那满清能在中原站住脚这么久,还真是奇迹

1、当时他才有几个兵?不错,他确实能打。不过,也未见得就是比谁谁谁强多少----李成栋的兵也不比他弱,不是一战也兵败身死?
2、当时他才是啥地位?除了个平西王----这类王爷大清有好几个呢,李定国随随便便就弄死一个。
3、当时他执掌了云南吗?还是有啥封地啦?我怎没见到啊?

所以说,反调不是这样唱的。反调的唱法是:
首先,要搞清楚事实。事实不清楚,就没法唱反调。只有事实上把人家拿住,你才能不陷于事实真相漩涡。
其次,要抓住理。从大家公认的事实,运用合理的逻辑,引申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只要拿住这两点,别人没法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11-23 13: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再次晕......
我是不想谈啦,这还带着必须普及南明史的......
你以为他的权力是自己逐渐“化合”的?......

另外警告一下,你多少有点涉嫌人身攻击。

给你几本南明普及读物:
顾诚《南明史》、司徒琳《南明史》、柳亚子《南明史纲》、钱海岳《南明史》。
这四部书都比较好找,而且比较完整。那些明末清初的史料,你爱看就看点,不爱看就算啦,好像北京的一个出版社印了一部分。
清史普及读物,最好找的就是《清史稿》。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7 01: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49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