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你的话和板块研讨时间不符。这板块明确限定只讨论1840年前的内容。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6-4 13:29 发表
可惜的是,诸多南明英烈,我们后人只认为他们仅仅是“南明”,而不是正真的“明朝”。
如果他们灵魂有知的话,不知有何感想
在我的观点:他们在历史上,属于一个我们称为“南明”的政权,但这个政权的实际名字叫“大明”。为历史上分期能清楚一点,我们把明安宗以后的明政权称为“南明”,但这些英烈当然是“大明英烈”,正如“蜀汉”英烈是“大汉”英烈一样。
我的观点:历史上的朝、代、国是有区别的。朝,说明此阶段存在一个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代,说明此阶段存在几个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而国,就是国家。
朝、代是时间单位。国却不是。
正如隋恭帝杨侑后,时间进入了“唐朝”,说明此时存在一个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唐”。但同时,隋这个国家还存在,“皇泰主”还在,隋政权还在、军队还在、部分国土和人民还在。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和政权。
而曹丕篡汉后,则时间进入“三国时代”,说明此时存在三个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魏”“汉”“吴”。而由于对主导地位的认同不同,也有的历史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魏朝”。
对于南明来说,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称呼。这个“南明”的称呼,丝毫不影响先烈为这个国家献身的高尚性。
对于“大明国”的历史分期,我通常建议分成三段:把洪武、建文两代称为“前明”(因为此时没有第二个首都),把永乐到崇祯时代称为“北明”(因为天子在北京),把弘光以后的时代称为“南明”(因为天子行在南方各省)。这是根据首都或者行在情况来定名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6-4 14: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