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朝代兴衰与都城选址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10-13 17: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南京?东晋还可以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10-18 10: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定都北京也是历史原因。
明成祖并非定都北京而是行在北京。我觉得这应该和北边的压迫有关,同时也可能和帝位的继承有关。明内乱,北边蒙古自然有机可乘。否则不会引发永乐的北伐。永乐太子在北京,又有兄弟争位的危险,以永乐之明,不会不了解。所以赶回北京压着,比较保险。另外,南方不是永乐的根据地。就像袁世凯一样,回到自己的老家保险。
以后,国家逐渐安定,北京成为事实的首都,这才定都北京,北京获得了和南京同样的地位。北京也有漕运。在经济上还是不成问题的。
以后的皇帝定都北京,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表示中国本部统一倾向的加剧,中国本部在明朝才真正统一成一个不可能分割的实体。本部地域倾向的弱化,带来了统治的简便。统治重心逐渐移向对外民族的控制。因此,带来了天子守边的策略。

清朝又是另一种情况。
是因为北京正在中原、满洲、蒙古的交汇点上,而这三地是清朝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没有比北京更好的了。

其实对于明清来说,北京意味着对东北、蒙古地区的控制。南京固然是花花世界,但是对上述地区控制太远。长安在西边,是对东边防守的态势。关中经济天下第一,可以用此选择,但以后气候变化,关中穷了,所以长安就失去其地位。洛阳、开封相对无险可守(并非一点险阻也没有),任何地区的叛乱,均会对洛阳、开封带来威胁。武昌经济不太发达,同时也有南京的缺陷。广州、昆明、福州、沈阳均是地域性中心,不说也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6-10-18 15: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就搞不懂,老赵为啥不搬呢”
搬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宋在五代之后,经营残破,特别艰苦。开封多年经营,已成规模,重修洛阳,谈何容易。洛阳开封相差不远,宋朝采取禁军厢军制度,集天下重兵于首都,足以捍卫。而且漕运容易。可见定都洛阳和开封实在差不多。
宋艺祖曾想定都长安,未果。其实以后的发展证明:长安离西夏太近,并不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5: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